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科学前概念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所处的时代信息繁多、混杂,而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也日益增多,对于科学知识,他们在课前就有了一定的积累和了解,这些认知就是学生在还未正式接受科学教学前对知识产生的前概念。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于前概念设计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框架和学习模式。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是老师讲课学生听的填鸭式灌输加上纸笔测验。为达到优化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模式以及整合资源的目的,教育学者尝试将线上教育与面授课程有机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于是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不同的媒介进行教学,组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二者的优点,以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改善学生的认知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合理安排学生的时间。
  故笔者认为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前概念,或者利用混合式教学中的线上教学模式,提前解决课堂上学生可能会遇到的技术问题,例如2017年版苏教版科学教材二年级下册《拧螺丝》一课中提前演示拧螺丝的正确姿势,搭建脚手架),再在线下教学时有针对性地制定更适宜的教学设计讲解学生的迷思概念、科学误区,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基于学生科学前概念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
  本文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前概念教学中的运用对课堂效率的影响。笔者认为针对小学科学的课程特质,构建基于小学科学前概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以下三点优势,也是构建该模式的意义所在:
  (一)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有助于学生梳理谬误
  现在,学生能够获得二手学习资料的途径非常多,他们往往在正式学习到某个知识点之前就已经知道了最终结论。而这些“结论”可能并不正确,也可能只适用于某个特定的环境,因此,这些“结论”便会成为学生接受新知的障碍。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后,学生就可以先通过线上学习破除障碍,为线下课堂的进一步学习扫清“拦路虎”,与此同时,利用节约的课堂时间可以更有效地破除当堂课程的重、难点。
  (二)针对本课难点,有助于重点突破
  目前我国小学阶段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采取班级制教学,不会将学生按照某一标准特意分班教学,所以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学习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教师根据他们的不同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学习,教师可以提前解决部分学生学习本课时的困难,至少也可以了解学习能力较差者在学习本课时的需求,能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避免课堂时间随意流逝,提高课堂效率。
  (三)有助于拓展知识,使学生遨游知识海洋
  小学科学学科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在课前利用线上教学适当引入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形式多样的资料,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展其知识面。
  三、基于學生科学前概念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以上三个优点可以适用于不同科学知识领域的科学课程。
  在四年级研究浮力的实验中,部分学生会对不同物体的浮沉情况有所猜测,例如他们会认为小小的回形针、蜡烛等能够浮上来,而土豆、苹果、石块等会沉下去,通过线上学习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预设,再在线下教学中让学生操作实验。这样,学生会经历“发现、否定、再发现、再否定”这一学习过程,与此同时,学生粗糙的前概念与科学知识、概念加以碰撞,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得出最终的结论。
  “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 实验旨在锻炼学生对“控制变量”这一实验理念的运用,学生在探究时会根据自己的前概念在心中有所预测:他们已经知道拉力和小车的载重(包括小车自重)会对小车运动速度产生较大影响。如果仅仅将这两个因素作为课堂重点去探究,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提不起兴趣,而后进生能够根据这两个因素设计出可行的实验就值得表扬。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有不足的学生的困难,使之争取在线下教学中能够更好地突破课程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在六年级《看星座》一课中,学生大都对神秘浩渺的外太空无比好奇,古人运用智慧给星星命名并绘制星座,非常能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所以,可以从星座故事入手,利用线上学习的机会面向学生科普,既可优化“延长”学习时间,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开展教学方式多种多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后,学生被新颖有趣的前概念线上教学所吸引,在线下课堂中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去理解线上课程没有弄懂的地方;而前期的线上教学准备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拆解,更有助于教师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线下教学课堂。基于前概念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而言,都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但是,由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少,更需要教师积极地尝试、适时地调整,创造出适合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厘清前概念,构建新的正确的科学认知。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目前,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两面大旗。而实验教学就能很好地融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于一体。演示法则是教师配合讲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
在科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及还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遵循“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将科学教育与劳动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才能给学生提供验证与发现科学原理的机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课程,通过科学教学引发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但是小学生认知能力还不强,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在科学教学中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可以
商会艳: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曾荣获“首都劳动奖章”。长期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连续12年的北京市小学科学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多篇课题研究及教学论文、案例获国家级、市级一、二等奖。参加过中国教师研修网“学科教学知识(pck)”远程培训精品课程研发与录制。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应用成果展示课获国家级一等奖。曾承担北京数字学校名师同步课程的授课任务。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坚持“带领孩子走进科学的殿堂,认真上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热潮,研究发现,深度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深度学习内涵解读  鉴于理论认知的视角不同,国内外研究者对深度学习的概念认知不断变化。我们认为小学科学深度学习具备这样一些特征:  (一)深度学习的“真”  深度学习的兴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生产力的发展、經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对基础教育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基
无边的大漠又起了风沙。一群骆驼缓缓地走了过去,渐渐的,消失了。远远的,又走来了一只骆驼。大漠到处都干干的,除了他那双潮湿的眼睛。  他看上去很孤单,别的骆驼都疏远他。他也曾主动去接近他们,但听到的却是——  “你真怪!”  “你傻了吧?别忘了你只是一匹骆驼!”  “哪里有你说的那样的世界?根本没有!”  ……  落日的余晖染红了无边的大漠,他孑然一身走在天地的尽头,仿佛走在那轮红日的旁边。他喜欢落
期刊
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活动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实验中,在实验中体会追求真理的乐趣,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本文对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开展以生为本、体验求真的探究活动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  小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其参与教学实践,探索科学问题的答案,这有利于学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注重事实、克服困难、有始有终,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就是让学生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分享交流,从而实现集思广益,共同感受科学的无穷奥妙。然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在操作某些科学实验时比较吃力。因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
期刊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变。在多数情况下,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这是目前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入,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与学科教学融合,对学生科学思维创新、合作探究交流和品格态度责任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发挥积极心理学效应,体现其价值和作用,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笔者通过几年的科学教学深刻体会到,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即教育”理念的融入,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一、挖掘生活中的科学,发现科学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可以通过生活教育来弥补书本上的不足。生活中蕴藏着无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一词意思是具体的场合、景象境地,与情景同义。情境有多样的来源,有教师模拟的环境,也有真实的环境,甚至是投映影像或者多媒体。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时创设生动、合适、具体的教学场,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得到情感体验,将课堂上的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  (二)情境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1.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