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hij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助力全面推进现代化教育发展。2019年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2020年随之发布《关于做好2019-2020学年度初中学生学业水平体育音乐美术科目考试工作的通知》,以及《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办法》。云南省此次中考改革将是体育教育领域的一次“倒逼”式改革,强化体育考试将引领学校体育教学新的变革与发展。在此改革步伐下,需要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开始探索多形式、多层次、多维度的课程教学方法,以体育各项目“兴趣化”的教学方式去满足中考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接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便利,提升实效。
  一、教学内容信息化使学生“乐”学
  情境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即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情境。但如果仅是利用教师口述、学生想象或几张教学图示来创设,往往效果很不理想。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大量视听影像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冲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加上VR技术和三维动画的图形、图像、声音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且形象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地去探究,创造性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实践表明体育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学生就越有兴趣,越能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把教学情境“数字化”,打破以往那种教师示范、学生机械模仿的教学模式。在全面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教師要采取有效合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快乐教学引入体育课堂,并巧妙地将德育和智力的开发渗透于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练习要求,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有效提升。
  二、教学方法信息化使学生“易”学
  体育课堂,不仅需要学生“身体运动”,更需要他们能“勤学动脑”。在整个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除了被动地接受“听、说、学、练”的体育知识外,还需要以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通过主动参与、尝试体验、合作学习等手段,不断改进已有的体育认知,以构建全新的体育认知结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趣味化、多样化、信息化,使学生能真正对学练过程产生兴趣。
  教师授课时需给学生进行动作示范。这需要教师熟练掌握中考体育众多项目的各项技能,并有足够的体力示范。教师无法做到“全能”,也无法没有尽头地示范给学生看;动作不能定格,也不能进行细致分解。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动作要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自己从视频或动画剪辑里学习,掌握动作的全过程。例如,在“篮球运球低手上篮”教学中,“两步跨跳衔接低手上篮”的动作如果让教师来示范,根本无法展示动作中的停顿。学生看了连贯动作示范后,不能即时认知几乎同一时刻完成的脚步、身体、手臂、手腕,以及速度控制等多环节的连贯技术动作。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摄像机进行拍摄,将拍摄的视频资料以顺序、定格、慢进等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再给学生一些针对性的动作演示,以解决学生因困不学的问题,让学生更加便捷地掌握动作要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器材信息化使学生“思”学
  云手表是一款由昆明市第十中学STEAM创客中心自主开发的运动手环,其主要功能除了实时监控学生的运动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对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密度进行阶段检测统计外,还可以采集学生日常运动数据。这既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参与训练计划的制订,又能辅助教师为其订制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结合中考体育要求的标准,通过大数据对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分析统计,教师很容易就能检测出学生在整堂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和体能练习密度。结合达标成绩,教师则能通过现场活动情况来判断学生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思考、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学生能形成结构形式稳定的学习认知框架,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课堂教学由经验向科学的转变,使得传统教学练习中相对枯燥的循环法和重复法可以因人而异,更加科学有效,使学生运动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的开发潜力是巨大的,将信息技术引入体育教学中的优势不胜枚举。只要我们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就一定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这一高效载体,以体育项目考试手段为杠杆,撬动学校体育教学革新,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运动的技能要求,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让体育教学变得越来越精彩!
  责任编辑 邱 艳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等被放在了首位。与此同时,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有这些相关的内容都反映了对于“科学”的关注。这种关注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当中,就是“科学”课文的选入与“科学”专题的设置
期刊
活动目标:  1.用找反义词的方法学习汉字。  2.培养学生积累反义词和运用反义词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积累生活中的反义词。    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趣。  1.“反话”游戏。(教师说或模拟前边的词语,学生答出它的反义词并做动作)  大西瓜——小西瓜 上——下 左——右 前——后 蹲——站 出——入  2.揭题。  (1)在刚才做的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投影“
期刊
再次冲上热搜榜,是今年“感动中国”颁奖仪式上,面对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访谈,张桂梅校长一句“我会不会失约”,让无数观众泪目;元宵节前,她坐着轮椅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章,再度引发观众担忧。明知体弱多病,仍在不断透支生命,拼尽全力让贫困女孩过得“比自己好”。许多网友深为她而感动,并称之为“圣者”。  张桂梅对于云南教育界并不陌生。从普通教师、儿童福利院“妈妈”到华坪女高
期刊
信息化、移动化、智能化快速融入教育行业,使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变化。信息發展对当前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教学引领创新、提高学生运用能力、保障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作用,但实践中仍面临不少困难,需要我们重视并思考解决。  一、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教育通过信息化传播去“刷新”和“应用”技术是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
期刊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教育行业最值得关注的便是“停课不停学”,即教师利用直播软件为学生授课。在英语教学中,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具有时空优势互补、教育资源互补、学习方式互补、沟通优势互补等特点,可以使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英語学习兴趣。那么,一线英语教师如何有效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发挥两者的合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实际情
期刊
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式写作训练或直接提供范文让学生背诵。由于长期缺乏写作实践,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内容空洞、缺乏情感、句式单一、逻辑性差、语言表述不规范等。这种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和主动性,阻碍了学生英语思维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微时代
期刊
聚焦学生的生长点,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课程,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课程改革的首要议题。在开展校园民族节日庆祝活动时,通过制作丰富多彩的民族美食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以最深刻的方式体验团结协作和文化传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一条有效路径。  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属于云南省国家级重点中专,在校生2000多名,65%以上都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差异较大,民
期刊
STEM教育的核心是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个学科融合为一体的新型教育理念。作为全球教育界所关注并推行的教育理念,STEM教育重点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教育之中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型人才。在STEM教育理念中,最为突出的四大特征分别是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当前初中物理实验
期刊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弥足珍贵,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语文教师要加大推行课外阅读力度,鼓励学生“海量阅读”,即便是“似懂非懂”和“连滚带爬”地读,也无可厚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用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初中体育与健康课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提高全国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作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积极探索如何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  在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