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含读者”角度浅谈陶渊明的创作心态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an0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渊明在其诗文中多次表达他渴望被他人知晓、与他人产生共鸣的心理。从“隐含读者”的角度看,创作时预设的阅读对象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创作心态。通过分析其诗文中隐含读者的特点,解读作者所描绘的隐士形象,可以发现陶渊明并非闲适自得,而是重视功名,热衷求仕,矛盾纠结而又苦闷孤独。
  关键词:陶渊明 隐含读者 创作心态 矛盾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陶渊明在《形影神》序中道出了他渴望被他人知晓、与他人产生共鸣的心理。类似的表述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并不少见,可以说,他在创作时,都有意无意地设置了理想读者,希望他们可以解读自己的文学表达和深层心迹。这样的创作心态,我们或许可以借用“隐含读者”的概念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隐含读者”的概念由德国学者伊瑟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与之相仿的,还有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的“假想读者”,以及艾柯提出的“模范读者”概念;“隐含读者”是作者创作、读者阅读过程中构想出来的理想化读者,而非真实存在的客体;他们具有实现文本所需要的所有阅读技能、倾向、态度和道德观等,其功能在于实现读者和作者体验的一致性,亦即他们可以用与作者一样的方式来解释其文学表达。
  尽管“隐含读者”的概念来自欧美小说研究,但其实这种观念早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就有所体现。在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刘勰就以《知音》篇专论读者对作者和文本阐释的重要性。无独有偶,《咏贫士·其一》“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表达的同样是陶渊明对“知音”的渴望。由此可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和批评都逐渐开始关注“知音”的重要性。前人研究已指出,“知音”与“隐含读者”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二者均强调了文本的开放性、读者的主体能动性以及文本与读者互动式的对话关系。需要说明的是,“隐含读者”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读者角色的强调,多用于读者理论与接受美学,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作为作者创作的理想对象,“隐含读者”也反映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所以,考察陶渊明诗文中“隐含读者”的特征,对于认识陶渊明的诗文内蕴,理解陶渊明的创作心态,具有一定的意义。
  对“名”与“仕”的不懈追求
  “隐”已然成为当今陶渊明形象的一大标签,但真实历史中的陶渊明,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始终怀有匡时济世的壮志。同时,家族的显赫对他的仕宦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他十分重视门第出身,出仕既是为了养家糊口,也是为了扬名。“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拟古·其一》),就是以堂前柳隐喻曾祖勋德名望;教育后辈时,他不忘历数祖宗荣耀,如“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命子》);对于有亲缘关系的长沙公,他赞颂其品德:“我曰钦哉,实宗之光。”(《赠长沙公》)由此可见,陶渊明的家族意识是他出仕的原因之一,而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传统。
  细读《赠长沙公》,则知陶渊明的赞颂大有深意。其结尾“伊余云遘,在长忘同……款襟或辽,音问其先”,依然是希望得到提携,可见他始终不忘求仕。即便是赠别诗,亦有“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与殷晋安别》)之类的话,希望朋友发达后,还能记得自己这个故人,让“良才”得以出仕。而当他五次出仕又隐退,到了晚年时,诗作中又有许多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嗟叹,如《饮酒·其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五十岁时作《游斜川》,序言:“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明明是悲悼,诗中表达的却是“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之类陶然忘怀的欣乐之情,结合序中交代的创作动机“欣对不足,率尔赋诗”,美景勾起了他的创作欲望,那么诗中所谓的“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恐怕都是暂时的忘忧,而长久的悲悼是永远都无法消除的。
  此类岁月已逝、白首无成的感慨与悲哀,在《杂诗》十二首中得到了较为集中的体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其二),前两句写时光飞逝,饱含无奈与心酸,后两句写夜中不能寐,辗转反侧至晓,可见其心中何其悲痛;“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其三),对往昔念念不忘,又怎能说他到了晚年便彻底安于退隐的闲居生活了呢?正如他自己所说:“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其五)恐怕安闲和隐逸都只是暂时的自我安慰,而不甘与不平才是常态。再如为人所熟知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其一),如今已成为互相勉励的金句,却忽略了作者对“不重来”“不待人”的惋惜与悲哀。如此看来,黄文焕先生对“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其四)的解释恐怕还需商榷。黄认为“丈夫”说的是别人,这大概是出于诗歌上下句对仗的考虑,但要说是陶渊明本人志四海,也未尝不可,而且更符合他盛年壮志的形象。通观《杂诗》十二首,少壮时的“猛志逸四海”与中年后的“挥杯劝孤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处于仕与隐、贫与富的矛盾中,因而对时光飞逝更为敏感,对白首无成更加难以释怀。虽然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隐居,但他心底里的矛盾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息过,这一切都源于内心深处对功名与出仕的渴望——他永远都放不下。
  “固穷”的深意
  “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在《有会而作》序中,陶渊明认为诗歌不仅是自我抒怀,也是对后生的告诫,其中也蕴含了后世人能与自己产生共鸣的希望。他在诗中明确表达了坚守节操而甘居穷困的心志:“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此句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陶渊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其诗文中多次表达“君子固穷”的观点。如《饮酒·其二》:“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此句正与“后生何闻”异曲同工。又如“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这首诗中,也同样有希望被理解、被铭记的表述:“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在政权交替、政治斗争混乱的东晋时期,陶渊明的抱穷守节难以被世人所理解,所以他不再寄希望于当时,而将目光转向过去的理想世界和未知的未来世界。“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他在古圣先贤身上寻求心灵慰藉,也将对“知音”的渴望寄托于后世人。   所谓遗烈,逯钦立注释为“古烈士”,结合诗中所言,当指因固穷而宁可牺牲自我的隐士——这里的牺牲,不仅是生命的消逝,还有放弃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甘愿贫居田园。正如诗中“箪瓢谢屡设”的颜回,他并没有牺牲生命,而只是生活困窘。纵观陶诗,“贫”“隐”“孤独”可以说是隐士文化的三大表征,但深层的内涵依然具有儒学的色彩。
  先说“贫”。诗人既充分记录了他自己的贫困生活,也有对贫士的热烈赞颂,最为典型的是《咏贫士》七首。这组诗先后歌咏了荣叟、原宪、黔娄、袁安、阮公、张仲蔚、黄子廉、惠孙等八位贫士,而排在首位的荣启期,在《饮酒》中另出现过两次:“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其二),以及“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其十一),可谓诗人心中安贫乐道的典范。此人在当时的地位,或许可从南朝墓葬略窥一斑:在20世纪出土的一块六朝砖画上,唯一与竹林七贤搭配的人物便是荣启期。他的“人生三乐”之典,在当时广为吟咏:“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男为贵,吾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魏晋时期最早歌咏他的,是陆云的《荣启期赞》,而最先以诗歌形式歌咏的就是陶渊明。与陆云不同的是,陶渊明不仅赞颂其人格,而且将他的“自宽”精神内化于自己的生活中:“贫者,士之常也;死者,命之终也。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对于陶渊明来说,尽管他终究放不下“仕”的儒家理想,却也能以道家的生死穷通面对贫困甚至死亡。
  与其他几位著名贫士相比,诗人对张仲蔚的吟咏大有深意:“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咏贫士·其六》)荣启期虽贫,但六朝时期非常知名;原宪乃孔子门生,虽贫却也享有清誉;黔娄虽贫,却有鲁恭公闻其贤,遣使致礼,赐粟三千钟,欲以为相,当他辞而不受后,又有齐王礼之,以黄金百斤聘为卿,结果依然是不就任;袁安虽贫,其结局是受到洛阳令的赏识,“举为孝廉”;黄子廉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逯钦立所注不能确定是否为同一人,仅从诗中“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而言,他是先仕而后隐的;另外两位——阮公、惠孙事焉不详,故不赘述。以上几位均显名于时,而唯独张仲蔚一人“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陶渊明隐居后时常有孤寂之感,觉得世上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而张仲蔚与他的境况可谓相似,甚至还比他更好一些,最起码还有一个知音刘龚。于是,在《饮酒》中,张仲蔚的身影又一次出现:“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其十六),诗人进一步强调其“固穷”的品格,并感慨“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孟公即刘龚,诗人将希望寄托在古人身上,实则是对无人识才、知音难觅的悲叹。
  即便是咏贫士,儒家思想的影响依然十分明显,与黄子廉一般“先仕后隐”的人,在陶诗中并不少见:“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饮酒·其十二》)长公即汉代张挚,官至大夫而被免;仲理即后汉杨伦,因志乖于时而去职。由此可见,陶渊明“违己讵非迷”(《饮酒·其九》),其前提是已经出仕,获得了一定的名声。与此同时,陶渊明对“儒”的接受还建立在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之上,而非人云亦云、坚守传统。比如对于“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蒙袂人,他说:“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有会而作》)在他看来,人的生命更为重要,如果因为维护所谓的尊严、传统,拒食而饿死,那么这样的生命,也死得毫无意义。
  再说“孤独”。过去往往将陶渊明的孤独视为品格高尚、不与俗世庸人同流合污的表现,而将闲适视为他隐居生活的常态,即便是“偶景独游”,也能获得“欣慨交心”(《时运》)的悠然自得。但实际上,“闲”与“独”是不可分割的:“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饮酒》二十首序)二者互为表里,表面放达超脱,但内心孤独苦闷。至于“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所谓的“自娱”“欢笑”,不过是用酒暂时麻痹了自己痛苦的神经,一旦酒醒,孤独与苦闷又会重新回到生活中。但是,正如今天许多人误解了陶淵明的孤独,当时社会中能够理解他的,恐怕少而又少,就连诗人自己也悲哀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三》);醒来后,只剩下无奈的自嘲:“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饮酒·其二十》)
  与《咏贫士》一样,他再次将目光转向古圣先贤,在《饮酒·其十八》诗中盛赞扬雄:“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前人研究指出,《饮酒·其五》中“问君何能尔”的“君”,指的就是扬雄,而这首诗实际上也有借扬雄以自况的深意;扬雄对于陶渊明的影响,亦可从仿《扬雄传》而作的《五柳先生传》窥见一斑。扬雄居于乱世、固穷守默,正是陶渊明理想人格的化身,换言之,诗人对于理想读者的期待,也是以扬雄为原型的。
  陶渊明创作《饮酒》诗时三十九岁,三年后,他已经退隐彭泽田居,却创作了《感士不遇赋》,由此可见,即便选择归隐,他从未放弃“知遇”“致仕”的理想。所以,《九日闲居》中抒发的“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虽反用《九辩》中的“蹇淹留而无成”之意,但纵观陶渊明一生,他的入世思想根深蒂固,此处所谓的“栖迟”和“淹留岂无成”,应当是片刻的自我劝慰。在他眼中,隐居是“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时运》),在无人理解的生活中,他能做的只有“慷慨独悲歌”(《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自他的济世之志与残酷现实之间的撕裂。
  后世对陶渊明的形象往往停留在“我实幽居士”“性本爱丘山”之类闲适、旷达的印象中,但通读诗文后,我们认识到了一个重视功名、热衷求仕,矛盾纠结而又苦闷孤独的真实的陶渊明。从“隐含读者”与“知音”的角度切入,我们对陶渊明所向往的理想人格、期待的“理想读者”有了更为充分的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对陶渊明其人、其文做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家”的宗教意义  巴金的《家》,是20 世纪中国销量最高的小说之一。1931—1932 年在《时报》连载时题名为《激流》,读者反应并不强烈,还差点被报社“腰斩”。1933 年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后,迅速出名。吴福辉认为看报纸连载和读单行本的是两类不同的读者,前者是都市市民,后者是青年学生a。这是很精到的观察。市民或是已经妥协了的觉新们,现坐在茶楼看报纸连载,希望看各种八卦或白日梦;学生还是觉慧的同
期刊
2005年4月30日,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西安后宰门小学,小学生用编排好的节目欢迎。连战是台南人,何以专门访问西安,还要来到这所小学?原来他父亲连震东当时在西安“西京筹备委员会”工作,他1936 年出生于西安广仁教会医院,八岁时才随父宦游,先重庆后台湾,一家人衣锦还乡。他在西安先后就读于作秀小学和北新街小学,后来,北新街小学改名后宰门小学,作秀小学辗转变更为市第六十中学,广仁医院变成了西安市第四人民
期刊
作为接受美学上的一句经典,“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已成为普通阅读爱好者的共识。普通读者的阅读行为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他带着自身的社会经验、情感体验和文化认知,与所读的文本发生交流,从而形成共识或产生分歧,在心目中形成自己的“哈姆雷特形象”。因此,这句话对于普通阅读爱好者来说,无疑是真理般的存在,这句经典为他们极具个人化的阅读体验提供了“理论支撑”。  但是,一个文本面世之后,它既要接受无
期刊
某日,同门群里有人发了一篇推文——《误入歧途的寻梦之旅》。这是陈文新老师的一篇旧作,大概写于2006年,篇幅不长,约三千字。现在有公众号推出,弟子们自然会在群里分享和重读老师的作品。有位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同门说,这篇文章她读过很多遍,每次都有新的感受,真是一篇妙文。  这个评价我很认同。很多红学家都说,蔡元培、胡适等先生解读《红楼梦》,存在不少问题。蔡元培的索隐自不必说了,胡适都谓之猜“笨谜”。
期刊
关键词:《鹧鸪天》 歧解 农村词 模糊叙事 生活情理  辛弃疾有一首《鹧鸪天》:  石壁虚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雨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这首词清新自然、朴实亲切,富有情趣、理趣、谐趣,是稼轩农村词中的经典作品。而其解说存在一些分歧,尤其是结韵两句,主语不够明确,因而歧解颇多,可谓众说纷纭。但笔者尚未见完全合理的“确解
期刊
1991年春,我客座法国国立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回到北京不久,植树节那天,老师带着学生植树,我和一个学法语的女学生陪着盛成在家属区栽种了数株迎春与木槿。  我们的校址原是1952年建校的北京矿业学院,西区是苏联专家设计的家属院。那个院子,天圆地方,几座楼房东南西北参差错落有致,无论高空鸟瞰,抑或从地上观察,建筑艺术都体现了中国的审美精神;正南正北两条咖啡色砖砌小路在正中交叉成十字,
期刊
摘要:《小二黑结婚》与《讲话》是农民作家赵树理与政治领袖人物进行文学大众化推广的实践与理论的不谋而合。赵树理将对国民性“愚昧”的批判置换为对“迷信”的改造,借助于章回体小说的情节主导、故事语言、善恶分明、大团圆结局,以及人物角色属性从“官”到“人”再到“民”等叙事技巧的革新,自发的完成了他对小说“功能”的时代性构建,不仅暗合了《讲话》所倡导的“先普及”精神,而且以文本实践的方式自觉确立起“政治标准
期刊
关键词:“小青子” 成长 温暖 风景线  这是一颗散发着温润光泽的珍珠,这是一段蕴含着清雅芬芳的记忆,这是一本浸润着温暖情味的好书。  摆在我面前的,是最新读到的自传体小说《小城流年》。作者海伦以浓郁的情感书写了一段成长故事,其温情脉脉的笔尖流淌出的是让人百看不厌的少年往事,是一段属于“60 后”“70后”独有的成长故事。随着岁月的磨洗,这段温暖的时光,在海伦的笔下显影,透射出独特的光芒。也许黑白
期刊
摘要: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是论诗绝句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组诗的成功,首先在于富有警言妙语,其次是巧妙使用嵌句法。诗人或引用原句,或化用点出,都能妙合无间、出神入化。《论诗三十首》不仅是诗论文献,也是一组精彩的诗歌。《杨柳》属于无题诗,记一次重游,唤起前次游历中浪漫偶遇的记忆,书写不得再遇之怅惘,是以妙笔展现至情的诗作。《梁县道中》是写景诗,同时写出了景中之人。前两句从大处着笔,后两句聚焦于杏花。
期刊
要得到林娘子,必须借用陆谦。这是富安给高衙内出的主意。  并且,富安也好,衙内也罢,他们根本没想过陆谦会拒绝这样肮脏的安排,他们有着权力的自信。  那么,陆谦会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接手这样下流又缺德的事吗?  当富安把他的计策向陆谦和盘托出并要求他配合时,陆谦是答应,还是深感侮辱,愤怒地拒绝?  上一篇,我提到了三个古人的故事:田光的故事、公输班的故事、许由的故事。说这三个故事,其实是说一个概念: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