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总体存在的情况是:重课本教学,轻课外活动[重教师分析,轻学生实践[重学生书面作业,轻学生口语训练。而新课程标准正是针对诸如此类的弊端,而设置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环节。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综合性学习既是新课改的亮点,可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语文“综合性”一是将听说读写融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要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我觉得首先得弄清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综合性学习要有计划性。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学生明确任务,有组织、有章法地开展活动。具体操作可参照各册教材中的活动建议。
2.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应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开展活动。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课文中的选文放在课堂并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
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具有生成性、多层性。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在不断生成中,不能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要发掘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言行及时评价、激励和督导。
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呢?我想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谈几点浅略的看法:
一、教师首先要对“综合性学习”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部分,用编者的话说那就是“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所以“综合性学习”也是“语文旅行”中一次探险活动,综合性学习就是从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的目的出发来进行设计的。它提倡的是跨领域学习,及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学习。
二、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并不是我简单的走出课堂,搞一次秋游、春游或参加集体活动之类的实践。而是我们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结合当前阶段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实践活动。
三、活动应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力
我们在指导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应该从过程评价及价值观的体现出发,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
四、教师注重并指导学生对课外资源的收集及开发
这里主要指学生自己利用自己与生活接触的机会,对课外课程资源的收集和开发。这些资源包括:1、自然性资源,如 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名山大川,农田水利,园林花卉,城市景观等等。2、 社会性资源。3、人文性资源。(即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如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
五、综合性学习应巧妙利用各类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学校资源、自然、社会资源、家庭资源。学校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校园文化环境等等。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讲故事、演讲,辩论、答辩、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写字比赛、查字典、手抄报、演课本剧等。自然、社会语文学习资源包括:人才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黑板报、读报窗、宣传廊等),文化艺术环境(如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等)。家庭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材料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利用这些资源,就是联系生活学语文,服务社会用语文。
综合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和科学创新思想的一个环节,确实值得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重视。它是把课内与课外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愿我们每位同仁做一个有心人,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尽的天职承担起来。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综合性学习既是新课改的亮点,可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语文“综合性”一是将听说读写融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要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我觉得首先得弄清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综合性学习要有计划性。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学生明确任务,有组织、有章法地开展活动。具体操作可参照各册教材中的活动建议。
2.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应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开展活动。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课文中的选文放在课堂并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
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具有生成性、多层性。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在不断生成中,不能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要发掘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言行及时评价、激励和督导。
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呢?我想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谈几点浅略的看法:
一、教师首先要对“综合性学习”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部分,用编者的话说那就是“一次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所以“综合性学习”也是“语文旅行”中一次探险活动,综合性学习就是从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的目的出发来进行设计的。它提倡的是跨领域学习,及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学习。
二、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并不是我简单的走出课堂,搞一次秋游、春游或参加集体活动之类的实践。而是我们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结合当前阶段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实践活动。
三、活动应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力
我们在指导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应该从过程评价及价值观的体现出发,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
四、教师注重并指导学生对课外资源的收集及开发
这里主要指学生自己利用自己与生活接触的机会,对课外课程资源的收集和开发。这些资源包括:1、自然性资源,如 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名山大川,农田水利,园林花卉,城市景观等等。2、 社会性资源。3、人文性资源。(即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如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
五、综合性学习应巧妙利用各类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学校资源、自然、社会资源、家庭资源。学校资源包括语文教师、课代表、文学社、图书馆、校园文化环境等等。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讲故事、演讲,辩论、答辩、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写字比赛、查字典、手抄报、演课本剧等。自然、社会语文学习资源包括:人才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文化(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黑板报、读报窗、宣传廊等),文化艺术环境(如建筑雕塑、园林花卉、标牌广告、书画走廊等)。家庭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材料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利用这些资源,就是联系生活学语文,服务社会用语文。
综合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和科学创新思想的一个环节,确实值得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重视。它是把课内与课外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愿我们每位同仁做一个有心人,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尽的天职承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