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作文在语文这个学科里面,不管是从应试的角度,还是教学的意义上面,都占据着很重要的一个比例,因此,小学习作的教学是语文教学工作里面的一个重点板块,同时也是改革的难点。目前小学习作的教学模式,还是相对死板,使得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大都内容单薄,词藻贫乏,不符合新课改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教学当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习作;有效;教学
引言
语文是一个能够伴随一个人终生,并对人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语文的核心之一就是习作,习作是将未知的东西能够为人知的一个重要媒介,它可以反应出一个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因此,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的。而就目前来说,在新课改的号召下,虽然许多教师针对对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对传统教学方式做出了一些改變,但有效性还是不足的,学生普遍的写作水平还是有待提高的。因此,就如何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一、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问题
1.学生的积极性不足,学习的兴致不高
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由于心理、生理的影响,普遍活泼好动,对于安静的东西相对不会很感兴趣。而习作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安静,需要身心的安定,进行创作的一个课程。以课程的属性来说是相对枯燥的,所以小学习作的课程本身难以普遍让小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一般又都是注入式的教学,教学设计上缺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很难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这就会导致学生上课时,思维很容易抽离出来,不利于教学的进行。枯燥的课程,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习作这堂课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2.教学的内容上,缺少对学生心理和思维的开发
现在大部分的老师一般受到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的影响,会导致教学观念较为落后,这就直接导致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单一性指的是一般关于某一个写作的主体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者说固定的模板,让学生进行参照写作。这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动脑以及感知能力,导致学生经常写一些自己不是很想写的东西,结果写作这件事就变成了应付差事,这很不利于习作的教学。习作应该是一个由内及外的过程,长期在某一个模板下的写作会让学生的思路打不开,导致学生对文章缺乏想象与创造的能力,不符合新课改对小学习作课程的要求。
二、对于提高小学习作有效性教学的建议
1.升级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
虽然学校以及教师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目前针对于习作的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理念以及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上面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教学理念上应该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大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这对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对习作的学习都很有利。因此,教学设计上面应该多多贴合学生的实际,将学生的性格心理特点与教学理念相结合,由对孩子进行直接教育转为对孩子耐心地引导,让孩子真正地从心里去理解,达到最终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对四年级下册《说说我的心里话》这节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来进行对学生想象力以及词语应用能力的锻炼。比如可以进行词语接力的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没能接上词语的学生,要对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是自己想要说话的对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达到在锻炼了词汇量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想象力,真正地做到从心里出发,进行表达的目的。比起直接让学生进行写作来说,通过活动来间接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加大了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创作环境,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将习作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习作也是如此。小学生纵然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是需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但无奈小学生的圈子是很窄的,家庭、学校、同学是小学生最重要的三个环境,这样的环境里面,除了父母爱,师生爱以及同学爱之类的主题,好像很难再有更丰富的生活体验,写出真实且内容丰富的文章也就变得不太可能。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多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学生们的生活阅历,让学生能够用真情实感去进行文章的创作,让他们能够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
例如,对三年级上册《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带学生进行一次郊游的活动,离开学校,看看实际的自然风光,增加他们的实际感受。然后根据这些切身的体验,再进行文章的创作。这样,学生也就变得有得可写,而且能够饱含真情实感。像这样,比起让他们通过凭空想象进行创作,多多增加他们的实际体验,然后再结合这些体验进行一些写作的练习,使写作能够与实际情感相结合,更加能锻炼到他们的写作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结束语
习作的教学,和艺术教学的课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很相似的。学生需要进行不断地阅读,增加词汇量以及进行写作的练习,打好写作基础的同时,还要加大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将其写出来的作品赋予灵魂,不至于造成内容的空洞。同时做好这两点,就是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所在,对此,还需要教师们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达到实际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郭俊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5):99.
[2]马苗.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指导的研讨与实践[J].小学生(中旬刊),2020(06):65.
关键词:小学习作;有效;教学
引言
语文是一个能够伴随一个人终生,并对人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语文的核心之一就是习作,习作是将未知的东西能够为人知的一个重要媒介,它可以反应出一个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因此,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的。而就目前来说,在新课改的号召下,虽然许多教师针对对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对传统教学方式做出了一些改變,但有效性还是不足的,学生普遍的写作水平还是有待提高的。因此,就如何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一、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问题
1.学生的积极性不足,学习的兴致不高
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由于心理、生理的影响,普遍活泼好动,对于安静的东西相对不会很感兴趣。而习作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安静,需要身心的安定,进行创作的一个课程。以课程的属性来说是相对枯燥的,所以小学习作的课程本身难以普遍让小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一般又都是注入式的教学,教学设计上缺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很难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这就会导致学生上课时,思维很容易抽离出来,不利于教学的进行。枯燥的课程,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习作这堂课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2.教学的内容上,缺少对学生心理和思维的开发
现在大部分的老师一般受到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的影响,会导致教学观念较为落后,这就直接导致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单一性指的是一般关于某一个写作的主体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者说固定的模板,让学生进行参照写作。这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动脑以及感知能力,导致学生经常写一些自己不是很想写的东西,结果写作这件事就变成了应付差事,这很不利于习作的教学。习作应该是一个由内及外的过程,长期在某一个模板下的写作会让学生的思路打不开,导致学生对文章缺乏想象与创造的能力,不符合新课改对小学习作课程的要求。
二、对于提高小学习作有效性教学的建议
1.升级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
虽然学校以及教师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目前针对于习作的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理念以及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上面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教学理念上应该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大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这对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对习作的学习都很有利。因此,教学设计上面应该多多贴合学生的实际,将学生的性格心理特点与教学理念相结合,由对孩子进行直接教育转为对孩子耐心地引导,让孩子真正地从心里去理解,达到最终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对四年级下册《说说我的心里话》这节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来进行对学生想象力以及词语应用能力的锻炼。比如可以进行词语接力的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没能接上词语的学生,要对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是自己想要说话的对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达到在锻炼了词汇量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想象力,真正地做到从心里出发,进行表达的目的。比起直接让学生进行写作来说,通过活动来间接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加大了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创作环境,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将习作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习作也是如此。小学生纵然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是需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但无奈小学生的圈子是很窄的,家庭、学校、同学是小学生最重要的三个环境,这样的环境里面,除了父母爱,师生爱以及同学爱之类的主题,好像很难再有更丰富的生活体验,写出真实且内容丰富的文章也就变得不太可能。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多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学生们的生活阅历,让学生能够用真情实感去进行文章的创作,让他们能够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
例如,对三年级上册《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带学生进行一次郊游的活动,离开学校,看看实际的自然风光,增加他们的实际感受。然后根据这些切身的体验,再进行文章的创作。这样,学生也就变得有得可写,而且能够饱含真情实感。像这样,比起让他们通过凭空想象进行创作,多多增加他们的实际体验,然后再结合这些体验进行一些写作的练习,使写作能够与实际情感相结合,更加能锻炼到他们的写作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结束语
习作的教学,和艺术教学的课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很相似的。学生需要进行不断地阅读,增加词汇量以及进行写作的练习,打好写作基础的同时,还要加大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将其写出来的作品赋予灵魂,不至于造成内容的空洞。同时做好这两点,就是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所在,对此,还需要教师们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达到实际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郭俊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5):99.
[2]马苗.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指导的研讨与实践[J].小学生(中旬刊),2020(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