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8年我们刊发了程永超老师的《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周保华老师的《也谈“文言文教学:行干‘文’‘言’之中”》等文,阐释了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本期我们刊发三篇文言文教学设计,在实践层面对文言文教学问题进行再探讨。
《人琴俱亡》为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所在单元主题为“至爱亲情”,本文侧重表现深厚的兄弟情谊。全文语言简洁,寥寥数十字,叙事曲折有致,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在教学设计中,我以深度备课为起点,短文细教,探究高效阅读教学的可能途径。
一、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专注文本细读,读出广度、深度、温度
教师对于文本的前期阅读质量,决定了学生阅读文本的状态与效果。正如潘新和先生所言:“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人琴俱亡》一文共八十多字,在研读了教材与教学指导用书以后,我发现获得的信息量与感悟还比较少,于是循着相关线索拓展阅读:
1 互文阅读,将文本读厚
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文本是单一的,文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互释、互训与互通的网络。教师首先要将文本“读厚”,方能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教师的互文阅读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教师面对文本,兼有双重身份(读者与教者),既要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又要考虑如何将自身的读解体验转化为文本教学策略。
(1)同一章节文本
首先查找《世说新语》一书,重点阅读“伤逝”一章,根据课文内容及八年级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选取了《鼓琴吊丧》一文,如下: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2)同一内容文本
为进一步了解王徽之、王献之弟兄的交往情况,又搜寻资料,查找相关的故事,于是在《晋书·王徽之传》中读到了《人琴俱亡》的另一个版本:
(徽之)与献之俱病笃,时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已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
(3)同一主题文本
循着这些文本的内在脉络,突然发现了“人与琴”故事的内核:清越高雅的古琴始终与文人相伴、相知、相融,其间流淌的深情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选自《列子·汤问》)
2 深度阅读:将文本读透
有深度的阅读,一方面来自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另一方面来自教师对相关专家解读成果的吸收。尽管教学指导用书也有粗略的介绍,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还需教师自己搜集,尤其需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中开阔视野,积累文学知识。我重点研读了下面3篇文章,《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美在深情》(选自李泽厚《华夏美学》)、《论风流》(选自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
通过研读上述相关文论,我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伤逝”情结,中古文人永恒的悲美
汉末魏晋时期,频繁的自然灾害、朝代的更迭和战乱造成了凄凉可怖的惨状。生命无常,朝不保夕,成为士人最深刻的感受。亲情、友情和爱情使这个时代呈现出浓浓的人情味,但魏晋人的深情更体现在深沉的生命悲情上。《世说新语·伤逝》忠实地记录了魏晋上人悼亡伤逝的言语,笔墨精练,文辞悲怆,一往情深,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们共同组成了一部惊风泣鬼、如怨如慕的安魂曲,读来令人黯然神伤。
(2)深情之美:“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竹林名士王戎的一句“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堪称魏晋士人的情感宣言。冯友兰先生认为“必有深情”是“魏晋风流”的重要特征之一。魏晋名士追求一往情深、率性而为。诚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可以成为耶稣、释迦的悲天悯人。”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魏晋士人都表现出了可贵可敬的真情实意,深沉、真挚,绝不虚伪。
(3)敏锐执著:深刻省察人生的真谛
李泽厚先生说:“魏晋时代的‘隋’的抒发由于总与对人生一生死一存在的意向、探询、疑惑相交织,而常常达到一种哲理的高层。”《世说新语·伤逝》中的十多篇小品,一方面表现了深情之美,另一方面也渗透了珍爱生命的意识,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执著追求和生命价值的体认。
3 体验温度:生命在场的阅读
教师在文本细读时,既要消化吸收、整理评判他人对文本的种种见解和观点,也要珍视、归纳、梳理自己细读时的独特感悟和发现。王菘舟老师以为:只有“眼睛”在场的细读是无效的,只有“头脑”在场的细读是低效的,唯有“生命”在场的细读才是真正高效的。
现在不少学生的精神世界“缺钙”,情感淡漠,“小我”意识浓重,缺少关爱他人、关注世界的“大我”意识。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强调“生命在场”,不仅指向教师,也指向学生阅读的“生命意识”。学生在阅读静态的文本时能唤醒情感的体验,触摸到文本的温度,这样的阅读才是可亲可敬的。汉末魏晋时期是“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正如谢安对桓伊的评价,魏晋士人“一往有深情”。师生通过晤对文本,共同对话,感受古代文人情感世界焕发的智慧的光辉,体会魏晋士人对于死亡、人事、自然兴发的种种情感,从而丰富内心的情感,体验生命的意义。
有了上述的细读与思考,“人与琴,深情之美”这个教学主题便生成了。
二、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立足语文实践活动,酝酿语文味、书卷味、人情味
教师是与文本对话在先者和对话更优者,学生是对话在后者与对话不成熟者,两者之间的对话因此具有明显而重要的策略性。如果教师不考虑学情,只是盲目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照搬给学生,表面上“深度”具备了,实际上学生的收益甚少,许多学生面对教师奉献的“精神盛宴”,无动于衷,作看客状。因此,教师先行对话之所得如何拿去交流(拿哪些、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到什么程度等),如何引起交流并不断推动,如何促使教与学相互转化,则显得特别重要。
在教学设计时,我沿着“人与琴:深情之美”这个教学主题,着力于三维目标的达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施:
第一,深情之美:体现在诵读吟咏之中 第二,深情之美:体现在互文阅读之中
第三,深情之美:体现在拓展体验之中
第四,深情之美:体现在语言积累之中
第五,深情之美:体现在多媒体的巧妙运用之中
在设计时,我力求短文细教,凸显语文的滋味,散发书卷的气息,营造浓郁的人情味。
1 语文味。语文姓“语”,本课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注重语言品味,对于文言实词、虚词意义的理解,对于重点语句意义的理解与情感的把握:关注语感的习得,课内采用多种方式诵读文本,课外拓展文本,以利于学生文言语感的熏陶;通过听说读写训练积累词语,感悟诗文,举一反三,迁移训练,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2 书卷味。如上所述,本课链接的文本材料紧扣“人与琴,深情之美”这个教学主题,角度同中有异,其间对于“伤逝”标题含义的揣摩、互文本之间体现的文化意蕴和情感美学的探究,无不体现出浓浓的书卷气息。
3 人情味。一是文本研讨关注细节中的人情味,如互文本中细节的琢磨
王子猷掷琴时“人琴俱亡”的悲恸倾诉;张季鹰鼓琴吊丧后“不执孝子手而出”。二是诵读体味情感,对于课文的反复诵读、链接文本的诵读、结束语言训练时创作的诗文的配乐朗诵,处处渗透着“情”。
三、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增值点:倾心教学反思,在思与诗之间感受语文的魅力
于丹教授在文化专题片《游园惊梦·深情之美》中的讲演,不仅赢得了观众的由衷赞叹,也令许多昆曲专家赞叹不已,其魅力在于睿智的独特的思考与充满知性的诗化的语言之间营造的张力。同样,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在思与诗之间探寻魅力,本课结束以后学生写下的课后感言(略)引起我如下的思考:
深度备课决定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能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从而与自我对话,倾听内心的独自,激荡情感的涟漪,催生智慧的火花,顿悟人生的哲理。
深度备课应集中主题,定点钻探。“人与琴:深情之美”这一教学主题源于教者的灵机一动,这一教学机智也激发了学生的灵感,于是古与今融合,人与琴沟通,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视野逐渐融合。
深度备课应关注语文学习的规律。以“学得”促进“习得”,高效的课堂语言训练基于文本,有助于学生表达水平的提高。学生如此富有文采的语言启发我们,“功夫”并非在“诗外”!
深度备课应展望课堂动态,激情演绎精彩。教师的激情执教唤起学生的激情对话,有意义的课堂、有效的课堂需要师生的激情互动,这样的激情并非表面的冲动,而是心灵深处的震撼、智慧火花的碰撞、精神世界的启蒙。
高效阅读教学设计,追求“诗”的灵性飘逸与“思”的深邃宽广的融合;高效阅读教学设计,既有字词句篇的感知品味、吟咏讽诵,又有思接千载、心连宇宙的深思熟虑;高效阅读教学设计,不仅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激发,也要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
《人琴俱亡》为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所在单元主题为“至爱亲情”,本文侧重表现深厚的兄弟情谊。全文语言简洁,寥寥数十字,叙事曲折有致,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在教学设计中,我以深度备课为起点,短文细教,探究高效阅读教学的可能途径。
一、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专注文本细读,读出广度、深度、温度
教师对于文本的前期阅读质量,决定了学生阅读文本的状态与效果。正如潘新和先生所言:“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人琴俱亡》一文共八十多字,在研读了教材与教学指导用书以后,我发现获得的信息量与感悟还比较少,于是循着相关线索拓展阅读:
1 互文阅读,将文本读厚
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文本是单一的,文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互释、互训与互通的网络。教师首先要将文本“读厚”,方能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教师的互文阅读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教师面对文本,兼有双重身份(读者与教者),既要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又要考虑如何将自身的读解体验转化为文本教学策略。
(1)同一章节文本
首先查找《世说新语》一书,重点阅读“伤逝”一章,根据课文内容及八年级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选取了《鼓琴吊丧》一文,如下: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2)同一内容文本
为进一步了解王徽之、王献之弟兄的交往情况,又搜寻资料,查找相关的故事,于是在《晋书·王徽之传》中读到了《人琴俱亡》的另一个版本:
(徽之)与献之俱病笃,时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已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
(3)同一主题文本
循着这些文本的内在脉络,突然发现了“人与琴”故事的内核:清越高雅的古琴始终与文人相伴、相知、相融,其间流淌的深情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选自《列子·汤问》)
2 深度阅读:将文本读透
有深度的阅读,一方面来自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另一方面来自教师对相关专家解读成果的吸收。尽管教学指导用书也有粗略的介绍,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还需教师自己搜集,尤其需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中开阔视野,积累文学知识。我重点研读了下面3篇文章,《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美在深情》(选自李泽厚《华夏美学》)、《论风流》(选自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
通过研读上述相关文论,我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伤逝”情结,中古文人永恒的悲美
汉末魏晋时期,频繁的自然灾害、朝代的更迭和战乱造成了凄凉可怖的惨状。生命无常,朝不保夕,成为士人最深刻的感受。亲情、友情和爱情使这个时代呈现出浓浓的人情味,但魏晋人的深情更体现在深沉的生命悲情上。《世说新语·伤逝》忠实地记录了魏晋上人悼亡伤逝的言语,笔墨精练,文辞悲怆,一往情深,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们共同组成了一部惊风泣鬼、如怨如慕的安魂曲,读来令人黯然神伤。
(2)深情之美:“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竹林名士王戎的一句“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堪称魏晋士人的情感宣言。冯友兰先生认为“必有深情”是“魏晋风流”的重要特征之一。魏晋名士追求一往情深、率性而为。诚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可以成为耶稣、释迦的悲天悯人。”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魏晋士人都表现出了可贵可敬的真情实意,深沉、真挚,绝不虚伪。
(3)敏锐执著:深刻省察人生的真谛
李泽厚先生说:“魏晋时代的‘隋’的抒发由于总与对人生一生死一存在的意向、探询、疑惑相交织,而常常达到一种哲理的高层。”《世说新语·伤逝》中的十多篇小品,一方面表现了深情之美,另一方面也渗透了珍爱生命的意识,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执著追求和生命价值的体认。
3 体验温度:生命在场的阅读
教师在文本细读时,既要消化吸收、整理评判他人对文本的种种见解和观点,也要珍视、归纳、梳理自己细读时的独特感悟和发现。王菘舟老师以为:只有“眼睛”在场的细读是无效的,只有“头脑”在场的细读是低效的,唯有“生命”在场的细读才是真正高效的。
现在不少学生的精神世界“缺钙”,情感淡漠,“小我”意识浓重,缺少关爱他人、关注世界的“大我”意识。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强调“生命在场”,不仅指向教师,也指向学生阅读的“生命意识”。学生在阅读静态的文本时能唤醒情感的体验,触摸到文本的温度,这样的阅读才是可亲可敬的。汉末魏晋时期是“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正如谢安对桓伊的评价,魏晋士人“一往有深情”。师生通过晤对文本,共同对话,感受古代文人情感世界焕发的智慧的光辉,体会魏晋士人对于死亡、人事、自然兴发的种种情感,从而丰富内心的情感,体验生命的意义。
有了上述的细读与思考,“人与琴,深情之美”这个教学主题便生成了。
二、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立足语文实践活动,酝酿语文味、书卷味、人情味
教师是与文本对话在先者和对话更优者,学生是对话在后者与对话不成熟者,两者之间的对话因此具有明显而重要的策略性。如果教师不考虑学情,只是盲目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照搬给学生,表面上“深度”具备了,实际上学生的收益甚少,许多学生面对教师奉献的“精神盛宴”,无动于衷,作看客状。因此,教师先行对话之所得如何拿去交流(拿哪些、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到什么程度等),如何引起交流并不断推动,如何促使教与学相互转化,则显得特别重要。
在教学设计时,我沿着“人与琴:深情之美”这个教学主题,着力于三维目标的达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施:
第一,深情之美:体现在诵读吟咏之中 第二,深情之美:体现在互文阅读之中
第三,深情之美:体现在拓展体验之中
第四,深情之美:体现在语言积累之中
第五,深情之美:体现在多媒体的巧妙运用之中
在设计时,我力求短文细教,凸显语文的滋味,散发书卷的气息,营造浓郁的人情味。
1 语文味。语文姓“语”,本课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注重语言品味,对于文言实词、虚词意义的理解,对于重点语句意义的理解与情感的把握:关注语感的习得,课内采用多种方式诵读文本,课外拓展文本,以利于学生文言语感的熏陶;通过听说读写训练积累词语,感悟诗文,举一反三,迁移训练,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2 书卷味。如上所述,本课链接的文本材料紧扣“人与琴,深情之美”这个教学主题,角度同中有异,其间对于“伤逝”标题含义的揣摩、互文本之间体现的文化意蕴和情感美学的探究,无不体现出浓浓的书卷气息。
3 人情味。一是文本研讨关注细节中的人情味,如互文本中细节的琢磨
王子猷掷琴时“人琴俱亡”的悲恸倾诉;张季鹰鼓琴吊丧后“不执孝子手而出”。二是诵读体味情感,对于课文的反复诵读、链接文本的诵读、结束语言训练时创作的诗文的配乐朗诵,处处渗透着“情”。
三、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增值点:倾心教学反思,在思与诗之间感受语文的魅力
于丹教授在文化专题片《游园惊梦·深情之美》中的讲演,不仅赢得了观众的由衷赞叹,也令许多昆曲专家赞叹不已,其魅力在于睿智的独特的思考与充满知性的诗化的语言之间营造的张力。同样,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在思与诗之间探寻魅力,本课结束以后学生写下的课后感言(略)引起我如下的思考:
深度备课决定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能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从而与自我对话,倾听内心的独自,激荡情感的涟漪,催生智慧的火花,顿悟人生的哲理。
深度备课应集中主题,定点钻探。“人与琴:深情之美”这一教学主题源于教者的灵机一动,这一教学机智也激发了学生的灵感,于是古与今融合,人与琴沟通,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视野逐渐融合。
深度备课应关注语文学习的规律。以“学得”促进“习得”,高效的课堂语言训练基于文本,有助于学生表达水平的提高。学生如此富有文采的语言启发我们,“功夫”并非在“诗外”!
深度备课应展望课堂动态,激情演绎精彩。教师的激情执教唤起学生的激情对话,有意义的课堂、有效的课堂需要师生的激情互动,这样的激情并非表面的冲动,而是心灵深处的震撼、智慧火花的碰撞、精神世界的启蒙。
高效阅读教学设计,追求“诗”的灵性飘逸与“思”的深邃宽广的融合;高效阅读教学设计,既有字词句篇的感知品味、吟咏讽诵,又有思接千载、心连宇宙的深思熟虑;高效阅读教学设计,不仅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激发,也要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