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ixiong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写作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软肋,教材编排没有序列,多数教师按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进行写作,导致写作没有序列、没有梯度。作文评改作为写作训练的重要一环,涉及作文的讲评指导,对学生习作做出评价与修改,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也依然基本沿袭着习惯的做法。本文尝试分析初中生作文评改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探究作文评改的方法与对策,以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为有效。
  关键词:作文评改 问题 对策
  作文一直是语文考试中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影响语文考试的成绩。但是,不同于其他板块,写作训练一直都没有教学参考书,教材(人教版)上也没有序列安排,多数教师按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进行写作,这就导致写作没有序列,没有梯度,缺少课程意识。而作文评改作为写作训练的重要一环,涉及作文的讲评指导,对学生习作做出评价与修改,同时它还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笔者尝试分析初中生作文评改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探究作文评改的方法与对策,以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为有效。
  一、作文评改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包办评改,学生很少参与
  作文评改基本上都只是教师收作文、给分数、写评语、发作文。整个作文评改过程,都是教师一手包办,费时费力不说,效率还低下。原本应该让学生从作文评改中学习的知识、经验,因为教师的包办,而失去了获得的机会。作文评改是写作的学习过程,可是教师牢牢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纯粹旁观者的角色,成了凑热闹的看客。
  (二)评价机制比较单一,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作文的评价通常只涉及分数和评语两个方面,分数的评价基本上只是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而且是“立意决定高低”,依据比较片面,很多作文从标准来看有很大缺陷,但抛开标准又或许是一篇好文章,从整体上作文或许不能拿高分,而就其中部分或立意而言又或许是上乘之作,这些以一个简单的分数和评语作为评价依据是无法反映的。另外,教师由于受个人主观的局限,也可能存在评价的偏差,影响到对学生作文全面的评价。
  (三)分数评语成为作文评改的结束,缺乏作文的反思与修改
  学生拿到评改的作文,首先会关注分数,高则欣喜,低则失落,对评语只是走马观花。这时评语也只是成为分数的一个附带,对于教师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并没有很好的体现。作文从此便束之高阁,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仅仅停留在写作的过程,而后期的反思对写作能力的提升作用没有得到利用,缺少作文评改之后的反馈提高。
  二、作文评改的原则要求
  (一)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对作文很抵触,作文常写成一个样,更谈不上进步,缺乏对写作的兴趣,写作时总是纵有千言万语,却总是只编成几句话。可是,学生面对网络时却是一副全然不同的精神面貌,比如博客、BBS、QQ、MSN等,他们很喜欢这些交流形式,经常在上面与别人交流,对一些事情发表看法,聊上一两个小时也乐此不疲。作文评改也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借鉴此类形式,让学生在作文评改中感受展示的喜悦,激发写作的热情。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評价写作成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作为写作训练重要一环的作文评改主角也应该是学生,评改中主要的活动要在学生自身内部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反思,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文字交流,一方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使评价成为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教师在开头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解读,在评改过程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在后期对评改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学生的整个评改过程进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评价的权威是削弱了,但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了,审美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增强作文的反思意识
  作文评改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文的心得很多时候并不是教师传授的,而且在作文指导中脱离实践硬塞给学生的方法是机械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去领悟。学生只有主动地对自己、他人的作文进行评价、反思之后得到的领悟感想,才能真正印在脑海里,更好地转化为写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作文反思,让学生增强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四)创设作文的交流空间
  一般的作文评改可以让师生得到某种程度的交流。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但这种合作不能仅停留在师生交流的层面,合作的方式更多的应该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创设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让学生能就作文中的思考、感悟等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思想的碰撞交流中合作学习。“评价重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评改过程中,每位学生均接触并评价几篇作文,鉴赏各类文代表作。“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对不同角度的作文进行思考和评价,这种思想与思想的交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完善作文评价体系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作文评改不能由教师来充当唯一的角色,作文的评价也不能仅一个分数和简单的评语来承担,教师要转变观念,引入让学生自己相互之间的评价方法,多点开花,挖掘学生思想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灵感,教师从旁引导,让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评改自己及他人的文章,其中既有从结构、形式上美化,也有从内容、语言上的升华,其中有亮点欣赏,也有缺点参考,也有别人提供的修改范例,这样才有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这是单一的教师评改作文做不到的。这种多元作文评改方式,显然更为全面准确,评价的内容也更丰富。   (六)提供作文的展示平台
  每次作文都会有佳作,即使是一篇C类作文,也会不乏闪光的片断,作文评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将学生的作文闪光点挖掘出来,要让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习作成果”,让学生在被欣赏中学会欣赏他人。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孩子是夸出来的”,任何一篇作文其实都蕴涵着学生的心血,即使不合要求,也应及时鼓励,让学生得到写作文的成就感,不能以“C”等的分数作为作文训练的终止符,这种打击往往会扼杀掉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应动员学生将自己的作文装订成册,经常借助黑板报、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作文,优美的片段,甚至精彩的语句,一段时间出一本班优秀作文集,等等,利用多种形式来展示学生作文的成果。
  另外,教师还可以把修改过的好作文投稿到报刊杂志。当学生看着自己的作文变成了铅字,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成功是最好的老师”,这势必会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写作。
  三、作文评改的过程与方法借鉴
  (一)写法指导
  1.师生一起解读作文题目。
  2.教师指导作文技巧及评分标准。
  (二)互动评改
  1.学生阅读反思自己的作文,进行自评,给出分数和评语并作出初步修改,附在文后。
  2.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阅读评改同组同学作文。
  3.学生对同一学习小组的作文进行评价,给出分数和评语,依次附在文后。
  4.学生拿回自己的作文,阅读同学对自己作文的评价,进行二次修改。
  5.教师收齐学生作文,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可详可略,可点可面。
  (三)反馈总结
  1.教师选出最具代表的几篇作文,其中有优秀作文,也有二类,三类的典型作文,张贴在课室学习园地。
  2.全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鉴赏代表作文,可以在文后附上评改意见。
  3.教师点评作文,学生在自己作文后面写下本次作文心得并最后对自己作文进行反思、修改。
  4.小组推荐与全班投票结合选出代表作与优美片断,编入班优秀作文集。
  附:作文评改流程参考
  ■
  四、初中阶段作文评改实施借鉴
  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整个初中阶段作文评改应该作为一个序列进行研究。总体来说,初中课文以记叙文为主,还涉及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根据文体特征与学生能力,可以分阶段实施,初一主要训练记叙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在叙述、写人、绘景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初二主要训练复杂的记叙文,学习多种表达技巧,学习写作简单的说明文。初三会写简单议论文, 能限时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
  叶圣陶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文评改是写作训练的重要一环,教师不可忽视它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只有从根本上更新观念,摒弃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习惯做法,才能改变费力而不讨好的現状。只有让学生真正明白评改的意义,增强评改的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作文评改,才能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责编 张敬亚)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研究生考试诚信的缺失与我国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信任水平下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公众期望的反差、有效监督与制约机制的缺失、制度倾斜与不公正现象相关。  关键词:考试 诚信缺失 发生机制 治理思路  近年来,造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考试工作信任缺失局面的各种形式的负面事件不断发生。可以说,数量多、规模大、涉及面广是这类事件发生的特点。笔者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考试工作信任缺失的类型进行梳理,使纷繁复杂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即使在全面推行新课程理念的今天,在语文课堂上,传统阅读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依然明显。课堂上,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气氛沉闷。略加思索,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理性化的阅读分析法已抑制了学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育者,是教学的引导者。能否提高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活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环。传统的空洞的说教,照本宣读,一味地单向灌输,使得学生感到乏味、厌倦,甚至出现教师讲得起劲,学生睡倒一片的现象。“体验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求真、向善、爱美,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德育课 “体验式教学”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期刊
前不久,学校组织的汇课比赛中,一位教师的识字课让我深有感触。这位教师讲授的是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明》一课。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自由拼读课文,把屏幕中出示的汉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同桌读一读。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指名读、比赛读、接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认读,纠正读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些字是怎么组成的。学生顺利说出如“日加月组成明”等汉字加法。之后的巩固环节,教师设计了两个游戏:先是摘苹果游戏,出示课件,
期刊
摘要:小学生大多用感性的方式学习语文,在学习时形象观察多于抽象演义,情感体验多于理性把握,直觉感悟多于逻辑分析。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上,而语感正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本文从反复诵读、推敲品味、创设情境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感的培养作了阐述。  关键词:诵读 品味 情境 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德育手段与内容也要不断地更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这个平台就可以很好地提升德育效果。比如,利用视频来渗透德育意识,利用网站来强化德育意志,利用QQ进行交流,利用邮箱单独辅导,利用通讯来沟通家校,这些都是利用现代科技实施德育的策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德育取得实效。  关键词:巧用 科技 提升 德育 效果  社会的发展,网络与通讯工具的不断普及,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
期刊
现行的语文教材,很多课文文质兼美,但仅仅让学生阅读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盲目地给学生增加阅读量,也不能达不到阅读的预期效果。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所谓扩展阅读,是指以课文内容为阅读基点,围绕课文有关的知识能力要求,通过追踪、扩散,寻根究底,从而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方法,犹如在阅读枝头缀满繁花,吸引着学生积极地撷取。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
期刊
《大山的儿子》是秦皇岛市小海燕评剧团,根据本市英武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庚的事迹创作演出的。(编剧:李兴庚,石润生,导演:魏爱国)讲的是共产党员李家庚,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毅然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带领乡亲们搞养殖,扣大棚,引泉水,修公路。把一个燕山深处的穷山沟,变成了远近闻名,山绿水甜,公路通的小康文明村。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曾批示:“李家庚同志的事迹十分感人,他是千千万万农村基层干部的优
期刊
摘要:新时期的作文教学,教师应寻求教学的新策略、新途径、新方式,使学生从厌倦写作文,也使自己从厌倦改作文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创设习作情境,挖掘学生内心;二是注重语言积累,应对言语匮乏;三是练笔不拘形式,培养习作兴趣;四是改变评价方式,变批改为交流。  关键词:情境积累 兴趣评价  “记流水账,语言干瘪苍白,情感迟钝虚假……”这些一直是农村小学生习作的通
期刊
摘要:“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细节决定成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是鸿篇巨作的一个单词,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欣赏细节、关注细节,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精彩的化学课堂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细节的把握与处理。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关注细节就是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要素是否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注意科学的教学观是否融合到每一个教学行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