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歌唱艺术里,声与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声情并茂是对技巧的掌握和情感的把握,是歌唱者在演唱中应该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它关联着声音是否悦耳动听,情感是否投入。通过此文的论述,谈谈“声情并茂”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演唱好声乐作品。
关键词:歌唱 声 情 声情并茂
一、声与情
(一)声即发声技术、技巧
声音在歌唱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传统演唱强调,声音是由呼吸而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为声体之本;气及者之师也。”因此,对于歌唱来说,呼吸使其不竭动力。“声”作为歌唱中的技术、技巧。它所包含的内容繁多,概况来讲,包括气息、发声、咬字吐字和歌唱共鸣等方面。
歌唱必须建立在扎实的气息基础上,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是多种声音技巧的能源。意大利有句名言,“谁若懂得呼吸,谁就知道怎么样歌唱”,充分说明了气息在歌唱中的地位和作用。
歌唱发声作为歌唱技术、技巧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基本原理上来说,歌唱的发声就是研究如何打开喉咙歌唱,即:气息通过肺部器官经气管及支气管呼出,促使喉头声带震动,并制造出声音,接着由人体的各个共鸣腔体产生共鸣,加大音量,进而让声音变成美丽的歌声。
歌唱的共鸣从物理上来说,就是物体由于震动而发声,如果这一震动影响其他物体或其他物体的空间而形成的一种现象,称之为“共鸣”。共鸣腔有三种,分别是头腔、口咽腔以及胸腔。在歌唱中,共鸣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无可替代的。
咬字、吐字也是声音技巧和技术。而言语则是一首歌曲的灵魂。“咬”是指人们通过舌头、牙齿、嘴唇、喉咙等器官的运动进行发声;“吐”是指人们能够将言语清晰地吐露出来,让听众明白你在唱什么。就是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把每一个字清晰而又准确地唱出来,即我们经常所说的字正腔圆。
(二)情即作品思想感情
“情感”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在艺术表现中,真挚的情感表现和情感的准确传达,是歌唱者最根本的艺术表现。
熟悉作品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1.作品内涵的理解
(1)分析、朗诵歌词。演唱歌曲前应先分析词曲作者、时代背景和作品演唱的风格。再朗诵歌词,通过分析、朗诵来获得歌词上的感性认识。并依据情感表达的需求来进行歌唱语言的处理,从而体验歌词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那种特殊功能,这样就能更好地表达出歌曲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熟记旋律。唱准音高、节奏、节拍、并注意表情记号,这是表达好音乐作品的基本条件。无论是什么样的歌曲,都应唱准谱子,把握音准、节奏,唱出旋律上的强弱对比、高潮部分等。特别是表情记号在旋律上的特殊处理是表达思想情感的重點,使演唱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作品意境的想象与表达
当对作品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的高度时,我们可运用音乐想象力,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活动画面,把自己化为作家、诗人,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演唱者的个人修养
音乐是声音与文学结合的艺术,演唱者个人修养对于其理解作品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生活催生了情感,如果想制作出更加优秀的歌曲,不但要精进歌唱技巧以及歌唱技术,同时也要推动自身道德以及艺术修养的提升,进而促使自身的歌曲表现以及处理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对于歌唱艺术而言,其实歌手将自身对于音乐的体悟及联想运用歌曲展现出来,我们常常称之为“解释”亦或者“二度”创作。因此,作为一名歌唱者,其不但是歌词的传递者,更是音乐内涵的解释者。
三、声与情的融合
对于声乐作品而言,其“声”与“情”之间存有矛盾关系。首先,“情”来自作品内容,是声乐作品的核心内涵。而“声”则是一种手段,用来传递声乐作品的情感,服务于“情”。演唱时,应当由“情”而发,再带动“声”,加上气息的共鸣调和、吐字以及咬字等技能,让“情”得以良好传递,但同时,“声”也是非常重要的。将“情”当作歌唱首重,并不是忽视技能或技巧。相反,歌曲思想的传递离不开技能或技巧。只有存在“声”之后,“情”才能得以展现。因此,“声”与“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应当重视歌唱技巧。
若要唱好歌曲,必须将形式以及内容处理好,特别是“声”和“情”之间的辩证关系,形式由内容而定,又表现内容;从内容出发选择演唱手段,又通过演唱手段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声”与“情”有着互相影响关系,二者相依相存,互不可缺。因此,我们在唱歌期间,应当重视“声”与“情”的深度融合,重视二者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歌曲声情并茂,促使歌曲的感染力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2.
[2]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关键词:歌唱 声 情 声情并茂
一、声与情
(一)声即发声技术、技巧
声音在歌唱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传统演唱强调,声音是由呼吸而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为声体之本;气及者之师也。”因此,对于歌唱来说,呼吸使其不竭动力。“声”作为歌唱中的技术、技巧。它所包含的内容繁多,概况来讲,包括气息、发声、咬字吐字和歌唱共鸣等方面。
歌唱必须建立在扎实的气息基础上,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是多种声音技巧的能源。意大利有句名言,“谁若懂得呼吸,谁就知道怎么样歌唱”,充分说明了气息在歌唱中的地位和作用。
歌唱发声作为歌唱技术、技巧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基本原理上来说,歌唱的发声就是研究如何打开喉咙歌唱,即:气息通过肺部器官经气管及支气管呼出,促使喉头声带震动,并制造出声音,接着由人体的各个共鸣腔体产生共鸣,加大音量,进而让声音变成美丽的歌声。
歌唱的共鸣从物理上来说,就是物体由于震动而发声,如果这一震动影响其他物体或其他物体的空间而形成的一种现象,称之为“共鸣”。共鸣腔有三种,分别是头腔、口咽腔以及胸腔。在歌唱中,共鸣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无可替代的。
咬字、吐字也是声音技巧和技术。而言语则是一首歌曲的灵魂。“咬”是指人们通过舌头、牙齿、嘴唇、喉咙等器官的运动进行发声;“吐”是指人们能够将言语清晰地吐露出来,让听众明白你在唱什么。就是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把每一个字清晰而又准确地唱出来,即我们经常所说的字正腔圆。
(二)情即作品思想感情
“情感”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在艺术表现中,真挚的情感表现和情感的准确传达,是歌唱者最根本的艺术表现。
熟悉作品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1.作品内涵的理解
(1)分析、朗诵歌词。演唱歌曲前应先分析词曲作者、时代背景和作品演唱的风格。再朗诵歌词,通过分析、朗诵来获得歌词上的感性认识。并依据情感表达的需求来进行歌唱语言的处理,从而体验歌词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那种特殊功能,这样就能更好地表达出歌曲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熟记旋律。唱准音高、节奏、节拍、并注意表情记号,这是表达好音乐作品的基本条件。无论是什么样的歌曲,都应唱准谱子,把握音准、节奏,唱出旋律上的强弱对比、高潮部分等。特别是表情记号在旋律上的特殊处理是表达思想情感的重點,使演唱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作品意境的想象与表达
当对作品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的高度时,我们可运用音乐想象力,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活动画面,把自己化为作家、诗人,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二、演唱者的个人修养
音乐是声音与文学结合的艺术,演唱者个人修养对于其理解作品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生活催生了情感,如果想制作出更加优秀的歌曲,不但要精进歌唱技巧以及歌唱技术,同时也要推动自身道德以及艺术修养的提升,进而促使自身的歌曲表现以及处理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对于歌唱艺术而言,其实歌手将自身对于音乐的体悟及联想运用歌曲展现出来,我们常常称之为“解释”亦或者“二度”创作。因此,作为一名歌唱者,其不但是歌词的传递者,更是音乐内涵的解释者。
三、声与情的融合
对于声乐作品而言,其“声”与“情”之间存有矛盾关系。首先,“情”来自作品内容,是声乐作品的核心内涵。而“声”则是一种手段,用来传递声乐作品的情感,服务于“情”。演唱时,应当由“情”而发,再带动“声”,加上气息的共鸣调和、吐字以及咬字等技能,让“情”得以良好传递,但同时,“声”也是非常重要的。将“情”当作歌唱首重,并不是忽视技能或技巧。相反,歌曲思想的传递离不开技能或技巧。只有存在“声”之后,“情”才能得以展现。因此,“声”与“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应当重视歌唱技巧。
若要唱好歌曲,必须将形式以及内容处理好,特别是“声”和“情”之间的辩证关系,形式由内容而定,又表现内容;从内容出发选择演唱手段,又通过演唱手段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声”与“情”有着互相影响关系,二者相依相存,互不可缺。因此,我们在唱歌期间,应当重视“声”与“情”的深度融合,重视二者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歌曲声情并茂,促使歌曲的感染力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2.
[2]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重庆化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