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已有经验,实现自主成长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_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愉悦课堂"教学研究的开展,激发我们思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成长的基点是什么呢?新的"数学课标"由"双基"拓展为"四基",新增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给了我们灵感,让我们深受启发。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的实质就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的思想引领我们思考:教育离不开学生经验,具有渐进嬗变过程。学生的经验是教育的源流,应该伴随数学教学的始终。因此,我们初步形成了以学生"已有经验"为源,以"经验生长"为流的"源流式"教学法。
  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如下:
  提出问题,挖掘生活之源
  
  自主探索,展示已有经验追根溯源教学起点
  
  解决问题,借助正面经验
  
  及时反思,促进经验生长
  
  巩固拓展,内化活动经验顺流而下教学过程
  
  全课总结,建构经验网络—积流蓄源教学总结
  "源流式"教学法分六步、三大环节。一二步为第一环节,追根溯源;三至五步为第二环节,顺流而下;第六步为第三环节,积流蓄源。本模式倡导有两条线贯穿整堂课,一条是探究线: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及时反思——巩固拓展——全课总结;一条是经验线:挖掘生活之源——展示已有经验——借助正面经验——促进经验生长——内化活动经验——建构经验网络。探究线关注的是学习活动采用的方式方法,是教师的主导线,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经验线关注的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不断生长,是学生的自主线,是数学教学的目标。
  下面,就以"2、5倍数的特征"一课的教学为例,简单阐述每一步设计的原因与操作的基本方法。
  第一步:提出问题,挖掘生活之源
  学生在进入数学课堂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教师要了解学生,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有效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学习的基础。比如,在教学5倍数的特征时,教师搜索学生有关的生活经验,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校园集体舞比赛的情境,通过跳圆圈舞每组5人,参加的总人数是5乘组数,总是5的倍数的经验,由生活经验自然转化为数学问题,引出对5倍数特征的研究。
  第二步:自主探索,展示已有经验
  学生在学习新知时,总是会受已有经验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教师只有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才能有机会充分地展示已有经验,既有利于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及时修改教学设计,适应学生的学习,促其自主探索。在学生自主探究2、5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充分让学生观察百数表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凭借已有经验的探究成果。除了从个位观察得到的规律之外,还发现5倍数特征是一个比一个多5,竖着看一个比一个多10,这些发现源于学生探索规律的经验,而发现2的倍数都是双数,则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第三步:解决问题,借助正面经验
  根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学习无不涉及到原有经验的迁移。纵观小学数学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数学学习具有类似性,知识经验间的相互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经验具有很强的迁移价值。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已有经验中搜索、筛选正面经验,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如,教学2倍数特征时,教师从学生展示的经验中挑选了"2倍数的个位是双数"这个关注个位的经验,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在教学5倍数的特征时,借助了2倍数特征探究的方法,有效促进了对问题的解决。借助两次圈数(即从百数表中圈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直接经验(个位是0的数被圈了两次),得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第四步:及时反思,促进经验生长
  当学生经历一定的数学学习过程之后,头脑中或多或少会形成一些数学活动经验,而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散的、肤浅的,甚至是不够准确的,学生还需要回味、比较、梳理,然后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从而获得活动经验。显然,联结"过程"和"经验"的这一活动过程正是学生的反思过程。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促进活动经验的生长。比如:教学完5倍数的特征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自主小结研究过程与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借助学生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自主提升对经验的认识,又可以使学生获得自主进行经验生长的经验。
  第五步:巩固拓展,内化活动经验
  活动经验的积累不能指望一两次数学活动就完成,而应在形成初步的经验之后,创设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使其经验由单薄变丰富的机会,促使学生内化经验。如,在5和2倍数特征学习完后,分别设计了随机练习:判断哪些数是2的倍数或5的倍数;又在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特征学习完成后,设计了猜数游戏这个综合练习: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6,是2的倍数,并且是5的倍数,它是多少?接着又设计了用摆小棒分小棒的方法探究"为什么判断2或5的倍数只看个位就行了?"的活动,深化了活动经验。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经验不断提升、逐渐内化,完成数学活动经验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生长。
  第六步:全课总结,建构经验网络
  我们讲究知识建构,其实,除了知识之外,方法、情绪体验等都可以建构归网,而他们都属于经验的范畴,完整地说应该是建构经验网络。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全课总结时,要注意全面总结,学生总结一般比较注重知识:学会了2倍数的特征、5倍数的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在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呢?从而促使学生总结出:判断是不是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看它的个位;研究特征的时候,可以经过举例——发现——验证——总结的研究过程等,这样的带有成功喜悦等积极情感的活动经验,比单纯的知识经验更有力,可以为探究其他数倍数的特征以及其他数学规律,积蓄更丰盈的经验之源。
  源流式教学法是创建"自主学习,愉悦课堂"的一次有益尝试。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如此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已有经验,对学生的经验知根知底,切实把握课堂生成,做到灵活有效地处理,从而能够做到给予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使数学知识在学生心灵中以一种自然生长的状态产生,有利于"知识点"结网、"思想方法"成链,活动经验统整化,能令学生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优化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自主发展。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的影响,国家和社会都理应给予积极地关注。  一、“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文本素材,大力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潜心会文;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文本素材 语言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用教材教学生学乐学的数学,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数学。在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上,教师要善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开发和创造。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教材。应当看到,教材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不断改变,离婚率的逐步上升,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逐年增多。因此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单亲家庭要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如今,单亲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社会中广泛存在着,对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近几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
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在他的《用心灵赢得心灵》这本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现在的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应该融入到整个社会中,更应该是个大写的’人’。"因此,我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就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我的教育内涵就是人的教育。说句实在话,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一种幸运,因为用心,所以精彩!在我的努力下,在我的辛勤的耕耘下,把我们班建设成了一个"和谐、竞争、责任、超越"为主旋律的班集体。我班班风正,
摘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中历史的常规教学也需要尽量做到开卷有益。拥有出色导课技能的教师能够在教授新知识之前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简要叙述几种针对初中历史常规教学的导课技能,供大家讨论和交流分析之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 常规教学 导课技能  “万事开头难”,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初中的历史课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没有好
【摘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已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理念。展示"优生"风采,是教师水平的反映。而转化每一个"学困生"才是一名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的真正体现。随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每一位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警惕,必须时刻把转化"学困生"放在首位,精心研究,倾注关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才能不辱数学教师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关注学困生爱心追求  学困生是是指在学习中有一定困难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也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课程。它以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抓不住活动的本质,一味的为活动而活动,结果使课堂教学看上去热热闹闹,但效果却不尽人意,有时甚至与教育目标相去甚远。那么,如何开展有效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呢?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一、要明确活动目标  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必须把握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 新生管理 班级发展  一、掌握新生的第一手资料  新生入学后,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特别是要和小学的班主任取得联系,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新生的第一手资料。作为新生班主任,应多次下到学生宿舍,与新生亲切交谈,尽量找当前学生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进行交流,达到尽快熟悉、了解每
《品社与社会》学科强调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感悟、及探究。在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时,他们的生理、心理均未发展成熟,他们拥有的是情感体验和知识获得的巨大潜能,那么教师就需要充分理解和估计学生的"多元智慧"及不同认知风格的存在,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促进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促进多元智慧与丰富的学习资源相结合。  一、注重方法的指导及能力的培养  本学科十分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