子宫发育不良的妊娠并发症及难产的临床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04555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发育不良的有关妊娠并发症及难产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收治疗的114例子宫发育不良的妊娠孕妇作为研究观察组,并随机抽取同期的114例正常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子宫发育不良孕妇的胎位异常、胎膜早破、胎盘植入、先兆流产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难产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发育不良的妊娠孕妇应对妊娠并发症及难产的发生给予高度警惕。
  关键词:子宫发育不良 妊娠并发症 难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1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92-02
  子宫发育不良是妇产科临床一种常见的疾病[1],也是高危妊娠之一。孕产期孕妇合并症较高,发生难产的机率较高,围生儿死亡率与正常妊娠分娩相比相对较高。现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收治疗的114例子宫发育不良的妊娠孕妇,通过与同期正常分娩孕妇相对比,进一步观察妊娠并发症及难产情况,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收治疗的114例子宫发育不良的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年龄均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27.63±4.25)歲。妊娠次数0-4次,平均2.3次,具有不良生育史者33例,其中24例有连续2次自然流产史。随机抽取同期的114例正常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均在20-39岁之间,平均年龄(28.69±6.84)岁。妊娠次数1-5次,平均2.8次。两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研究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本组114例子宫发育不良孕妇,在流产前通过宫腔镜、B超检查,或是子宫碘油造影显示子宫发育不良者15例,其中双子宫者3例,双角子宫者3例,纵隔子宫者9例。引产失败后发现子宫发育不良者9例,9例引产失败者均是残角子宫妊娠,引产之前经B超错误诊断为宫内妊娠,3例引产过程中发生下腹剧烈疼痛合并少量阴道出血;另6例引产失败以后再次应用B超检查观察可见残角子宫妊娠,9例均采取剖腹探查术,3例显示腹腔有积血,约为750ml,妊娠残角子宫妊娠破裂。9例均采取妊娠残角子宫切除术,并将同侧输卵管切除。术中直视或者分娩期间宫腔探查可知子宫发育不良者90例,其中单角子宫者9例,纵隔子宫者15例,双角子宫者24例,双子宫者42例。
  1.3 统计学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组间试验研究数据加以统计学分析,应用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应用X2检验,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如若对比差异P<0.05,则充分表明组间统计学研究有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子宫发育不良孕妇的胎位异常、胎膜早破、胎盘植入、先兆流产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难产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妊娠并发症及难产情况对比分析表[n(%)]
  3 讨论
  子宫发育不良因为子宫肌层发育不良,宫腔容积很小,导致子宫血液供应不足,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致使流产、早产、难产等现象的发生。子宫发育不良对孕妇及胎儿具有许多不利影响,因此早期诊断、积极处理特别重要,但是子宫发育不良并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及体征[2],很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本组研究中,9例残角子宫妊娠孕妇在术前没有确诊,其中3例妊娠的残角子宫破裂,对孕妇的生命造成极大威胁。所以引产或流产术前应详细检查,特别要求B超医生经验丰富,以便明确胎儿或孕囊是否在宫腔。对于不孕、反复流产或难产者,应行B超常规检查,将子宫发育不良排除,若发现异常者应及时采取腹腔镜与宫腔镜检查[3],确诊是否子宫发育不良,同时给予有效矫正,减少自然流产的可能。对于引产失败的孕妇,应及时查明原因,做进一步检查将宫外妊娠的可能排除,而不是盲目的积蓄引产导致腹腔内大出血,影响孕妇的生命安全。对子宫发育不良的孕妇应给予高度重视,将其归为高危妊娠。增强孕期的管理,注意孕期的休息,给予早期保胎治疗,以便胎儿的发育。子宫发育不良并不是剖宫产指征,如果孕期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头盆不称以及胎位不正等现象,分娩时需要进行剖宫产。分娩期间应该对子宫发育不良的孕妇加强监护,如果出现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需要及时采取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以便母婴获得良好的结局。
  参考文献
  [1] 张超,边旭明,戚庆炜.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99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33-34
  [2] 马水清,边旭明,郎景和,等.子宫畸形妇女妊娠及生育能力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1,81(7):415-417
  [3] 陶光实.子宫发育异常对妊娠分娩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5(9):521-52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材料烤瓷冠桥修复体对牙周组织的远期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需要烤瓷修复的患者56例100颗牙,使用不同烤瓷冠制作材料进行修复,观察组50颗采用高金合金制作修复,对照组50颗采用镍铬合金制作修复,随访2年,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烤瓷修复后观察组的边缘密度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牙体颜色优于对照组更接近天然的牙色,两组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博士伦纯视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上皮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门诊治疗的角膜上皮疾病患者48例共52眼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佩戴纯视镜片连续过夜,同时局部适当给予抗生素或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给予0.3%氧氟沙星眼膏护眼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有效止血的加压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60例肿瘤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成员在置管后均于穿刺后在穿刺点上方覆盖3M透明敷贴,然后在敷贴上方放置一颗棉球,对照组患者通过缠绕2圈自粘式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固定,实验组患者用网状弹力绷带加压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渗血情况和加压后肢体的肿胀情况。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激光、微波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6例女性尖锐湿疣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采用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有无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65.08%高于对照组57.15%,两组比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治疗和微波治疗都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膜预防腮腺肿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126例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患者在腮腺肿瘤切除后植入口腔修复膜,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Frey’s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09年11月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800例82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0.05者795眼(99.4%),≥0.3者760眼(95%),≥0.5者628眼(78.5%)。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角膜水肿92眼(11.5%),术后暂时性高眼压10眼(0.13%),人工晶状体未能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使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CPA)与安体舒通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PCOS不孕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促排卵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CPA联合安体舒通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周期排卵、卵泡发育与妊娠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阴道镜联合电凝诊治阴道腺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住院部患者87例,其母亲在妊娠期曾服用过已底酚(DES),具有阴道镜检查指征87例患者,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阴道腺病患者,利用高频电波刀电凝治疗。结果:87例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阴道腺病4例,检出率占4.6%。经电凝物理疗法治疗后,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阴道镜下定点活检,可提高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吉妮致美环、TCu380和爱母环三种宫内节育器使用24个月的临床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于我站自愿要求上环的900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吉妮组、TCu380组和爱母组,每组对象放置相应宫内节育器,对所有对象进行为期24个月的临床疗效随访调查,对比分析三种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效果。结果:在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中,吉妮组和爱母组两组研
期刊
摘要:探讨白细胞检测在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WBC、NEC在急性呼吸道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患者中有升高的趋势,可作为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重要判定标准。  关键词:白细胞检测 呼吸道感染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1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92-01  急性呼吸道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