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运用。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写得好是读得好的体现。因为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识记、书写、积累,会逐渐提高写作能力。正如扬雄所说:“读千赋而后能赋。”
一、以书为本,积累材料,从读学写
作文能力主要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阅读能使人了解文章结构框架,积累词汇,增强遣词造句的能力,学习写作技巧,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因此,在学习名篇名著时,要注意文中的写作方法,争取一堂一得,一课一练。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强调以书为本,积累材料。尽管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很丰富的内容,但毕竟有局限性,因此还需要依靠书本知识提供间接的生活素材。要扩大阅读面,充分利用好图书室,上好语文阅读课,订阅相关的报刊杂志,养成经常阅读书报的良好习惯。多读多看,对学生而言,不仅有写作上的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有知识的丰富和生活的积累作用。
书本不单指教科书,还包括有益的课外书。学生应利用寒暑假读一些中外名著。只要是内容建康向上的,就可以阅读。这样可以丰富知识面,可以弥补阅历的不足。学生之所以怕作文,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材料。由于平时不积累材料,致使到写作文的时候,脑中一片空白,心中没有写作的欲望。为了完成任务,或临时抱佛脚,挤牙膏般凑一篇;或东挪西借地乱写一通。要避免这些现象,学生可以从课内外名篇中积累材料,将文中的名言警句或自己喜欢的句子摘录下来。
二、分析总结,摹拟仿写,以读带写
中学没有独立的写作阅读材料,是在阅读中揭示写作规律和训练来实现写作目的的。因此,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调动写作兴趣,带着自己应该怎样写和作者又是怎样写的疑问分析文章,彻底改变为分析而分析的现状。具体来说,就是把背景、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介绍写作特点等学习过程分解到写作思维过程中。在写作思维分析的过程中吸收,使静态的分析变成动态的分析。
摹拟就是模仿已学过的名篇佳作典范文章,作为写作的范文来进行训练,从而把握各类文体的特点,框架结构和写作的技能技巧。做到以读带写,以读促写。有的文章有利于直接引导写作,如学完《背影》就写《父亲的 》、《母亲的 》等,抓住一些典型的日常生活细节来倾吐对父母的眷眷深情;有的文章不便于直接模仿,但也要从写作角度去理解和吸收思想内容及写作方法,至少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如学完《白杨礼赞》就可自选题材,自拟题目,练习欲扬先抑、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抒情散文的特点;有的还可以用于局部训练,如学完《在烈日和暴雨下》就学习把文中以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给人以天气炎热强烈感受的写法迁移过来,以《冷》为题,学写一段描写天气严寒的话。长期坚持下去,由模仿范文中的一词一句开始,渐渐由不自觉地受熏陶到自觉模仿,由单纯模仿到有所发挥、有所变化,直至有所创造。
当然,在模仿的基础上,更要善于变通和创新,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己,进步才会更快。不然,学了杨朔的《荔枝蜜》,就会千篇一律地以“梦”言志,机械模仿,落入窠臼。
三、以读助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就阅读能力而言,阅读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借书迁移能力和求新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时刻注意将课文所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处处留心正在学的课文与前后已学过或将要学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从读与写上,时时处处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写促读,用读和写的有关知识角度变化和结合来培养阅读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
对于那些优秀的白话文,学生可着重体会文章的立意,领悟作者的运思,把握文章的结构,揣摩作品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妙处。通过具体解剖“麻雀”,就可以使自己切实学到写作技巧,真正做到阅读和写作相结合。
此外,学生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文进行续写、改写、扩写、缩写等多种训练,以提高写作技能,如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续写出许多精彩的故事。这样,通过作文加深了对课文印象和理解,课文的学习又为写作提供了借鉴,相辅相成,一举两得。
阅读是为了吸收和借鉴,写作是为了锻炼和创造。同时在表现自我的写作中又不断加深着对于从阅读中获取的语言信息的理解,促进学生运用语言的思想和能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和提高。因此,学生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必将给阅读注入生机和活力,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孙庄初级中学(226652)
一、以书为本,积累材料,从读学写
作文能力主要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阅读能使人了解文章结构框架,积累词汇,增强遣词造句的能力,学习写作技巧,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因此,在学习名篇名著时,要注意文中的写作方法,争取一堂一得,一课一练。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强调以书为本,积累材料。尽管学生在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很丰富的内容,但毕竟有局限性,因此还需要依靠书本知识提供间接的生活素材。要扩大阅读面,充分利用好图书室,上好语文阅读课,订阅相关的报刊杂志,养成经常阅读书报的良好习惯。多读多看,对学生而言,不仅有写作上的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有知识的丰富和生活的积累作用。
书本不单指教科书,还包括有益的课外书。学生应利用寒暑假读一些中外名著。只要是内容建康向上的,就可以阅读。这样可以丰富知识面,可以弥补阅历的不足。学生之所以怕作文,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材料。由于平时不积累材料,致使到写作文的时候,脑中一片空白,心中没有写作的欲望。为了完成任务,或临时抱佛脚,挤牙膏般凑一篇;或东挪西借地乱写一通。要避免这些现象,学生可以从课内外名篇中积累材料,将文中的名言警句或自己喜欢的句子摘录下来。
二、分析总结,摹拟仿写,以读带写
中学没有独立的写作阅读材料,是在阅读中揭示写作规律和训练来实现写作目的的。因此,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调动写作兴趣,带着自己应该怎样写和作者又是怎样写的疑问分析文章,彻底改变为分析而分析的现状。具体来说,就是把背景、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介绍写作特点等学习过程分解到写作思维过程中。在写作思维分析的过程中吸收,使静态的分析变成动态的分析。
摹拟就是模仿已学过的名篇佳作典范文章,作为写作的范文来进行训练,从而把握各类文体的特点,框架结构和写作的技能技巧。做到以读带写,以读促写。有的文章有利于直接引导写作,如学完《背影》就写《父亲的 》、《母亲的 》等,抓住一些典型的日常生活细节来倾吐对父母的眷眷深情;有的文章不便于直接模仿,但也要从写作角度去理解和吸收思想内容及写作方法,至少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写”,如学完《白杨礼赞》就可自选题材,自拟题目,练习欲扬先抑、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抒情散文的特点;有的还可以用于局部训练,如学完《在烈日和暴雨下》就学习把文中以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给人以天气炎热强烈感受的写法迁移过来,以《冷》为题,学写一段描写天气严寒的话。长期坚持下去,由模仿范文中的一词一句开始,渐渐由不自觉地受熏陶到自觉模仿,由单纯模仿到有所发挥、有所变化,直至有所创造。
当然,在模仿的基础上,更要善于变通和创新,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己,进步才会更快。不然,学了杨朔的《荔枝蜜》,就会千篇一律地以“梦”言志,机械模仿,落入窠臼。
三、以读助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就阅读能力而言,阅读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借书迁移能力和求新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时刻注意将课文所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处处留心正在学的课文与前后已学过或将要学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从读与写上,时时处处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写促读,用读和写的有关知识角度变化和结合来培养阅读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
对于那些优秀的白话文,学生可着重体会文章的立意,领悟作者的运思,把握文章的结构,揣摩作品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妙处。通过具体解剖“麻雀”,就可以使自己切实学到写作技巧,真正做到阅读和写作相结合。
此外,学生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文进行续写、改写、扩写、缩写等多种训练,以提高写作技能,如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续写出许多精彩的故事。这样,通过作文加深了对课文印象和理解,课文的学习又为写作提供了借鉴,相辅相成,一举两得。
阅读是为了吸收和借鉴,写作是为了锻炼和创造。同时在表现自我的写作中又不断加深着对于从阅读中获取的语言信息的理解,促进学生运用语言的思想和能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和提高。因此,学生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必将给阅读注入生机和活力,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孙庄初级中学(226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