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要求,高中地理教学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注重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型的授课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地理素养的人才。本文从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与方法为出发点,经过全面深入的研究,针对性的就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相关的见解。
关键词:高中地理 转变观念 改进方法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育人为本的目标。
教育的一切改革,皆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教育观是一种目光短浅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表面上看,教师似乎是辛辛苦苦地提高教育质量,实际上只是为高考而教。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目的观则注重人的发展,它不只满足于让学生把握教材,而是让学生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语言、思想、情感等。它不反对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它更加重视人本理念、主动发展理念、民主和权利意识、科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推进素质教育,提倡以育人为本实际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社会面临着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全球性重大问题。地理是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学科。因此应将地理课堂当成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的主渠道。
2、进一步改进完善教学方法
改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适宜地选择教法,最后适度地运用教法,才能真正适应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2.1 从注入式改革为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再到“满堂练”,均未实现教法与学法的同步改革,只重视教法,不关注学法,正是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大缺陷:教师只顾自己讲得精彩、不关心学生到底学得如何。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是能使学生具备自学能力、成为创新人才的措施。实现陶行知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增强主体能力,进而推动教学改革,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例如,“人口合理容量”这一节的教学中,我并没有按书本上的内容直接讲给学生,而是设计了一个启发性的活动;首先,为全体同学展示了部分专家学者关于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的研究资料,然后让同学们来思考哪些专家学者在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的研究是比较准确的,并说明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人口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去,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2.2 针对性地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妙在变化,重在得法,得法就是适宜,就是在一定的课堂或其中的某一环节能取得好的效果。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1)教学目的任务:(2)教材内容;(3)教学原则。另外还有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素质、学科特点、学校环境条件。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做相应的考虑。如根据目的任务,课堂教学若以培养地理技能为主要目的,那么除了选择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等方法外,还应该配合实习法和练习法,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再如根据内容,课堂教学若以区域地理知识为教学内容,涉及的地名、数据及感性知识较多,可选择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通过读图分析、图文配合、比较鉴别,有利于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观念。对于系统的地理知识,涉及有关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较多,可选择启发式谈活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等。不仅各个课时的教学方法不相同,就是一课时内也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水循环和洋流”这节内容教学时,水循环部分可以采用讲授法,洋流的成因采用发现法,洋流的分布采用直观演示法、练习法,洋流的地理意义讲授法、谈活法。实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3 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之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任何教学环节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既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以形象的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又能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手段日益完善和现代化,对于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教学手段在减少教师讲授、板书、板画的时间的同时,将地理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快速地再现于课堂,一目了然。多元化的信息传递方式扩展了教学信息传递的通道,带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活动,从而提高了传递和接受信息的速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多种媒体不仅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大大缩短认知过程,而且可使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学习必然使学习效率大为提高。
2.4 引入初中内容,强化知识衔接。初中地理知识是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高中地理是对初中地理的一种深化与拓展,因此,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之间的衔接,才能更加有效的学习高中地理。从高中地理课程本身而言,应当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加以继承和发展。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以区域比较法、区域分析法为主,而高中地理中的典型案例分析也应该遵循初中地理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各种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逐步形成严密的地理知识结构。
总之,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呼唤创新。因此,在今后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尝试,积极主动地吸取新思想、新理念、新信息,探索实施地理教育的新途径,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发展潮流,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并充满智慧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地理 转变观念 改进方法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育人为本的目标。
教育的一切改革,皆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教育观是一种目光短浅的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表面上看,教师似乎是辛辛苦苦地提高教育质量,实际上只是为高考而教。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目的观则注重人的发展,它不只满足于让学生把握教材,而是让学生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语言、思想、情感等。它不反对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它更加重视人本理念、主动发展理念、民主和权利意识、科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推进素质教育,提倡以育人为本实际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陈旧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社会面临着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全球性重大问题。地理是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学科。因此应将地理课堂当成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的主渠道。
2、进一步改进完善教学方法
改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适宜地选择教法,最后适度地运用教法,才能真正适应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2.1 从注入式改革为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再到“满堂练”,均未实现教法与学法的同步改革,只重视教法,不关注学法,正是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大缺陷:教师只顾自己讲得精彩、不关心学生到底学得如何。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是能使学生具备自学能力、成为创新人才的措施。实现陶行知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增强主体能力,进而推动教学改革,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例如,“人口合理容量”这一节的教学中,我并没有按书本上的内容直接讲给学生,而是设计了一个启发性的活动;首先,为全体同学展示了部分专家学者关于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的研究资料,然后让同学们来思考哪些专家学者在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的研究是比较准确的,并说明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学生对人口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去,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2.2 针对性地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妙在变化,重在得法,得法就是适宜,就是在一定的课堂或其中的某一环节能取得好的效果。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1)教学目的任务:(2)教材内容;(3)教学原则。另外还有学生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素质、学科特点、学校环境条件。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做相应的考虑。如根据目的任务,课堂教学若以培养地理技能为主要目的,那么除了选择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等方法外,还应该配合实习法和练习法,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再如根据内容,课堂教学若以区域地理知识为教学内容,涉及的地名、数据及感性知识较多,可选择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通过读图分析、图文配合、比较鉴别,有利于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观念。对于系统的地理知识,涉及有关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较多,可选择启发式谈活法、发现法、尝试教学法等。不仅各个课时的教学方法不相同,就是一课时内也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水循环和洋流”这节内容教学时,水循环部分可以采用讲授法,洋流的成因采用发现法,洋流的分布采用直观演示法、练习法,洋流的地理意义讲授法、谈活法。实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3 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之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任何教学环节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教学手段,既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以形象的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又能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手段日益完善和现代化,对于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教学手段在减少教师讲授、板书、板画的时间的同时,将地理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快速地再现于课堂,一目了然。多元化的信息传递方式扩展了教学信息传递的通道,带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活动,从而提高了传递和接受信息的速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多种媒体不仅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大大缩短认知过程,而且可使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盎然地学习必然使学习效率大为提高。
2.4 引入初中内容,强化知识衔接。初中地理知识是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高中地理是对初中地理的一种深化与拓展,因此,做好初高中地理知识之间的衔接,才能更加有效的学习高中地理。从高中地理课程本身而言,应当对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加以继承和发展。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以区域比较法、区域分析法为主,而高中地理中的典型案例分析也应该遵循初中地理的研究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各种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逐步形成严密的地理知识结构。
总之,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呼唤创新。因此,在今后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尝试,积极主动地吸取新思想、新理念、新信息,探索实施地理教育的新途径,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发展潮流,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并充满智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