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创业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j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目前全国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原因,探讨创业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就业
  作者简介:杨姗姗(1981-),女,黑龙江密山人,江苏省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吴大军(1978-),男,山东昌邑人,江苏省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江苏 淮安 22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金项目“设置创业教育学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水平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编号:HXGJ09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关系社会的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新时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高职教育必须与本科院校“错位经营”,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纷纷加大了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者们更是将其视为维系高职院校生死存亡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问题进行反思,在这种思潮下,转变思路,探讨创业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的作用,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我国高职学生就业现状
  统计资料显示,从1999年第一届扩招大学生毕业时起,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队伍不断壮大,同时每年都有数十万的高校毕业生不能正常就业,从各层次大学生就业率对比状况显示,扩招以来高职大学生就业率一直是最低的,尽管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增长幅度均高于研究生和本科生,但从整体结构看,高职生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而从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显示,高职大学生在校人数已占高校大学生在校总人数的近一半。高职学生就业的形势极其严峻。[1]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变革的过程中,高等学校的学生就业同样也面临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改革与就业制度改革的挑战,特别是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的“瓶颈”。同时,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及许多事业单位的改革产生大量的下岗和失业人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转化过来的进城农民工,这三股就业大军形成了21世纪最大的就业队伍,无形中加大了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激化了就业矛盾。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对高职类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急需一大批高职专门人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比现有高级技术人才的数量高出几倍至几十倍。[2]这说明企业对大专生实际上是有一定量的需求的。这些岗位是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3,4]所以从这一形势看,我国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
  二、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原因
  1.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高职教育有很长一段时间盲目地追随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偶尔借鉴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忽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特殊发展规律,造成摸索中成长的高职教育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高职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实践经验不太丰富、专业技能不求精湛、就业方向不甚明确等诸多问题。
  2.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基本雷同,没有特色,没有与地方经济建设很好结合,造成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缺乏特色。通过对本地多家企业的走访调研显示,学院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标准制订与学生就业实习等方面应多与企业沟通,使学院真正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以缓解毕业生就业困难与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紧缺这一矛盾。[5,6]
  3.师资队伍建设不理想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双师型”教师落实不太到位。大部分教师达不到“双师型”的要求。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很难处理好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关系。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高职毕业生。
  4.学校与人才需求方沟通不够
  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缺乏有效沟通,导致高职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制约着高职大学生就业。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作为高职毕业生的供需双方,彼此有效地沟通与协作能够促使双方在高职人才培养、知识构建、实践技能训练等方面达成共识,实现“双赢”。
  5.就业指导工作不系统
  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是随意性与临时性的;二是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三是缺乏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6.高职学生就业观念仍未改变
  错位的自我评价导致普遍就业期望值高;没有长远眼光导致职业前景判断能力不足;狭隘的思维方式导致过分追求地域专业。凡此种种,都给高职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制约了他们在就业中的正确选择。[7]
  三、 实践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1.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建设创新型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赋予高校新的责任与使命,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不同层面的人才,都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操守、道德规范、动手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工作和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不太满意,创新开拓精神的缺失已成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硬伤,如果再不加以重视,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很难符合创新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即使他们将来实现了就业,职业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创业教育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基础上的,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模式,是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的一项有效举措,形成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对高职生开展创业教育,既能改变高职人才素质培养不均衡的现状,又适应了创新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有利于高职生充分、有效地就业,同时保证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2.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能力
  (1)创业教育有助于实现高职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而不同”,促进高职生精神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特别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科技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而人文教育却不断边缘化。科技教育较多地注重学术价值和理性思维的训练,而对人的情感、意志、愿望等非理性因素以及科技对人性的价值、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的伦理规范等人文因素涉及较少。高职教育这种“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不仅不利于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后续发展。
  创业教育是围绕愿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展开的教育,即以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需要,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创业精神是以独立性、合作性、果断性、克制性、坚韧性、适应性为主要特征的。创业能力则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创业教育是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职业技能的科学训练,是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因此高职院校一旦真正构建起创业教育体系,必将有助于实现高职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而不同”,为精神贫乏的高职校园注入丰富的人文之水,促进高职生精神成人。
  (2)创业教育有助于改革课程体系,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目前已开始从追求规模转为追求质量。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一向被视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两套马车。创业教育的目标需要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来实现,因此,重视创业教育有助于改革高职现有的课程体系。重视创业教育必须将课程结构体系的建立从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转变到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上。
  高职院校改革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内容和设置上应有利于学生的创业。高职院校应以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标准,精选课程,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新颖性,除了学生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创业心理学知识、财务知识、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以及行业和领域的国际标准方面的知识,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课程结构,创建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3)创业教育有助于变“他学”为“自学”,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生学习动机普遍不强,厌学情绪较为明显,不愿学、不会学的居多。而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烈的归因动机,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种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就业。高职院校可以在新生入学后就对其开展创业教育,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初步的规划和定位,让学生发现自己与职场要求的差距,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从而让就业成为学习的动力。
  (4)创业教育让高职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着重突出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指出:“加强创业教育,就是要增强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帮助毕业生认识到社会上有许多创业的机会和有利条件,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开展创业教育,使学生了解创业是一种新的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实现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思想跨越,实现从传统就业向现代就业的转变。
  这种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增长点的高职院校更应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创业素质的高职人才,缓解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郭捍华.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16-19.
  [2]唐永泽.坚持就业指导,持续健康发展高职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18(2)24-25.
  [3]刘建春,喻林平.由高职学生就业状况论高职就业教育与战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2(3):1-3.
  [4]陈洪,甘晟光扩大高职学生就业的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5):41-42.
  [5]费小平.高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136-138.
  [6]郭泽峰.世界金融危机环境下高职学生就业观念误区成因及对策的探讨[J].职大学报,2009,(3):132-133.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发电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需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进行改革,而占企业人数比例最多的基层员工在面对改革时,因为改革的不确定性而会产生各种思想问题,严重时会阻碍企业改革的进程。通过对基层员工的问卷调查,找出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分析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找到相应的思路和对策,帮助发电企业在改革中应对此类问题。  关键词:发电企业;基层员工;思想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诸粤珊(1981-),女,广东
期刊
摘要:针对“集成电路系统设计”课程理论教学难度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EDA工具的使用和演示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既可以深刻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集成电路系统的设计能力。通过开设多种多样的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集成电路系统设计;EDA工具;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叶波(197
期刊
摘要:胜任素质理论作为人才学辩证发展的产物,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不足以取代以职位管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胜任素质理论尚不成熟,更不是灵丹妙药,应用胜任素质模型必须慎重,特别是将其运用到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方面。  关键词:胜任素质;模型;评价  作者简介:邓云(1977-),女,广东湛江人,广东电网公司湛江供电局,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广东 湛江 52
期刊
摘要: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近年来毕业设计质量不断下降。本文结合毕业设计环节中选题、团队合作、毕业答辩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论述,提出了一套在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中控制关键点方法,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选题;团队合作;毕业答辩  作者简介:江平(1971-),男,浙江嘉善人,嘉兴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赵瑞军(1980-),男,河北邯郸人,嘉兴学院教务处,研
期刊
摘要:美术教育既是传授美术知识、训练美术技能的过程,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过程。遵循学生心理特征、美术教学规律的原则,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则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并治疗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阳光心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心理学;阳光心理  作者简介:张晶(1975-),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江苏 苏州 215104)潘丽敏
期刊
摘要: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新时期,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预期教育,帮助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定位和调整择业期望值是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高校应结合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实际需求,探索分层次、分阶段的就业预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构建大学生就业预期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就业;职业发展;预期教育  作者简介:方留(1973-),男,安徽桐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笔者从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经验和体会。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出发,提出了该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乐宋进(1971-),男,江西宜黄人,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电机与电器;吕敬祥(1978-),男,湖南邵阳人,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单片机课程实验教学传统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思路。设计性实验教学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单片机课程实验为例介绍了设计性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既能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实践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单片机;设计性实验;Proteus;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任肖丽(1982-),女,辽宁朝阳人,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处于特殊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应从分析研究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入手,针对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采取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庆格乐(1983-),女,蒙古族,新疆乌鲁木齐人,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汪泽青(195
期刊
摘要:现代工程所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日益突出,这些特点都要求加强对工程类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实践教学的综合化、多元化、工程化、科学化出发,在分析工程类本科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工程类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特别提出了针对工科学生开展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建立多元创新实训的第二课堂等模式,以期提高教学改革的质量,更好的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工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