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方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知,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把教学工作、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才能适应这个对人们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而课堂教学又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笔者就如何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谈3点建议。
1 例题精选精讲,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理顺解题思路、明确解题规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精选,找出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例题。一方面,在选例题时要突出问题中所蕴含的学科思想与方法、人文情感,根据教学内容精选例题。例题涉及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不必追求偏、怪、难;不要贪多,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对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选题时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所选的题目应有不同的层次与梯度,使基础好的学生能解高档题,基础差的学生能解低档题、争取中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另外,例题“精讲”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深讲透,分析过程要强化。例题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解答结果,也不是为了展示解题过程,而是通过题目的解答过程为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原型或模式,教会如何找准切入点。既然是“精讲”,就不能“满堂灌”,可以以教师讲评为主,也可以采用双边讲评等形式。教学中应重视题目分析过程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解题思路,尤其在沟通已知和未知的关键点上,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和思考,搞清弄懂,切实掌握解题的核心和本质。例题讲完之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对一些常用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要给予归纳概括,提示学生今后注意应用。
总之,在例题教学中要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适当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2 看变化的本质,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很多化学变化并不是单一的简单的变化,往往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错综复杂、变化多样的反应中,必须找出影响变化诸多因素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到变化的本质,得出正确的判断结果。
如在醋酸溶液中滴加醋酸钠溶液,对醋酸的电离程度必会造成影响,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却得出2种相反的结果,即:考虑醋酸钠水解呈碱性,能中和醋酸,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若考虑醋酸钠电离出的醋酸根离子的存在,必然得出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2种结论都有道理,只有分析出NaAc溶液中Ac离子浓度远远大于OH-离子浓度,才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得出使HAc电离程度减小的正确结论。
3 把握基本原理,注意知识的相互联系
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关键,很多化学规律乃至特殊问题都是遵循一定基本原理的。如强酸与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其基本原理就是弱酸是难电离的物质,在水溶液中比较稳定;而用CuSO4溶液和氢硫酸却能生成H2SO4这种强酸,是因为生成更难溶于强酸(H2SO4)的CuS的原理。由此而联想到用FeSO4和氢硫酸不能制H2SO4的原因是因为FeS能溶于H2SO4中的缘故。可以看出化学反应能否发生,一般依据越稳定越易生成这一总的反应原理。再重新认识CuCl2和Na2S两溶液反应生成CuS↓就不难理解了。
可以看出,学好高中化学必须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才能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将足量的Fe粉通入稀硝酸中后得到的产物的判断是曾经的一道高考题,对此题学生有3种不同答法:1)认为铁与酸中的氢的发生置换反应(这是初中学的),所以生成亚硝酸盐和氢气;2)认为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依据是高一学的硝酸的强氧性;3)认为虽然硝酸有强氧化性能把铁氧化成三价铁盐,但由于铁是过量的,又把三价铁盐还原成亚铁盐,硝酸被还原成一氧化氮。显然第3种答法是正确的。这道题说明不建立联系的观点,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局限在某一阶段,会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使知识难以系统化,无法灵活掌握。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中学)
1 例题精选精讲,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理顺解题思路、明确解题规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精选,找出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例题。一方面,在选例题时要突出问题中所蕴含的学科思想与方法、人文情感,根据教学内容精选例题。例题涉及的知识点要尽量覆盖复习的内容,不必追求偏、怪、难;不要贪多,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对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选题时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所选的题目应有不同的层次与梯度,使基础好的学生能解高档题,基础差的学生能解低档题、争取中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另外,例题“精讲”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深讲透,分析过程要强化。例题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解答结果,也不是为了展示解题过程,而是通过题目的解答过程为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原型或模式,教会如何找准切入点。既然是“精讲”,就不能“满堂灌”,可以以教师讲评为主,也可以采用双边讲评等形式。教学中应重视题目分析过程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解题思路,尤其在沟通已知和未知的关键点上,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和思考,搞清弄懂,切实掌握解题的核心和本质。例题讲完之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对一些常用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要给予归纳概括,提示学生今后注意应用。
总之,在例题教学中要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适当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2 看变化的本质,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很多化学变化并不是单一的简单的变化,往往影响化学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错综复杂、变化多样的反应中,必须找出影响变化诸多因素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到变化的本质,得出正确的判断结果。
如在醋酸溶液中滴加醋酸钠溶液,对醋酸的电离程度必会造成影响,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却得出2种相反的结果,即:考虑醋酸钠水解呈碱性,能中和醋酸,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若考虑醋酸钠电离出的醋酸根离子的存在,必然得出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2种结论都有道理,只有分析出NaAc溶液中Ac离子浓度远远大于OH-离子浓度,才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得出使HAc电离程度减小的正确结论。
3 把握基本原理,注意知识的相互联系
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关键,很多化学规律乃至特殊问题都是遵循一定基本原理的。如强酸与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其基本原理就是弱酸是难电离的物质,在水溶液中比较稳定;而用CuSO4溶液和氢硫酸却能生成H2SO4这种强酸,是因为生成更难溶于强酸(H2SO4)的CuS的原理。由此而联想到用FeSO4和氢硫酸不能制H2SO4的原因是因为FeS能溶于H2SO4中的缘故。可以看出化学反应能否发生,一般依据越稳定越易生成这一总的反应原理。再重新认识CuCl2和Na2S两溶液反应生成CuS↓就不难理解了。
可以看出,学好高中化学必须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才能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将足量的Fe粉通入稀硝酸中后得到的产物的判断是曾经的一道高考题,对此题学生有3种不同答法:1)认为铁与酸中的氢的发生置换反应(这是初中学的),所以生成亚硝酸盐和氢气;2)认为生成硝酸盐和一氧化氮,依据是高一学的硝酸的强氧性;3)认为虽然硝酸有强氧化性能把铁氧化成三价铁盐,但由于铁是过量的,又把三价铁盐还原成亚铁盐,硝酸被还原成一氧化氮。显然第3种答法是正确的。这道题说明不建立联系的观点,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局限在某一阶段,会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使知识难以系统化,无法灵活掌握。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