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泡沫会破裂吗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con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前房价上涨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看上去有很多相同的特征,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会像日本那样最终泡沫破裂
  很多居住在上海和北京的朋友说,一些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涨幅甚至超过100%。年轻夫妇要想购房,通常只能选择远离市区、通勤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地方,但那里的房价仍然是平均年收入的10倍以上。
  不过,这些故事与中国官方数据并不相符。官方数据可能显著低估了实际价格上涨,部分原因是统计误差所导致的。官方统计数据大多未考虑房屋地理位置(一个城市内)和房屋质量(不只是新房和二手房之分)这两个因素。虽然有全国70城房价指数比较,但并没有同一个城市内的房价比较;尽管对新建住房和二手住房做了区分,但没有关于二手住房房龄的具体信息。官方也未对“平均销售价格”做出任何详细说明。
  假设一个城市的市区和郊区房价以同样的速度上涨,由于对便宜的住房的需求更多,市场中郊区的房屋供应(价格相较市区更低)多于市区,那么“平均价格”可能会低于考虑地理位置因素后的真实价格。也就是说,官方数据极有可能低估了住宅市场泡沫的规模。
  在研究房地产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构建经地理位置和质量因素调整后的房地产价格指数:(1)对重复销售的(同一套)住宅采样(就像Case-Shiller指数);(2)进行享乐回归(Hedonic Regression),许多针对特定城市的學术研究都采用了这一方法;(3)采用专家评估法(就像经常被引用的日本地价指数)。拥有这样一个调整后的房地产价格指数,是政策制定者能及时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
  让人想起日本泡沫
  对于现在中国所发生的事情,任何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后期那场泡沫(以及后来泡沫破裂)的日本人都会感到熟悉。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0年,日本经历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房地产泡沫。土地价格指数在5年内翻了3倍。6大城市的居住用地价格指数从1985年9月的39.2上涨至1990年9月的105.8;商业用地价格指数同期从27.9上涨至104.5。首先是东京市中心的地价上涨,接着蔓延至东京近郊,随后是其他大城市、远郊,最后是农村地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住宅市场也经历了类似的泡沫积累过程,从优质抵押贷款蔓延至次级贷款。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借债者的质量越来越差,在泡沫最终破裂时,贷款与估值比率(Loan-to-Value Ratio)均出现了大幅上升。
  中国当前房价上涨与上世纪8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看上去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当然,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会像日本那样最终泡沫破裂。现在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远高于当时的日本。中国银行业仍然受到国家的管控,因而抑制泡沫进一步积聚的政策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执行。
  日本泡沫破裂的教训
  最重要的是了解泡沫产生的原因,为什么泡沫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前不能得到控制,以及泡沫破裂时危机管理出现了什么问题。我在接下来的文章中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日本经济基本面走强以及金融去监管化,日本房地产价格开始上涨。刚开始的时候(1984年至1987年中),房地产价格上涨被普遍认为是合理的,是根据宏观基本面进行的适当调整。一些蓬勃发展的行业(比如放开监管的金融服务业)的实际需求强盛。外国投资者热衷于投资日本的股票和房地产。1987年中至1989年中期间,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官方贴现率是2.5%,创下历史新低)。股票和土地价格不断上涨,也部分得益于低利率政策环境。然而好景不长,1987年中至1989年末期间,泡沫开始积聚,人们投资房地产只是为了获得资本收益。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更高收益的需求,以及银行坚定地认为抵押品价格将继续上升,杠杆率越来越高。
  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第一个教训是,当贷款与估值比率、房屋租售比、房地产新增信贷规模以及远郊地区房地产开发规模出现快速上升时,应该警惕泡沫,并通过提高利率和银行业审慎监管来防止泡沫积聚。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1987-1989年期间,应该收紧银根并加强银行监管。这样做可能无法完全避免泡沫,但至少泡沫破裂的危害会有所降低。
  泡沫破裂是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前10年日本长期经济停滞的根本原因。但是这20年间政策制定者出台的错误政策也难辞其咎。这是第二个教训。
  首先,泡沫破裂时,特别是在1991-1992年,日本货币政策过紧,加剧了负财富效应。其次,财政刺激规模太小、出台时间太晚,导致刺激经济的效果有限。最终的结果是债务水平大幅增加但经济没有回升。1997年4月的财政紧缩和2000年8月的货币收紧,显然是有问题的。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妥善处理银行危机,任由银行危机酝酿了好几年,资金注入不够及时、规模太小。1992-1994年,小型住房贷款机构面临困难,但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于是问题逐渐蔓延至普通银行,接着是大型银行。如果在早期果断采取行动,即使不能阻止危机爆发,但至少能减轻1997-1998年大型银行出现的问题。
  日元升值和房地产泡沫
  一些中国的政府官员告诉我们,在他们看来,日本之所以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经济陷入了长达20年的停滞,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未能抵制住美国要求日元升值的压力。他们也援引该观点来解释为什么中国会抵制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这种观点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我想有三种可能性:(1)美国要求日元升值的压力使房地产泡沫更大;(2)美国要求日元升值的压力使泡沫破裂的危害更大,并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3)美国要求日元升值的压力使日本出口部门丧失竞争力,并导致20年的经济停滞。我将逐一分析这三种可能性。
  美国要求日元升值主要发生在两个时期。第一,1985年9月《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日元从协议签订前的1美元对240日元的低点,3个月后升至1美元对200日元,升值幅度达20%,最终在1986年8月达到1美元对155日元。第二,日元从1995年1月的1美元对100日元快速升值至1995年5月的1美元对80日元。这段时期内,由于美日贸易摩擦的压力,市场普遍认为日本不得不在贸易制裁或日元升值中进行选择。不过这次升值周期是短暂的,1995年9月日元回到1美元对100日元的水平。   那么,来自美国的压力以及《广场协议》的签订是否就是日本20年经济增长停滞的原因?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广场协议》是为了纠正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高估,而日元只是其中之一。其次,日元从1美元对240日元升值至1美元对200日元是回归合理汇率价格,日本方面也没有反对意见。当日元在1986年春升至1美元对190日元时,日本政府开始进行干预以阻止日元继续升值。然而这一干预措施并未停止日元的升值步伐。1987年2月,美国通过“卢浮宫协议”同意不再强迫日元升值,市场普遍认为美日之间达成的目标汇率区间为1美元对150-160日元。事实上,日本出口部门受到了1985-1987年日元大幅升值的影响,但1986年的衰退是短期的,因为石油价格下跌抵消了日元升值的负作用。1986-1987年日本政府放松了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来阻止或缓解日元升值。因此,日元升值的动力并不是日元需求强劲,而是为了应对美国的压力,这导致货币政策过于宽松,泡沫进一步扩大。这与一些中国官员的认知可能正好相反。
  而到了1994-1995年,汽车贸易摩擦导致美国受损。而日元的升值却比前一时期更随意。每当日本抵制住美国施加的“自愿进口扩张”压力,日元就会升值。从宏观层面来看,没有理由支持日元在5个月内从1美元对100日元突然上升至1美元对80日元。因此当时日本国际金融局果断进行干预,将日元调整回1美元对100日元的水平。这一结果也证明了日元没有升值基础。由于日元升值的时间很短,所以出口部门不一定因此而受损。
  美国要求日元升值并不必然导致日本长达20年的经济停滞,问题出在一系列的错误政策:日本政府没有阻止泡沫的膨胀,泡沫破灭时没有及时应对,泡沫破灭初期没有果断解决好银行的问题。
  结论
  在阻止泡沫膨胀的过程中,中国面临与日本类似的问题,即低利率政策和反对货币升值。中国官方CPI通胀率并未失控,而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没有通胀。房地产泡沫是经济过热的明确信号。当时的日本和现在的中国都拥有大量贸易盈余。首选的政策是通过加息抑制房地产泡沫,同时人民币升值,并防止热钱流入。中国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限制银行对房地产行業的信贷扩张,包括加强对贷款价值比(LTV)的监管、提高准备金要求等。对于货币升值的问题,实际上出口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对冲货币升值的影响。不要因为这是美国希望看到的,就抵制这件事。中国应该从日本的经历中吸取一些教训。
  (作者为东京大学教授。吴思译)
其他文献
3月18-20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做主旨演讲。他表示,中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在稳的前提下要勇于进取,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去一降
期刊
现在应该在欧盟银行监管改革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在银行业、资本市场、财政信息共享、结构性经济政策等方面建立更为一致的监管框架  自2007年欧盟金融系统严重失调以来,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陷入长达十年的动荡状态。直到目前,欧盟才慢慢从这个泥沼中爬出来。但金融和财政的混乱又演变为破坏性的政治事件,给经济和金融领域制造了许多挑战。  在近期的政治事件中,至少有一件会产生持久性的影响,那就是英国脱欧。此外,欧盟
期刊
创意者经济不仅能够贯通产业、文化、社会、传播等各个领域,更能够通过连接上述领域,提升中国的文创竞争力,优化互联网条件下的文创治理,从而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维系、团结和奋发的灵魂,也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进一步扩大“软实力”的重要依托。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习近平同志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三个自信外又着重提出“文化自信”,还特别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
期刊
政策重点应该是提供支付足额工资的有价值的工作,而不是针对后工作时代的不切实际的方案  硅谷的流行观点认为,机器人将很快蚕食掉所有人的工作,而为全民发放基本收入的政策将变得必要。最近,各大科技巨头都在大肆吹捧由硅谷慈善家资助的肯尼亚全民基本收入试点项目。  在肯尼亚的试验中,测试者可以获得一份足以摆脱贫困的收入。40个偏远贫困村的6000名成年人每天能领取75美分(折合每月22美元),连续领12年。
期刊
特朗普贸易政策在多边组织合法性、汇率操纵、中国对美国经济困局的责任等问题上,出现了根本性转变  3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了2017年美国贸易政策议程(以下简称议程)。除了包含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内容(例如建议特朗普政府不受制于WTO裁决)外,议程基本上遵循了美国贸易政策的一贯原则,包括:鼓励其他国家向美国开放市场,执行美國贸易法规,为美国工人、企业、农民和农场主的利益开展更有效的
期刊
技能的分散化使得工人的匹配模式发生改变。随着全球化推动分工的发展,技能更加分散,从而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隔离。企业之间可能会因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更加隔离  当前,全球经济版图重塑,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势力抬头,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风险上升。在此背景之下,如何通过经济转型和结构变革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向好发展,成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的热点话题。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里
期刊
外汇交易的微观管理政策会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这么做的话,中国或许可以避免汇率危机,但肯定会在经济效率和增长方面付出一定的代价  特朗普在竞选美国总统期间承诺,在执政第一天就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然而,近几个月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干预汇率市场以避免人民币大幅贬值。2016年中国经济实现了6.7%的增长,但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信贷支撑,从而导致了风险集聚。其中一个风险是传统的金融危机;另一个风险是市场
期刊
多位诺奖得主表示,尽管面临各种挑战,全球化仍为长期发展趋势,中国可以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根  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观察》,全球贸易在经历连续四年的低迷增长之后,2016年成为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最差的年份。面对逆全球化趋势,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会见来华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境外代表时表示,全球问题需要全球人携手解决。且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如何支招。  全
期刊
欧盟应加强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的责任,以应对英国脱欧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  伦敦是欧盟的金融中心,因此,英国脱欧会对欧盟其他27个成员国的金融体系带来巨大风险,但也会创造巨大机会。几乎可以肯定,2019年英国将正式退出欧洲单一市场,欧盟其他27国应该及时调整金融监管体系以应对这一变化。金融公司和资本市场将首当其冲,欧洲领导人应给予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ESMA)更多的资源,并要求其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期刊
在现阶段提出用“乡村振兴”来统领“三农”工作,而不是再用以前单纯的农业现代化概念,这在立意上有一个新的提高  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三农”工作提出很多新概念、新表述,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亮点还有,农地第二轮承包到期以后再延长30年不变。就如何正确理解这些新部署、新要求,中国经济报告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他还深入解读了决胜全面小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