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危重者抢救中全程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单纯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33),与在护理干预基础上,全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33),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1]。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抢救时间和心肺复苏时间,并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家属对全程护理工作的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程护理;危重;急诊;抢救
全程护理作为临床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有效的改善了传统常规护理单一的过程,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2]。急诊科是临床的重要科室,收治的患者大部分都是病情危重,如若不能及时的进行抢救就会导致患者发生生命危险。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危重患者进行抢救,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护理干预的质量,就需要应用全程护理,将最优质的护理服务贯穿到整个抢救过程中,来提高抢救成功率。基于此,我院选取近年来收治的66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价值,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单纯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33),与在护理干预基础上,全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33)。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5-66岁,平均(52.6±2.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8-63岁,平均(52.1±2.1)岁。其中观察组患者呼吸系统疾病23例,脑血管疾病10例;对照组呼吸疾病20例,脑血管疾病1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并患者家属已知情。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按照常规的急诊流程进行护理。
1.2.2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在院前急救护理时,护理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需要快速准确的了解患者信息,将资料传送到急诊科,确保急诊医护人员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并要告知患者家属不可轻易搬动患者。在急诊护理到达后,要帮助医院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以及心肺复苏等基本治疗护理,将患者的具体情况传达给急诊科,让急诊人员做好相关的急救準备工作。②在达到医院急救护理时,要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可以选择开通紧急绿色通道,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全方面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急诊医生协助治疗。比如:迅速为患者静脉输液;建立吸氧通道;正确为急诊医生配备手术器械等急救治疗药品。同时,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瞳孔变化、意识状态等体征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急诊医生。③护理人员需全程陪同,直到将患者送入病房完成护理交接工作。
1.3 观察指标
经两组方案实施后,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抢救成功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等相关指标作为统计比较。①急诊抢救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并安全护送到相关科室病房。②对两组患者均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分为特别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评价标准,总满意率=特别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心肺复苏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总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和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急诊室所抢救的患者都是危重患者,如若治疗或护理的不合理,就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虽然单纯的常规护理措施对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常规护理需要将患者送往急诊医生处理在转为专科医生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耽误最佳的抢救时机。[3]因此,为了有效的改善护理干预质量和患者疾病问题,我院选取66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的全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观察组的全程护理干预的抢救时间和心肺复苏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和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由此可见,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的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淑英, 张诗霞.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33):4660-4661.
[2]陈斌妹.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 2017(7):148.
[3]苏燕红.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12): 1602-1603.
关键词:全程护理;危重;急诊;抢救
全程护理作为临床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有效的改善了传统常规护理单一的过程,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2]。急诊科是临床的重要科室,收治的患者大部分都是病情危重,如若不能及时的进行抢救就会导致患者发生生命危险。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危重患者进行抢救,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护理干预的质量,就需要应用全程护理,将最优质的护理服务贯穿到整个抢救过程中,来提高抢救成功率。基于此,我院选取近年来收治的66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价值,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单纯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33),与在护理干预基础上,全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33)。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5-66岁,平均(52.6±2.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8-63岁,平均(52.1±2.1)岁。其中观察组患者呼吸系统疾病23例,脑血管疾病10例;对照组呼吸疾病20例,脑血管疾病1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并患者家属已知情。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按照常规的急诊流程进行护理。
1.2.2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在院前急救护理时,护理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需要快速准确的了解患者信息,将资料传送到急诊科,确保急诊医护人员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并要告知患者家属不可轻易搬动患者。在急诊护理到达后,要帮助医院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以及心肺复苏等基本治疗护理,将患者的具体情况传达给急诊科,让急诊人员做好相关的急救準备工作。②在达到医院急救护理时,要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可以选择开通紧急绿色通道,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全方面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急诊医生协助治疗。比如:迅速为患者静脉输液;建立吸氧通道;正确为急诊医生配备手术器械等急救治疗药品。同时,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瞳孔变化、意识状态等体征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急诊医生。③护理人员需全程陪同,直到将患者送入病房完成护理交接工作。
1.3 观察指标
经两组方案实施后,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抢救成功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等相关指标作为统计比较。①急诊抢救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并安全护送到相关科室病房。②对两组患者均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分为特别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评价标准,总满意率=特别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心肺复苏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总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和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急诊室所抢救的患者都是危重患者,如若治疗或护理的不合理,就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虽然单纯的常规护理措施对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有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常规护理需要将患者送往急诊医生处理在转为专科医生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会耽误最佳的抢救时机。[3]因此,为了有效的改善护理干预质量和患者疾病问题,我院选取66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的全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观察组的全程护理干预的抢救时间和心肺复苏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和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由此可见,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的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淑英, 张诗霞.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33):4660-4661.
[2]陈斌妹.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 2017(7):148.
[3]苏燕红.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22(12): 1602-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