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在其中闪烁着独特的光彩。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古诗词由于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让教师觉得讲起来很乏味,孩子们学起来很枯燥。所以,在教学时,教师的讲解往往只注重在知识点上,而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总是单一的要求孩子们背诵、记忆。导致很多孩子对古诗词的学习总是提不起兴趣。从事语文教学20年来,我也讲授过许多堂古诗词课。每节课过后,我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可以有更好的改进,在不断的摸索中,我觉得只要改进教学策略,是可以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古诗词。
关键词:情境诵读;语文教学;展开想象和联想
一、情境诵读、理解背诵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记忆力也是最
强阶段,背诵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没有难度。但没有理解的背诵,只是机械的背诵记忆,记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给孩子们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是诗意内容的相关画面、可以是结合诗意的相应配乐等等,让孩子们融入古诗词的氛围之中。让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予很好的指导,诸如教师示范朗读对学生的理解背诵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古诗词有着严格的韵律,小学阶段多是律诗和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行云流水一般,所以重视朗读是古诗词教学的根本。
二、展开想象和联想,深入理解
古诗词的美妙主要因为其语言的凝练,这也往往是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难点所在。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注重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能进入遐想的空间,与诗人产生共鸣。
比如,在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这是一首描写夏季乡村景色的词。作者从侧面描写了丰收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此处可以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为什么能称之丰年?谁在谈论丰收年?哪来的蛙声一片?想象会让孩子们的面前展现出一副符合词意的画面,会让孩子们感觉此刻自己仿佛就是词人辛弃疾,正漫步在乡村的小路上,闻着稻花的香气,和村民们谈论着丰收的前景,耳边不时传来阵阵蛙鸣……
相信这样的想象一定会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也会让孩子们爱上古诗词简洁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也会一点点地产生兴趣。
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比较教学法是古诗词教法中的一种,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应用,可以让古诗词教学大放光彩。教学中可以将同题材或同主题的古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诗歌所表达的主题,这比让学生单独理解某首诗歌的主题效果要好很多。
如教学六年级的《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诗词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鳴蝉”两首古诗词中同样有“月”有“树”,但却寄予了作者不同的心情,前者是一份孤寂的愁闷,教学时可以突出一个“愁”字。前者,我们可以让学生进入角色想象,“如果此时此刻,你就是作者,漫步在这江中的小舟上,观赏这水中的月影,你想说些什么?”由此让学生感受作者孤身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而后者作者则寄予的是一份喜悦,教学时可以突出一个“悦”字。在辛弃疾的整首词中都洋溢着词人对丰收年的喜悦和对山村恬静生活的热爱之情,语言是轻快跳跃的。这样对比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传承着我们民族五千的灿烂文化,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让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妙趣横生,同时也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或品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珩.基于昆明市近五年中考古诗文试题分析古诗文能力培养[D].云南师范大学,2021.
[2]李娜.融合古诗情境 培养文学素养——谈情境教学观指导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J]. 新闻研究导刊,2019(05):12.
关键词:情境诵读;语文教学;展开想象和联想
一、情境诵读、理解背诵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记忆力也是最
强阶段,背诵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没有难度。但没有理解的背诵,只是机械的背诵记忆,记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给孩子们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是诗意内容的相关画面、可以是结合诗意的相应配乐等等,让孩子们融入古诗词的氛围之中。让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予很好的指导,诸如教师示范朗读对学生的理解背诵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古诗词有着严格的韵律,小学阶段多是律诗和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行云流水一般,所以重视朗读是古诗词教学的根本。
二、展开想象和联想,深入理解
古诗词的美妙主要因为其语言的凝练,这也往往是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难点所在。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注重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能进入遐想的空间,与诗人产生共鸣。
比如,在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这是一首描写夏季乡村景色的词。作者从侧面描写了丰收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此处可以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为什么能称之丰年?谁在谈论丰收年?哪来的蛙声一片?想象会让孩子们的面前展现出一副符合词意的画面,会让孩子们感觉此刻自己仿佛就是词人辛弃疾,正漫步在乡村的小路上,闻着稻花的香气,和村民们谈论着丰收的前景,耳边不时传来阵阵蛙鸣……
相信这样的想象一定会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也会让孩子们爱上古诗词简洁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也会一点点地产生兴趣。
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比较教学法是古诗词教法中的一种,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应用,可以让古诗词教学大放光彩。教学中可以将同题材或同主题的古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诗歌所表达的主题,这比让学生单独理解某首诗歌的主题效果要好很多。
如教学六年级的《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诗词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鳴蝉”两首古诗词中同样有“月”有“树”,但却寄予了作者不同的心情,前者是一份孤寂的愁闷,教学时可以突出一个“愁”字。前者,我们可以让学生进入角色想象,“如果此时此刻,你就是作者,漫步在这江中的小舟上,观赏这水中的月影,你想说些什么?”由此让学生感受作者孤身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而后者作者则寄予的是一份喜悦,教学时可以突出一个“悦”字。在辛弃疾的整首词中都洋溢着词人对丰收年的喜悦和对山村恬静生活的热爱之情,语言是轻快跳跃的。这样对比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古诗词传承着我们民族五千的灿烂文化,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让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妙趣横生,同时也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或品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珩.基于昆明市近五年中考古诗文试题分析古诗文能力培养[D].云南师范大学,2021.
[2]李娜.融合古诗情境 培养文学素养——谈情境教学观指导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J]. 新闻研究导刊,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