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日益凸显,如何提高德育管理的激励效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素质、感悟德育精神的重要价值成德育教育的重要话题。小学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更加有效的德育管理激励对策,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当前,我国的小学德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影响了德育教育成效的发挥,必须创新德育管理激励对策,让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德育管理 小学教学 激励对策 创新实践
小学班主任在时班级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也是扮演者承担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角色。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下,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主流,班主任教师应当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从学生出发,坚持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克服德育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加强德育管理激励对策的创新水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德育精神,培育德育素养。
小学德育教育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的教育、意志品格教育等。小学生年龄上校,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因此其在理解德育教育时存在着一定现实困难,往往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与探索兴趣,因此,班主任必须强化德育管理激励对策对于学生的正向引导效应,配套积极合理的有效措施,确保德育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一、创设优质的德育氛围
小学德育管理激励对策的实现必须依托于良好的德育氛围,强调德育管理激励对策的创新优化,就是强调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质的德育氛围。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主要是通过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解读,完成相关知识对学生的灌输,学生的地位往往过于被动,这很难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班主任教师往往是简单叙述某一德育理论之后,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不能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内在原因。在新时期,班主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德育教育以学生为本,且最終目标是为了学生的中深发展奠基。教师应当注意班级整体班风的构建,对于德育表现突出的学生,在班级内部进行直接表扬,从而形成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力争上游、向德育教育的目标靠近。除此之外,班主任应当加强同学生的有效沟通,对于部分德育表现薄弱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可以组织其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谈话,询问其不能有效学习德育精神的原因,并帮助学生剖析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要寻找学生的德育闪光点,通过正向的言语激励如“你在乐观态度方面表现比较优秀,那么你在其他的德育修养方面肯定也可以取得更大进步”等,让学生形成对自我的认同,从而以饱满的自信心参与到后续的德育学习中去,为引导班级树立良好班风、创设优质的德育氛围打下基础。
二、重视学生心灵方面的引导作用
班主任教师应用德育激励对策,应当遵循激励效应最大化的原则,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对学生心灵建设方面的引导,既要肯定学生在德育培养方面的进步与突出表现,又要利用好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例如,在关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国旗下演讲中,班主任可以现在班级内部进行一次“选拔赛”,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并讲述个人对于思想道德品质的理解,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可以设定一些合适的奖励措施。同时,必须重视这一过程中对于学生心灵方面的激励,增强学生的内在满足感。教师应首先对学生敢于主动参加演讲的精神进行表扬,对所有“参赛”同学进行奖励,对于表现突出但因为名额限制最终没有参加国旗下演讲的同学,也可以在班会课上为其留够展示时间,进行小范围的演讲,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这种模式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培养中,且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多层次、持续性的自我满足感,从而有利于德育激励的深化。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德育教育的设置目标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决不能与生活实际脱节、成为流于形式的“空中楼阁”,在德育激励对策的优化创新中,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德育情境,并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激励。教师应鼓励学生增强对日常生活中德育行为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准备一个“德育小本”,将其个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德育行为记录下来,并定期进行分享与评比,从而引导学生将德育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在正向化、高强度的激励措施下,形成不断规范个人德育行为、优化个人生活品行的动力。
四、结束语
小学班主任必须重视德育管理的基本工作,合理选择激励对策,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为学生长效的积极学习与主动培育提供持续化的激励,推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发挥好德育教育对于其全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关于农村小学校德育管理现状与思考[J].苏锦员.课程教育研究. 2017(13):69-72.
[2]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陆晓华.课程教育研究. 2017(17):85.
[3]加强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途径的研究[J].钟淑芬.课程教育研究. 2017(17):33-36.
关键词:德育管理 小学教学 激励对策 创新实践
小学班主任在时班级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也是扮演者承担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角色。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下,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学工作的主流,班主任教师应当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从学生出发,坚持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克服德育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加强德育管理激励对策的创新水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德育精神,培育德育素养。
小学德育教育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的教育、意志品格教育等。小学生年龄上校,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因此其在理解德育教育时存在着一定现实困难,往往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与探索兴趣,因此,班主任必须强化德育管理激励对策对于学生的正向引导效应,配套积极合理的有效措施,确保德育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一、创设优质的德育氛围
小学德育管理激励对策的实现必须依托于良好的德育氛围,强调德育管理激励对策的创新优化,就是强调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质的德育氛围。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主要是通过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解读,完成相关知识对学生的灌输,学生的地位往往过于被动,这很难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班主任教师往往是简单叙述某一德育理论之后,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不能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内在原因。在新时期,班主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德育教育以学生为本,且最終目标是为了学生的中深发展奠基。教师应当注意班级整体班风的构建,对于德育表现突出的学生,在班级内部进行直接表扬,从而形成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力争上游、向德育教育的目标靠近。除此之外,班主任应当加强同学生的有效沟通,对于部分德育表现薄弱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可以组织其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谈话,询问其不能有效学习德育精神的原因,并帮助学生剖析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要寻找学生的德育闪光点,通过正向的言语激励如“你在乐观态度方面表现比较优秀,那么你在其他的德育修养方面肯定也可以取得更大进步”等,让学生形成对自我的认同,从而以饱满的自信心参与到后续的德育学习中去,为引导班级树立良好班风、创设优质的德育氛围打下基础。
二、重视学生心灵方面的引导作用
班主任教师应用德育激励对策,应当遵循激励效应最大化的原则,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对学生心灵建设方面的引导,既要肯定学生在德育培养方面的进步与突出表现,又要利用好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例如,在关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国旗下演讲中,班主任可以现在班级内部进行一次“选拔赛”,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并讲述个人对于思想道德品质的理解,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可以设定一些合适的奖励措施。同时,必须重视这一过程中对于学生心灵方面的激励,增强学生的内在满足感。教师应首先对学生敢于主动参加演讲的精神进行表扬,对所有“参赛”同学进行奖励,对于表现突出但因为名额限制最终没有参加国旗下演讲的同学,也可以在班会课上为其留够展示时间,进行小范围的演讲,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这种模式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培养中,且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多层次、持续性的自我满足感,从而有利于德育激励的深化。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德育教育的设置目标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决不能与生活实际脱节、成为流于形式的“空中楼阁”,在德育激励对策的优化创新中,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德育情境,并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激励。教师应鼓励学生增强对日常生活中德育行为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准备一个“德育小本”,将其个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德育行为记录下来,并定期进行分享与评比,从而引导学生将德育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在正向化、高强度的激励措施下,形成不断规范个人德育行为、优化个人生活品行的动力。
四、结束语
小学班主任必须重视德育管理的基本工作,合理选择激励对策,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为学生长效的积极学习与主动培育提供持续化的激励,推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发挥好德育教育对于其全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关于农村小学校德育管理现状与思考[J].苏锦员.课程教育研究. 2017(13):69-72.
[2]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陆晓华.课程教育研究. 2017(17):85.
[3]加强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途径的研究[J].钟淑芬.课程教育研究. 2017(17):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