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
摘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比较得出:德国的教育重在启蒙,发掘潜力,尊重自由,尊重个性发展;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西方差异;影响;前景
一、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德国家庭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德国的许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因此,德国家庭从小就注重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让孩子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德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自食其力为出发点的。如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計。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与德国相比,中国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二、两种不同的大学教育
我始终认为,中国的初中等教育水平并不差,差劲的地方,主要的问题在大学,中国的中学生升学压力大(其实比起我98年参加的山东高考来说,现在的学生压力要小很多了),主要在于我们的教育资源稀缺。学生们争夺教育资源的公平方式,现在看来还是成绩。如今我们还找不到比闭卷考试更公平的衡量学生水平的方式。而这样的应试教育确实挤压了学生的业余活动,降低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但这是应试教育这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中德教育的几个差别在于第一,两国差别最大的地方是,中国是初中等教育紧,大学松,而德国正好反过来。德国初等教育之后,中学分成了三个方向,其中的Gymnasium(文理中学)是可以再升大学的,其他的就多半向职业教育靠拢了。这些中学和小学的学生们,基本上只上半天课,下午会搞些选修之类的。学科选修的门类要比中国多好多,比如在文理中学毕业的学生,最后要参加一个类似中国的高考abitur,但选择考试的门类余地有很多。德国的大学也有好坏之分,专业也有热门,那怎么决定哪个同学去哪呢,最终的因素依然是abitur的note成绩。成绩差的只能去不好的专业或者等待。只不过德国中学生的压力比中国学生小很多,为啥会这样,一个是我上面谈到的,中国人把考大学当成出人头地的唯一方式,但中国教育资源还不多,想上好大学只能玩命拼。与之相比德国公立大学名额就宽松太多了,只要你成绩别不及格,总会有公立大学能上,且学费很低或全免。二是中国职业教育水平不高,体力劳动者价格太低,所以大家都玩命往大学挤。说白了,中国这种变态的应试教育完全是教育投入太少,学生争夺教育资源造成的。要想减轻学生负担,唯有加大投入,可这远远不够,你怎么保证人才质量?看下一段。
但德国的大学比中国就严多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中国大学毕业的留学生,来德国继续学业,很多竟然完不成学业,最后铩羽而归。前段时间有国内的高中毕业生给我来信咨询,说国内考不上大学能不能来德国上大学,先不说程序上这种情况不行,还有个语言关,即便是真这么搞,也很难毕业,因为德国大学要求很严,拿达姆的工科专业来说,完成硕士课程要实打实的考超过40门闭卷考试,杀手课又很多。德国的文科专业考试不多,但seminar很多,德语的论文写作很恐怖,抄袭的审查相当严格,这对语言是个大考验。在德国的大学,相当多的专业毕业学生只有三分之二,有的甚至只有二分之一!我的经验是,在德国完成学业的中国留学生里,相当多的,恰恰是在中国学习基础扎实的同学,是在中国学习就很好的同学,这也反证了我之前说的,中国的初中等教育在知识教授方面并不差,而且,经过我和我的阿拉伯同学,拉美同学,非洲同学的交流,也验证了我说的这一点。
我的下一个例子可能更会让国内的家长张大嘴巴,就是很多的德国华裔家庭,竟把他们的孩子拿到中国来接受中国的初等教育,除了巩固中文,更是对德国初等教育过于宽松的不屑,这难道不是对那些嘲笑中国初中等教育的讽刺吗?
第二,中德政治教育的显著不同。我前段时间参加一个讨论会,题目和经济危机有关,期间我谈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描述和奥地利学派ludwig von mises对其的反驳,我的同学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我在谈什么。事后我才知道,人家德国人根本中学就不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可人家在中学是接触诸如康德之类的哲学家的,神学也有涉猎。这就在给我们提了个醒,就是在人文科学领域,有没有一种思想是绝对正确的呢,我们的中等教育在自然科学上可以说是领先世界,但人文科学却大大落后,依然用一种思维在禁锢人们的头脑,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的价值往往受到贬损,这样的事例就不再举了。
第三,中德学生在自由度方面差别很大,但考试都有,尤其是大学,闭卷考试要比中国严格困难的多。我德国同学给我讲了这么个事例,就是在他上小学时,他的老师给其中一个学生剪了头发,因为太长,后学生家长把她告了,该老师被学校开除。学生留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这是个人权利,他人无权干涉。大学生听不听课自由选择,没人管你上不上自习,学不学习,一切全凭自觉,是不是很爽?可有严峻的考试等着你,如果成绩不好,小学的代价是不被老师推荐,失去上文理高中的机会,也就无法上大学,如果是大学,教授们基本没有通融的余地,只能等着补考,两次补考不过就被学校开除。是想被人管着学还是自己真能静下心了学?这恐怕没那么简单,总之一句话吧,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下苦功,如果不想或不适合学习,可以干点别的,在你批判应试教育的时候,先看看你够不够那个水平吧。
社会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三、结束语
从以上的对比中不难看出,中德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德国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重视教育是德国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这是我们应该吸取的经验,在国家的发展中将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那么我想“科教兴国”战略才会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大富翁家有本小气账[N].现代家庭报,1993.8.10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从拉纳的教子之道说起[N].人民日报,1995.1.13
摘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比较得出:德国的教育重在启蒙,发掘潜力,尊重自由,尊重个性发展;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西方差异;影响;前景
一、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德国家庭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德国的许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因此,德国家庭从小就注重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让孩子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德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自食其力为出发点的。如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摩托车,分担家里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計。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与德国相比,中国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二、两种不同的大学教育
我始终认为,中国的初中等教育水平并不差,差劲的地方,主要的问题在大学,中国的中学生升学压力大(其实比起我98年参加的山东高考来说,现在的学生压力要小很多了),主要在于我们的教育资源稀缺。学生们争夺教育资源的公平方式,现在看来还是成绩。如今我们还找不到比闭卷考试更公平的衡量学生水平的方式。而这样的应试教育确实挤压了学生的业余活动,降低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但这是应试教育这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中德教育的几个差别在于第一,两国差别最大的地方是,中国是初中等教育紧,大学松,而德国正好反过来。德国初等教育之后,中学分成了三个方向,其中的Gymnasium(文理中学)是可以再升大学的,其他的就多半向职业教育靠拢了。这些中学和小学的学生们,基本上只上半天课,下午会搞些选修之类的。学科选修的门类要比中国多好多,比如在文理中学毕业的学生,最后要参加一个类似中国的高考abitur,但选择考试的门类余地有很多。德国的大学也有好坏之分,专业也有热门,那怎么决定哪个同学去哪呢,最终的因素依然是abitur的note成绩。成绩差的只能去不好的专业或者等待。只不过德国中学生的压力比中国学生小很多,为啥会这样,一个是我上面谈到的,中国人把考大学当成出人头地的唯一方式,但中国教育资源还不多,想上好大学只能玩命拼。与之相比德国公立大学名额就宽松太多了,只要你成绩别不及格,总会有公立大学能上,且学费很低或全免。二是中国职业教育水平不高,体力劳动者价格太低,所以大家都玩命往大学挤。说白了,中国这种变态的应试教育完全是教育投入太少,学生争夺教育资源造成的。要想减轻学生负担,唯有加大投入,可这远远不够,你怎么保证人才质量?看下一段。
但德国的大学比中国就严多了,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中国大学毕业的留学生,来德国继续学业,很多竟然完不成学业,最后铩羽而归。前段时间有国内的高中毕业生给我来信咨询,说国内考不上大学能不能来德国上大学,先不说程序上这种情况不行,还有个语言关,即便是真这么搞,也很难毕业,因为德国大学要求很严,拿达姆的工科专业来说,完成硕士课程要实打实的考超过40门闭卷考试,杀手课又很多。德国的文科专业考试不多,但seminar很多,德语的论文写作很恐怖,抄袭的审查相当严格,这对语言是个大考验。在德国的大学,相当多的专业毕业学生只有三分之二,有的甚至只有二分之一!我的经验是,在德国完成学业的中国留学生里,相当多的,恰恰是在中国学习基础扎实的同学,是在中国学习就很好的同学,这也反证了我之前说的,中国的初中等教育在知识教授方面并不差,而且,经过我和我的阿拉伯同学,拉美同学,非洲同学的交流,也验证了我说的这一点。
我的下一个例子可能更会让国内的家长张大嘴巴,就是很多的德国华裔家庭,竟把他们的孩子拿到中国来接受中国的初等教育,除了巩固中文,更是对德国初等教育过于宽松的不屑,这难道不是对那些嘲笑中国初中等教育的讽刺吗?
第二,中德政治教育的显著不同。我前段时间参加一个讨论会,题目和经济危机有关,期间我谈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描述和奥地利学派ludwig von mises对其的反驳,我的同学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我在谈什么。事后我才知道,人家德国人根本中学就不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可人家在中学是接触诸如康德之类的哲学家的,神学也有涉猎。这就在给我们提了个醒,就是在人文科学领域,有没有一种思想是绝对正确的呢,我们的中等教育在自然科学上可以说是领先世界,但人文科学却大大落后,依然用一种思维在禁锢人们的头脑,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的价值往往受到贬损,这样的事例就不再举了。
第三,中德学生在自由度方面差别很大,但考试都有,尤其是大学,闭卷考试要比中国严格困难的多。我德国同学给我讲了这么个事例,就是在他上小学时,他的老师给其中一个学生剪了头发,因为太长,后学生家长把她告了,该老师被学校开除。学生留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这是个人权利,他人无权干涉。大学生听不听课自由选择,没人管你上不上自习,学不学习,一切全凭自觉,是不是很爽?可有严峻的考试等着你,如果成绩不好,小学的代价是不被老师推荐,失去上文理高中的机会,也就无法上大学,如果是大学,教授们基本没有通融的余地,只能等着补考,两次补考不过就被学校开除。是想被人管着学还是自己真能静下心了学?这恐怕没那么简单,总之一句话吧,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下苦功,如果不想或不适合学习,可以干点别的,在你批判应试教育的时候,先看看你够不够那个水平吧。
社会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三、结束语
从以上的对比中不难看出,中德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德国家长重视的恰恰是中国家长忽视的。重视教育是德国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这是我们应该吸取的经验,在国家的发展中将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那么我想“科教兴国”战略才会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大富翁家有本小气账[N].现代家庭报,1993.8.10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从拉纳的教子之道说起[N].人民日报,199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