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课堂是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这个科学的殿堂里,学生可以自由地邀游。如何使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使他们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这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生物课 科学探究 方法
在学校听课时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不发言,或发言雷同、照搬课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和探讨的热情。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呢?答案是教师的权威性。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随便插话,不能随便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更不能出错,课堂成为学生接受既成事实的“教”堂,科学被当成某个确定的结论灌输给了学生。
由此可见,转变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生物课堂成为科学探究的殿堂势在必行,这也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一、引导学生走进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确定重点、难点,设计教案,学生也习惯于机械式的学习,死记硬背知识,思考回答问题力求答案统一。教师的这种教学行为忽视了学生内心主动求知的需要,背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因此,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尝试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交流,主动求得真知。
例如,在讲解“细胞分裂”内容时,多数老师就是阐述一下概念(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而忽略了过程的分析,这个分裂过程到底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分裂时分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课堂自然就“活”起来了。
二、改变学习方式,实施探究教学
根据新教材的开放性,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视野,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例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节中,有关古人类在劳动中产生语言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请一个学生选择三个同学(A、B、C),自己想好一句话并告诉A,要求A用表情或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递给B,再由B用同样的方式传给C,最后由C用语言表达出意思来。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体会到了语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是在劳动中获得信息,从而形成了共同的语言。
在“探讨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用废弃的5号电池一节,去掉外壳,砸碎,制成电池浸出液,把一株植物插入盛有电池浸出液的瓶中,观察到植物的根系逐渐变黑,不久植物逐渐萎蔫直至死亡。用浸出液澆花,花死;用浸出液养鱼,鱼死;……当然,实验中有许多细节,如要设计对比实验、要合作分工、要记录、尽量不杀生等。学生通过亲自试验,知道了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做要比空头说教好许多倍。
(二)教师要善于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表达交流的机会。例如,在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有个学生在搜集鼠妇时发现,除鼠妇外,在同一环境中还能找到另外两种动物——马陆和蚯蚓。于是他想:这两种动物的生活环境是否也会受光的影响呢?然后便各采集10只马陆和蚯蚓进行探究。有的老师会认为:要你采集鼠妇,怎么采集了其他动物,这是捣乱,不听话。其实,这正是孩子探究的热情,老师要给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解决了心中的疑惑,同时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也扩展了主体活动的空间,这既是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勇于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状态设计教学,引导学生相互探讨和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质疑答疑。例如,学习“种子的萌发”时,教师提前两周布置实验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发芽的、没发芽的种子)拿到课堂上。学生对种种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和交流,教师几乎没费气力,学生就得出了结论: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接下来的课堂讨论非常激烈,学生针对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向教师提出质疑:“如果外界条件都具备,把大米种下去会发芽吗?”整节课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效果。
(四)教师在探究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能做的事,一定要交给学生;教师要做好引导或指导工作,敢于放手,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充分挖掘学生这一课程资源。让学生动起来,是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增强学生主动认知的意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关键词]生物课 科学探究 方法
在学校听课时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不发言,或发言雷同、照搬课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和探讨的热情。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呢?答案是教师的权威性。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随便插话,不能随便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更不能出错,课堂成为学生接受既成事实的“教”堂,科学被当成某个确定的结论灌输给了学生。
由此可见,转变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生物课堂成为科学探究的殿堂势在必行,这也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一、引导学生走进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确定重点、难点,设计教案,学生也习惯于机械式的学习,死记硬背知识,思考回答问题力求答案统一。教师的这种教学行为忽视了学生内心主动求知的需要,背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因此,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尝试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交流,主动求得真知。
例如,在讲解“细胞分裂”内容时,多数老师就是阐述一下概念(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而忽略了过程的分析,这个分裂过程到底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分裂时分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课堂自然就“活”起来了。
二、改变学习方式,实施探究教学
根据新教材的开放性,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视野,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例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节中,有关古人类在劳动中产生语言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请一个学生选择三个同学(A、B、C),自己想好一句话并告诉A,要求A用表情或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递给B,再由B用同样的方式传给C,最后由C用语言表达出意思来。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体会到了语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是在劳动中获得信息,从而形成了共同的语言。
在“探讨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用废弃的5号电池一节,去掉外壳,砸碎,制成电池浸出液,把一株植物插入盛有电池浸出液的瓶中,观察到植物的根系逐渐变黑,不久植物逐渐萎蔫直至死亡。用浸出液澆花,花死;用浸出液养鱼,鱼死;……当然,实验中有许多细节,如要设计对比实验、要合作分工、要记录、尽量不杀生等。学生通过亲自试验,知道了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性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做要比空头说教好许多倍。
(二)教师要善于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表达交流的机会。例如,在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有个学生在搜集鼠妇时发现,除鼠妇外,在同一环境中还能找到另外两种动物——马陆和蚯蚓。于是他想:这两种动物的生活环境是否也会受光的影响呢?然后便各采集10只马陆和蚯蚓进行探究。有的老师会认为:要你采集鼠妇,怎么采集了其他动物,这是捣乱,不听话。其实,这正是孩子探究的热情,老师要给予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解决了心中的疑惑,同时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也扩展了主体活动的空间,这既是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勇于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状态设计教学,引导学生相互探讨和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质疑答疑。例如,学习“种子的萌发”时,教师提前两周布置实验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发芽的、没发芽的种子)拿到课堂上。学生对种种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和交流,教师几乎没费气力,学生就得出了结论: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接下来的课堂讨论非常激烈,学生针对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向教师提出质疑:“如果外界条件都具备,把大米种下去会发芽吗?”整节课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效果。
(四)教师在探究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
在现实教学中,学生能做的事,一定要交给学生;教师要做好引导或指导工作,敢于放手,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充分挖掘学生这一课程资源。让学生动起来,是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增强学生主动认知的意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