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
记者应约来到李华老师的办公室进行采访,他正和葡萄酒学院的主要领导围坐一起,共同商讨二十年院庆的大事小情,此时这个会议接近尾声。记者听李华老师谈道,要不遗余力地为学院的“孩子们”创造更良好的发展空间,对他们“终身关注,终身关爱,跟踪服务”。虽然李华已经身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副校长,要处理的事务更加纷繁,但他表示:“作为终身名誉院长,涉及葡萄酒学院在学术、社会服务上的方向性问题,我要把关。”话语不多,我们却能明显感受到作为创始人的李华与葡萄酒学院之间那种割舍不断的浓烈情感。
在短短的采访过程里,除了不拘小节、平易近人、毫无“带头大哥”架子、说话随意幽默之外,李华给记者的深刻印象是“烟不离手”,或许这个“不良嗜好”有助于他思考。其实,只要说到葡萄酒和葡萄酒学院,他总是不假思索,条理清晰,这篇文章呈现出的记忆和观点都是李华娓娓道来,如同播放一部纪录片,只要打开按钮,它就自然而生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为“孩子们”做好服务
记者:刚才听您把葡萄酒学院的毕业生称为“孩子们”,为什么?
李华:对于师生之间的感情,我看得特别重,作为教师,最大的财富就是学生。
记者:您刚才布置葡萄酒学院二十周年庆典时,是想把这个庆典做成一个大party的形式,大家回来一块玩,聚一聚?
李华:是的。一方面我想让大家回来看看这么多年学院的发展,任何一个学院,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行业性的学院,它任何时期的成果和发展,都与在校的师生还有所有校友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讲,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校的产品主要是科研成果和学生。如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谈,这些产品需要销售出去,针对的市场是整个葡萄酒行业。如果葡萄酒行业发展壮大,那么“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了,这才能够促进学院的自身发展。所以,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整个行业的发展,由此形成了学院唯一的宗旨——全心全意为行业服务。行业是由人构成的,为校友们服务就是为学院服务,如果没有葡萄酒行业那学院就没有生存的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葡萄酒选择了我。”
记者:葡萄酒,葡萄酒学院在您的人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李华:可以说是葡萄酒选择了我,不是我选择了葡萄酒。在出国以前我对葡萄酒的理解非常少,然后我被选去学习葡萄和葡萄酒,在法国期间我慢慢发现这个事情很好玩,就有了兴趣。回来我一看中国几乎是一穷二白。当时我的想法可能现在听起来很可笑:就想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尽快学成回国,把学到的东西贡献给国家,国家穷啊!我们多待一天就会给国家增加负担。尽量给国家省点钱(哈哈……)。
记者:从您进入葡萄酒行业,到创立葡萄酒学院,一定经历了很多艰辛,哪些事情让您印象深刻?
李华:简单来说,刚到杨凌的时候我吃不下这里的饭,这就是一个挑战。那时,我就问自己到杨凌是来干什么的?是要发展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如果你自己生活不下去了,你怎么发展啊?所以我要克服我以往的生活观。当时我对国内的很多规矩并不了解,比如我们去考察调研,跑了一圈回来找校长报账,校长说你这个是报不了的,到今天那些票据我都留着。
还有,酒厂不理解你的想法。1986年我们在陕西丹凤酒厂做干酒,工人把你当猴耍,“看看从外国回来的博士到底怎么样,”如果要求他们做什么,他们要你先示范。那时候我又小又瘦,只能自己扛着25公斤的糖袋子,往罐里爬。后来我明白了,要把理念变成现实就要亲历亲为,就要和跟你干活的工人们成为“哥们”。
只要找准目标,坚持就会成功。1992年我提出要建立葡萄酒学院,那个时候我的脾气很不好,校长副校长开会时说我的想法是天方夜谭,我气得把校长办公室里的茶几踢翻了扭头就走。后来冷静下来,认为有些过分,又去赔礼道歉。还有,我的导师对我说“不可能,李华,别做梦了,你要是能够把葡萄酒学院建立起来,我就从楼上跳下去。”等到大楼盖好了,我请老师剪彩,他说我不去,这个老头很倔。我说,“老师,不是因为当年你的激励和激将法,这个学院根本盖不成,”这样他才去。
“这些年,我很欣慰。”
记者:从葡萄酒学院来讲,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创立10年,学院创立20 年,这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您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
李华:一个国家所有的事业是靠“一块一块”来构成的。我当年回来 ,想发展中国葡萄酒产业,而且选择了教育,当时很多人都笑话我说,“葡萄酒还成立个学院?那土豆、苹果也可以成立一个学院。”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葡萄酒学院从无到有,逐渐强大,运行良好,并且与葡萄酒产业的关联性非常大。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感悟就是要“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坚定不移,踏踏实实”。
当时来到杨凌,想法就是“要做葡萄酒就要到西北来”,这一来就坚持了几十年。其实,这个过程中我也有一些打退堂鼓的时候,人都有高潮低潮,但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想着“国家培养你干什么,不就是让你搞好葡萄酒吗?”所以我就把它当成了终身的事业,我这辈子基本上没干其他事,就是做了葡萄和葡萄酒。
记者:据我们了解,您刚从法国回来时,国家本来给您安排的职位和前途很好?
李华:那些都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
记者:您现在后悔吗?
李华:不后悔,我觉得很欣慰,很高兴。葡萄酒学院的建立从专业理念上对传统是一个颠覆,现在来看效果非常好,比如我当时提出鼓励学生创业,我们学院毕业的学生很早就创业了。原来我认为要通过这一辈子的努力才能够转变中国葡萄酒的观念,没想到十年就转变过来了,所以那时候我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感觉一辈子要做的事情这么快就完成了,不知道干什么了(哈哈……)。那时候就要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后来我慢慢认识到,任何产业和事业的发展都要和社会紧紧结合在一起,根据社会发展的方位和阶段性来实时调整思路。
我的老朋友——原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主席罗伯特·丁洛特曾经对我说“没看错中国,没看错中国人。”中国能够从没有葡萄酒发展到生产大国,而且逐渐变成世界的消费中心;还有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通过我们的工作使得像宁夏、甘肃、新疆、云南、四川、西藏这些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宁夏“贺兰山东麓”的概念的提出,现在被全世界都认可,原来的沙漠、荒漠、戈壁滩变成了成片的葡萄园,我们提出的酒庄产业和旅游产业使得劳动力向产区转移,葡萄酒产业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我觉得葡萄酒产业和酒庄产业是最能够繁荣产地的产业。 通过努力改变“世界”,由此获得的愉悦,是什么东西都换不来的!
葡萄酒教育需要竞争
记者:您怎么看今天葡萄酒学院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地位?
李华:我认为,葡萄酒学院应该说起到了引领作用,但是做得还不够,所以我们提出的目标是要把葡萄酒学院建成“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学院,站在全球高度。正因为如此,葡萄酒学院开展的国际合作是非常广泛的。还有,我们支持相关的产区和学校建立葡萄酒学院,办与葡萄酒相关的专业,这个理念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这不是树立竞争对手吗”。我认为,产业发展不是只靠一个葡萄酒学院来支撑的,葡萄酒学院要成为世界一流,必须要在竞争中发展,只有这一家就会形成垄断,垄断就会落后,有竞争才能推动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
现在许多学校成立的葡萄酒专业或者学院,历史长短不一,发展各有特色。我们并不保守,如果需要帮助,我们毫无保留,在竞争中成长,我们是有信心的。学院要把30年的办学经验和葡萄酒学院的风格充分总结出来,传承下去,我认为创新的基础就是传承,有了这样的沉淀,再加上良好的机制,就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
记者:葡萄酒学院引入WSET培训体系引起了很多争议,作为中国葡萄酒的圣地是不是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培训体系?
李华:其实我们有自己的培训体系。从全球的葡萄酒的学历教育来看,我们的体系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随着中国要由葡萄酒大国变成强国,我们应该将世界葡萄酒的话语权由伦敦转向北京。为此,我们必须要研究为什么他们能够有话语权,必须要引进消化吸收,然后把它中国化。我在做品尝学的时候用的都是中国式表达,不是现在翻译过来的话。他们说的酒的花香,翻译过来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跟搞翻译的人说,你要用中国人知道的名字去解释。我们引进WSET体系,是从这方面去考虑。
记者:葡萄酒院校是一种专业的教育体系,现在葡萄酒的培训市场很大,对于社会化的普及培训您有什么看法?
李华:培训市场太大了,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认为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一个学院是培养行业精英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我们的资源,通过一小部分的职业培训来影响其他的培训机构,使这些培训机构能够中国化,而不是“传声筒”。我们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
“我是个颠覆传统的人。”
记者:您怎么看待国家一些政策的出台及变化对于葡萄酒行业的影响?如何看待中国的葡萄酒市场以及国产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之间的竞争?
李华:政策的变化,使葡萄酒行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我预计今年市场还会下滑,行业会探底。但是,这个调整期对于行业有利好,因为我们刚性发展了30多年,产品结构、产区、政策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探底后可以暴露出来,这些问题解决了之后行业会更加健康的发展起来。
我国的葡萄酒工程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是在理念上我们正在被西方葡萄酒发达国家“入侵”,尽管他们的葡萄酒产业在下滑。我们用的设备,用的各类辅料,特别是橡木桶都是国外进口的。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两个问题:是不是中国的老百姓都喜欢橡木桶?中国的葡萄酒的质量是不是都需要橡木桶才能提高?我们初步的结论是我们好好的葡萄酒被橡木桶给做坏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从感官科学的研究上得来的。比如说法国并不是所有葡萄酒都用橡木桶,有的消费者群体根本不喜欢橡木桶,这就如同当年我们的干酒出来的时候,消费者完全接受不了一样。
我们的使命是:如果证实了一个科学理论的话,要把这些结果推广到消费者和生产者当中去,我们不能够成为“敌人”倾销的垃圾场!
我们现在许多企业没有对理念“入侵”引起足够的重视,“敌人”为什么要灌输橡木桶的概念?如果说我们全部接受他们的观点,就意味着我国的葡萄酒产业发展越壮大,对他们的依赖性越大。我认为现在可以类比,让喝惯了甜酒的人喝干酒需要一个颠覆性的创新;而所谓的“没有进入橡木桶的酒是坏酒”的观点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颠覆,所以应该从理念上创新。作为学院,我们要不断思考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如何引领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当年推出以您的名字命名的葡萄酒,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李华: 1994年推出这款酒是想告诉中国消费者、生产者应该生产什么样的葡萄酒,我不是想把自己的产业做大,是想把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做大。当时有人说李老师穷疯了,如果别人说的你都要听,你就是自讨苦吃,不能见到人为自己辩解,那样只能越抹越黑。有一些高级官员还说“应该把李华产业做大”,对此我都是一笑而过。现在,李华牌葡萄酒基本不进入市场。
记者:据说您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您是怎么把生活和严谨的工作分得如此清楚?
李华:我觉得工作就是工作,何苦和生活较真?要是品酒就要从专业的角度来鉴赏它,要是跟哥们儿在一起,都是斯斯文文的就没意思了,而且我也会带着外国人一起干杯,我经常调侃说“卖不出去酒自己喝”,我喝酒实际上就是胆量大。有些时候,到一些场合去,人家对你特别尊重,尊重你的表现就是把你喝大,与其别人灌醉还不如自己喝醉,早点醉早点散,要不人家陪你好几个小时,至于人家说什么别管。
记者:您的个人爱好是什么?
李华:我比较爱运动,羽毛球、足球、排球、游泳、现在年龄大了,爱好就是走路游泳,玩桥牌。
采访结束后,李华校长请我们一起吃饭,席间他特意拿出“李华牌”葡萄酒让我们品尝,除了第一杯酒晃了晃、闻了闻、尝了尝,接下来就是一杯接一杯的“干杯”,他说自己“没酒量就是有酒胆”。觥筹交错之间,李华校长也讲述了很多他的趣闻,“通过‘爆粗口’和车间工人打成一片”,“带着学生一起打架,被当地‘混子’尊为‘大哥’”,“和俄罗斯朋友喝了一个通宵的酒,第二天还要上课”,“送给国家领导人的酒,因为无法开启遭到批评”,席间欢声笑语,让人印象深刻。
现在想来,可能是在杨凌长时间的创业和生活改变了李华的性格,抑或是他骨子里的那股“劲”,这个个头并不高,带着重庆口音的中年人,却不时显露出一种西北汉子特有的豪迈和坚毅。
诚如李华所说,“是葡萄酒选择了我”,但这种“阴差阳错”却改变了整个葡萄酒世界。
记者应约来到李华老师的办公室进行采访,他正和葡萄酒学院的主要领导围坐一起,共同商讨二十年院庆的大事小情,此时这个会议接近尾声。记者听李华老师谈道,要不遗余力地为学院的“孩子们”创造更良好的发展空间,对他们“终身关注,终身关爱,跟踪服务”。虽然李华已经身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副校长,要处理的事务更加纷繁,但他表示:“作为终身名誉院长,涉及葡萄酒学院在学术、社会服务上的方向性问题,我要把关。”话语不多,我们却能明显感受到作为创始人的李华与葡萄酒学院之间那种割舍不断的浓烈情感。
在短短的采访过程里,除了不拘小节、平易近人、毫无“带头大哥”架子、说话随意幽默之外,李华给记者的深刻印象是“烟不离手”,或许这个“不良嗜好”有助于他思考。其实,只要说到葡萄酒和葡萄酒学院,他总是不假思索,条理清晰,这篇文章呈现出的记忆和观点都是李华娓娓道来,如同播放一部纪录片,只要打开按钮,它就自然而生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为“孩子们”做好服务
记者:刚才听您把葡萄酒学院的毕业生称为“孩子们”,为什么?
李华:对于师生之间的感情,我看得特别重,作为教师,最大的财富就是学生。
记者:您刚才布置葡萄酒学院二十周年庆典时,是想把这个庆典做成一个大party的形式,大家回来一块玩,聚一聚?
李华:是的。一方面我想让大家回来看看这么多年学院的发展,任何一个学院,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行业性的学院,它任何时期的成果和发展,都与在校的师生还有所有校友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讲,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校的产品主要是科研成果和学生。如果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谈,这些产品需要销售出去,针对的市场是整个葡萄酒行业。如果葡萄酒行业发展壮大,那么“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了,这才能够促进学院的自身发展。所以,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整个行业的发展,由此形成了学院唯一的宗旨——全心全意为行业服务。行业是由人构成的,为校友们服务就是为学院服务,如果没有葡萄酒行业那学院就没有生存的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葡萄酒选择了我。”
记者:葡萄酒,葡萄酒学院在您的人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李华:可以说是葡萄酒选择了我,不是我选择了葡萄酒。在出国以前我对葡萄酒的理解非常少,然后我被选去学习葡萄和葡萄酒,在法国期间我慢慢发现这个事情很好玩,就有了兴趣。回来我一看中国几乎是一穷二白。当时我的想法可能现在听起来很可笑:就想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尽快学成回国,把学到的东西贡献给国家,国家穷啊!我们多待一天就会给国家增加负担。尽量给国家省点钱(哈哈……)。
记者:从您进入葡萄酒行业,到创立葡萄酒学院,一定经历了很多艰辛,哪些事情让您印象深刻?
李华:简单来说,刚到杨凌的时候我吃不下这里的饭,这就是一个挑战。那时,我就问自己到杨凌是来干什么的?是要发展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如果你自己生活不下去了,你怎么发展啊?所以我要克服我以往的生活观。当时我对国内的很多规矩并不了解,比如我们去考察调研,跑了一圈回来找校长报账,校长说你这个是报不了的,到今天那些票据我都留着。
还有,酒厂不理解你的想法。1986年我们在陕西丹凤酒厂做干酒,工人把你当猴耍,“看看从外国回来的博士到底怎么样,”如果要求他们做什么,他们要你先示范。那时候我又小又瘦,只能自己扛着25公斤的糖袋子,往罐里爬。后来我明白了,要把理念变成现实就要亲历亲为,就要和跟你干活的工人们成为“哥们”。
只要找准目标,坚持就会成功。1992年我提出要建立葡萄酒学院,那个时候我的脾气很不好,校长副校长开会时说我的想法是天方夜谭,我气得把校长办公室里的茶几踢翻了扭头就走。后来冷静下来,认为有些过分,又去赔礼道歉。还有,我的导师对我说“不可能,李华,别做梦了,你要是能够把葡萄酒学院建立起来,我就从楼上跳下去。”等到大楼盖好了,我请老师剪彩,他说我不去,这个老头很倔。我说,“老师,不是因为当年你的激励和激将法,这个学院根本盖不成,”这样他才去。
“这些年,我很欣慰。”
记者:从葡萄酒学院来讲,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创立10年,学院创立20 年,这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您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
李华:一个国家所有的事业是靠“一块一块”来构成的。我当年回来 ,想发展中国葡萄酒产业,而且选择了教育,当时很多人都笑话我说,“葡萄酒还成立个学院?那土豆、苹果也可以成立一个学院。”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葡萄酒学院从无到有,逐渐强大,运行良好,并且与葡萄酒产业的关联性非常大。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感悟就是要“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坚定不移,踏踏实实”。
当时来到杨凌,想法就是“要做葡萄酒就要到西北来”,这一来就坚持了几十年。其实,这个过程中我也有一些打退堂鼓的时候,人都有高潮低潮,但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想着“国家培养你干什么,不就是让你搞好葡萄酒吗?”所以我就把它当成了终身的事业,我这辈子基本上没干其他事,就是做了葡萄和葡萄酒。
记者:据我们了解,您刚从法国回来时,国家本来给您安排的职位和前途很好?
李华:那些都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
记者:您现在后悔吗?
李华:不后悔,我觉得很欣慰,很高兴。葡萄酒学院的建立从专业理念上对传统是一个颠覆,现在来看效果非常好,比如我当时提出鼓励学生创业,我们学院毕业的学生很早就创业了。原来我认为要通过这一辈子的努力才能够转变中国葡萄酒的观念,没想到十年就转变过来了,所以那时候我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感觉一辈子要做的事情这么快就完成了,不知道干什么了(哈哈……)。那时候就要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后来我慢慢认识到,任何产业和事业的发展都要和社会紧紧结合在一起,根据社会发展的方位和阶段性来实时调整思路。
我的老朋友——原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主席罗伯特·丁洛特曾经对我说“没看错中国,没看错中国人。”中国能够从没有葡萄酒发展到生产大国,而且逐渐变成世界的消费中心;还有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通过我们的工作使得像宁夏、甘肃、新疆、云南、四川、西藏这些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宁夏“贺兰山东麓”的概念的提出,现在被全世界都认可,原来的沙漠、荒漠、戈壁滩变成了成片的葡萄园,我们提出的酒庄产业和旅游产业使得劳动力向产区转移,葡萄酒产业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我觉得葡萄酒产业和酒庄产业是最能够繁荣产地的产业。 通过努力改变“世界”,由此获得的愉悦,是什么东西都换不来的!
葡萄酒教育需要竞争
记者:您怎么看今天葡萄酒学院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地位?
李华:我认为,葡萄酒学院应该说起到了引领作用,但是做得还不够,所以我们提出的目标是要把葡萄酒学院建成“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学院,站在全球高度。正因为如此,葡萄酒学院开展的国际合作是非常广泛的。还有,我们支持相关的产区和学校建立葡萄酒学院,办与葡萄酒相关的专业,这个理念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这不是树立竞争对手吗”。我认为,产业发展不是只靠一个葡萄酒学院来支撑的,葡萄酒学院要成为世界一流,必须要在竞争中发展,只有这一家就会形成垄断,垄断就会落后,有竞争才能推动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
现在许多学校成立的葡萄酒专业或者学院,历史长短不一,发展各有特色。我们并不保守,如果需要帮助,我们毫无保留,在竞争中成长,我们是有信心的。学院要把30年的办学经验和葡萄酒学院的风格充分总结出来,传承下去,我认为创新的基础就是传承,有了这样的沉淀,再加上良好的机制,就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
记者:葡萄酒学院引入WSET培训体系引起了很多争议,作为中国葡萄酒的圣地是不是应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培训体系?
李华:其实我们有自己的培训体系。从全球的葡萄酒的学历教育来看,我们的体系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随着中国要由葡萄酒大国变成强国,我们应该将世界葡萄酒的话语权由伦敦转向北京。为此,我们必须要研究为什么他们能够有话语权,必须要引进消化吸收,然后把它中国化。我在做品尝学的时候用的都是中国式表达,不是现在翻译过来的话。他们说的酒的花香,翻译过来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跟搞翻译的人说,你要用中国人知道的名字去解释。我们引进WSET体系,是从这方面去考虑。
记者:葡萄酒院校是一种专业的教育体系,现在葡萄酒的培训市场很大,对于社会化的普及培训您有什么看法?
李华:培训市场太大了,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认为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应该充分发挥作用。一个学院是培养行业精英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我们的资源,通过一小部分的职业培训来影响其他的培训机构,使这些培训机构能够中国化,而不是“传声筒”。我们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
“我是个颠覆传统的人。”
记者:您怎么看待国家一些政策的出台及变化对于葡萄酒行业的影响?如何看待中国的葡萄酒市场以及国产葡萄酒和进口葡萄酒之间的竞争?
李华:政策的变化,使葡萄酒行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我预计今年市场还会下滑,行业会探底。但是,这个调整期对于行业有利好,因为我们刚性发展了30多年,产品结构、产区、政策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探底后可以暴露出来,这些问题解决了之后行业会更加健康的发展起来。
我国的葡萄酒工程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但是在理念上我们正在被西方葡萄酒发达国家“入侵”,尽管他们的葡萄酒产业在下滑。我们用的设备,用的各类辅料,特别是橡木桶都是国外进口的。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两个问题:是不是中国的老百姓都喜欢橡木桶?中国的葡萄酒的质量是不是都需要橡木桶才能提高?我们初步的结论是我们好好的葡萄酒被橡木桶给做坏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从感官科学的研究上得来的。比如说法国并不是所有葡萄酒都用橡木桶,有的消费者群体根本不喜欢橡木桶,这就如同当年我们的干酒出来的时候,消费者完全接受不了一样。
我们的使命是:如果证实了一个科学理论的话,要把这些结果推广到消费者和生产者当中去,我们不能够成为“敌人”倾销的垃圾场!
我们现在许多企业没有对理念“入侵”引起足够的重视,“敌人”为什么要灌输橡木桶的概念?如果说我们全部接受他们的观点,就意味着我国的葡萄酒产业发展越壮大,对他们的依赖性越大。我认为现在可以类比,让喝惯了甜酒的人喝干酒需要一个颠覆性的创新;而所谓的“没有进入橡木桶的酒是坏酒”的观点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颠覆,所以应该从理念上创新。作为学院,我们要不断思考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如何引领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当年推出以您的名字命名的葡萄酒,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李华: 1994年推出这款酒是想告诉中国消费者、生产者应该生产什么样的葡萄酒,我不是想把自己的产业做大,是想把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做大。当时有人说李老师穷疯了,如果别人说的你都要听,你就是自讨苦吃,不能见到人为自己辩解,那样只能越抹越黑。有一些高级官员还说“应该把李华产业做大”,对此我都是一笑而过。现在,李华牌葡萄酒基本不进入市场。
记者:据说您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您是怎么把生活和严谨的工作分得如此清楚?
李华:我觉得工作就是工作,何苦和生活较真?要是品酒就要从专业的角度来鉴赏它,要是跟哥们儿在一起,都是斯斯文文的就没意思了,而且我也会带着外国人一起干杯,我经常调侃说“卖不出去酒自己喝”,我喝酒实际上就是胆量大。有些时候,到一些场合去,人家对你特别尊重,尊重你的表现就是把你喝大,与其别人灌醉还不如自己喝醉,早点醉早点散,要不人家陪你好几个小时,至于人家说什么别管。
记者:您的个人爱好是什么?
李华:我比较爱运动,羽毛球、足球、排球、游泳、现在年龄大了,爱好就是走路游泳,玩桥牌。
采访结束后,李华校长请我们一起吃饭,席间他特意拿出“李华牌”葡萄酒让我们品尝,除了第一杯酒晃了晃、闻了闻、尝了尝,接下来就是一杯接一杯的“干杯”,他说自己“没酒量就是有酒胆”。觥筹交错之间,李华校长也讲述了很多他的趣闻,“通过‘爆粗口’和车间工人打成一片”,“带着学生一起打架,被当地‘混子’尊为‘大哥’”,“和俄罗斯朋友喝了一个通宵的酒,第二天还要上课”,“送给国家领导人的酒,因为无法开启遭到批评”,席间欢声笑语,让人印象深刻。
现在想来,可能是在杨凌长时间的创业和生活改变了李华的性格,抑或是他骨子里的那股“劲”,这个个头并不高,带着重庆口音的中年人,却不时显露出一种西北汉子特有的豪迈和坚毅。
诚如李华所说,“是葡萄酒选择了我”,但这种“阴差阳错”却改变了整个葡萄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