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组织者是教师,他们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又需要同时面对文章作者,只有了解了作者生平和写作文本的背景,才能对文本主题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否则就可能出现天马行空般的偏差;如果文本中存在人物,师生必须了解他们的生活年代,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位置看问题。这种教与学的方式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求参与的师生能够随时站在需要的角度和位置,以新的身份看待新的问题,这跟演员入戏是一个道理,演员如果无法走进所饰演的人物,表演一定是虚假的,同样,师生如果无法走进作品及其时代,他们的理解也会是浅薄的。
一、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展开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都是站在一个成年的教育者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以自己的眼光,解读课文。但是,学生对文中的人、事、物的理解未必如我们所理解。如果我们在教学时,一味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以自己认为容易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那学生就很可能会不接受,或不容易接受。其实,这样的教育,已经颠倒了主次关系。教师的教是手段,学生的学是目的,从来没有要求目的为手段服务的道理。
我在进行教学备课时,会常常回忆起自己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状态,想着自己在那个年龄段时所喜欢的,接近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也想着自己那个年龄段所愿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将自己放到学生的层次,这样,备课时就会设计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目标和课时,预测学习难点,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具和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修改预设,以适应学生心情、状态、思路,以此来推动每一节课达到最佳效果。课堂上,学生会有情绪低沉的时候,那未必是因为不喜欢上课,而是因为课堂气氛导致的。但只要他们听了、想了,就算不愿意表达,那也是一种学习状态,不应因此批评学生,或一定要将他们激活,因为那会导致学生的反感。
二、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展开学习
在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同时,我也尽力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内心,不管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能力,即使是提出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都会告诉他们用意。这样不仅使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是动作,都有了强烈的目的性,并且也使这些目的和教学动作,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白这样做所要达到的目的。当他们接受并理顺教师的思路之后,他们就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实现某个目标的方法,从而推翻教师原来的预设;也有可能会建议修改原来的设计,以使目标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和简洁。于是,我的课堂上常常充满着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光芒。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我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多音字,要求学生注音并解释,学生们完成之后还继续不断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其他疑难字词,并要求我将这些词添加进去,从此以后,我就将学习生字生词的工作完全交给学生,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时,我备课时设计的教学环节是:新课导入,激发兴趣——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欣赏,品味语言——总结拓展,布置作业。并没有打算给学生看录像,但是在“研读欣赏,品味语言”的时候,正当我引导他们理解宇航员们的伟大航程时,学生们提出要看登月的实况录像,看完之后又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于是改变了原来的预设,把“研读欣赏,品味语言”变为“研读欣赏,合作探究”,和学生一起探索了许多他们感兴趣的登月问题。
当学生敢于将自己看成老师的时候,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强,他们的主人公精神也就得到积极体现。学生本来就是课堂的主体,在他们的要求左右老师的教学设计时,意味着“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境界即将达到。
三、学生站在文章人物的角度进行理解
目前教科书中所选的课文,其内容涉及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与学生有一定距离。而初中生的社会阅历只有短短十几年,他们的人生观没有完全形成,多数人尚不具备为他人着想的人生大智慧,以十几年的幼稚经历,去体味几十年的沧桑,这是一个只靠学生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总是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从今天所受的教育出发,对文本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产生“不可理喻”、“无法想象”的评价。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对文本的主题深入解读,就需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环境中的文本人物的角度,领悟他们了思想感情,理解他们的行为举止,体会他们的言谈举止。
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我让学生按照常规的预习方式进行预习,但大多数学生并不能体会女作家的情感。在我检查预习的时候,有人说:不喜欢这种悲伤的文章,这种文章像是去办丧事的人家吊丧一样,一离开心情就好多了,这篇文章又难懂又造作。
我并没有批评他们,我感觉到,如果他们能够深刻理解这篇文章的情感,那不仅对他们是一种语文素养的提升,还会是人格品质的提升。于是我检查完预习之后,继续按照教学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只是在思考品味第七段的时候,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作者,如果你家里有一个你很喜爱的人不在了,你会怎么样?”这时还有人嬉皮笑脸地回答说:“我没有。”我又耐心地说:“那你设想一下如果你最喜欢的亲人不在了,你会有什么感觉?现在全体同学低头默哀5分钟,不要讨论。”接着我用多媒体播放哀乐,不一会儿,几个女同学开始流泪了,继而悲伤的情感弥漫教室,我让同学们表达一下刚才心中的情感,大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悲痛,我继续引导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来读一读前面七段。”这次的朗读表现了同学们对文本的深刻感悟,与文本情感产生了共鸣。
当学生无法理解作品人物时,不妨多问几次:“如果你是他会怎么样?”将学生引入情境中,让他们凭借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想象那样的亲身经历,然后再回顾文本,理解的层次就会加深很多。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如何让学生将语文学好是一个重要课题,因为教师是活的,学生也是活的,因而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也应该是活的。灵活地指导学生,让他们以各种身份“入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归宿感和代入感,走进老师,走进文本,从而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要演员”。这种换位理解,能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戴庄中学(221347)
一、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展开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都是站在一个成年的教育者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以自己的眼光,解读课文。但是,学生对文中的人、事、物的理解未必如我们所理解。如果我们在教学时,一味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以自己认为容易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那学生就很可能会不接受,或不容易接受。其实,这样的教育,已经颠倒了主次关系。教师的教是手段,学生的学是目的,从来没有要求目的为手段服务的道理。
我在进行教学备课时,会常常回忆起自己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状态,想着自己在那个年龄段时所喜欢的,接近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也想着自己那个年龄段所愿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将自己放到学生的层次,这样,备课时就会设计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目标和课时,预测学习难点,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具和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修改预设,以适应学生心情、状态、思路,以此来推动每一节课达到最佳效果。课堂上,学生会有情绪低沉的时候,那未必是因为不喜欢上课,而是因为课堂气氛导致的。但只要他们听了、想了,就算不愿意表达,那也是一种学习状态,不应因此批评学生,或一定要将他们激活,因为那会导致学生的反感。
二、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展开学习
在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同时,我也尽力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内心,不管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能力,即使是提出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都会告诉他们用意。这样不仅使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甚至是动作,都有了强烈的目的性,并且也使这些目的和教学动作,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白这样做所要达到的目的。当他们接受并理顺教师的思路之后,他们就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实现某个目标的方法,从而推翻教师原来的预设;也有可能会建议修改原来的设计,以使目标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和简洁。于是,我的课堂上常常充满着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光芒。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我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多音字,要求学生注音并解释,学生们完成之后还继续不断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其他疑难字词,并要求我将这些词添加进去,从此以后,我就将学习生字生词的工作完全交给学生,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时,我备课时设计的教学环节是:新课导入,激发兴趣——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欣赏,品味语言——总结拓展,布置作业。并没有打算给学生看录像,但是在“研读欣赏,品味语言”的时候,正当我引导他们理解宇航员们的伟大航程时,学生们提出要看登月的实况录像,看完之后又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于是改变了原来的预设,把“研读欣赏,品味语言”变为“研读欣赏,合作探究”,和学生一起探索了许多他们感兴趣的登月问题。
当学生敢于将自己看成老师的时候,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增强,他们的主人公精神也就得到积极体现。学生本来就是课堂的主体,在他们的要求左右老师的教学设计时,意味着“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境界即将达到。
三、学生站在文章人物的角度进行理解
目前教科书中所选的课文,其内容涉及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与学生有一定距离。而初中生的社会阅历只有短短十几年,他们的人生观没有完全形成,多数人尚不具备为他人着想的人生大智慧,以十几年的幼稚经历,去体味几十年的沧桑,这是一个只靠学生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总是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从今天所受的教育出发,对文本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产生“不可理喻”、“无法想象”的评价。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对文本的主题深入解读,就需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环境中的文本人物的角度,领悟他们了思想感情,理解他们的行为举止,体会他们的言谈举止。
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我让学生按照常规的预习方式进行预习,但大多数学生并不能体会女作家的情感。在我检查预习的时候,有人说:不喜欢这种悲伤的文章,这种文章像是去办丧事的人家吊丧一样,一离开心情就好多了,这篇文章又难懂又造作。
我并没有批评他们,我感觉到,如果他们能够深刻理解这篇文章的情感,那不仅对他们是一种语文素养的提升,还会是人格品质的提升。于是我检查完预习之后,继续按照教学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只是在思考品味第七段的时候,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作者,如果你家里有一个你很喜爱的人不在了,你会怎么样?”这时还有人嬉皮笑脸地回答说:“我没有。”我又耐心地说:“那你设想一下如果你最喜欢的亲人不在了,你会有什么感觉?现在全体同学低头默哀5分钟,不要讨论。”接着我用多媒体播放哀乐,不一会儿,几个女同学开始流泪了,继而悲伤的情感弥漫教室,我让同学们表达一下刚才心中的情感,大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悲痛,我继续引导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来读一读前面七段。”这次的朗读表现了同学们对文本的深刻感悟,与文本情感产生了共鸣。
当学生无法理解作品人物时,不妨多问几次:“如果你是他会怎么样?”将学生引入情境中,让他们凭借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想象那样的亲身经历,然后再回顾文本,理解的层次就会加深很多。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如何让学生将语文学好是一个重要课题,因为教师是活的,学生也是活的,因而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也应该是活的。灵活地指导学生,让他们以各种身份“入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归宿感和代入感,走进老师,走进文本,从而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要演员”。这种换位理解,能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戴庄中学(22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