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通过具体教学实践,从分析教学对象,改革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培养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对《机械制图》教学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机械制图;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技术生产中的通用语言,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中职学校的机械制图老师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充分准备、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识图技能和绘图技能。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谈几点个人的浅显思考。
一、弄清教学对象特点,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较差,自信心不强,在学习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数学生的课堂自律性差。所以首先要弄清教学对象特点,树立学生的信心。机械制图作为学生入校后接触的第一门技术课,在学生上第一次课时,首先要让所有学生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他们都是一样的起点,在义务教育中学习的好与差对于制图的学习没有影响。不是以前学得好的学生就能学好制图,而学习差的学生就一定学得差。然后,要告诉他们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在机械行业中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只有掌握了这门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这个行业中立足,才是具备技能人才的首要必备条件。最后,再告诉学生机械制图的学习主要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只要多想,多画,就能够学好这门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
二、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学生思考及能力技能提高。应该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取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结合生产生活事例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新鲜,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讲课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做出结论的过程。提出问题应尽量做到自然明确,联系实际并富有启发性;分析问题要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做出结论要简明准确、便于记忆。为此,教师在讲课时,应围绕本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讲授顺序。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对学生提问,同时也要逐个检查这些问题,解答这些问题,直到确定这些问题的重点、难点,并且没有知识点的遗漏。比如机械制图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这一节,笔者这样讲授:第一,三视图是怎样形成的?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第二,画三视图前要做什么?回顾复习,巩固记忆;第三,三视图是如何配置的?分析问题,引导解决;第四,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什么?解决问题,完成教学。这样逐步将各个知识点连贯起来,内容完整清楚、条理性强,再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最终解决问题,能大大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效率。
机械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选择与这节课有关的模型、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借助橡皮泥,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出模型。这样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如,对学生成绩考核可采用这样的构成形式:平时30%、作业30%、期末40%。平时成绩除了考勤、作业外,给学生增加了随堂练习检查每节课学习和复习的效果,以考促学。
三、注意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要讲得少,讲得好,做到重点突出。在精讲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员积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每个人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如用形体分析法读图,根据一个线框一般是立体上一个面的投影的道理,把组合体的视图分解为若干个线框,利用投影规律对应找出每一线框的其余投影,抓住形状特征视图看懂各部分的形状,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再结合位置特征视图,把各部分组合起来,想象出该组合体的形状,这就是综合的过程。另外,还要注意启发学员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如讲授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及其投影特性时,对两类特殊位置平面,即投影面的平行面和投影面的垂直面,只要分别讲透其中一种即可,然后启发学员进行推理,得出其余两种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进行绘图、读图等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保证足够的课外作业外,还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课内练习,课内练习的习题必须精心挑选,尽量与讲课的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题目既要有针对性还要有思考性。笔者一般把练习题分为一般题和难度题两种,一般题要求学生全部独立完成,难度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在学生完成习题过程中,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对学生在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要有预见性,在讲解和示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予以强调。在练习中肯定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学生不规范的画图方法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对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错误,还要在全班范围内重新讲解、纠正。当学生完成习题后,必须进行批改。练习、评价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还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提高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的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结合知识规律,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大胆的进行课堂教学实验创新,一定会寻找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郑红菊.浅谈如何提高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
[2]韦相贵.就地取材,优化《机械制图》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技术生产中的通用语言,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中职学校的机械制图老师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充分准备、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识图技能和绘图技能。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谈几点个人的浅显思考。
一、弄清教学对象特点,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较差,自信心不强,在学习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数学生的课堂自律性差。所以首先要弄清教学对象特点,树立学生的信心。机械制图作为学生入校后接触的第一门技术课,在学生上第一次课时,首先要让所有学生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他们都是一样的起点,在义务教育中学习的好与差对于制图的学习没有影响。不是以前学得好的学生就能学好制图,而学习差的学生就一定学得差。然后,要告诉他们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在机械行业中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只有掌握了这门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这个行业中立足,才是具备技能人才的首要必备条件。最后,再告诉学生机械制图的学习主要需要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只要多想,多画,就能够学好这门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
二、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学生思考及能力技能提高。应该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取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结合生产生活事例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新鲜,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讲课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做出结论的过程。提出问题应尽量做到自然明确,联系实际并富有启发性;分析问题要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做出结论要简明准确、便于记忆。为此,教师在讲课时,应围绕本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讲授顺序。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对学生提问,同时也要逐个检查这些问题,解答这些问题,直到确定这些问题的重点、难点,并且没有知识点的遗漏。比如机械制图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这一节,笔者这样讲授:第一,三视图是怎样形成的?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第二,画三视图前要做什么?回顾复习,巩固记忆;第三,三视图是如何配置的?分析问题,引导解决;第四,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什么?解决问题,完成教学。这样逐步将各个知识点连贯起来,内容完整清楚、条理性强,再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最终解决问题,能大大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效率。
机械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选择与这节课有关的模型、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借助橡皮泥,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出模型。这样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如,对学生成绩考核可采用这样的构成形式:平时30%、作业30%、期末40%。平时成绩除了考勤、作业外,给学生增加了随堂练习检查每节课学习和复习的效果,以考促学。
三、注意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要讲得少,讲得好,做到重点突出。在精讲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员积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每个人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他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是画图和读图的基本方法。如用形体分析法读图,根据一个线框一般是立体上一个面的投影的道理,把组合体的视图分解为若干个线框,利用投影规律对应找出每一线框的其余投影,抓住形状特征视图看懂各部分的形状,这就是分析的过程。然后再结合位置特征视图,把各部分组合起来,想象出该组合体的形状,这就是综合的过程。另外,还要注意启发学员进行推理的思维活动,如讲授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及其投影特性时,对两类特殊位置平面,即投影面的平行面和投影面的垂直面,只要分别讲透其中一种即可,然后启发学员进行推理,得出其余两种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进行绘图、读图等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保证足够的课外作业外,还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课内练习,课内练习的习题必须精心挑选,尽量与讲课的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题目既要有针对性还要有思考性。笔者一般把练习题分为一般题和难度题两种,一般题要求学生全部独立完成,难度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在学生完成习题过程中,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对学生在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要有预见性,在讲解和示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予以强调。在练习中肯定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学生不规范的画图方法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对学生中比较普遍的错误,还要在全班范围内重新讲解、纠正。当学生完成习题后,必须进行批改。练习、评价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还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提高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的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结合知识规律,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大胆的进行课堂教学实验创新,一定会寻找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郑红菊.浅谈如何提高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
[2]韦相贵.就地取材,优化《机械制图》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