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温情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ph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是班主任专业理想和专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成功的法宝。师生心灵的交流,是智慧和情感的沟通。走进学生心灵,体验真挚的温情。
  关键词:心灵 真爱 沟通
  教育事业是心灵的事业,教育是对人类灵魂的教育。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唤醒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唤醒心灵的美丽”。学生的心灵是无限丰富的,我们要竭力促进体验温情。
  一、 用心灵去体验
  雨果说过,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作为教师如果把自己封闭,而又不断的要求学生敞开心扉,这就缺少真诚,他走进学生的心灵就会成为一种窥视,最终也将被关在学生的心门之外。教育的真谛是彼此真诚,是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教师是学生真正的课本”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读你,在生活中也再读你,读你的知识,你的能力,你的态度,你的精神等各方面。范本无处不在。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他是为着接受一切好东西而敞开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引路人。”我们应该让学生从他们的老师身上看到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人。
  二、用真爱去感动
  新课程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双方真诚地打开心扉进行心灵交流和沟通;要求改变重认知轻情感,重知识轻品行,重理论轻实践,重教书轻育人的教学模式;要求变学科本位为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在这种理念下,教师要倾注自己的爱,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陶行知说过:“你如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活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进了教师的天职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
  我们要用博大的爱心,走向学生心灵的全部。
  1.纯真的爱心是基础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爱的公正,爱的让学生信服。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的学习,生活。师爱如无声的细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孩子的心灵,实现爱的迁移,教给孩子如何爱别人。
  2.真挚的情感是前提。
  教师真挚的情感可发出强大的爱流,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交流与学生产生共鸣。
  3. 尊重学生是关键
  教师在关注学生时要尊重学生的感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学生就会敞开心扉,用全心,接受教师的爱。
  4.了解学生是途径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往往是通向他们心灵的“捷径”,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心灵。
  5. 面向大多数学生是良方
  喜欢得到师爱的学生不止几个,而是全部学生。教师要调动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关心,是学生感到温暖,互相帮助,影响。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当老师带着一颗爱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现那里有更纯洁,更广阔的一片天空。
  这里,我们应该把握容易引起学生心灵波动的特殊时期,也就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忧愁时,我们能送去理解和慰藉,使其得到解脱;痛苦时,我们送去同情和温暖,使其得到缓解和激励;困难时,我们雪中送炭,使其受到帮助,成为新的动力;矛盾时,我们积极化解和引导,使其走向进步;期待时,我们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让学生在希冀中前进。
  三、用沟通去升华
  哲人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良好的师生沟通,不光是教师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与学生双向交流:师生沟通不仅是给学生帮助的过程,再给的同时,作为回馈,教师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快乐。师生心里协调一致是达到心灵沟通的前提,博大的爱心加上科学的方法是走向学生心灵的全部真谛。
  (1)学会共情,是基础。
  共情就是我们常讲的“心里换位”,即教师能舍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世界,用自己的心去靠近触摸学生的心。才能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看,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2)懂得尊重,学会宽容,是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他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地向对待玫瑰花上的颤动欲坠的露珠。”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会宽容,善于用爱心包容学生的失误。
  (3)学会真诚,是打开心灵的钥匙
  教师真情的流露,是学生感到老师把它当做真正的朋友,彼此无话不说,由此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教育是师生心灵的交流,是智慧和情感的沟通。当学生走来对你说悄悄话时,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你会体验到快乐
  教师的天职就是让孩子快乐,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而我们的尊重和热爱会如一缕缕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快乐成长,让彼此感受到这真挚的温情。
  (河北省沧州市经济开发区风华店小学)
其他文献
现在很多地方、很多学校,没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其原因都归结于条件的制约,我称之为“条件制约论”。难道素质教育只有等条件成熟了才能实施吗?看到这则新闻,我忽然回忆起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回忆起我所接受的“素质教育”。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乡下度过的,我也是在乡下学校读的小学和初中。那时的乡下学校,大家都不知道还有什么素质教育,不仅音体美没有专业教师,连部分主课教师都不是专业的。我的音体美课都是由主课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里居然找不到“差生”了,其实并不是因为没有差生,而是因为“差生”这个名词不复存在了,由先前的“差生”变为“后进生”,再到现在的“待优生”。“差生”的称呼一变再变,以至于彻底地消失在教育的话语体系之内。  取消“差生”的称呼似乎有着一定的道理,“差生”意即差也,即学生的表现差,是对学生的一种评价判断,容易造成一定的歧视,给这类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而变换一种称呼,称其为“待优生”,
期刊
摘要: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关键词:数学教学 调动 积极性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说,不管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概念,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影响其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  教学中,教师能帮助学生建立新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学生活动与教学进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命力  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但是长期以来沉闷、无聊、空洞的说教成了思想品德课的代名词。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听;另一方面,教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教学
期刊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各单元都要分别穿插编排几首古诗词。学生的朗读、背诵这些优秀作品,不仅可以让他们记住精美的诗句和传世的箴言,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知识,感受诗词的音乐美,更是对祖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可见,加强古诗词教学多么重要。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的重要性,它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识记与积累。青少年时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他们记
期刊
一、生成性思维作文案例教学的理论支撑  生成性作文写作的案例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下,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图景。对于生成性作文教学,实践探索早于理论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瑞吉欧·艾米里亚地区在幼教中就进行了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瑞吉欧教育的创始人和推行者马拉古兹也因此于1992年获LEGOO奖(教育工作贡献奖),他甚至还被加德纳认为是与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杜威和皮亚杰齐名的教育家。虽然瑞吉
期刊
1 .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  2 .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  3 .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  4 .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  5 .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  6 .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犹如涌泉;  7 .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  8 . 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  9 . 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  10 . 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
期刊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家长、教师不重视。这种不重视不是个别现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著名教育家、特级老师于漪说:“其地位与价值在开设的课程中已经下降到小四子、小五子,和外语无法并驾齐驱。”于漪的话还说明着另一个事实:语文的不受重视并不是老师的水平问题。作为语文教学情感派的掌门人,要说于漪的课没有魅力怕是有点困难。语文的不受重视实由大家对语文在高考中权重的认识决定。  单从语文的分值来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但有的老师迫于学校、社会对学生学习成绩要求的压力,只简单枯燥地印制大量的所谓阅读理解短文训练:选文、题后考查都千篇一律,机械地操练应试技巧。结果弄得学生是怨声载道,把原本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文字游戏,怪不得很多学生提起阅读头都大了,提起上语文课就打瞌睡。据调查,大多数毕业班级语文课甚至成了学生偷偷完成其他功课作业的课了,而
期刊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高考理综合中占比例很大,“物理难学”的印象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