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参与了优质课的评选活动,我有幸集中听了不少老师的参评课。老师们的教案可谓煞费心机,力求把自己所要讲授的内容“打磨”得精细之至,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上讲得每一句话,甚至到哪个同学回答哪一个问题,由此整合而成的教案,可以说是臻于完美,天衣无缝;课堂上,教师努力营造自己“想象”的无比美好的教学情境,在启发学生时,或是旁敲侧击,或是单刀直入,这样“软硬兼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上,唯恐教学环节和学生有任何的“节外生枝”。看似完美,实际上整节课都是教师“自编”“自导”“自演”,而学生只是机械地去“钻”老师预设好的“套”。这样的课堂过分地强调预设,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对好奇心的刺激。这样的教学安排,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动态的、不确定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能的时空。那么如何打破课堂预约,把舞台让位于学生,让语文课堂在动态中演绎别样精彩,成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对此笔者有几点拙见,以求教于同行。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设有生命力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发展为本”,这就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实践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一名引导者、组织者。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为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创造条件呢?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学习的人,所教的东西能吸引儿童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布鲁纳也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力。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用兴趣的火种去点燃其思维的火花,这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键。同时,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行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及时全面的鼓励手段,让学生的个性在学习中得到张扬。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要弄清未知的心理需求,从而为课堂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创造条件。
2.以表扬促信心,创设良好的互动氛围
戴尔·卡耐基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经常赞赏表扬学生,是对学生日常进步的肯定,能固化学生的自信力,激活学生的潜能,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强心剂。”莎翁那句极富有启示性的话我们应牢记在心:一回的鞭策还不曾使马儿走过一亩地,温柔的一吻早已使它驰过百里。只有消除了学生的胆怯、畏惧与依赖心理,才能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真情对话,这样的课堂是多变的、美丽的、丰富的,师生才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艺术性的提问是课堂互动的助推器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钱梦龙先生也说过:“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可见,课堂提问之于教学的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语文课堂教学要想达到真正的动态平衡,适时适度而且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是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够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是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的提问,必须要把握时机,选好对象,讲究策略和技巧。
1.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有意注意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发问要讲究方式,注意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谋求新意达到激发情趣的目的,切忌问题平平淡淡,老调重弹。
2.问题设计要紧扣重点,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课堂重点和难点进行,否则就会舍本逐末,片面追求所谓课堂气氛,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另外,因学生智能水平各异,教师设计问题要由浅入深,有一定的层次感,不要在一个水平上盘旋。如果只偏重几个学生,多数学生干瞪眼,这样既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又不利于组织教学。
三、回归生活亮精彩,源头活水汩汩来
“语文来自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给学生的课文,都是作者从生活中体验得来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不能仅仅靠课堂来完成,必须以课外活动为依托。叶圣陶先生说“课本只是个例子”,教师应把“例子”讲解分析得明晰透彻,但如果不让学生去接触生活实际,不去从生活中挖掘大量鲜活的知识,那么学生不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为能力。
新课标也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所以,教师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让语文课回归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把语文课提升为生命的殿堂。语文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再现的是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在生活化了的语文课堂中,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谈感想,教师设计的问题也会紧扣生活的本位,那么课堂就会出现许多真实的生成,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就能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否定,大胆质疑,大胆想象;应该以动态生成的眼光看待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将无法预料的变化看成是教育的灵感和契机。这样的教学不拘泥于理论、经验和程式,追求灵活、跃动与自然,教师也可以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也就是延伸教案,超越教案,使课堂处于螺旋式上升和阶梯式推进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定会开创内容充实、形式鲜活、意蕴丰富、潜力勃发的课堂新局面。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设有生命力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发展为本”,这就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实践者。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一名引导者、组织者。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为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创造条件呢?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学习的人,所教的东西能吸引儿童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布鲁纳也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力。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用兴趣的火种去点燃其思维的火花,这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键。同时,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行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及时全面的鼓励手段,让学生的个性在学习中得到张扬。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要弄清未知的心理需求,从而为课堂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创造条件。
2.以表扬促信心,创设良好的互动氛围
戴尔·卡耐基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经常赞赏表扬学生,是对学生日常进步的肯定,能固化学生的自信力,激活学生的潜能,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强心剂。”莎翁那句极富有启示性的话我们应牢记在心:一回的鞭策还不曾使马儿走过一亩地,温柔的一吻早已使它驰过百里。只有消除了学生的胆怯、畏惧与依赖心理,才能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真情对话,这样的课堂是多变的、美丽的、丰富的,师生才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艺术性的提问是课堂互动的助推器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钱梦龙先生也说过:“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可见,课堂提问之于教学的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语文课堂教学要想达到真正的动态平衡,适时适度而且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是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够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是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的提问,必须要把握时机,选好对象,讲究策略和技巧。
1.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有意注意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发问要讲究方式,注意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谋求新意达到激发情趣的目的,切忌问题平平淡淡,老调重弹。
2.问题设计要紧扣重点,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课堂重点和难点进行,否则就会舍本逐末,片面追求所谓课堂气氛,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另外,因学生智能水平各异,教师设计问题要由浅入深,有一定的层次感,不要在一个水平上盘旋。如果只偏重几个学生,多数学生干瞪眼,这样既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又不利于组织教学。
三、回归生活亮精彩,源头活水汩汩来
“语文来自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给学生的课文,都是作者从生活中体验得来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不能仅仅靠课堂来完成,必须以课外活动为依托。叶圣陶先生说“课本只是个例子”,教师应把“例子”讲解分析得明晰透彻,但如果不让学生去接触生活实际,不去从生活中挖掘大量鲜活的知识,那么学生不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为能力。
新课标也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所以,教师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让语文课回归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生活,把语文课提升为生命的殿堂。语文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再现的是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在生活化了的语文课堂中,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谈感想,教师设计的问题也会紧扣生活的本位,那么课堂就会出现许多真实的生成,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就能焕发师生的生命活力。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否定,大胆质疑,大胆想象;应该以动态生成的眼光看待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将无法预料的变化看成是教育的灵感和契机。这样的教学不拘泥于理论、经验和程式,追求灵活、跃动与自然,教师也可以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也就是延伸教案,超越教案,使课堂处于螺旋式上升和阶梯式推进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定会开创内容充实、形式鲜活、意蕴丰富、潜力勃发的课堂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