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黄的稻束》是一首具有“雕塑的质感和光辉”的诗歌,它具有较深的哲理性思考。本文试图从绘画和雕塑的角度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诗歌,还原诗歌的绘画之美,品味其雕塑之美,领悟其哲思之美。
关键词:诗歌教学;绘画;雕塑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79-1《金黄的稻束》这首诗歌是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诗中关于劳动生命的思考是架构在追寻理想和人生选择中的一座桥梁。这首诗歌的审美意义和诗人的哲理性思考让这首诗独具魅力,将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本文试图引领学生从绘画和雕塑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歌,通过想象联想再现诗中的描写的画面,揣摩“金黄的稻束”这一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诗歌蕴含的哲思及主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还原画面之美
中国古代的苏东坡论王维说:“其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现代的闻一多提出了新诗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可见诗歌与多种艺术形式之间都有其相通之处。在课前要求学生独自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的意象,在脑中想象成画面,并能用绘画、文字、图片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之所以将这一内容放在课前,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欣赏诗歌绘画美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诗歌的意象。而课前独自朗读则是出于尊重学生独特想象力的考虑。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金黄的稻束”和“疲倦的母亲”之间的联系,我出示了两张图片,一张是稻田里的稻束,一张是劳作中的母亲,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联想,学生能很快想到正是因为有母亲的辛勤劳作,才会有稻田的丰收。我特别启发学生思考稻束与稻穗的区别,学生就会明白稻束和母亲一样在孕育生命果实之后就走会向了生命的终点,理解了这两者之间的练习,也就理解了“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
二、品味雕塑之美
诗中写道:“没有一座雕像能比这更静默”。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雕塑的质感和光辉”,首先要对雕塑之美有个感性的认识,通过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雕塑作品,并简介雕塑的色彩之美、线条之美及永恒之美,让学生在诗歌中找到描写“金黄的稻束”相对应的特点,学生很快就根据文本找到了这尊雕塑的色彩是金黄色的,“站立”、“低首”刻画出了雕塑或直或曲的线条,而“静默”、“沉思”则赋予了雕塑永恒的美感。通过对诗歌文本的具体分析,借鉴雕塑的鉴赏手法,使学生充分理解这首诗歌语言所具有的“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这一特点。
三、领悟雕塑之美
雕塑之所以给人以永恒的美感,还在于它往往会引发我们的思考。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考,我提供给学生一段材料:选自作者郑敏的一段话:“那流水有声无声地汩汩流过,它的消逝感和金黄的稻束们的沉思凝静形成对比,显得不那么伟大,而稻束们的沉思却更是我们永久的一个思想”,让学生结合诗歌,写出对这首诗歌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后班级交流,教师适时点评,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对于这首诗歌中诗人的哲理性思考有着很多深浅不一的解说,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者提供者。学生的理解也许是不够深刻的,但贵在思考的过程。
反思这首诗歌的教学,抓住郑敏诗歌的特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绘画之美、雕塑之美、哲思之美。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实施效果来看,学生基本能理解这首诗歌的特点,理解了艺术之间的通感,并产生了很多可贵的思想火花,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在于以雕塑的鉴赏角度来理解这首诗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这首诗歌的哲理性比较难以理解,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人生阅历有限,大多数学生对诗歌中的哲理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如果课前能加强预习指导,将本节课的一些资料提前发给学生,特别是关于雕塑的鉴赏方法,补充学生的审美知识。并且注重课后巩固,提供一些关于这首诗的评论性文章作为学生的课后阅读资料,加深扩展学生对这首诗歌中的哲理性理解效果则更佳。
[参考文献]
[1]唐湜.郑敏静夜里的祈祷.新意度集.三联书店,1990(09).
[2]邱景华.疲倦而静默的母爱.名作欣赏,2010(25).
[3]白静.沉思的光辉——郑敏《金黄的稻束》的艺术解读.神州文学,2012(33).
关键词:诗歌教学;绘画;雕塑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79-1《金黄的稻束》这首诗歌是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诗中关于劳动生命的思考是架构在追寻理想和人生选择中的一座桥梁。这首诗歌的审美意义和诗人的哲理性思考让这首诗独具魅力,将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本文试图引领学生从绘画和雕塑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歌,通过想象联想再现诗中的描写的画面,揣摩“金黄的稻束”这一主要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诗歌蕴含的哲思及主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还原画面之美
中国古代的苏东坡论王维说:“其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现代的闻一多提出了新诗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可见诗歌与多种艺术形式之间都有其相通之处。在课前要求学生独自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的意象,在脑中想象成画面,并能用绘画、文字、图片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之所以将这一内容放在课前,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欣赏诗歌绘画美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诗歌的意象。而课前独自朗读则是出于尊重学生独特想象力的考虑。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金黄的稻束”和“疲倦的母亲”之间的联系,我出示了两张图片,一张是稻田里的稻束,一张是劳作中的母亲,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联想,学生能很快想到正是因为有母亲的辛勤劳作,才会有稻田的丰收。我特别启发学生思考稻束与稻穗的区别,学生就会明白稻束和母亲一样在孕育生命果实之后就走会向了生命的终点,理解了这两者之间的练习,也就理解了“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
二、品味雕塑之美
诗中写道:“没有一座雕像能比这更静默”。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雕塑的质感和光辉”,首先要对雕塑之美有个感性的认识,通过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雕塑作品,并简介雕塑的色彩之美、线条之美及永恒之美,让学生在诗歌中找到描写“金黄的稻束”相对应的特点,学生很快就根据文本找到了这尊雕塑的色彩是金黄色的,“站立”、“低首”刻画出了雕塑或直或曲的线条,而“静默”、“沉思”则赋予了雕塑永恒的美感。通过对诗歌文本的具体分析,借鉴雕塑的鉴赏手法,使学生充分理解这首诗歌语言所具有的“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这一特点。
三、领悟雕塑之美
雕塑之所以给人以永恒的美感,还在于它往往会引发我们的思考。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考,我提供给学生一段材料:选自作者郑敏的一段话:“那流水有声无声地汩汩流过,它的消逝感和金黄的稻束们的沉思凝静形成对比,显得不那么伟大,而稻束们的沉思却更是我们永久的一个思想”,让学生结合诗歌,写出对这首诗歌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后班级交流,教师适时点评,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对于这首诗歌中诗人的哲理性思考有着很多深浅不一的解说,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者提供者。学生的理解也许是不够深刻的,但贵在思考的过程。
反思这首诗歌的教学,抓住郑敏诗歌的特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绘画之美、雕塑之美、哲思之美。采用了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实施效果来看,学生基本能理解这首诗歌的特点,理解了艺术之间的通感,并产生了很多可贵的思想火花,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在于以雕塑的鉴赏角度来理解这首诗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这首诗歌的哲理性比较难以理解,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人生阅历有限,大多数学生对诗歌中的哲理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如果课前能加强预习指导,将本节课的一些资料提前发给学生,特别是关于雕塑的鉴赏方法,补充学生的审美知识。并且注重课后巩固,提供一些关于这首诗的评论性文章作为学生的课后阅读资料,加深扩展学生对这首诗歌中的哲理性理解效果则更佳。
[参考文献]
[1]唐湜.郑敏静夜里的祈祷.新意度集.三联书店,1990(09).
[2]邱景华.疲倦而静默的母爱.名作欣赏,2010(25).
[3]白静.沉思的光辉——郑敏《金黄的稻束》的艺术解读.神州文学,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