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朗读如同新家具,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形,而这种变形似乎将课堂教学中的所有生成彻底删除。比较经典的场景是这样的: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学生往往能读得声情并茂,可等学到下一个单元,或是总复习阶段,他们再读这篇曾经读得很动情的课文时,却味同嚼蜡,再也没有当初那种风起云涌的感动,甚至连初读这篇课文时的原点都回不到了。
从“朗读还原”这一奇怪现象不难看出,学生的朗读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性模仿。比如,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这样一些纯技术性的朗读措施的刻意堆砌,我们可以通过讲述、范读让学生模仿,可是他们的心却远远地站在文本以外,冷冷地旁观,未能心入文本、情随文动。
在进行课文朗读的指导时,教师的范读、学生的仿效也许不失为一种立竿见影的方式。但是,脱离了模仿的框架和特定场景,学生就找不到朗读的情感依托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指导课文朗读时,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铺垫和牵引,让他们心随情动,情随文动,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如此,我们才能有效地消解“朗读还原”现象。
一、关键词语攻坚法——释放核词威力,入心朗读
在指导苏教版第三册课文《秋游》的朗读时,我没有采取以往惯用的做法,即先程序化地范读,再让学生模仿语气、语调练读,也没有进行很多技术性的指导,如哪个词读重音强调出气势,哪个词重音轻读格外柔和,哪个词后面稍作停顿留下想象空间。
《秋游》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指导朗读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一望无边”这个词会让你联想到哪些事物。学生有的说茫茫的沙漠,有的说辽阔的草原,有的说浩渺的大海,有的说苍茫的丛林。我让他们在心里想着自己联想到的那个事物,再读一读“一望无边”这个词语,然后尝试把词语放到句子里,想着仰望蓝天时的感觉,再读一读句子。
很多时候,要读好一篇课文,先从读好几个重要的句子开始;要读好一个句子,先从读好几个关键性的词语开始。点滴铺陈,水到渠成。学生读得有拖腔、唱腔,可能与读书技巧有关;读得索然无味、了无情趣,还得从心着手,让心入文中,才能体会文本所传达的情意。
二、表演辅助联动法——引发通感效应,促进朗读
低年级的语文课本有许多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而低年级学生也喜欢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在朗读中,就可以让他们联想一下故事发生的情景,然后进行朗读。联想故事情景,一种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演一演剧情,当一当其中的角色,从而使获得角色认同后的朗读可以跟随情节而起伏变化。在教学《狐狸和乌鸦》的课文时,我让一部分学生扮演狐狸,一部分学生扮演乌鸦,使带着表演性质的分角色朗读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在具有浓厚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从而找到了最佳的朗读途径。
三、画面烘托还原法——催发实境联想,陪衬朗读
与课文内容相呼应的画面,可以形象地展现特定情境,触发学生想象的灵感,进入美的境界。在学生的朗读中,恰到好处地利用插图或多媒体画面,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氛围,使朗读犹如泉水,跟随情境的铺陈自然流淌。比如,教学《再见了,北京》一文,朗读第二自然段人们在奥运会闭幕式上尽情欢乐的文字时,我让学生看着礼花四起、群情欢腾的画面,用自己的朗读来诠释画面的内容,这更有力地把他们的心引入了当时的情境,从而获得了精彩的朗读体验。
四、音乐渲染激情法——激发匹配情感,支撑朗读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艺术,能在瞬间扭转人的心境,让听的人跟着旋律的起伏波动而心境剧变,心潮澎湃。
在朗读中使用音乐,也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感情随着朗读的内容和音乐的韵律而互动,这不失为深入理解文本的有效途径。根据课文类型选择与课文内容匹配、与情感基调相适宜的音乐,学生可以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浓郁氛围中,朗读也不由自主地应和上音乐的节奏和文本的基调。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言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沉淀的华夏文明的结晶,有丰富的内涵与深邃的外延,我们作为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引领学生心入文字,琅琅出声。
五、丰盈经验积蓄法——激荡实际生活,体验朗读
教育的根基在于生活,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才能够学会知识。学生朗读要到位,需要一个实际生活的基础,我们必须在朗读之前对他们进行实际生活的教育,需要匹配的实际生活作为心灵体验的基础。比如,带学生到野外去捉蝴蝶、抓蜻蜓;在小河里抓小鱼,洗自己的小脚丫,听小河流水的哗哗声,感受小河清凉的水冲击到自己的小腿上的那种力量,那种清凉。如此,周围的鸟语花香也能感受到了。有了类似的生活体验之后,再去读课文,学生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心灵的感受丰满了,阅读的色调也就自然丰满了。
(责编侯艳星)
从“朗读还原”这一奇怪现象不难看出,学生的朗读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性模仿。比如,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这样一些纯技术性的朗读措施的刻意堆砌,我们可以通过讲述、范读让学生模仿,可是他们的心却远远地站在文本以外,冷冷地旁观,未能心入文本、情随文动。
在进行课文朗读的指导时,教师的范读、学生的仿效也许不失为一种立竿见影的方式。但是,脱离了模仿的框架和特定场景,学生就找不到朗读的情感依托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指导课文朗读时,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铺垫和牵引,让他们心随情动,情随文动,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如此,我们才能有效地消解“朗读还原”现象。
一、关键词语攻坚法——释放核词威力,入心朗读
在指导苏教版第三册课文《秋游》的朗读时,我没有采取以往惯用的做法,即先程序化地范读,再让学生模仿语气、语调练读,也没有进行很多技术性的指导,如哪个词读重音强调出气势,哪个词重音轻读格外柔和,哪个词后面稍作停顿留下想象空间。
《秋游》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指导朗读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一望无边”这个词会让你联想到哪些事物。学生有的说茫茫的沙漠,有的说辽阔的草原,有的说浩渺的大海,有的说苍茫的丛林。我让他们在心里想着自己联想到的那个事物,再读一读“一望无边”这个词语,然后尝试把词语放到句子里,想着仰望蓝天时的感觉,再读一读句子。
很多时候,要读好一篇课文,先从读好几个重要的句子开始;要读好一个句子,先从读好几个关键性的词语开始。点滴铺陈,水到渠成。学生读得有拖腔、唱腔,可能与读书技巧有关;读得索然无味、了无情趣,还得从心着手,让心入文中,才能体会文本所传达的情意。
二、表演辅助联动法——引发通感效应,促进朗读
低年级的语文课本有许多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而低年级学生也喜欢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在朗读中,就可以让他们联想一下故事发生的情景,然后进行朗读。联想故事情景,一种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演一演剧情,当一当其中的角色,从而使获得角色认同后的朗读可以跟随情节而起伏变化。在教学《狐狸和乌鸦》的课文时,我让一部分学生扮演狐狸,一部分学生扮演乌鸦,使带着表演性质的分角色朗读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在具有浓厚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从而找到了最佳的朗读途径。
三、画面烘托还原法——催发实境联想,陪衬朗读
与课文内容相呼应的画面,可以形象地展现特定情境,触发学生想象的灵感,进入美的境界。在学生的朗读中,恰到好处地利用插图或多媒体画面,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氛围,使朗读犹如泉水,跟随情境的铺陈自然流淌。比如,教学《再见了,北京》一文,朗读第二自然段人们在奥运会闭幕式上尽情欢乐的文字时,我让学生看着礼花四起、群情欢腾的画面,用自己的朗读来诠释画面的内容,这更有力地把他们的心引入了当时的情境,从而获得了精彩的朗读体验。
四、音乐渲染激情法——激发匹配情感,支撑朗读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艺术,能在瞬间扭转人的心境,让听的人跟着旋律的起伏波动而心境剧变,心潮澎湃。
在朗读中使用音乐,也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感情随着朗读的内容和音乐的韵律而互动,这不失为深入理解文本的有效途径。根据课文类型选择与课文内容匹配、与情感基调相适宜的音乐,学生可以沉浸在如诗如画的浓郁氛围中,朗读也不由自主地应和上音乐的节奏和文本的基调。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言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沉淀的华夏文明的结晶,有丰富的内涵与深邃的外延,我们作为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引领学生心入文字,琅琅出声。
五、丰盈经验积蓄法——激荡实际生活,体验朗读
教育的根基在于生活,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才能够学会知识。学生朗读要到位,需要一个实际生活的基础,我们必须在朗读之前对他们进行实际生活的教育,需要匹配的实际生活作为心灵体验的基础。比如,带学生到野外去捉蝴蝶、抓蜻蜓;在小河里抓小鱼,洗自己的小脚丫,听小河流水的哗哗声,感受小河清凉的水冲击到自己的小腿上的那种力量,那种清凉。如此,周围的鸟语花香也能感受到了。有了类似的生活体验之后,再去读课文,学生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心灵的感受丰满了,阅读的色调也就自然丰满了。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