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口号已经说了好多年,但很多学校基本上都还是在传统课堂的模式下进行改变。挥公实验中学自建校以来秉承的就是高效课堂“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所谓“五步”是指第一步:独学;第二步:对学、群学;第三步:组内小展示;第四步:班内大展示;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所謂“三查”是指教师进行的三次学情调查,即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其中“独学”和“一查”是在课前完成,其他都是在课上完成。
关键词:高效课堂;五步三查;学生自主;小组建设;新课堂
引言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发挥的学生的主动性,老师备课用功,上课只进行点拨,让学生展示,给学生发挥的空间,真正让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1.课堂案例
要想使课堂教学活动既生动有趣又实在有效,教师的激趣、点火很重要。在刚上课时,利用巧妙的导入或有吸引力的评价方案来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呈现“思维开放、气氛活跃、激情高涨、心态积极”的状态。在课堂环节和流程中要见机行事,及时鼓励、质疑、点拨,使学生自然“动”起来,课堂充分“活”起来。
2.多样化的课堂展示与管理
2.1化学,也可以表演!
在学习萃取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虽然导学案上进行了相应的引导,但是在课前批改导学案的时候就发现有很多同学是不清楚原理的。所以在上课解读完学习目标进行对群学要求的时候,我要求学生重点讨论萃取的原理。在群学巡视的时候,我又对展示小组单独进行了指导,让他们想点儿什么办法,可以群学过程中准备一下。
群学完之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了萃取实验的过程,展示的同学也进行了展示,但还是有部分同学不明白,为什么经过摇晃之后碘单质会跑到四氯化碳溶液当中。这时展示组的几个同学都站到了聚焦点处,跟同学们说,请大家观看我们的表演。只见他们先是分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三个成员手拉手围成一圈,左边的圆圈之内有一个同学在里面站着。然后两个圆圈一同旋转起来,转着转着右边圆圈里的一名同学伸手就把左边圆圈里包围的那个同学拉到了右边的圆圈。而且他在拉的时候那位同学也非常配合,伸手就跟着他过去了。这个时候同学开始讲解:“左边圆圈相当于是水,右边相当于是四氯化碳,中间这位同学相当于是碘单质,我拉他的过程就是萃取的核心过程,他之所以这么配合是因为他更喜欢我们,对应到萃取过程就是碘单质在四氯化碳当中的溶解度更高。”我虽然提前进行了指导,但是只是让他们想办法,没想到他们能想到这么形象生动又能说明问题的办法。再看其他同学,很明显对萃取的原理已经非常明白了。因为在表演完之后他们自动给与了热烈的掌声,脸上流露着开心的微笑。
上完这一节课,我更加坚信,高效课堂的模式是真的可以带来奇迹的。这种模式在解决完上课学生睡觉的难题之后,只要老师调节得当,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心里素质。
2.2没有进行完的“完整”课堂?
这节课的标题是乙醇,计划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完成。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乙烯和苯,这一节的乙醇是学生首次接触羟基这种官能团。所以本节课中乙醇的结构,尤其是羟基上的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的不同之处,是学生学完之后应该能够掌握的内容。所以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重点也应该是突出羟基氢原子的特殊性。
在导学案的自学部分,在乙醇的物理性质之后,第二题是让学生画出乙醇的结构式和分子模型,并让学生分析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的种类,并由此推断在化学反应中其可能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对于刚刚接触有机化学,还没有很多概念的同学来说,有点儿困难。导学案收上来批阅的时候就发现学生做的不是很好,分子结构式和分子模型基本都能画出来,但是后面的分析基本都没有写,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写出来一部分,还写的不是很完整。而导学案上后面其他的题目完成的参差不齐,但是涉及到乙醇分子中关于羟基氢原子的题目都完成不是很好,所以上课之前就已经心里有数,这一部分上课的时会是重点。
果然上课的时候在这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展示的学生针对题目问题进行展示之后,还是有很多学生呈现出怀疑的神色。有学生就提出了他的问题:“为什么羟基氢原子和其他的不同,还是不明白”展示的同学又把之前的答案说了一遍:“因为羟基氢原子和其他的氢原子所处的位置不同”“可是每个氢原子的位置都是不同的啊”这个时候如果按照正常的课堂流程,应该进行到下面的环节了,否则本节课的内容就无法完成。但是我没有就此中断,而是想到学生应该是没有从立体角度考虑,于是我提醒学生“大家可以从分子模型和立体空间构型考虑”。这时展示的学生很聪明,她立刻拿过来立体模型跟学生说:“从立体空间构型来看,乙醇分子中其他的氢原子都是直接与碳原子相连,只有羟基氢原子是与氧原子相连的,这种连接情况的不同会使羟基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在化学反应的时候表现出非常不同的性质”她这么一解释完很多学生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随后同学们就自发给出了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按照课堂流程进行后面的题目展示,经过了这一道题目,很明显学生对乙醇的结构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所以后面的题目展示进行的很顺利,尤其是展示到乙醇和钠的反应的时候,学生直接就能指出钠取代的是羟基上的氢原子,没有人再纠结到底取代的是哪一个氢原子。通过这一个例子就能说明,学生对于乙醇分子的结构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后面陆续引入的官能团的概念,学生也能非常容易的就接受了。
在展示完乙醇和氧气的反应之后,下课铃声响了起来,按照正常的课堂流程,导学案上的题目还没有展示完,课堂还没有进行当堂检测,我没有拖堂,直接宣布学生下课。
课后在进行评课的时候,我在自我反思的时候首先认识到课堂环节不足这个缺点,同时也认识到在课前预设的时候没有进行充分的时间预设,导致课堂出现环节没有进行完的情况。在其他教师评课的时候,肯定了我的导学案设计,尤其是对于课堂重点的把握给与了充分肯定。还有的老师说虽然表面上看这节课没有完成,但实际上已经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已经非常清楚。 当然也有老师指出我在以后备课的时候应该对课堂有充分预设,像本节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后面几个类似的题目就不必一一都展示出来,挑出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题目展示之后其余的就可以略过,然后再进行不同类型题目的展示。这样也就有时间进行检测和小结,课堂不会显得环节不完整,同时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得以达成。
虽然这两节都是化学课堂,但是我是想以这两节化学课堂为例介绍我们的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教学模式,这是我们学校在响应国家课改要求下进行的新尝试,是一种新的上课模式,也是一种新的课堂管理方式。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这种上课模式。
3.“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挥公实验中学自建校以来秉承的就是高效课堂“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所谓“五步”是指第一步:独学;第二步:对学、群学;第三步:组内小展示;第四步:班内大展示;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所谓“三查”是指教师进行的三次学情调查,即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其中“独学”和“一查”是在课前完成,其他都是在课上完成。
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是先建设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建立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学习小组的划分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应使每个学习小组都同时具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及单科成绩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原则。“组内异质”能够为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因为“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组间同质”又可以为各学习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生入学之后,学校会统一进行小组建设。之后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
按照这种学习过程,上课时学生已经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这种了解,主要就是借助于课本知识和导学案的引导,所以导学案引导的方向对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表现、课后巩固都有着重要作用。而课堂中生成的多少、生成的有效性高低,跟导学案的设计更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基本都要经过学情调查、学习目标解读、知识链接准备、学习内容选择、重难点预设、学习策略与学法选择、教与学的评价方式选择、当堂检测题目选择等过程。在经过一查进一步了解学情之后,对上课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就有了一定了概念。真正上课的时候,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言,学生最后发挥出来的效果会有非常大的区别。
学生的知识储备毕竟有限,如何调动学生将以往所学知识和新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连成知识网络,这就是教师在引导、点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引导、点拨,不用太多语言,却让人仿佛醍醐灌顶,达到“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效果,有时还有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教师引导时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且具有思维含量的有效问题。这种问题应该是递进式的,问题的答案可以不是唯一的,甚至是超出教师预想的,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老师应该的语言应该像是在挖渠一样,让学生思维的泉水能够跟着老师的引导最终溪流,而不能起到截流的作用。所以老师应该多用一些有激励、引导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又要适当闭嘴。像第二堂课,如果在我发现按照时间已经该进行下一环节的时候直接打断学生,学生就没有机会借助立体模型来展示。而其他同学因为不明白,下面的内容就算全部进行完也可能一直迷迷糊糊,并不能达到我们上课的初衷。
总之,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模式,我们秉承的理念是“相信学生,发展学生,利用学生,改变学生”,这里的“利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变成不断激发自己向上的动力。我们的目标是将以前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動”彻底的转变为“生生互动”,彻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超市”、达到“生命的狂欢。”
参考文献:
[1]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10.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
[3]于春祥.发现高效课堂密码〔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4.
关键词:高效课堂;五步三查;学生自主;小组建设;新课堂
引言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发挥的学生的主动性,老师备课用功,上课只进行点拨,让学生展示,给学生发挥的空间,真正让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1.课堂案例
要想使课堂教学活动既生动有趣又实在有效,教师的激趣、点火很重要。在刚上课时,利用巧妙的导入或有吸引力的评价方案来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呈现“思维开放、气氛活跃、激情高涨、心态积极”的状态。在课堂环节和流程中要见机行事,及时鼓励、质疑、点拨,使学生自然“动”起来,课堂充分“活”起来。
2.多样化的课堂展示与管理
2.1化学,也可以表演!
在学习萃取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虽然导学案上进行了相应的引导,但是在课前批改导学案的时候就发现有很多同学是不清楚原理的。所以在上课解读完学习目标进行对群学要求的时候,我要求学生重点讨论萃取的原理。在群学巡视的时候,我又对展示小组单独进行了指导,让他们想点儿什么办法,可以群学过程中准备一下。
群学完之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了萃取实验的过程,展示的同学也进行了展示,但还是有部分同学不明白,为什么经过摇晃之后碘单质会跑到四氯化碳溶液当中。这时展示组的几个同学都站到了聚焦点处,跟同学们说,请大家观看我们的表演。只见他们先是分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三个成员手拉手围成一圈,左边的圆圈之内有一个同学在里面站着。然后两个圆圈一同旋转起来,转着转着右边圆圈里的一名同学伸手就把左边圆圈里包围的那个同学拉到了右边的圆圈。而且他在拉的时候那位同学也非常配合,伸手就跟着他过去了。这个时候同学开始讲解:“左边圆圈相当于是水,右边相当于是四氯化碳,中间这位同学相当于是碘单质,我拉他的过程就是萃取的核心过程,他之所以这么配合是因为他更喜欢我们,对应到萃取过程就是碘单质在四氯化碳当中的溶解度更高。”我虽然提前进行了指导,但是只是让他们想办法,没想到他们能想到这么形象生动又能说明问题的办法。再看其他同学,很明显对萃取的原理已经非常明白了。因为在表演完之后他们自动给与了热烈的掌声,脸上流露着开心的微笑。
上完这一节课,我更加坚信,高效课堂的模式是真的可以带来奇迹的。这种模式在解决完上课学生睡觉的难题之后,只要老师调节得当,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心里素质。
2.2没有进行完的“完整”课堂?
这节课的标题是乙醇,计划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完成。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乙烯和苯,这一节的乙醇是学生首次接触羟基这种官能团。所以本节课中乙醇的结构,尤其是羟基上的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的不同之处,是学生学完之后应该能够掌握的内容。所以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重点也应该是突出羟基氢原子的特殊性。
在导学案的自学部分,在乙醇的物理性质之后,第二题是让学生画出乙醇的结构式和分子模型,并让学生分析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的种类,并由此推断在化学反应中其可能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对于刚刚接触有机化学,还没有很多概念的同学来说,有点儿困难。导学案收上来批阅的时候就发现学生做的不是很好,分子结构式和分子模型基本都能画出来,但是后面的分析基本都没有写,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写出来一部分,还写的不是很完整。而导学案上后面其他的题目完成的参差不齐,但是涉及到乙醇分子中关于羟基氢原子的题目都完成不是很好,所以上课之前就已经心里有数,这一部分上课的时会是重点。
果然上课的时候在这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展示的学生针对题目问题进行展示之后,还是有很多学生呈现出怀疑的神色。有学生就提出了他的问题:“为什么羟基氢原子和其他的不同,还是不明白”展示的同学又把之前的答案说了一遍:“因为羟基氢原子和其他的氢原子所处的位置不同”“可是每个氢原子的位置都是不同的啊”这个时候如果按照正常的课堂流程,应该进行到下面的环节了,否则本节课的内容就无法完成。但是我没有就此中断,而是想到学生应该是没有从立体角度考虑,于是我提醒学生“大家可以从分子模型和立体空间构型考虑”。这时展示的学生很聪明,她立刻拿过来立体模型跟学生说:“从立体空间构型来看,乙醇分子中其他的氢原子都是直接与碳原子相连,只有羟基氢原子是与氧原子相连的,这种连接情况的不同会使羟基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在化学反应的时候表现出非常不同的性质”她这么一解释完很多学生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随后同学们就自发给出了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按照课堂流程进行后面的题目展示,经过了这一道题目,很明显学生对乙醇的结构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所以后面的题目展示进行的很顺利,尤其是展示到乙醇和钠的反应的时候,学生直接就能指出钠取代的是羟基上的氢原子,没有人再纠结到底取代的是哪一个氢原子。通过这一个例子就能说明,学生对于乙醇分子的结构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后面陆续引入的官能团的概念,学生也能非常容易的就接受了。
在展示完乙醇和氧气的反应之后,下课铃声响了起来,按照正常的课堂流程,导学案上的题目还没有展示完,课堂还没有进行当堂检测,我没有拖堂,直接宣布学生下课。
课后在进行评课的时候,我在自我反思的时候首先认识到课堂环节不足这个缺点,同时也认识到在课前预设的时候没有进行充分的时间预设,导致课堂出现环节没有进行完的情况。在其他教师评课的时候,肯定了我的导学案设计,尤其是对于课堂重点的把握给与了充分肯定。还有的老师说虽然表面上看这节课没有完成,但实际上已经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已经非常清楚。 当然也有老师指出我在以后备课的时候应该对课堂有充分预设,像本节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后面几个类似的题目就不必一一都展示出来,挑出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题目展示之后其余的就可以略过,然后再进行不同类型题目的展示。这样也就有时间进行检测和小结,课堂不会显得环节不完整,同时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得以达成。
虽然这两节都是化学课堂,但是我是想以这两节化学课堂为例介绍我们的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教学模式,这是我们学校在响应国家课改要求下进行的新尝试,是一种新的上课模式,也是一种新的课堂管理方式。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这种上课模式。
3.“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挥公实验中学自建校以来秉承的就是高效课堂“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所谓“五步”是指第一步:独学;第二步:对学、群学;第三步:组内小展示;第四步:班内大展示;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所谓“三查”是指教师进行的三次学情调查,即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其中“独学”和“一查”是在课前完成,其他都是在课上完成。
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是先建设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建立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每个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学习小组的划分应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应使每个学习小组都同时具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及单科成绩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原则。“组内异质”能够为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的可能(因为“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而“组间同质”又可以为各学习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生入学之后,学校会统一进行小组建设。之后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
按照这种学习过程,上课时学生已经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这种了解,主要就是借助于课本知识和导学案的引导,所以导学案引导的方向对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表现、课后巩固都有着重要作用。而课堂中生成的多少、生成的有效性高低,跟导学案的设计更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基本都要经过学情调查、学习目标解读、知识链接准备、学习内容选择、重难点预设、学习策略与学法选择、教与学的评价方式选择、当堂检测题目选择等过程。在经过一查进一步了解学情之后,对上课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就有了一定了概念。真正上课的时候,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言,学生最后发挥出来的效果会有非常大的区别。
学生的知识储备毕竟有限,如何调动学生将以往所学知识和新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连成知识网络,这就是教师在引导、点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引导、点拨,不用太多语言,却让人仿佛醍醐灌顶,达到“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效果,有时还有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教师引导时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且具有思维含量的有效问题。这种问题应该是递进式的,问题的答案可以不是唯一的,甚至是超出教师预想的,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老师应该的语言应该像是在挖渠一样,让学生思维的泉水能够跟着老师的引导最终溪流,而不能起到截流的作用。所以老师应该多用一些有激励、引导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又要适当闭嘴。像第二堂课,如果在我发现按照时间已经该进行下一环节的时候直接打断学生,学生就没有机会借助立体模型来展示。而其他同学因为不明白,下面的内容就算全部进行完也可能一直迷迷糊糊,并不能达到我们上课的初衷。
总之,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模式,我们秉承的理念是“相信学生,发展学生,利用学生,改变学生”,这里的“利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变成不断激发自己向上的动力。我们的目标是将以前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動”彻底的转变为“生生互动”,彻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超市”、达到“生命的狂欢。”
参考文献:
[1]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10.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5.
[3]于春祥.发现高效课堂密码〔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