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介绍】
2012年9月底,浙江省教育厅组建专家团赴青海省德令哈市、格尔木市支教,永康市实验学校倪静川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分钟》,尝试寻找诗歌教学与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契合点,既凸显了课文的诗歌文体特征,又不失略读课的略读味,实现了由文本解读式课堂转向语言学习型课堂、由内容分析式课堂转向学习策略指导式课堂的成功转型,对当下“关注文体,关注生本,凸显语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韵律。
2.通过自主学习,借助材料读懂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自主发现,初步感知诗歌的表现手法,积累语言形式。
【点评1:有特色的教学目标设计。一是三个“自主”,充分体现了“学本课堂”的理念,给学生一个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所、运用场,始终不忘略读课承担的任务。二是五个“诗歌”,从感知诗歌内容、韵律、情感,到关注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形式。这样就对本课的文本特征进行了教学目标层面的界定,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流程】
课前预热:哼唱《七子之歌》,听一听旋律,读一读歌词。
一、由歌及诗,揭示课题
师:许多优美的歌,歌词就是一首优美的诗。《七子之歌》的歌词就是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写的组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就与这七子中的一子有关。(齐读课题:最后一分钟)
【点评2:对课前预热的精心安排。课前预热不仅仅是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消除陌生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巧妙地与文本衔接,衔接文本的内容,衔接文本的情感。一首《七子之歌》马上将学生带入了教学所需的情感意境。更为可贵的是,由歌及诗,巧妙地渗透了诗与歌的密切关系,让课一开始就有了浓浓的诗意和文化气息。】
二、初读诗歌,整体概览
1.自主朗读诗歌。
师:让我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交流初步感受。
师:读完诗歌之后请你说说你的感受。你认为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请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学生板书)
【点评3:“整体观照”的成功实施者。诗歌教学应从诗歌的整体入手,让学生在整体阅读中体会诗歌大意,在整体观照中领悟诗歌内涵与情感。因此,在学生初读全诗、整体感知后,用一个关键词说说自己最初的、最直观的、最真实的感受,为深入研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读准词语,发现规律
1.读准第一组词语,比较多音字的读音。
脊梁 悄然落地 旗杆
2.读顺第二组词语,寻找带韵脚的诗句。
风雨归程 叩问 嘴唇 伤痕 灵魂 沸腾 钟声
师:这些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的词语,放在诗行的末尾,成为韵脚,就形成了诗歌的一大特点——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老师把它们送回诗中,请大家再次朗读诗歌,注意这些带韵脚的诗句,看看读起来是不是特别地有韵味。
【点评4:教学要指导学习策略。这里,有三个朗读策略值得赞赏:一是课始的“自主朗读”;二是词语检测过程中对整首诗歌的通读;三是朗读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诗歌的韵律,并在诵读中感受韵脚的作用和诗歌的韵律之美。教学“有心”而“无痕”。】
3.读懂第三组词语,提炼相互矛盾的问题。
欢腾—寂静 痛苦—欢乐 午夜—清晨
师:到诗中找出这3组词语所在的诗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问题?
预设学生问题:万众欢腾又怎么会寂静?百年的痛苦又何来欢乐?既是午夜,又怎会是清晨?
【点评5:揭示语言的秘妙所在。最后一分钟,某种意义上讲,本来就是一条界线,是“寂静与欢腾”、“痛苦与欢乐”“午夜与清晨”的界线。这三组相互矛盾的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诗里,是这首诗歌非常独特的语言现象,并且分别出现在前后三个小节,贯穿全诗。依托词语教学,让学生在读中发现秘妙,并且以此为载体,让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并提炼三个问题,可谓匠心独运。】
四、借助材料,自读自悟
1.学习方法复习。
师:有了问题不可怕,关键是想办法解决。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或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解决的?(根据学生发言罗列反复诵读、查找资料、同学讨论等常用方法)
2.阅读策略指导。
师:由于条件限制,我们课堂上不能自由地查找相关资料。老师事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资料。(学生阅读资料)请选择在大量的文字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最佳阅读方式是什么?A.从头到尾认真朗读一遍;B.快速浏览,获取有效信息。
师:请同学们借助刚才的几种学习办法,围绕黑板上的问题,反复研读,争取有新的收获。(学生借助材料,自主研读诗歌)
【点评6:教略学丰。这个环节让学生借助材料,自读自悟。略读课略的是教师的教,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这节课,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了一个“真的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的“三真”过程。在这个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并非放任自流、无所作为,有两点引导非常值得肯定:第一,学生的阅读资料是教师精心筛选的。这首诗歌含蓄、跳跃,其中“虎门”“紫荆”等意象学生不易理解。阅读材料中关于香港回归、虎门销烟等背景资源的引入,就为意象的感知作了很好的铺垫和补充。第二,在大量的文字资料介入前,教师以选择抢答的形式及时地进行了阅读方法的指导,这是非常必要的。】
五、聚焦画面,局部精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个问题,你已经有了新的收获?一起交流一下。
预设交流点之一:感受“痛苦与欢乐”
(学生自由发言,大屏幕显示第三节)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才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1.读出痛苦。
(1)圈点历史事件,感受百年屈辱。
师:在这首诗中,诗人回忆了哪些痛苦的历史,请你圈一圈。(生交流)
师:关于这段历史,老师收集了一段资料,请看——(课件显示鸦片战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租界内中国人种种屈辱待遇的图片及影音资料)
师:看到这些,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心情怎么样?(预设:辛酸、屈辱、难过、沉重、愤怒、悲哀、心痛等)
【点评7:课堂教学要在学生陌生处着力。香港百年的屈辱史是学生不熟悉的,然而只有感受“百年的痛苦”,才能体会“此刻的欢乐”。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已经对历史背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此时,教师再通过图片、视频补充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租界内中国人的种种屈辱,能适时地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反刍诗歌语言,读出百感交集。
师:诗人用哪些诗句表达了这种痛苦与屈辱?请画下来,读一读。(生交流)
师引读:这一百多年来,虎门上空的硝烟一直如阴霾般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头挥之不去,直到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才——
但这段刻骨铭心的伤痛,如烙印一般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所以诗中说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2.读出欢乐。
师:此刻,伴随着发黄的条约悄然落地,百年的屈辱、百年的痛苦终于画上了句号。你的心情又如何?(预设:高兴、激动、兴奋、扬眉吐气等)
师引读:在这最后一分钟里,曾经的辛酸、痛苦、屈辱、愤怒与此时的欢乐、激动、欣喜、兴奋交织在一起,所有的情感一齐喷涌而出,所以诗中说——
预设交流点之二:体会“欢腾与寂静”。
(学生自由交流,大屏幕显示第二节)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1.读出画面。
师: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举国欢庆,万众欢腾,诗人就像一个摄影师,捕捉到了许多特写镜头,从诗中,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欢腾的画面?又看到了哪些寂静的画面?(生交流)
师引读:所以在诗人的眼里,最后一分钟,是——
2.凝成诗句。
师:同学们,在这最后一分钟里,摄影师们还抓拍到了很多很多的精彩画面,一起欣赏一下。(播放香港回归时精彩瞬间的经典图片)
师:在你的眼里,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呢?是绽放的礼花?是欢庆的锣鼓?你能学着用诗的语言写一句吗?拿起笔,请写在第二小节后面。(生交流)
【点评8:关注语言转换是上策。“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是这首诗歌很有特色的语言形式,也是学生诗歌语言学习的良好范本。将诗读成画面,再将画面写成诗,一来一回之间,让诗歌语言规律的发现、诗歌语言的习得变成一件轻松、愉悦、自然的事情。】
预设交流点之三:解读“午夜与清晨”
(学生自由发言,大屏幕显示第四小节)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1.读清“最后一分钟”。
师:此刻确切地说是指哪一刻?(1 9 9 7 年6 月3 0 日午夜2 3 时5 9 分至7 月1 日凌晨零点整)
师:告别午夜,迎来清晨,再次默读诗歌,找一找,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香港?(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
2.读美“第一朵紫荆”。
(图片显示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简介香港的标志。)
师引读:让我们带着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深祝福,一起再来读读这节诗。
【点评9:把“读”放在诗歌教学的重要位置。“三分诗,七分读”,自读、默读、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
六、回扣课题,升华情感
1.回扣“最后一分钟”。
师:都说诗不是用笔写的,是用心写的。这节课,我们自己提出问题,并且通过阅读资料、同学讨论、反复诵读等各种办法自己解决问题,读懂了这最后一分钟里的浓浓情感。
2.见证“最后一分钟”。
师:想一起见证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来,全体起立!(播放交接仪式视频)告诉我,你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师:这就是万众欢腾、寂静等待的——生读:最后一分钟!
师:这就是承载着香港百年的痛苦和欢乐的——生读:最后一分钟!
师:这就是连接着香港的午夜与清晨的——生读:最后一分钟!
【点评10:课要有鲜明的主线。此课,诗题即诗眼。课始紧扣“最后一分钟”展开教学,课终以回扣“最后一分钟”结束,很好地凸显了这首诗的语言特点。同时,一次又一次地引领孩子回扣“最后一分钟”,再次对三组既矛盾又统一的反义词组进行强化和升华,这已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师生情、文本情、作者情的一种融合。】
板书:
24 最后一分钟
痛苦?!欢乐?!
欢腾?!寂静?!
午夜?!清晨?!
反复诵读 查找资料 同学讨论
总评:
《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有三个重要特点。
第一,这是一首现代抒情诗。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同时,诗歌象征意义强,运用了比喻、象征、用典等手法,诗中的脊梁、硝烟、虎门、紫荆等许多意象,含义较深,学生在理解上难度很大。这就形成了本课教学的第一个困难——诗歌难度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冲突。
第二,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只有一个课时,不可能求精求全。同时,略读课更关注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和语文学习方法的运用,应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的空间。因此,形成了本课教学的第二个困难——如何在略读课中更好地凸显诗歌的文体特征,而不失略读味?
第三,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勿忘国耻。《最后一分钟》是人教版五上第7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分别是《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和《难忘的一课》。单元训练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感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二是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这又给本课教学出了第三个难题——落实单元目标,兼顾人文教育与阅读方法的习得。
本课设计很好地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寻找到了诗歌教学与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契合点。
1.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体现“素课”的思想。课堂上,尝试让学生“真的提问题”,提“真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的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在“不懂”到“懂”之间,凸显“生本课堂”的增量。
2.立足于学习方法的引领,凸显略读课文教学。在教学时,借助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在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努力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语文能力的训练场、习得所,努力凸显略读味。从大局看,本课的设计既是一种学习程序的组织,也是一种方法的引领。从局部看,本课有众多的方法指导,教师不断地通过教师导语,给予学生一种学习方法、阅读方法上的引领:“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解决的?”“请选择,在大量的文字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最佳阅读方式是什么?”……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是学习方法的迁移。
3.立足于诗歌文体特征,紧扣情感线进行言语实践。本课教学中,紧扣诗歌的情感线,教师借助相应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入诗融情,将抽象的意象具象化,通过想象,将静止的文字还原成生动的画面。同时,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及诗歌的表达特点,开展了诵读、仿写等切实可行的言语实践,在读中发现诗歌的言语秘妙,在读中品味诗歌的浓浓情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解决了诗歌教学与略读课文教学之间的矛盾,使“文体”“课型”得到了较为和谐的统一,值得学习和借鉴。
2012年9月底,浙江省教育厅组建专家团赴青海省德令哈市、格尔木市支教,永康市实验学校倪静川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分钟》,尝试寻找诗歌教学与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契合点,既凸显了课文的诗歌文体特征,又不失略读课的略读味,实现了由文本解读式课堂转向语言学习型课堂、由内容分析式课堂转向学习策略指导式课堂的成功转型,对当下“关注文体,关注生本,凸显语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韵律。
2.通过自主学习,借助材料读懂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自主发现,初步感知诗歌的表现手法,积累语言形式。
【点评1:有特色的教学目标设计。一是三个“自主”,充分体现了“学本课堂”的理念,给学生一个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所、运用场,始终不忘略读课承担的任务。二是五个“诗歌”,从感知诗歌内容、韵律、情感,到关注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形式。这样就对本课的文本特征进行了教学目标层面的界定,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流程】
课前预热:哼唱《七子之歌》,听一听旋律,读一读歌词。
一、由歌及诗,揭示课题
师:许多优美的歌,歌词就是一首优美的诗。《七子之歌》的歌词就是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写的组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就与这七子中的一子有关。(齐读课题:最后一分钟)
【点评2:对课前预热的精心安排。课前预热不仅仅是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消除陌生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巧妙地与文本衔接,衔接文本的内容,衔接文本的情感。一首《七子之歌》马上将学生带入了教学所需的情感意境。更为可贵的是,由歌及诗,巧妙地渗透了诗与歌的密切关系,让课一开始就有了浓浓的诗意和文化气息。】
二、初读诗歌,整体概览
1.自主朗读诗歌。
师:让我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交流初步感受。
师:读完诗歌之后请你说说你的感受。你认为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请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学生板书)
【点评3:“整体观照”的成功实施者。诗歌教学应从诗歌的整体入手,让学生在整体阅读中体会诗歌大意,在整体观照中领悟诗歌内涵与情感。因此,在学生初读全诗、整体感知后,用一个关键词说说自己最初的、最直观的、最真实的感受,为深入研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读准词语,发现规律
1.读准第一组词语,比较多音字的读音。
脊梁 悄然落地 旗杆
2.读顺第二组词语,寻找带韵脚的诗句。
风雨归程 叩问 嘴唇 伤痕 灵魂 沸腾 钟声
师:这些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的词语,放在诗行的末尾,成为韵脚,就形成了诗歌的一大特点——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老师把它们送回诗中,请大家再次朗读诗歌,注意这些带韵脚的诗句,看看读起来是不是特别地有韵味。
【点评4:教学要指导学习策略。这里,有三个朗读策略值得赞赏:一是课始的“自主朗读”;二是词语检测过程中对整首诗歌的通读;三是朗读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诗歌的韵律,并在诵读中感受韵脚的作用和诗歌的韵律之美。教学“有心”而“无痕”。】
3.读懂第三组词语,提炼相互矛盾的问题。
欢腾—寂静 痛苦—欢乐 午夜—清晨
师:到诗中找出这3组词语所在的诗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问题?
预设学生问题:万众欢腾又怎么会寂静?百年的痛苦又何来欢乐?既是午夜,又怎会是清晨?
【点评5:揭示语言的秘妙所在。最后一分钟,某种意义上讲,本来就是一条界线,是“寂静与欢腾”、“痛苦与欢乐”“午夜与清晨”的界线。这三组相互矛盾的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诗里,是这首诗歌非常独特的语言现象,并且分别出现在前后三个小节,贯穿全诗。依托词语教学,让学生在读中发现秘妙,并且以此为载体,让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并提炼三个问题,可谓匠心独运。】
四、借助材料,自读自悟
1.学习方法复习。
师:有了问题不可怕,关键是想办法解决。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或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解决的?(根据学生发言罗列反复诵读、查找资料、同学讨论等常用方法)
2.阅读策略指导。
师:由于条件限制,我们课堂上不能自由地查找相关资料。老师事先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资料。(学生阅读资料)请选择在大量的文字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最佳阅读方式是什么?A.从头到尾认真朗读一遍;B.快速浏览,获取有效信息。
师:请同学们借助刚才的几种学习办法,围绕黑板上的问题,反复研读,争取有新的收获。(学生借助材料,自主研读诗歌)
【点评6:教略学丰。这个环节让学生借助材料,自读自悟。略读课略的是教师的教,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这节课,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了一个“真的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的“三真”过程。在这个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并非放任自流、无所作为,有两点引导非常值得肯定:第一,学生的阅读资料是教师精心筛选的。这首诗歌含蓄、跳跃,其中“虎门”“紫荆”等意象学生不易理解。阅读材料中关于香港回归、虎门销烟等背景资源的引入,就为意象的感知作了很好的铺垫和补充。第二,在大量的文字资料介入前,教师以选择抢答的形式及时地进行了阅读方法的指导,这是非常必要的。】
五、聚焦画面,局部精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个问题,你已经有了新的收获?一起交流一下。
预设交流点之一:感受“痛苦与欢乐”
(学生自由发言,大屏幕显示第三节)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才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1.读出痛苦。
(1)圈点历史事件,感受百年屈辱。
师:在这首诗中,诗人回忆了哪些痛苦的历史,请你圈一圈。(生交流)
师:关于这段历史,老师收集了一段资料,请看——(课件显示鸦片战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租界内中国人种种屈辱待遇的图片及影音资料)
师:看到这些,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心情怎么样?(预设:辛酸、屈辱、难过、沉重、愤怒、悲哀、心痛等)
【点评7:课堂教学要在学生陌生处着力。香港百年的屈辱史是学生不熟悉的,然而只有感受“百年的痛苦”,才能体会“此刻的欢乐”。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已经对历史背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此时,教师再通过图片、视频补充鸦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租界内中国人的种种屈辱,能适时地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2)反刍诗歌语言,读出百感交集。
师:诗人用哪些诗句表达了这种痛苦与屈辱?请画下来,读一读。(生交流)
师引读:这一百多年来,虎门上空的硝烟一直如阴霾般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头挥之不去,直到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才——
但这段刻骨铭心的伤痛,如烙印一般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所以诗中说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2.读出欢乐。
师:此刻,伴随着发黄的条约悄然落地,百年的屈辱、百年的痛苦终于画上了句号。你的心情又如何?(预设:高兴、激动、兴奋、扬眉吐气等)
师引读:在这最后一分钟里,曾经的辛酸、痛苦、屈辱、愤怒与此时的欢乐、激动、欣喜、兴奋交织在一起,所有的情感一齐喷涌而出,所以诗中说——
预设交流点之二:体会“欢腾与寂静”。
(学生自由交流,大屏幕显示第二节)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1.读出画面。
师: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举国欢庆,万众欢腾,诗人就像一个摄影师,捕捉到了许多特写镜头,从诗中,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欢腾的画面?又看到了哪些寂静的画面?(生交流)
师引读:所以在诗人的眼里,最后一分钟,是——
2.凝成诗句。
师:同学们,在这最后一分钟里,摄影师们还抓拍到了很多很多的精彩画面,一起欣赏一下。(播放香港回归时精彩瞬间的经典图片)
师:在你的眼里,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呢?是绽放的礼花?是欢庆的锣鼓?你能学着用诗的语言写一句吗?拿起笔,请写在第二小节后面。(生交流)
【点评8:关注语言转换是上策。“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是这首诗歌很有特色的语言形式,也是学生诗歌语言学习的良好范本。将诗读成画面,再将画面写成诗,一来一回之间,让诗歌语言规律的发现、诗歌语言的习得变成一件轻松、愉悦、自然的事情。】
预设交流点之三:解读“午夜与清晨”
(学生自由发言,大屏幕显示第四小节)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1.读清“最后一分钟”。
师:此刻确切地说是指哪一刻?(1 9 9 7 年6 月3 0 日午夜2 3 时5 9 分至7 月1 日凌晨零点整)
师:告别午夜,迎来清晨,再次默读诗歌,找一找,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香港?(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
2.读美“第一朵紫荆”。
(图片显示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大型雕塑。简介香港的标志。)
师引读:让我们带着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深祝福,一起再来读读这节诗。
【点评9:把“读”放在诗歌教学的重要位置。“三分诗,七分读”,自读、默读、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
六、回扣课题,升华情感
1.回扣“最后一分钟”。
师:都说诗不是用笔写的,是用心写的。这节课,我们自己提出问题,并且通过阅读资料、同学讨论、反复诵读等各种办法自己解决问题,读懂了这最后一分钟里的浓浓情感。
2.见证“最后一分钟”。
师:想一起见证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来,全体起立!(播放交接仪式视频)告诉我,你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师:这就是万众欢腾、寂静等待的——生读:最后一分钟!
师:这就是承载着香港百年的痛苦和欢乐的——生读:最后一分钟!
师:这就是连接着香港的午夜与清晨的——生读:最后一分钟!
【点评10:课要有鲜明的主线。此课,诗题即诗眼。课始紧扣“最后一分钟”展开教学,课终以回扣“最后一分钟”结束,很好地凸显了这首诗的语言特点。同时,一次又一次地引领孩子回扣“最后一分钟”,再次对三组既矛盾又统一的反义词组进行强化和升华,这已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师生情、文本情、作者情的一种融合。】
板书:
24 最后一分钟
痛苦?!欢乐?!
欢腾?!寂静?!
午夜?!清晨?!
反复诵读 查找资料 同学讨论
总评:
《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有三个重要特点。
第一,这是一首现代抒情诗。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同时,诗歌象征意义强,运用了比喻、象征、用典等手法,诗中的脊梁、硝烟、虎门、紫荆等许多意象,含义较深,学生在理解上难度很大。这就形成了本课教学的第一个困难——诗歌难度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冲突。
第二,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只有一个课时,不可能求精求全。同时,略读课更关注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和语文学习方法的运用,应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的空间。因此,形成了本课教学的第二个困难——如何在略读课中更好地凸显诗歌的文体特征,而不失略读味?
第三,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勿忘国耻。《最后一分钟》是人教版五上第7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分别是《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和《难忘的一课》。单元训练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感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二是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这又给本课教学出了第三个难题——落实单元目标,兼顾人文教育与阅读方法的习得。
本课设计很好地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寻找到了诗歌教学与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契合点。
1.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体现“素课”的思想。课堂上,尝试让学生“真的提问题”,提“真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的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在“不懂”到“懂”之间,凸显“生本课堂”的增量。
2.立足于学习方法的引领,凸显略读课文教学。在教学时,借助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在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努力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语文能力的训练场、习得所,努力凸显略读味。从大局看,本课的设计既是一种学习程序的组织,也是一种方法的引领。从局部看,本课有众多的方法指导,教师不断地通过教师导语,给予学生一种学习方法、阅读方法上的引领:“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解决的?”“请选择,在大量的文字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最佳阅读方式是什么?”……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是学习方法的迁移。
3.立足于诗歌文体特征,紧扣情感线进行言语实践。本课教学中,紧扣诗歌的情感线,教师借助相应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入诗融情,将抽象的意象具象化,通过想象,将静止的文字还原成生动的画面。同时,根据诗歌的文体特点及诗歌的表达特点,开展了诵读、仿写等切实可行的言语实践,在读中发现诗歌的言语秘妙,在读中品味诗歌的浓浓情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解决了诗歌教学与略读课文教学之间的矛盾,使“文体”“课型”得到了较为和谐的统一,值得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