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年7月,一位中国青年来到莫斯科,在克林姆林官里有幸聆听到列宁的演讲,列宁还询间他关于中国东方的一些社会情况。因为忙碌,未能给予他更多的指导。这名年轻人就是日后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80多年后的今天,又一位中国青年来到莫斯科,探寻这个国家生活的变迁。这位中国青年叫许知远。他们共同的身份都是记者,并带着对国内诸多问题的迷茫,有计划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里是否隐藏着更多可能的自我与自由。虽然他没写成《赤都心史》,但是以一个游荡者的视觉,来审视世界纷繁复杂的变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随着许知远在空间意义上的渐行渐远,我更能深切感受到,这是他内心的一种突围方式。即使头戴国内知识界所赠与的“青年公共知识分子”这种标签,但标签带给他的不是一种肯定,而是一种质疑,一种带着个人自由主义的民间质疑。
当我们在这个国度生活了30多年,按部就班地长大,并接受系统而格式化的教育之后,我们还是无法认清这个社会。诸多社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相反还会以另外一副面孔得以复活。对比这两位年轻人,当年瞿秋白,代表着探寻中国出路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刚刚经历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和思潮风起云涌,中国将走向何方?带着这样的迷茫,在欧洲兴起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让无以数计的中国青年痴迷,想去了解并借鉴其发展路径。瞿秋自由此成为先行者。
时至今日,中国先后完成了一系列社会变革,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但我们却缺乏归属感与认同感。不知是青年时期应有的低迷与徘徊,还是这个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总是落后于我们的期待与向往。
许知远也是带着这样的迷茫上路的。除此之外,他还带了些什么东西上路。除了迷茫还是迷茫。一路走来经过印度、孟加拉、不丹,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埃及、肯尼亚等国家。这一路行程算下来,肯定超过了瞿秋白的苏联之行。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逃避,那么出游也是对国内的一种逃避。许知远的聪明与迷茫都表现在这次长途的出游上,至于是否能带来他第二次的
“创作变革”,不得而知。
传统社会结构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普世价值与社会阶层固化矛盾,不触及社会底层,是很难拨开云雾的。尤其是许知远这样的,过多接受国外思潮,但还没足够了解国内现实的前提下,提前破茧,又可能被新一轮的迷茫所覆盖。我在想,作者对国内诸多的认识,是带有偏见和失望情绪在里面的。边缘人的角色,我们已经被时代劫持一样前进。不安现状,而又无法改变。我也苦闷,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是每个人所愿吗?
谁能给我答案?谁也给不了。似乎社会都在以极其明朗的速度向前,而我们很多东西尚未理解,诸多现象的返古与停滞,让我们怀疑这个国家的本来面目。在经历30多年的改革之后,人心与人性却长进不多。为什么?如是这样的旅行就带着自身的先天不足与疑问出发了。
作者在印度的见闻里,描述了这个东方大国内既现代又落后的种种迷思。可能要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现代意义的国度里,为何依然充斥着落后与等级制度。印度独立这么多年,作为东方文明兴起地之一,古代文明并不能解决现代社会发展遭遇的问题,一些国家看上去很有秩序感,不正是延续了过去传统的惯性吗?一个古老国家和民族的自我更新,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与牺牲的。绝不是他国“天鹅绒”那般简单,自然而成。
改良成为众多社会变革选择里,比较能让大众接受的一种。考察许知远在非洲所见,很多国家政权更迭,是因为文化系统的延续,而没有产生大的变乱。而对比中国,在一个急速发展的框架下,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不是出国谋求出路。诚如他在英国剑桥考察的那些留学生群体,并不能代表什么,只是作为国内没有竞争力的学生群体的另一种选择而已。
“中国的问题,还是需要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对于任何一种外来观念和思想,都需要扎根在这个国土上,没有谁的思想直接移植,就结出同样的果实来。
我想许知远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在自我迷失的时候,他选择出国考察,这样一种远距离观察中国的方式,未免不是件好事。去国外看看,我们的先辈们在海外的生活,是如何在两种文化、两种文明里找到自我并生存下来。这样的旅行,是足够能拓宽视野的,因为诸多理论虽然有普世价值,但是否真正适于当下,是需要无数个青年,或者未来可能的实践去检验的。没有人给我们一个答案,包括上帝,也只能总结过去,并以开玩笑的姿态打量未来。
因为这个世界肯定是向前发展的,无论再多的忧虑只是让我们增加思考的深度和诸多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许知远走累了,把自己放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最低状态,他的仰望才会触及更多的现实与温暖,也许可能找到一些解决办法。我们不是医生,但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这个社会负责。
许知远的这次游荡,还让我想起另外一个人,晚年的鲁迅先生,因为肺病加重,朋友与国内文化界劝他去苏联治病,并借以躲避国民党的通缉,他的回答是,我不去,我去了那边,我就变成了聋子了。多么可爱的先生啊,他深知他离不开中国,这苦难而又可爱的中国。因为鲁迅先生一直战斗在现场,在现场战斗。而我在这本书里发现许知远才开始阅读鲁迅,这是他的觉醒,更是他先前思想局限与偏见所致。
如果我有机会给作者一个建议的话,那就是根植于中国,并在此深入了解中国,唯有在中国这块大地上能找到自我和自由。从书本到书斋,从国内到国外都是一种选择与自由,但真正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便是从书斋走向广袤无垠的民间。
这一点,许知远先生或许思量过。
随着许知远在空间意义上的渐行渐远,我更能深切感受到,这是他内心的一种突围方式。即使头戴国内知识界所赠与的“青年公共知识分子”这种标签,但标签带给他的不是一种肯定,而是一种质疑,一种带着个人自由主义的民间质疑。
当我们在这个国度生活了30多年,按部就班地长大,并接受系统而格式化的教育之后,我们还是无法认清这个社会。诸多社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相反还会以另外一副面孔得以复活。对比这两位年轻人,当年瞿秋白,代表着探寻中国出路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刚刚经历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和思潮风起云涌,中国将走向何方?带着这样的迷茫,在欧洲兴起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让无以数计的中国青年痴迷,想去了解并借鉴其发展路径。瞿秋自由此成为先行者。
时至今日,中国先后完成了一系列社会变革,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但我们却缺乏归属感与认同感。不知是青年时期应有的低迷与徘徊,还是这个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总是落后于我们的期待与向往。
许知远也是带着这样的迷茫上路的。除此之外,他还带了些什么东西上路。除了迷茫还是迷茫。一路走来经过印度、孟加拉、不丹,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埃及、肯尼亚等国家。这一路行程算下来,肯定超过了瞿秋白的苏联之行。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逃避,那么出游也是对国内的一种逃避。许知远的聪明与迷茫都表现在这次长途的出游上,至于是否能带来他第二次的
“创作变革”,不得而知。
传统社会结构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普世价值与社会阶层固化矛盾,不触及社会底层,是很难拨开云雾的。尤其是许知远这样的,过多接受国外思潮,但还没足够了解国内现实的前提下,提前破茧,又可能被新一轮的迷茫所覆盖。我在想,作者对国内诸多的认识,是带有偏见和失望情绪在里面的。边缘人的角色,我们已经被时代劫持一样前进。不安现状,而又无法改变。我也苦闷,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是每个人所愿吗?
谁能给我答案?谁也给不了。似乎社会都在以极其明朗的速度向前,而我们很多东西尚未理解,诸多现象的返古与停滞,让我们怀疑这个国家的本来面目。在经历30多年的改革之后,人心与人性却长进不多。为什么?如是这样的旅行就带着自身的先天不足与疑问出发了。
作者在印度的见闻里,描述了这个东方大国内既现代又落后的种种迷思。可能要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现代意义的国度里,为何依然充斥着落后与等级制度。印度独立这么多年,作为东方文明兴起地之一,古代文明并不能解决现代社会发展遭遇的问题,一些国家看上去很有秩序感,不正是延续了过去传统的惯性吗?一个古老国家和民族的自我更新,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与牺牲的。绝不是他国“天鹅绒”那般简单,自然而成。
改良成为众多社会变革选择里,比较能让大众接受的一种。考察许知远在非洲所见,很多国家政权更迭,是因为文化系统的延续,而没有产生大的变乱。而对比中国,在一个急速发展的框架下,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不是出国谋求出路。诚如他在英国剑桥考察的那些留学生群体,并不能代表什么,只是作为国内没有竞争力的学生群体的另一种选择而已。
“中国的问题,还是需要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对于任何一种外来观念和思想,都需要扎根在这个国土上,没有谁的思想直接移植,就结出同样的果实来。
我想许知远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在自我迷失的时候,他选择出国考察,这样一种远距离观察中国的方式,未免不是件好事。去国外看看,我们的先辈们在海外的生活,是如何在两种文化、两种文明里找到自我并生存下来。这样的旅行,是足够能拓宽视野的,因为诸多理论虽然有普世价值,但是否真正适于当下,是需要无数个青年,或者未来可能的实践去检验的。没有人给我们一个答案,包括上帝,也只能总结过去,并以开玩笑的姿态打量未来。
因为这个世界肯定是向前发展的,无论再多的忧虑只是让我们增加思考的深度和诸多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许知远走累了,把自己放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最低状态,他的仰望才会触及更多的现实与温暖,也许可能找到一些解决办法。我们不是医生,但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这个社会负责。
许知远的这次游荡,还让我想起另外一个人,晚年的鲁迅先生,因为肺病加重,朋友与国内文化界劝他去苏联治病,并借以躲避国民党的通缉,他的回答是,我不去,我去了那边,我就变成了聋子了。多么可爱的先生啊,他深知他离不开中国,这苦难而又可爱的中国。因为鲁迅先生一直战斗在现场,在现场战斗。而我在这本书里发现许知远才开始阅读鲁迅,这是他的觉醒,更是他先前思想局限与偏见所致。
如果我有机会给作者一个建议的话,那就是根植于中国,并在此深入了解中国,唯有在中国这块大地上能找到自我和自由。从书本到书斋,从国内到国外都是一种选择与自由,但真正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便是从书斋走向广袤无垠的民间。
这一点,许知远先生或许思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