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从未知向已知过渡,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充当的是“导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讲解员”,也不是播放多媒体的“操作员”,而是一个“导师”,更多的做的,是要通过活动的组织、问题的启发等教学行为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从而获得地理知识的构建。那么,在高中地理课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從而促进地理教学效率的提升呢?
一、结合实际,以“境”激趣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之中,是对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客观反映,是抽象化的、概括式的总结,虽然进入高中后,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对于抽象的概念(如区域类型划分中的“均质区”、“功能区”)、地理知识的理解还存在较多困难,直接进行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也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参与度自然就低。很多学生在课堂中打瞌睡、开小差,原因就是兴趣的缺失。结合地理课实际情况来看,要注重运用好情境,紧密联系生活,从生活中选取和教学内容贴近的图片、案例等来创设情境,由此而引出问题或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人口迁移”这一概念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借助“农民工”的案例(可提前搜集相关农民工的视频或图片等)而让学生抓住“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这个几个关键词,理解概念,学生不但感兴趣,也能很好地理解概念。又如在《交通运输布局》中对“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共同性区位因素”的教学,借助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分布图,以西部地区为例展开分析,学生就较为喜欢。在地理课中,无论是导入环节,还是探究环节,要充分利用好情境的作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
二、立足目标,以“问”导学
在地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教师还是习惯了用“讲”的方式教学,即按照备课准备,用语言方式向学生阐述教材中的内容。如此,学生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客体在听,他们的积极性自然不高。教学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教”的实质是“引导”而非单纯地“讲”(当然,针对重难点知识,也需要采用精讲的方式阐述)。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问题引导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即在课堂中结合目标而用问题方式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点,达成目标。
在地理课堂中,如何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教学中,针对基础知识点,可直接采用提问方式组织阅读教材并展开交流活动。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中,对于“城市化定义”、“城市化的表现”就可采用这种方法,学生交流后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达成目标。而对“世界城市化的的特点”的探究就应该用案例加问题的方式进行。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可用不同国家进行对比,结合“城市化起步”、“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而提问(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哪个更早些?),结合学生讨论而帮助学生归纳其特点。又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中对于“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就可问“为何世界文明古国都会在沿河流域?我国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武海、重庆等城市为何会设置在河流汇合处?”以此而明确河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联系生活,以“做”促学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靠教材,地理课程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把学生束缚在“书本”、“课堂”的象牙塔中,而要紧密结合生活,引导学生由单纯地学教材而学会“做”,在“做”中想,在“做”中学。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的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课前对面条加工厂、粮油加工厂或学生附近的工厂,或亲戚朋友开的厂等就其选厂时所考虑的因素进行调查,如此,过渡到课堂中,再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学生也就容易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在地理课堂中,除了用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外,还可组织学生查阅地理图册、动手操作等。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就可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而引导学生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在课后,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这样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学习后,可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数据,调查最近几年发生的洪灾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也可引导学生写一些广告宣传语,还可组织辩论、调查等多种活动,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完成书面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这样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度的因素较多,其中,兴趣是基础。教学中要注重优化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转变讲授方式,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相互展开合作,通过分析解决问题而掌握知识。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多活动操作,让学生学会“做”,在“做”中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地理课,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过程中,从而习得知识,形成技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三中学)
一、结合实际,以“境”激趣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之中,是对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客观反映,是抽象化的、概括式的总结,虽然进入高中后,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对于抽象的概念(如区域类型划分中的“均质区”、“功能区”)、地理知识的理解还存在较多困难,直接进行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也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参与度自然就低。很多学生在课堂中打瞌睡、开小差,原因就是兴趣的缺失。结合地理课实际情况来看,要注重运用好情境,紧密联系生活,从生活中选取和教学内容贴近的图片、案例等来创设情境,由此而引出问题或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人口迁移”这一概念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借助“农民工”的案例(可提前搜集相关农民工的视频或图片等)而让学生抓住“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这个几个关键词,理解概念,学生不但感兴趣,也能很好地理解概念。又如在《交通运输布局》中对“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共同性区位因素”的教学,借助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分布图,以西部地区为例展开分析,学生就较为喜欢。在地理课中,无论是导入环节,还是探究环节,要充分利用好情境的作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
二、立足目标,以“问”导学
在地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教师还是习惯了用“讲”的方式教学,即按照备课准备,用语言方式向学生阐述教材中的内容。如此,学生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客体在听,他们的积极性自然不高。教学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教”的实质是“引导”而非单纯地“讲”(当然,针对重难点知识,也需要采用精讲的方式阐述)。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问题引导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即在课堂中结合目标而用问题方式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点,达成目标。
在地理课堂中,如何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教学中,针对基础知识点,可直接采用提问方式组织阅读教材并展开交流活动。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中,对于“城市化定义”、“城市化的表现”就可采用这种方法,学生交流后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达成目标。而对“世界城市化的的特点”的探究就应该用案例加问题的方式进行。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可用不同国家进行对比,结合“城市化起步”、“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而提问(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哪个更早些?),结合学生讨论而帮助学生归纳其特点。又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中对于“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就可问“为何世界文明古国都会在沿河流域?我国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武海、重庆等城市为何会设置在河流汇合处?”以此而明确河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联系生活,以“做”促学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靠教材,地理课程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把学生束缚在“书本”、“课堂”的象牙塔中,而要紧密结合生活,引导学生由单纯地学教材而学会“做”,在“做”中想,在“做”中学。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的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课前对面条加工厂、粮油加工厂或学生附近的工厂,或亲戚朋友开的厂等就其选厂时所考虑的因素进行调查,如此,过渡到课堂中,再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学生也就容易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在地理课堂中,除了用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外,还可组织学生查阅地理图册、动手操作等。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就可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而引导学生以亚欧大陆中纬度为例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时,在课后,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这样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学习后,可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数据,调查最近几年发生的洪灾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也可引导学生写一些广告宣传语,还可组织辩论、调查等多种活动,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完成书面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这样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度的因素较多,其中,兴趣是基础。教学中要注重优化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转变讲授方式,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相互展开合作,通过分析解决问题而掌握知识。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多活动操作,让学生学会“做”,在“做”中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地理课,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过程中,从而习得知识,形成技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