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贺的笔下,李凭的箜篌曲像芙蓉一样带露哭泣,像香兰一样莞尔浅笑;梧桐兼细雨的黄昏里,李清照有言说不尽的愁;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的楚天里,柳永的哀伤渺茫而悠长。看到这些,我们除了感叹诗人们浓情之外,更赞叹诗人那美妙的语言。
笔者是一个语文老师,也是一个性情中人,爱和恨都像诗人一样浓烈,喜欢用诗中语、诗中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作为老师,笔者希望学生在自己的引导、启发及熏陶下爱诗爱文,爱到愿意将诗词化为自身的语言和生活的诗意。
在现实中,一些学生感受不到诗词的魅力,他们知道学习诗词就是要背诵、翻译,至于为什么背诵、翻译,却很少去细究了。笔者不想让这种现象在学生身上重演。所以,笔者带他们去宁静清幽的春江花月夜里散步,去典雅高贵的水中荷屋感受湘君爱的纯美,去豪放洒脱、滚滚东去的大江边追寻历史飞逝的脚步,去明妃村与杜甫一起感受那遗落的幽怨与感伤,让那深远悠阔、神秘瑰丽的诗的境界,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并渐渐带领他们用从诗词王国里采撷来的花瓣来装点他们的语言与生活;笔者牵着他们的手,和他们一起去品读去联想去想象,去深入诗词的意境,深入诗人当时的 “生活”,与诗人一起去感受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之美,感受他们的情感之美。无论是整首诗或者是几个诗句都是我们鉴赏的对象,只要学生能领略其中几个意象、几个诗句之美,只要他们能近距离地感受到它的美,喜欢甚或仰慕了,他们的语文学习才会因诗词而美。
一、用诗中景语让学生语言“缤纷”“繁饰”,锦上添花
诗中之语,莺啼、柳绿,清新明丽;芙蓉、兰泽,幽美高雅;高楼、飞瀑豪迈奔放;秋雨、梧桐,凄美冷清,诗词中的景语,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独特而诗意的美,人们接触诗词往往第一眼接触的就是那些景物词,所以古人在写诗时对那些景语的选择非常讲究。经过一代代诗人们的使用感悟,经过一代代评论家的点评深化,那些景语越来越美,甚至在一般的文章里看到它们都会想到诗的意境。
一句诗语就是一首乐曲里一个动听的音符,一幅油画里一个富有韵味的点。有了它们才有了音乐的婉转,才有了画面的美丽。我们的一些学生作文语言干瘪空洞,毫于文采可言,如果能采撷课本上学到的诗词中的景语词,发挥联想与想象,将它们联缀成一首歌一幅画,深入地去感受诗境的魅力,才能用诗语丰富和美化自己的语言,装点自己的生活。
其实我们平时的练习或考试中,常有运用诗语的试题,长期进行这类题目的训练,学生会慢慢学会运用诗中的景语词,写出自己的好句子。
二、用诗中景句让语言“芳菲”“弥章”,文采飞扬
曾看过张太清的文章《古诗文学以致用之化用》,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杜甫曾写道“一片飞花剪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秦少游由此化出一句“飞红万点愁如海”,林黛玉的《葬花词》“花落花飞花满天”。而我们一些学生在诗词学习中却少了古人那份谦虚与好学,学了三年的古诗文,却依然自恋于自己干瘪枯燥的语言,就是不肯借鉴古人来“芳菲”其语。做老师的,教学古诗文的目的绝不只是让学生会背会翻译,而是要教学生学会美化他们的语言。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课本上的诗词中的景句,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在语言表达中刻意地使用其中的好句子。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化用欲望,笔者以自己的文章作为教学的素材。如笔者的获奖散文《苦苦菜花香》中写“我漫步在陶渊明笔下那‘暧暧远人’的小村,看着那‘依依墟里’的炊烟……”。运用古诗文中的景句的成功者就在自己身边,这是多好的榜样啊,学生在羡慕老师的时候,会希望自己也写出如此优美生动的句子,所以一般愿意学习老师的样子,在自己的语言中运用诗词中写景的句子及手法。只要我们适时鼓励学生,只要他们能够运用,不怕暂时出错,甚至“掉书袋”式的引用也不要去打击——毕竟,他们从一句不用到有用的转变了,也是一个进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评价引导恰当,个别的运用为文章增色的例子,一定会扩大至更多人的语言。如:“木棉花总在新生来的时候与老生毕业的时候开放,满目的艳红,灼灼其华,仿佛我们用汗水心血祭奠的青春,一去不复反……”多么美的语言,多么美的景,多么美的意境,这是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教室里的时光会飞》中的句子,其中“灼灼其华”就是《诗经·桃夭》中写桃花怒放之景的句子,没有这个引用,这一句会显得平淡很多。
在新的时代、新的课改形势下,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能再做死板的教书匠,不能让学生在大好的语文学习时光里,只学到生硬的知识,而没有鲜活的转化。立足诗词的运用教学,“缤纷”其言,“芳菲”其语,也应是高中诗词教学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225700)
笔者是一个语文老师,也是一个性情中人,爱和恨都像诗人一样浓烈,喜欢用诗中语、诗中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作为老师,笔者希望学生在自己的引导、启发及熏陶下爱诗爱文,爱到愿意将诗词化为自身的语言和生活的诗意。
在现实中,一些学生感受不到诗词的魅力,他们知道学习诗词就是要背诵、翻译,至于为什么背诵、翻译,却很少去细究了。笔者不想让这种现象在学生身上重演。所以,笔者带他们去宁静清幽的春江花月夜里散步,去典雅高贵的水中荷屋感受湘君爱的纯美,去豪放洒脱、滚滚东去的大江边追寻历史飞逝的脚步,去明妃村与杜甫一起感受那遗落的幽怨与感伤,让那深远悠阔、神秘瑰丽的诗的境界,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并渐渐带领他们用从诗词王国里采撷来的花瓣来装点他们的语言与生活;笔者牵着他们的手,和他们一起去品读去联想去想象,去深入诗词的意境,深入诗人当时的 “生活”,与诗人一起去感受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之美,感受他们的情感之美。无论是整首诗或者是几个诗句都是我们鉴赏的对象,只要学生能领略其中几个意象、几个诗句之美,只要他们能近距离地感受到它的美,喜欢甚或仰慕了,他们的语文学习才会因诗词而美。
一、用诗中景语让学生语言“缤纷”“繁饰”,锦上添花
诗中之语,莺啼、柳绿,清新明丽;芙蓉、兰泽,幽美高雅;高楼、飞瀑豪迈奔放;秋雨、梧桐,凄美冷清,诗词中的景语,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独特而诗意的美,人们接触诗词往往第一眼接触的就是那些景物词,所以古人在写诗时对那些景语的选择非常讲究。经过一代代诗人们的使用感悟,经过一代代评论家的点评深化,那些景语越来越美,甚至在一般的文章里看到它们都会想到诗的意境。
一句诗语就是一首乐曲里一个动听的音符,一幅油画里一个富有韵味的点。有了它们才有了音乐的婉转,才有了画面的美丽。我们的一些学生作文语言干瘪空洞,毫于文采可言,如果能采撷课本上学到的诗词中的景语词,发挥联想与想象,将它们联缀成一首歌一幅画,深入地去感受诗境的魅力,才能用诗语丰富和美化自己的语言,装点自己的生活。
其实我们平时的练习或考试中,常有运用诗语的试题,长期进行这类题目的训练,学生会慢慢学会运用诗中的景语词,写出自己的好句子。
二、用诗中景句让语言“芳菲”“弥章”,文采飞扬
曾看过张太清的文章《古诗文学以致用之化用》,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杜甫曾写道“一片飞花剪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秦少游由此化出一句“飞红万点愁如海”,林黛玉的《葬花词》“花落花飞花满天”。而我们一些学生在诗词学习中却少了古人那份谦虚与好学,学了三年的古诗文,却依然自恋于自己干瘪枯燥的语言,就是不肯借鉴古人来“芳菲”其语。做老师的,教学古诗文的目的绝不只是让学生会背会翻译,而是要教学生学会美化他们的语言。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课本上的诗词中的景句,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在语言表达中刻意地使用其中的好句子。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化用欲望,笔者以自己的文章作为教学的素材。如笔者的获奖散文《苦苦菜花香》中写“我漫步在陶渊明笔下那‘暧暧远人’的小村,看着那‘依依墟里’的炊烟……”。运用古诗文中的景句的成功者就在自己身边,这是多好的榜样啊,学生在羡慕老师的时候,会希望自己也写出如此优美生动的句子,所以一般愿意学习老师的样子,在自己的语言中运用诗词中写景的句子及手法。只要我们适时鼓励学生,只要他们能够运用,不怕暂时出错,甚至“掉书袋”式的引用也不要去打击——毕竟,他们从一句不用到有用的转变了,也是一个进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评价引导恰当,个别的运用为文章增色的例子,一定会扩大至更多人的语言。如:“木棉花总在新生来的时候与老生毕业的时候开放,满目的艳红,灼灼其华,仿佛我们用汗水心血祭奠的青春,一去不复反……”多么美的语言,多么美的景,多么美的意境,这是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教室里的时光会飞》中的句子,其中“灼灼其华”就是《诗经·桃夭》中写桃花怒放之景的句子,没有这个引用,这一句会显得平淡很多。
在新的时代、新的课改形势下,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能再做死板的教书匠,不能让学生在大好的语文学习时光里,只学到生硬的知识,而没有鲜活的转化。立足诗词的运用教学,“缤纷”其言,“芳菲”其语,也应是高中诗词教学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2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