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灰色的月亮》作为志贺直哉在日本战败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一直以其卓越的表现力和精巧的构思受到日本文坛好评。本文将从标题解读入手,分析“灰色的月亮”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并考察标题与小说内部结构、人物心理变化的关联,从而探寻这篇小说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灰色的月亮》;志贺直哉;标题解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32-02
志賀直哉的短篇小说《灰色的月亮》于1946年1月发表于岩波书店的大众杂志《世界》(创刊号)上,当时太平洋战争刚结束不久,日本作为战败国正处于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的艰难境地。小说以遭受空袭后满目疮痍的东京为背景,刻画了一个因粮食短缺而即将饿死的流浪少年形象。全文虽然只有短短的四页,但其中表现出的深刻感染力和作者精巧的构思却一直备受日本文学界好评。宇野浩二曾评价《灰色的月亮》“捕捉到了大部分人习惯忽视的事物,以简洁的写作手法将战后日本世情的一隅生动而又清晰地旱现出来”。[1]宫越勉也曾称赞《灰色的月亮》“不愧为小说中的名篇,竞在如此短小的篇幅内将刚刚经历战败的日本极具象征性地表现出来,这篇绝佳的作品令人赞叹志贺直哉作为小说家的本领”。[2]那么,作者值得称赞的“写作手法”与“作为小说家的本领”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的呢?本文将从文章标题入手,分析“灰色的月亮”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深意,并考察标题与文章内部结构、人物心理变化的关联,从而探寻这篇可称之为“名作”的小说的魅力。
一、从“白色的月亮”到“灰色的月亮”
《灰色的月亮》的完成并非一蹴而就,据下冈友加的考证,这部作品是基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1945年10月16日志贺直哉在电车内目睹了一个濒临饿死的小孩,同年11月10日作者开始执笔创作,并用了4天的时间完成了这篇小说。[3]即从实际事件发生到作品创作完成,作者构思了将近一个月。正如织田作之助所指出的“从亲身体验到《灰色的月亮》完成,期间作者必定在遣词造句上耗费了相当的苦心,在最后的润色加工上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4],《灰色的月亮》在定稿之前经历了两次改稿,两篇草稿的内容与最终发表的原文存在多处差异,第一篇草稿只写到了电车内“二十五六岁的红圆脸青年”与“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为放行李而相互谦让的情节(以下称为草稿一),第二篇草稿与定稿情节基本相似(以下称为草稿二),以下笔者将着重讨论两篇草稿与定稿中关于“月亮”的部分。
小说开头写到“我”在车站等待绕道品川的电车,这时文中出现了“月亮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这一场景的描写。草稿与定稿中的原文分别如下:
草稿一: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5]
草稿二:天色微阴,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白色的月亮低垂着,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
定稿:天色微阴,灰色的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月亮很低,不知什么缘故,看起来好像很近。[6]
值得注意的是,草稿一的旁注中添加了“白色的月亮”这些字样,可见作者在创作草稿一时已有心将月亮设定为“白色”,而这一设定在草稿二中直接作为原文出现了,但到了定稿中又变成了“灰色的月亮”。从“白色的月亮”到“灰色的月亮”的转换,正体现了作者精细的考量和高超的写作功力。小说开篇即对残破的东京车站进行了一系列描写,如“没有屋顶的走廊”、“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空荡的月台”等等,这‘连串意象的出现立时烘托出一种荒凉灰败的气氛,同时也奠定了整篇小说阴沉的基调。若此时笼罩着这些残败景象的是一片洁白的月光,未免令人觉得光线过于强烈,与周围的场景格格不入,而换成阴暗、朦胧的“灰色月光”,则与残破的“废墟”、因遭受空袭而“失掉屋顶的走廊”等景象正相契合。此外,“灰色的月亮”这一意象又与前文中“令人阵阵发寒”的空气、“阴沉的天色”等共同酿成了一种阴暗、不详的氛围。在这种不详的氛围中,饿得东倒西歪、奄奄一息的流浪少年工的登场也就显得更为自然,符合情理。而换成“白色的月光”,则立时失去了这种效果。可见作者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有了以上的改写。
二、“灰色的月亮”的“暗”与人物心情的“暗”
小说中“灰色的月亮”这一景物的出现,并不只起到气氛烘托的作用,它还与文中“我”的心理变化紧密相关。
赤木俊曾指出“志贺的文学是一出心理解放剧”,他认为志贺直哉的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基本经历了“排斥、矛盾、和解、协调”四个阶段。[7]而在《灰色的月亮》中,“我”的心理变化确实经历了“排斥、矛盾”两个阶段,但从小说最后而对“濒临饿死”的少年工,“我”自觉无能为力,只能“怀着黯淡的心情从涉谷下车”的情节来看,“我”的心境最终并未达到“和解、协调”的阶段。实际上,小说中“我”的心理变化可以分为“暗→明→暗→暗”四个阶段,除了中间短暂的气氛转换,从最初上车到最后下车,“我”的心情基本‘直处于阴郁的状态,而这份心情的黯淡正与“灰色的月亮”所营造出的阴暗气氛紧密契合,只是“暗”的程度有所变化。
小说中“我”的心境变化皆与少年工的状态变化有关。文章最初写到“我”在东京站上车后发现自己旁边坐着一个“闭着眼睛,邋遢地张着嘴”,身子不断东倒西歪的孩子,心底生出了一丝“不快”,这时“我”的心情进入了第一个阶段的“暗”。由于这个孩子背靠着“我”,“我”并没有看清他的真实状态,只误以为是个不顾仪态,在电车内打瞌睡的孩子,心里有些嫌弃,便不漏痕迹地拉开了与他的距离。此时“我”心情的黯淡仅是一种对举止粗俗的陌生人本能的排斥。而后故事继续发展,电车到了有乐町、新桥站,几个看着像是外出采购的人上了车,“二十五六岁的红圆脸青年”与“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为存放行李而相互谦让,这个场景让“我”感到“心情变好”,接着电车内四、五个公司职员模样的人用诙谐的语气取笑少年工东倒西歪的样子,几个人的笑声令车厢里出现了“一点快活的气氛”。这是整篇小说中唯一气氛较为明快的场而,这时不仅“我”个人的心情由“暗”变“明”,整个车厢的集体氛围也达到了由“暗”至“明”的转变。而此时的少年工仍然“剧烈地摇晃着身体”。很快,“圆脸青年”指出了少年工“濒临饿死”的真实状态,这时战败后日本社会的粮食短缺问题和饥饿问题浮出水而,由于这些问题在当时是一种常态,车内的乘客很快反应过来,立时都噤了声,车厢内的气氛也急转直下,由“明”入“暗”。而此时的“我”也开始认真观察身边的少年工,这里出现了对少年工详细的肖像描写,“穿着材质粗糙的工人服,肩头已经绽开,从里而补上了一块毛巾布”,“军帽下露出脏兮兮的细脖颈”,这身破烂的穿着和瘦弱的身形皆验证了“圆脸青年”的猜测,这时“我”对少年工的态度由之前的“感到不快”变成“为之凄然”,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此时的少年工“身体己不再摇晃”,显然是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可以说,此刻随“我”的心情一同黯淡下去的还有少年工未来的命运。接着少年工因为饥饿过度而身体失重,突然向“我”这边倒了过来,尽管“我”内心同情少年工,这一瞬间却“条件反射似地用肩头把他的身子撞了回去”,等反应过来已是满心愧疚,更惊讶于少年工的体重之轻。这一场景也侧而反映了少年工之前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出于歉意,“我”开始与少年工搭话,得知少年工从涉谷站便上了车,车内的乘客提醒他“已经绕了一圈”,但这孩子显然是个流浪儿,无家可归,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因而他只是用低得几乎听不到的声音应了一句“去哪里都是一样”。这句充满绝望和无奈的话语已然昭示了少年工最后黯淡的命运,而这话落入“我”的耳中,也不可避免地使“我”的心情陷入了更加深沉的灰暗中。少年工对自己的人生显然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他放弁了挣扎,任凭电车将他带去未知的地方。于是车厢里的乘客和“我”都不再议论少年工的事情。对于即将饿死的少年工,“我”确实生出了无限的同情,但也仅限于同情。日本战败之后,粮食危机威胁着国民的生存,当时几乎人人都而临粮食短缺的问题,“我”也因为饥饿减重到只有九十多斤,对少年工的处境无能为力,最后只能“怀着黯淡的心情”在涉谷站下了车。此时‘我”的这份“黯淡的心情”,不只源于无法帮助少年工的失落,更隐含着对战后颓废的世相和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整篇小说的氛围与“我”的心理变化皆围绕着一个“暗”字,这也正与小说标题“灰色的月亮”所投射出的“暗”相呼应。从全文来看,“灰色的月亮”所笼罩着的,并不只是文章最初描写的“日本桥旁残破的废墟”,还有在战败后荒凉的社会中艰难生存的民众残破的内心。可以说,“灰色的月亮”正象征着战后在物质与精神双方而皆陷入灰暗境地的日本社会。
三、结语
以上,笔者以标题解读为中心,对志贺直哉的短篇小说《灰色的月亮》进行了重新考察,得出“灰色的月亮”不仅作为一种灰暗意象在全文中起到了气氛烘托的作用,更与小说中的“我”不同阶段的“黯淡心情”相互呼应。志贺直哉将精巧的构思注入小说,赋予标题“灰色的月亮”以深刻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自己作为小说家的高超写作技巧。
注釋:
[1][日]宇野浩二:《志贺直哉的文章》,刊登于《世界》杂志第123号,岩波书店,1956年,第223页.
[2][日]宫越勉:《精读
关键词:《灰色的月亮》;志贺直哉;标题解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32-02
志賀直哉的短篇小说《灰色的月亮》于1946年1月发表于岩波书店的大众杂志《世界》(创刊号)上,当时太平洋战争刚结束不久,日本作为战败国正处于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的艰难境地。小说以遭受空袭后满目疮痍的东京为背景,刻画了一个因粮食短缺而即将饿死的流浪少年形象。全文虽然只有短短的四页,但其中表现出的深刻感染力和作者精巧的构思却一直备受日本文学界好评。宇野浩二曾评价《灰色的月亮》“捕捉到了大部分人习惯忽视的事物,以简洁的写作手法将战后日本世情的一隅生动而又清晰地旱现出来”。[1]宫越勉也曾称赞《灰色的月亮》“不愧为小说中的名篇,竞在如此短小的篇幅内将刚刚经历战败的日本极具象征性地表现出来,这篇绝佳的作品令人赞叹志贺直哉作为小说家的本领”。[2]那么,作者值得称赞的“写作手法”与“作为小说家的本领”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的呢?本文将从文章标题入手,分析“灰色的月亮”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深意,并考察标题与文章内部结构、人物心理变化的关联,从而探寻这篇可称之为“名作”的小说的魅力。
一、从“白色的月亮”到“灰色的月亮”
《灰色的月亮》的完成并非一蹴而就,据下冈友加的考证,这部作品是基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1945年10月16日志贺直哉在电车内目睹了一个濒临饿死的小孩,同年11月10日作者开始执笔创作,并用了4天的时间完成了这篇小说。[3]即从实际事件发生到作品创作完成,作者构思了将近一个月。正如织田作之助所指出的“从亲身体验到《灰色的月亮》完成,期间作者必定在遣词造句上耗费了相当的苦心,在最后的润色加工上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4],《灰色的月亮》在定稿之前经历了两次改稿,两篇草稿的内容与最终发表的原文存在多处差异,第一篇草稿只写到了电车内“二十五六岁的红圆脸青年”与“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为放行李而相互谦让的情节(以下称为草稿一),第二篇草稿与定稿情节基本相似(以下称为草稿二),以下笔者将着重讨论两篇草稿与定稿中关于“月亮”的部分。
小说开头写到“我”在车站等待绕道品川的电车,这时文中出现了“月亮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这一场景的描写。草稿与定稿中的原文分别如下:
草稿一: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5]
草稿二:天色微阴,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白色的月亮低垂着,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
定稿:天色微阴,灰色的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月亮很低,不知什么缘故,看起来好像很近。[6]
值得注意的是,草稿一的旁注中添加了“白色的月亮”这些字样,可见作者在创作草稿一时已有心将月亮设定为“白色”,而这一设定在草稿二中直接作为原文出现了,但到了定稿中又变成了“灰色的月亮”。从“白色的月亮”到“灰色的月亮”的转换,正体现了作者精细的考量和高超的写作功力。小说开篇即对残破的东京车站进行了一系列描写,如“没有屋顶的走廊”、“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空荡的月台”等等,这‘连串意象的出现立时烘托出一种荒凉灰败的气氛,同时也奠定了整篇小说阴沉的基调。若此时笼罩着这些残败景象的是一片洁白的月光,未免令人觉得光线过于强烈,与周围的场景格格不入,而换成阴暗、朦胧的“灰色月光”,则与残破的“废墟”、因遭受空袭而“失掉屋顶的走廊”等景象正相契合。此外,“灰色的月亮”这一意象又与前文中“令人阵阵发寒”的空气、“阴沉的天色”等共同酿成了一种阴暗、不详的氛围。在这种不详的氛围中,饿得东倒西歪、奄奄一息的流浪少年工的登场也就显得更为自然,符合情理。而换成“白色的月光”,则立时失去了这种效果。可见作者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有了以上的改写。
二、“灰色的月亮”的“暗”与人物心情的“暗”
小说中“灰色的月亮”这一景物的出现,并不只起到气氛烘托的作用,它还与文中“我”的心理变化紧密相关。
赤木俊曾指出“志贺的文学是一出心理解放剧”,他认为志贺直哉的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基本经历了“排斥、矛盾、和解、协调”四个阶段。[7]而在《灰色的月亮》中,“我”的心理变化确实经历了“排斥、矛盾”两个阶段,但从小说最后而对“濒临饿死”的少年工,“我”自觉无能为力,只能“怀着黯淡的心情从涉谷下车”的情节来看,“我”的心境最终并未达到“和解、协调”的阶段。实际上,小说中“我”的心理变化可以分为“暗→明→暗→暗”四个阶段,除了中间短暂的气氛转换,从最初上车到最后下车,“我”的心情基本‘直处于阴郁的状态,而这份心情的黯淡正与“灰色的月亮”所营造出的阴暗气氛紧密契合,只是“暗”的程度有所变化。
小说中“我”的心境变化皆与少年工的状态变化有关。文章最初写到“我”在东京站上车后发现自己旁边坐着一个“闭着眼睛,邋遢地张着嘴”,身子不断东倒西歪的孩子,心底生出了一丝“不快”,这时“我”的心情进入了第一个阶段的“暗”。由于这个孩子背靠着“我”,“我”并没有看清他的真实状态,只误以为是个不顾仪态,在电车内打瞌睡的孩子,心里有些嫌弃,便不漏痕迹地拉开了与他的距离。此时“我”心情的黯淡仅是一种对举止粗俗的陌生人本能的排斥。而后故事继续发展,电车到了有乐町、新桥站,几个看着像是外出采购的人上了车,“二十五六岁的红圆脸青年”与“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为存放行李而相互谦让,这个场景让“我”感到“心情变好”,接着电车内四、五个公司职员模样的人用诙谐的语气取笑少年工东倒西歪的样子,几个人的笑声令车厢里出现了“一点快活的气氛”。这是整篇小说中唯一气氛较为明快的场而,这时不仅“我”个人的心情由“暗”变“明”,整个车厢的集体氛围也达到了由“暗”至“明”的转变。而此时的少年工仍然“剧烈地摇晃着身体”。很快,“圆脸青年”指出了少年工“濒临饿死”的真实状态,这时战败后日本社会的粮食短缺问题和饥饿问题浮出水而,由于这些问题在当时是一种常态,车内的乘客很快反应过来,立时都噤了声,车厢内的气氛也急转直下,由“明”入“暗”。而此时的“我”也开始认真观察身边的少年工,这里出现了对少年工详细的肖像描写,“穿着材质粗糙的工人服,肩头已经绽开,从里而补上了一块毛巾布”,“军帽下露出脏兮兮的细脖颈”,这身破烂的穿着和瘦弱的身形皆验证了“圆脸青年”的猜测,这时“我”对少年工的态度由之前的“感到不快”变成“为之凄然”,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此时的少年工“身体己不再摇晃”,显然是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可以说,此刻随“我”的心情一同黯淡下去的还有少年工未来的命运。接着少年工因为饥饿过度而身体失重,突然向“我”这边倒了过来,尽管“我”内心同情少年工,这一瞬间却“条件反射似地用肩头把他的身子撞了回去”,等反应过来已是满心愧疚,更惊讶于少年工的体重之轻。这一场景也侧而反映了少年工之前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出于歉意,“我”开始与少年工搭话,得知少年工从涉谷站便上了车,车内的乘客提醒他“已经绕了一圈”,但这孩子显然是个流浪儿,无家可归,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因而他只是用低得几乎听不到的声音应了一句“去哪里都是一样”。这句充满绝望和无奈的话语已然昭示了少年工最后黯淡的命运,而这话落入“我”的耳中,也不可避免地使“我”的心情陷入了更加深沉的灰暗中。少年工对自己的人生显然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他放弁了挣扎,任凭电车将他带去未知的地方。于是车厢里的乘客和“我”都不再议论少年工的事情。对于即将饿死的少年工,“我”确实生出了无限的同情,但也仅限于同情。日本战败之后,粮食危机威胁着国民的生存,当时几乎人人都而临粮食短缺的问题,“我”也因为饥饿减重到只有九十多斤,对少年工的处境无能为力,最后只能“怀着黯淡的心情”在涉谷站下了车。此时‘我”的这份“黯淡的心情”,不只源于无法帮助少年工的失落,更隐含着对战后颓废的世相和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整篇小说的氛围与“我”的心理变化皆围绕着一个“暗”字,这也正与小说标题“灰色的月亮”所投射出的“暗”相呼应。从全文来看,“灰色的月亮”所笼罩着的,并不只是文章最初描写的“日本桥旁残破的废墟”,还有在战败后荒凉的社会中艰难生存的民众残破的内心。可以说,“灰色的月亮”正象征着战后在物质与精神双方而皆陷入灰暗境地的日本社会。
三、结语
以上,笔者以标题解读为中心,对志贺直哉的短篇小说《灰色的月亮》进行了重新考察,得出“灰色的月亮”不仅作为一种灰暗意象在全文中起到了气氛烘托的作用,更与小说中的“我”不同阶段的“黯淡心情”相互呼应。志贺直哉将精巧的构思注入小说,赋予标题“灰色的月亮”以深刻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自己作为小说家的高超写作技巧。
注釋:
[1][日]宇野浩二:《志贺直哉的文章》,刊登于《世界》杂志第123号,岩波书店,1956年,第223页.
[2][日]宫越勉:《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