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越写越筋道的散文家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_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佳骏深入乡村,扎根大地,写了不少反映中国农村现实的散文,接地气、有筋骨、有温度,是一位难得的年轻“老散文家”。最近又刚收到他的新作《谁为失去故土的人安魂》,读后心里有一種说不出的悲凉和沉重感,这种感觉与他时尚帅气的外表以及平时待人接物给人留下的愉悦感反差很大。他是在用一种含蓄的、淡定的、举重若轻的文字捕捉或者诉说当下中国乡村的悲凉与困境。
  用佳骏自己的话说:“我一直在借助散文书写‘绝境’——生活的绝境,命运的绝境,人的绝境。” 我之前理解,用小说书写“绝境”容易,小说善于在一个虚构的时空里把人物命运和境遇推向绝境,而用散文书写“绝境”是很困难的。读了佳骏的散文之后,我明白了,他是用一种很细腻的笔法,一种作家特有的敏锐,去描摹现实人生的种种困境,切片式地把一种困境推向绝境。
  在这个世界上,人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困境,而有的人因为心力太弱,败给了命运,只能经受命运的煎熬和摧残。他的散文正是截取了一个个这样的场景和画面,这样的场景和画面估计大部分人在生活中一定见到过,但是经过他独特视角的思考和书写,犹如在人生长卷中定格的特写镜头,让读者怦然读出了隐藏在后面的巨大的生命密码。
  原来是为了在内心寻找一个支柱,原来是为了对抗生活的碾压,原来是为了寻找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原来是为了让信念之光照亮自己的人生的囧态……田园牧歌似的乡村笼罩在这样一个悲凉和虚空的境遇之中。
  比如《草药》写了乡村老人对土地和草药的依赖。奶奶病了,拒绝就医,而是把所有希望寄托于家乡后山的还魂草,希望草药能像往常一样救她的命。她的孙子是一个回乡的年轻人,为了给奶奶治病,跟随家乡的老人去挖草药,可是老人们都不愿意告诉他真正的草药在哪里,因为告诉了他,自己的病很可能就没有草药可治了。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事实。然而作者笔锋一转,道出了他的高明之处:“我宁可辜负我的奶奶,不会伤害这几个老人。因为,我的奶奶和他们都很老了。老了的奶奶身边至少还有我这个孙子,可那几个老人身边,一个人也没有,只剩下他们自己。”
  作者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视角,放映了当下农村大规模进城的现代化进程中,有的村庄已然变成一座空村,只剩下留守孤寡老人这样一个巨大的虚空,谁为失去故土的人安魂?文章小而精悍,结尾更是一语中的:“他们都把自己活成了一味药。”
  《夏屋》,通过一所老屋子来写一个孤独的女人和她孤独的儿子,他们似乎并没有血缘关系,而是两个互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便他们彼此间还有那么点爱,也难以治愈他们那各自心里的终极的孤独。女人和老屋的关系超过了她和任何人的联系。人与物的关系超越了与任何人的关系,该是一种多么大的孤独。“那屋子既是她的壳,也是她的心;既是她的监狱,也是她的佛堂。” 作者用这种处理方式来写乡村人与人之间的孤独与冷漠。
  《庙劫》写了常来庙里烧香求佛的几个人,其中写得最传神的是一个拜菩萨的孩子。他父亲病了,卧床不起。他的母亲跑了,至今未归。他只好学大人的样子向菩萨倾诉自己的痛苦:每每跪在菩萨面前,脸上就会显出害羞的神情,他还不知道该怎样对菩萨说好话。他没有心思再去读书,可父亲非要逼迫他去。说完他就跟菩萨磕起头来,眼眶里噙着两汪泪花。作者的处理方式冷静而含有哲理意味:“菩萨沉默无语——我们跟那几个常来小庙的人一样,都在各自寻找着化解痛苦的办法。在这个人世间,有些事,是菩萨也解决不了的,非得人自己去处理不可。”
  类似的还有《远信》《叫魂》《夏哭》这些小文,写的事情看似平常,往往经过作者不经意的一两句话的处理和转折,味道就陡然不一样,或者触及当下乡村的现实,或者给予人生困境中的悲悯,或者给予守护故土人以温暖……
  吴佳骏是一个从底层成长起来的散文家,他匍匐于大地上,倾听大地的声音;他扎根于泥土中,体味泥土的本色;他是一个本色的作家,其作品体察生存最细微的人和事,保持了一个劳动者的真挚感情和一个写作者的悲悯情怀。
  最后,用我们都喜欢的路遥先生的话共勉吧:“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其他文献
何 杰  南开大学汉文化学院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语言学研究。曾赴拉脱维亚大学讲学、任教两年,同时在波罗地海语言中心讲学。曾应邀赴德国汉诺威参加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一篇论文入选。出席第6届、9届、11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2009年论文入选美国布莱恩大学北美语言学会议。2012年应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邀请赴美交流学术。出版《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等
期刊
2008年3月28日,位于上海浦东的香格里拉酒店迎来了由当时新任校长茱·福斯特(Drew Faust)带队的一批来自哈佛大学的客人,主题为“亚洲、哈佛与世界”的哈佛中国论坛于当日在这里举行。这是哈佛大学校友会2000年设立“哈佛全球论坛”以来第三次举办中国论坛,规模之宏大,场面之壮观,前所未有。主办方在会议期间举办了两场招待会,用餐使用的筷子上都专门用汉字烫金印制了“哈佛大学”字样,且没有英文。 
期刊
醉西湖  苏堤之上路漫漫,却别有一种意境。柳树,这夜里黑色的剪影,在风里凝望,枝条挑起一轮清晰而纤小的圆月。繁密的枝叶凝聚着历史的深沉,修长的肢体拉长了时光的纵深。柳树平静地舒展,自由地舞动,每一棵柳都是西湖的一座孤岛,独有一份安逸,也有一种遥不可及的庄严。柳下木椅,月里静坐。西湖水起微澜,细碎的声响拽着思绪纷飞。鱼儿掀开水面又缩回头去,伴随有节奏的声响,留下渐渐消散的圆圈,模糊了水中的月。三面山
期刊
前几天跟山西散文家闫君聊天,谈到了对中国文学包括对中国散文的失望,其中一点,就是一致认为中国当下文学就像一场摊大饼的接力赛。这话似乎只能私下里谈,拿到明面上来说,就有危险,虽然我们都热爱中国文学,希望它能够更好,但这还是容易被人嘲笑,甚至招骂,于是将此话题赶紧打住,然后送闫君出门,转头一想,觉得如果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危险就不单是我说这话的危险,更是中国文学将来的危险了,于是就写下了一些乱起八糟的
期刊
“演员一出场一看脚底功夫,就知她(他)功底深不深”  2016年9月11日阴,小雨,南昌县展演中心  今天在南昌县展演中心观摩南昌县采茶剧团排练备赛的三个节目。  此次备赛的是江西省第二届“汤显祖戏剧奖·地方戏曲经典传统小戏折子戏大赛”,三个节目都是由县剧团的演员自己选报,全是女将。剧团全力给予支持。  最先排练的是《疯癫寻子》选场,表演者是剧团年轻演员刘小燕。2016年她在江两省优秀青年戏曲演员
期刊
桂花让母亲想起糖的味道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气味。我这样想时,一阵风又缓缓吹来,带着深秋甜蜜的花香。此时,雨已停歇,水珠从屋檐滑落,发出沉闷的声响,这是个寂静的夜晚。屯溪的九月就是这样的,几阵风吹过,几场雨滴答而下,秋天的气息就越发浓烈。  我闻到的花香,是桂花。  桂花香有着细长的脚,到处跑。一夜间,它走遍大街小巷,蹲在窗台上,抑或守在门外,等待有人把门窗打开再惊叫一声。显然,这只是我的假
期刊
“交叉小径的花园”——请允许我借用博尔赫斯的题目,来指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鲁迅文学院的花园,在我看来,没有比它更合适的称谓了。  梭罗说:“每个早晨,都是个愉快的邀请。”这是十月的清晨,夜里,淅淅沥沥的秋雨洒落下来。雨,落在望春玉兰茂盛的枝叶上,沙沙有声。初春时节,这些高大的玉兰树总是迫不及待地挂满硕大的象牙黄花朵,晶莹剔透,庄重地迎接春天的到来。那时,它们的叶芽儿还在枝干的母体中沉睡,要等到花瓣儿
期刊
「难道抢劫犯礼貌一点,被抢的还得感谢了?」 语出饭友树下野狐饭文:“(强拆天际线)这事儿的核心,根本不是北京市政府有没有和群众沟通,以及如何沟通的问题,也不是广告牌统一后审美审丑的问题,而是合不合法、有没有依法治国的问题,是公权是否可以随意践踏私权的问题。不要避重而言轻。难道抢劫犯礼貌一点,被抢的还得感谢了?”……此句段前紧后松,末句之喻既是归纳,也是演绎,意味奇异。  「无形相亲」 来自微信公告
期刊
今年是丰子恺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九周年,由《美文》杂志社和桐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丰子恺中外散文奖颁奖典礼于2017年11月8日在浙江桐乡成功举行。  丰子恺先生是20世纪杰出的画家和作家,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美文》杂志社和桐乡市人民政府在继2015年成功举办首届全球丰子恺散文奖活动后,今年,为在更高层次上彰显丰子恺故里的文化魅力,承继华语文学优秀传统,由《美文》杂志社和桐乡市人民政府联
期刊
传说,北海的珍珠是一位善良美丽的人鱼的眼泪。很久以前,人鱼公主在海上救了一位青年,后来两人产生了感情并结成了夫妻。县官渴望把夜明珠偷走,为此杀害了人鱼公主的丈夫。人鱼公主非常思念丈夫,她手捧夜明珠,泪如泉涌,涌出的泪水化作颗颗晶莹的珍珠回落大海。人鱼公主真挚的情感感动了海中的珠贝,此后每当人鱼公主滴下晶莹的泪滴,珠贝就吞下,使泪滴变成了珍珠。    “传说”是一切领地灵魂的永恒表象。若一个人不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