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引学,以“学”促问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问”引学,以“学”促问的课堂是教师遵照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特性、生活经验等具体状况,让教学内容能够“问题化”,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学习和思维等能力,从而实现高效教学。怎样才能够有效实现数学“问学课堂”,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值得一线教师思考,以下是几点教学策略建议。
  一、以“问”引学,教师合理设置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合理展开思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生为本,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用以“问”引学的方式带领学生对问题展开观察和思考,助力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
  比如人教版一下“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人民币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必需品,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人民币的认知已经比较丰富,所以对于该知识点,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龄和学情展开教学,可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作为新课导入,如用多媒体展示人民币(纸币、硬币),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这些是什么?(2)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开门见山在真实情境中提问能够节省课堂时间,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课堂上,而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场景作为人民币教学的具体例子,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掌握人民币知识。这也能够在新课教学上让学生感受到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以“问”引学,教师适当把握教学问点
  问题的设计应当贴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问题预设,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的生成资源、找准问点,在知识的疑难处和转折点设计合理的问题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科学的问点推动下展开思考,认知并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人教版二上“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笔者在教學课例后用多媒体展现多种物品的角,提问:“说一说这些物品中的角有着怎样的相同特征?”学生交流之后,笔者二次提问:“你能给角的各个部分取个名称吗?”学生回答后第三次提问:“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这些问题的设计有着时机把握要求,一旦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加以判断,可能存在思维的盲点和疑问,所以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具备启发性及引导性,着力推动学生合理探索。而设计知识联系实际的学习问题,有助于学生转换角度观察和思考,实现知识的融合和迁移。
  教师应当善于捕捉和预测学生存在的愤悱之处,合理地抓住时机提出问题,用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如此对问点的把握能够助力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以“问”引学,以知识联系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只教当堂课的内容,还需要引导学生透过自身的思维活动迅速掌握知识的推导过程和策略。所以,教师应当遵照新旧知识间存在的内在关联精心设计思考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寻找答案。
  比如人教版五上“小数除法”的教学,这是学生在四年级学过“除数是两位数和三位数的除法”之后,再次接触除法,并且是小数除法。因此,在教学课前,笔者先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内容展开复习,并出示两个问题:(1)求解13. 4÷134;(2)说一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让学生思考被除数是几位小数,如何让除数转化为整数,为保持商不变,被除数又需要如何转化。学生通过笔者对有关问题的引导与提示,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思考新知识。在完整讨论解答过程时,学生自身也逐渐发现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解题方法。
  数学学科知识结构内部联系紧密,展现出的是层次性很强的递进特性。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积极为学生创设出适宜进行探索与比较的环境,进行学习工具、思维方式等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思考,最终实现主动学习和构建高效课堂。
  四、以“学”促问,学生主动参与疑点提问
  贴合学生学龄的提问形式,注重的是符合教学内容本质不动摇的基础,教师可转变提问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实现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形式的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以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提问形式推动学生去主动思考和主动提问,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乐趣。
  比如人教版三上“分数的大小”的教学,笔者将和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问:“哎!这两个分数都有一个‘1’,那到底哪个大呢?”以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主动发言:“老师,‘1’是分子,比较大小还要看分母,还要看整体。”这时,笔者明知故问:“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你们知道怎么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吗?能不能教教老师呢?”小学生适合这样的互动教学方式,让他们从被问题牵引的角色转为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和推动课堂进行的角色。此处,让学生转换为课堂引导者,一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教师运用明知故问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有助于以学促问,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及主动求知的欲望。
  五、以“学”促问,把握学生课堂思考时间
  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消化和吸收的时间,如此才能够助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比如人教版二上“认识锐角和钝角”的教学,在导入环节,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假若老师运用剪刀,将这个长方形之中的一个角剪去,那么还剩下几个角?”学生们议论纷纷。这时,笔者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上的工具以及长方形纸片剪一剪,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运用怎样的方式剪,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剩下几个角。此后再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实际动手和讨论的结果回答笔者的提问。笔者在设定这个问题的时候,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动手剪一剪,这样耐心等待几分钟,学生的大脑展开了想象,又或者是自己动手画一画、看一看,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合理且充分地培养学生独立展开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总之,坚持以问引学、以学促问展开教学,按照学生的具体学情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能够助力学生展开思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西门小学)
其他文献
人们在交际中使用语言,在交际中掌握语言。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在提问交流、语言训练活动和评价活动中,通过互动式教学,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积极表达情感,激发创新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高效学习阵地。  一、英语课堂
期刊
教师应该树立学生是主动学习的“建立者”观念,即站在学生立场,沟通学生与数学学习的联系,设计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驱动学生去倾听、去思考、去表达。  一、找准学生学习起点,让互动交流言之有序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在新课教学前,教师必须充分地把握
期刊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到,小学科学要以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要想在科学课堂中落实深度学习,能否设计出深度的探究活动成为了关键。《课程标准》对探究活动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将探究分成了八个不同的要素,而排在第一要素的就是“提出问题”。但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却经常看到学生提出的问题零散、无法研究,这使得探究问题经常由教师直接提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生不能质
期刊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懂例文,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知晓可以分几部分把事物介绍清楚,体会说明的准确性。  2. 通过学习例文,借助习作提纲,搭建习作支架。通过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清楚自己喜欢的事物的主要特点,分几方面把事物介绍清楚,写出属于自己的说明文。  3. 通过互评、互赏、互学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习作的乐趣。根据教师的指点及同学建议,自主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期刊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演唱教学中要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合唱作为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一直都是小学音乐课的重点板块。从全国使用最广泛的小学阶段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中可以看出,从一年级开始,教材就涉及了二声部的节奏训练,十二册一共有56首轮唱及合唱的相关曲目。通过合唱教学的引入,可
期刊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运算律,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懂得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常出错。本文以北师大版四上“乘法分配律”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引入几何模型支撑,渗透模型思想,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可见”,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一、借助几何直观,丰富数学模型的表象建构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借助图像或几何图形,通过引导学生对直观的“形”的观察、思考、分析、比较
期刊
寻找合适的支点是家校合作中重要的工作。好的支点应该是简单、易于操作,可以重复,又能不断生长、创新,为多数家长认同并积极参与的。家校合作的活力要从帮助、促进学生成长的落脚点出发,选好撬动学生成长的支点,才能使教师、家长、群众一起发力,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一、从旁观说教到一起感受  旁观说教是家长最经常使用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缺少情感交流。学校要创造机会,开展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感受、共同体验的活动
期刊
課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提升师生素质、激发师生潜能、开启师生智慧的主阵地。为继承和发扬我校的雅智教育特色,彰显我校雅智教育的办学理念,让“雅智文化”在课堂上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开展了构建雅智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以此点亮学生智慧的人生。本文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对雅智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一、雅智课堂的界定  “雅智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精
期刊
统编版语文教材凸显读书意识,通过“快乐读书吧”,旗帜鲜明地将课外阅读作为单元的一个板块纳入教学体系中,首次实现了课外阅读的课程化。第一学段的“快乐读书吧”,均编排在每册教材的第一单元,体现的是对课外阅读的一种引领和导向。如何发挥这一阅读板块的桥梁作用,让阅读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经验,例谈几点“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活动策略。  一、巧导读,激兴趣  在课外阅读引导中,学生的
期刊
小学数学现行教材都是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进行科学编排,各版本教材分梯度、分模块统筹布局,各单元的内容以例题的形式逐节展开。教师依照教材的这种编排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也是按部就班,因而造成部分学生的思维浅显,缺乏创新。教师可以尝试改变这种逐题讲授型的教学模式,把单元内容加以有效整合,以“板块”的模式进行整体教学。这种整体教学是在单元教学目标的框架内,把握教材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