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其核心是人格发展,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要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具体文章内容,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逐步健全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 塑造 健康人格 学生
文学作品的赏析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在作品中,我们可以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感受他们灵魂的纯洁与高尚,体会丰富形象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这一功能呢?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领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等手段,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在讲《背影》这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学习《春》,我采用反复朗诵的方法,让学生随着朗读走进春天、走进大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春天中,去体验春天的美,体验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在享受春天美的同时,也无形中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学习,《邓稼先》一文,同学们从中感悟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那朴实无华、大公无私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都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深深的体会到,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没有高尚的品德,就没有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只有具备了崇高品质的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学到了杜甫博大宽阔的胸怀。让他们具有了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习《岳阳楼记》让学生感悟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学习朱自清的散文《绿》,学生深深陶醉于祖国优美的自然风景中,此时我出了这样一个训练题:由作者对梅雨潭的描写展开想象,写散文片断。学生思路大开,有的想到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的清冽,有的想到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的雄壮,有的想到欧阳修笔下的琅琊山的秀丽,还有甚者联想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富足与安宁,不一而足,都很精彩。
学了《最后一片叶子》后,贝尔门老人顶风冒雨在墙上为琼西画上了珍贵的最后一片叶子,留下了他这最后的杰作——一片常青藤叶子,给了琼西生的勇气和希望,而他自己却与世长辞。贝尔门老人的善良、舍己为人的精神光芒感化了他们的心灵。豁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审美取向很快形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什么特别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营造学生学习的情感氛围。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首先,语文教师必须饱含激情,用准确、精练、风趣的语言,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巧设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情感的环境中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其次,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课堂。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师生之间能否进行平等对话、交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气氛。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和学生在感情上进行融合,在心灵上进行沟通。这样,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与情感的升华。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要借助语文教材中丰厚的知识资源,借助一幅幅动人的语言画面,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熏陶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周围的人以及积极上进的真挚感情,明确人生职责,达到对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目的,让健康而理性的光辉映射每一位学生情感的天空。
关键词:语文教学 塑造 健康人格 学生
文学作品的赏析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在作品中,我们可以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感受他们灵魂的纯洁与高尚,体会丰富形象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这一功能呢?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领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等手段,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在讲《背影》这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学习《春》,我采用反复朗诵的方法,让学生随着朗读走进春天、走进大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春天中,去体验春天的美,体验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在享受春天美的同时,也无形中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学习,《邓稼先》一文,同学们从中感悟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那朴实无华、大公无私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都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深深的体会到,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没有高尚的品德,就没有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只有具备了崇高品质的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学到了杜甫博大宽阔的胸怀。让他们具有了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习《岳阳楼记》让学生感悟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学习朱自清的散文《绿》,学生深深陶醉于祖国优美的自然风景中,此时我出了这样一个训练题:由作者对梅雨潭的描写展开想象,写散文片断。学生思路大开,有的想到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的清冽,有的想到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的雄壮,有的想到欧阳修笔下的琅琊山的秀丽,还有甚者联想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富足与安宁,不一而足,都很精彩。
学了《最后一片叶子》后,贝尔门老人顶风冒雨在墙上为琼西画上了珍贵的最后一片叶子,留下了他这最后的杰作——一片常青藤叶子,给了琼西生的勇气和希望,而他自己却与世长辞。贝尔门老人的善良、舍己为人的精神光芒感化了他们的心灵。豁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审美取向很快形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什么特别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营造学生学习的情感氛围。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首先,语文教师必须饱含激情,用准确、精练、风趣的语言,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巧设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情感的环境中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其次,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课堂。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实践证明,师生之间能否进行平等对话、交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气氛。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和学生在感情上进行融合,在心灵上进行沟通。这样,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与情感的升华。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要借助语文教材中丰厚的知识资源,借助一幅幅动人的语言画面,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熏陶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周围的人以及积极上进的真挚感情,明确人生职责,达到对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目的,让健康而理性的光辉映射每一位学生情感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