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秋天的两个细微叙事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花让母亲想起糖的味道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气味。我这样想时,一阵风又缓缓吹来,带着深秋甜蜜的花香。此时,雨已停歇,水珠从屋檐滑落,发出沉闷的声响,这是个寂静的夜晚。屯溪的九月就是这样的,几阵风吹过,几场雨滴答而下,秋天的气息就越发浓烈。
  我闻到的花香,是桂花。
  桂花香有着细长的脚,到处跑。一夜间,它走遍大街小巷,蹲在窗台上,抑或守在门外,等待有人把门窗打开再惊叫一声。显然,这只是我的假想描述,其中有着孩童的幼稚天真与想象。植物的芬芳气味对我来说,自然而又神秘。我缺乏生命的科学常识,因此在赞美自然中那些美好的事物时,我容易变成彻头彻尾的神秘主义者。也不,如果允许我狡辩一下,我会说,自然中的很多事物那么美,是因为它们本来就像诗,或者说,它们都带着神性的色彩,是秘密的看不见的神给人间留下的礼物。那么,我在夜晚闻到的这桂花香便是礼物之一了。
  我以为,桂花不适宜种在大城市里,它的甜美气味跟人们匆忙的脚步并不和谐。我半夜在微信上给北京的朋友留言:“你那里有桂花吗?开了吗?”他竟然回答:“不知道,没见过。”确实,对一个月要出差二十八天的他来说,舟车劳顿与四处奔跑才更符合他的节奏。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桂花在北方并不多见。我又问了一个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年的朋友,他说:“没有,江南的老家倒是有,老家的桂花莲藕粥才好吃呢。”我又问黑龙江的朋友,她说:“没有,气温零度,要下雪了。”
  九月底,皖南桂花开得正好。在雨水的潮湿里,花香更显清幽,更有意味。此刻,我坐在深秋夜窗下,听虫鸣,听枯黄的叶子落地发出轻微的声响,我还写下内心极为真实的感受。
  在皖南种桂花,自然而然,让人觉得它与周遭有着浑然天成的默契。它的氣味像是长满青草的山坡上住着的人家,又像是村落里狭窄幽静的巷子,沾着烟火,但又那么洁净;跻身尘世,但又安宁。皖南人在院前屋后种一株桂花树,年复一年,看它长大,花开时引得路人举目张望,再为四溢的香味献上一番赞美。上了年纪的妇人喜欢在茶叶里放几粒桂花,茶水喝起来香中带甜。这时的桂花,是尘世生活的点缀。我在街头的货摊上买到桂花做的月饼,细碎的黄色花朵混着焦脆的面渣越嚼越香,自然的气味与食物的巧妙搭配带给皖南居民异样的口腹享受。看来,这里的人是懂桂花的,他们将花的甜美融入日常生活里,这时的花是调味。
  我们走在街上,母亲说:“桂花香得让人想起饥饿年代里想吃糖的那种感觉。”出生在1952年而又差点饿死的她把植物的浓郁芳香与糖联系在一起,这怕是一位经历过生存困顿的农妇最为高妙而准确的语言了。此时的花香,让她想起遥远的童年以及当年内心隐藏的最为真实的渴望。母亲的随性表达,再次证实桂花在普通百姓庸常起居里的独特位置。不过,在许多古人看来,桂花都是冷冷的,它披霜沾露,有着寒意。在我看,桂花亦是暖色的,有着生活与家的气息。花苞在深秋的冷雾里冻几天,接着在一夜间便突然盛开。走在清晨温凉香甜的风中,我会想起往年的秋天、田野里成熟的果实及淹没于草丛里的故乡小路。这些珍贵的事物,在花香的提醒下再一次涌入心里,我也就把曾经的生活好好想念了一遍。
  在皖南工作十多年,我浑然不知地融入了这里的生活。这里安逸、随性而又时常带着尘世的零碎甜蜜。桂花生在这里,也恰如其分,它给小城居民带来秋天的意外惊喜,也让我们偶尔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沾沾自喜。
  就在刚才,我邀请朋友说:“如果在深秋来皖南,你会遇见桂花香,你会在异乡想起故乡,你也会骤然间生出对生活的某些隐秘的期望。”
  朋友只简单回答:“你等着。”

白鹭即将从这里飞走


  秋天到了,它们也就到了。它们到了,我也跟着到了。秋天、它们、我,这三者的关联性并不那么明显。秋天是自然的时令,它们是自由飞行的白鸟,而我却无法给自己的身份下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姑且从它们说起吧,它们是一条河流上的暂居者——白鹭。
  水草露出来,河床上的石头露出来,一条名叫新安江的河流,在八月变得清浅干瘦。然而成群的白鹭突然就来了,青草、河滩、食物,这是它们可以在这里衣食无忧过上好一阵的物质基础。我站在大桥上,看远处河中央的草滩上有点点白光,偶尔,有鸟张开翅膀,腾出水面,却又不想展翅高飞,只在伙伴的头顶上做短暂盘旋,欲收翅降落,却又再滑行几米。有时,伙伴会跟它互动,一起振翅,一起低飞,然后再一起落地。它是快乐的,我这么想。在无人侵扰的早晨,它像调皮的孩子跟伙伴游戏玩耍。
  白露前后,河面的白鹭越发多起来。天气转凉,它们似乎明白,冬天不久就会光临这小城,因此,尽情享受短暂而美妙的皖南时光十分必要。《诗经》里说,在白露为霜的水中央,有位佳人。依我看,白鹭也算是一条河流上的佳人了。一只白鹭在水边走路的样子,真是值得仔细观看。收起细长的腿,形成一个弯曲的弧度,然后再缓慢地放下去,它就这样优雅而又不失警惕地在水边踱步。如果你要问我是如何看到这一切的,我也乐意形容我猥琐的模样:躲在离它不远的草丛里。
  有人告诉我这里的河流是洁净的,我未必完全相信。但我相信这些水鸟,它们不会骗我。一群白鹭住在一片浅浅的水域里,是一条河流拥有健康体魄的物证。所以,我见到它们,心生无限欢喜。它们仿佛是在水中跳跃的小鹿,活泼而又安静。我则是个东躲西藏的路人,步伐快慢不一地溜到离它们最近的地方,只为拍下一张清晰的照片。偶尔,我想买个长焦镜头,做个嚣张任性的拍摄者。然而,我迟迟没有行动,因为我似乎迷上了跟这些鸟儿之间的藏藏躲躲。有时,某只鸟感到一丝不安,它以极快的速度拍翅腾飞,还不忘用低鸣提醒一下伙伴们,这时,河面会出现群鸟翩飞的景象,它们沿着水面缓缓飞过的样子,像是我在清晨里读到的一首小诗。站在水边,我盯着看,拍不拍照,已经不重要。有群鸟纷飞的地方,一定是水草丰美的地方,也一定是安静的地方。面对这样的地方,相机是个失语的冰冷的机器,只有驻足用心观看才会更多更持久地保存这些美好的影像。
  有时我很早出门,但白鹭似乎比我醒得更早。寒凉的风吹在脸上有潮湿感,我偶尔会想,也许在今夜,它们将挥动着瘦弱却又坚硬的翅膀,趁着暮色悄悄启程,开始这一年的长途迁徙之路。前几年,我总能在暮春抑或秋冬的深夜听见空中的鸟鸣。我还曾在笔记本上写下它们路过城市夜空的时间:十月十五日,十一月二十九日,五月八日……暮春,它们往北飞;秋冬,它们去南方。选择夜晚,是为躲避天敌。
  鸟在南来北往的飞翔里俯瞰大地,它们圆圆的小眼睛比我看得多,也看得远。它们见过山川河流,见过尘沙飞扬,见过林立的高楼,但它们未必能看到人在大地上忙碌奔波的身影,因为从高处看,人实在是太渺小了。我曾在电视里看到鸟儿迁徙中的惨烈故事。比如,在西南某省有人在山林里开辟出一块空地,用灯光制造出白昼来临的假象,白鹭们以为天亮了,为躲避天敌,便循着光亮飞去。成群的鸟在枪声里飘落,山谷里响起笑声。我还看到一只白鹭脚上套着偷猎者的铁夹,吃力地从水面起飞,缓缓地在低空盘旋。它修长的腿直直垂下来,翅膀不停拍打。那一刻,我对一只鸟心疼不已。
  再过些时日,秋天就要走了。秋天离开,它们也就离开了;它们离开了,我也就不会常去河边了。想到这些,我又觉得新安江里的这些白鹭像是即将与我分别的好朋友,那么,我能做的仅是在心里祈愿它们一路平安吧。
其他文献
相对于秋天,冬天更多的在于它索寞之中呈现出的不同味道。  那是老酒的味道,与火炉的温暖、年深月久这样的感觉交融在一起。冬天里,事情或許少了许多,你我可以慢下来,不再过多奔波,不再持续辛劳,而是稍稍松弛下来,善待一番自己了。曾经有木炭幽蓝的火苗在冬夜舔着锅底,木柴的噼啪声在火炉中发出,含着亲切,透着童话般的滋味。这之中,你依稀看见父亲在火炉边烤着手脚,也烤着洋芋或者红薯,不多时就有悠悠的香味发散出来
期刊
18  唱戏是庙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庙会的啦啦队。唱戏纯粹是为了给庙会助兴,其意在于让庙会更能吸引人,促使人气足够旺盛。药王山的庙会,比起香山,民间性更强,娱乐性更足。香山吸引的主要是信徒,奔着热闹去的人相对较少。但药王山则不同,它地处州城的附近,又安坐于一州版图的中央,老孺皆可抵达,于是它的人气,犹如森林着火那般熊熊烈燃。而唱戏,形若火上浇油。    观戏者以逛庙会者为主,那么唱戏者为何人?答案
期刊
在2017年9月举办的“文化写作与学人随笔专题研讨会暨李浩作品系列新书出版座谈会”上,几乎每个发言者都会先来一段“我与李浩”的开场白,然后引渡到李浩的为学为人和对他系列新书的评论。轮到我说话的时候,突然间有点语塞,我和李浩之间的“多重关系”,还真不是一句话就可以交代清楚的:大学时代,李浩高我两届,应该是我的学兄,我们都来自偏远的陕北,见面以老乡相称。当我二度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读研时,李浩已经先期毕
期刊
谈不及身之微物  近来时常有精神涣散状态,说是人在静下来的时候才会注意到细微的存在,比如我眼前的这些盛开了的蔷薇,还有前几天被汽车运走的身体,看到故乡那棵离我遥远的芦荟和蟹抓兰。说实话,我并不是爱花之人,而我对其的描述只想表达我最近视角落在与我关系并不精密的事物上,大有无所事事,精神寡淡之意。我鲜少与花同框,我觉得一个男人不可离花太近。  五一小假,我用了两天的时间一个来回,并没有去做那些重要的事
期刊
各位作家朋友,各位領导:  今年是《收获》创刊六十周年,按照中国的老话说是甲子年。六十年前,巴金先生和靳以先生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刊物,从此风雨兼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走到了今天。巴金给《收获》制定的办刊方针是“出人出作品”。巴老的话都是这样的简洁和朴素,比如“讲真话”,比如“把心交给读者”。年轻时不懂事,对这些话语并不过心,随着年龄增长,才渐悟这些话语中所蕴含的厚重分量。如果把《收获》比作
期刊
何 杰  南开大学汉文化学院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语言学研究。曾赴拉脱维亚大学讲学、任教两年,同时在波罗地海语言中心讲学。曾应邀赴德国汉诺威参加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一篇论文入选。出席第6届、9届、11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2009年论文入选美国布莱恩大学北美语言学会议。2012年应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邀请赴美交流学术。出版《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等
期刊
2008年3月28日,位于上海浦东的香格里拉酒店迎来了由当时新任校长茱·福斯特(Drew Faust)带队的一批来自哈佛大学的客人,主题为“亚洲、哈佛与世界”的哈佛中国论坛于当日在这里举行。这是哈佛大学校友会2000年设立“哈佛全球论坛”以来第三次举办中国论坛,规模之宏大,场面之壮观,前所未有。主办方在会议期间举办了两场招待会,用餐使用的筷子上都专门用汉字烫金印制了“哈佛大学”字样,且没有英文。 
期刊
醉西湖  苏堤之上路漫漫,却别有一种意境。柳树,这夜里黑色的剪影,在风里凝望,枝条挑起一轮清晰而纤小的圆月。繁密的枝叶凝聚着历史的深沉,修长的肢体拉长了时光的纵深。柳树平静地舒展,自由地舞动,每一棵柳都是西湖的一座孤岛,独有一份安逸,也有一种遥不可及的庄严。柳下木椅,月里静坐。西湖水起微澜,细碎的声响拽着思绪纷飞。鱼儿掀开水面又缩回头去,伴随有节奏的声响,留下渐渐消散的圆圈,模糊了水中的月。三面山
期刊
前几天跟山西散文家闫君聊天,谈到了对中国文学包括对中国散文的失望,其中一点,就是一致认为中国当下文学就像一场摊大饼的接力赛。这话似乎只能私下里谈,拿到明面上来说,就有危险,虽然我们都热爱中国文学,希望它能够更好,但这还是容易被人嘲笑,甚至招骂,于是将此话题赶紧打住,然后送闫君出门,转头一想,觉得如果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危险就不单是我说这话的危险,更是中国文学将来的危险了,于是就写下了一些乱起八糟的
期刊
“演员一出场一看脚底功夫,就知她(他)功底深不深”  2016年9月11日阴,小雨,南昌县展演中心  今天在南昌县展演中心观摩南昌县采茶剧团排练备赛的三个节目。  此次备赛的是江西省第二届“汤显祖戏剧奖·地方戏曲经典传统小戏折子戏大赛”,三个节目都是由县剧团的演员自己选报,全是女将。剧团全力给予支持。  最先排练的是《疯癫寻子》选场,表演者是剧团年轻演员刘小燕。2016年她在江两省优秀青年戏曲演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