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管理者。根据自身担任班主任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构建一个优良班集体以及创造班级和谐气氛需要班主任的正确领导。班主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班策略,并将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使其各方面积极发展,构建“合作型”班级管理机制。 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关键字】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93-02
一、深入了解学生,构建融洽师生关系
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基本要求。老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使学生敞开心扉,让自己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在构建和谐班级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应该做到 “尊重”、“保护”、“关爱”三点。 首先是尊重。尊重在师生间应该是相互的,是双方都应该做到的。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应该换来老师对其同等的尊重,这样才会有利于教育的开展。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品行、见解等方面,这样学生才会从心底真正地接受并且信任教师。这也会提高教师授课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其次是保护。学生的保护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极其重要。曾有名人说:“学生就像那娇弱的鲜花,我们既要给他们挡风遮雨,又要提供充足的阳光。”这表明,作为教师和班主任,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保护。要保护学生对知识的热情,以及学习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原则下思考问题;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建立联系,明确解题思路;要培养其思维的跳跃性,让学生拥有更广泛的学习选择,根据自己的思维程度制定学习内容,加强脑力;要加强其敏捷的知识捕捉能力,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提取有效信息并解决问题,进而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最后说关爱。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李镇西的回答是: “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 是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学生在受到老师的尊重以及保护后,对老师是有所反馈的。一方面他们会以相同的爱和尊重去对待老师,这有利于对师爱的弘扬,使师爱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助推器,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和认可程度,学生从内心更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另一方面学生会被老师感化,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从而拉近了师生关系。但是如何付出教师的“爱”,是需要老师去琢磨研究和努力付出的。班主任对于爱的分配既要不偏不倚,公正合理,又要结合实际情况,将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投向后进的学生,让他们获得更多的鼓励,变得更有自信,更加积极,在爱和快乐中学习进步。
二、 平行管理班级
除了师生间的上下管理模式,教师还应该构建平行管理的形式,其核心思想在于,个人和集体间进行互相管理,互相影响,互利共存,利用个人的优势影响班级,带动班级;利用班级的大环境对个人进行良好的引导。进而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贯彻平行管理的要求是:
1.要构建良好的集体环境,充分重视大环境的感染力。
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同时,要将班级作为面向对象,制定班级共同的行为约束和问责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去使每个人改变自己,融入班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使学生得到提升。
2.要加强个别教育。
个体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集體,好的个体和坏的个体往往就会导致集体的好坏。所以也要重视个体教育。个体教育不仅仅针对差生,优生也会存在问题。
3.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班级体对学生的感染与教育是悄无声息的,但是又是最深入和彻底的。它会使后进、消极的学生变得奋发,激进。同时,一个散漫,没有斗志和纪律的班级也会影响着其中成员,个体与个体间也相互影响,变得消沉,变得堕落。因此要充分发挥主体的教育能动性,构建完备的机构体系和科学约束制度,明确集体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学习目标。
三、 让学生自愿参与管理
学生不仅是管理的面向对象,更是参与管理的主体,一个班级的管理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如果脱离的学生的能动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都难以保证。一旦学生参与其中,结果就会截然相反,管理的层次更加完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让学生自愿参与管理要注意到:
1.建立健全学生组织,扩大其规模,并且逐渐放权给班委会,使其领导能力和大局观在实践管理中得到提升,使他们成为班级最有干劲的集团军。学生组织成员的选举方式应该是民主的,是公正的。
2.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中,班级内部要做到充分的民主和公正。
3.班主任可以开设“群言堂”,保障学生“本主儿”的地位和权利。教师应该将学生看作是班级的主体,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参与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自己的管理计划中。学生参与管理的领域较为广泛,不论是班级公约的拟定过程,班级制度的实施过程,还是责任问责的落实与监督过程,学生都要参与。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班级主体的义务和职责是什么,明确班级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让他们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自愿地进行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4、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组织的监督结果和管理效果,要接纳学生组织所提出的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会保持他们对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当学生组织的意见被班主任认可或者实施,学生会有一种满足感,他们会认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当然也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愿和工作热情。
四、 把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同时,既要有鼓励和关怀的正确引导,悉心教育,又要借助一定的管理秩序和规章制度使学生的行为有一个规范化的呈现。这个过程就是将人文教育和硬性管理有机的结合,做到教管结合,恩威并施。要想深入落实这一政策,将其优势充分发挥,我们要把每一个层次的事情做好。谈及教育这一层面,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正能量的人物事迹对学生起到引导鼓励的作用,让其在生活和学习上明确目标,鼓足干劲,充分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并在正确的轨迹上走好每一步。其次谈及管理的方面,班主任要给班级干部灌输班级内部规章约束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完善规章制度和班干选举制度,并及时监督班级实时情况。班主任在协助班级干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应该遵循几点要求:
①给学生灌输要有敬畏规章制度的思想,要求任何人都要遵守规章制度,不能亵渎。
②规章制度的内容应该尽量避免消极的管理规定,还是要在严厉中体现集体的温暖,不能简单地将“禁止”等硬性要求与其相提并论。
③规章制度要结合实际,内容要清晰明确,便于记忆,要结合班级情况,控制尺度,便于操作落实。
④要将民主主义和人文主义渗透到规章的拟定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参与其中,并形成师生平行双向管理的态势局面,将教育和管理有序地结合,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五、 全员激励
实行全员激励制度,将鼓励对象面向全部学生,这样有助于调动其管理和学习积极性,挖掘其潜能。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公平公正,要一视同仁,不偏袒不冷落,不能感情用事,要将全体学生在同一标准下进行要求和鼓励。对程度较差的同学,不能带有色眼镜看人,不能彻底否定他们,要多鼓励,多给予安慰,找到他们自身的亮点;对于优等生,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外,要制定明确并实际的班级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目标要多元化,要合理地施行相应措施;班主任应该构建新型教育思路,创建新型教育方法,如“放大缩小化激励”,即对学生的优势进行放大表扬,对学生犯的错误进行缩小化批评。这样的话,即使学生犯了错,也不会因为过于严厉的批评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并能够改过自我,又因放大的表扬更加砥砺前行。
六、多方配合,共同合作
其核心要求就在于班主任将自己的治班理念和各方面协同配合,实现更好的管理效能。学校和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主要阵地。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任课老师要积极配合班主任实行班级管理,一个良好团结的教师班子才会发挥出其效能,进而管理好班级。最后,班主任治理班级不能脱离了家庭和社会作用,要及时主动地跟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并及时反应孩子在学校近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并了解孩子在家里的反应与表现,给家长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更好地成绩。
总之,班主任治理班级离不开科学的思想,一定要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其优势协助管理班级,进而构建和谐班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去不断改善和创新我们对班级的管理理念。
【关键字】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93-02
一、深入了解学生,构建融洽师生关系
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基本要求。老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使学生敞开心扉,让自己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在构建和谐班级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应该做到 “尊重”、“保护”、“关爱”三点。 首先是尊重。尊重在师生间应该是相互的,是双方都应该做到的。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应该换来老师对其同等的尊重,这样才会有利于教育的开展。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品行、见解等方面,这样学生才会从心底真正地接受并且信任教师。这也会提高教师授课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其次是保护。学生的保护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极其重要。曾有名人说:“学生就像那娇弱的鲜花,我们既要给他们挡风遮雨,又要提供充足的阳光。”这表明,作为教师和班主任,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保护。要保护学生对知识的热情,以及学习的积极性。要鼓励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原则下思考问题;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建立联系,明确解题思路;要培养其思维的跳跃性,让学生拥有更广泛的学习选择,根据自己的思维程度制定学习内容,加强脑力;要加强其敏捷的知识捕捉能力,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提取有效信息并解决问题,进而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最后说关爱。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李镇西的回答是: “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 是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学生在受到老师的尊重以及保护后,对老师是有所反馈的。一方面他们会以相同的爱和尊重去对待老师,这有利于对师爱的弘扬,使师爱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助推器,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和认可程度,学生从内心更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另一方面学生会被老师感化,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从而拉近了师生关系。但是如何付出教师的“爱”,是需要老师去琢磨研究和努力付出的。班主任对于爱的分配既要不偏不倚,公正合理,又要结合实际情况,将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投向后进的学生,让他们获得更多的鼓励,变得更有自信,更加积极,在爱和快乐中学习进步。
二、 平行管理班级
除了师生间的上下管理模式,教师还应该构建平行管理的形式,其核心思想在于,个人和集体间进行互相管理,互相影响,互利共存,利用个人的优势影响班级,带动班级;利用班级的大环境对个人进行良好的引导。进而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贯彻平行管理的要求是:
1.要构建良好的集体环境,充分重视大环境的感染力。
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同时,要将班级作为面向对象,制定班级共同的行为约束和问责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去使每个人改变自己,融入班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使学生得到提升。
2.要加强个别教育。
个体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集體,好的个体和坏的个体往往就会导致集体的好坏。所以也要重视个体教育。个体教育不仅仅针对差生,优生也会存在问题。
3.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班级体对学生的感染与教育是悄无声息的,但是又是最深入和彻底的。它会使后进、消极的学生变得奋发,激进。同时,一个散漫,没有斗志和纪律的班级也会影响着其中成员,个体与个体间也相互影响,变得消沉,变得堕落。因此要充分发挥主体的教育能动性,构建完备的机构体系和科学约束制度,明确集体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学习目标。
三、 让学生自愿参与管理
学生不仅是管理的面向对象,更是参与管理的主体,一个班级的管理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如果脱离的学生的能动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都难以保证。一旦学生参与其中,结果就会截然相反,管理的层次更加完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让学生自愿参与管理要注意到:
1.建立健全学生组织,扩大其规模,并且逐渐放权给班委会,使其领导能力和大局观在实践管理中得到提升,使他们成为班级最有干劲的集团军。学生组织成员的选举方式应该是民主的,是公正的。
2.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中,班级内部要做到充分的民主和公正。
3.班主任可以开设“群言堂”,保障学生“本主儿”的地位和权利。教师应该将学生看作是班级的主体,要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参与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自己的管理计划中。学生参与管理的领域较为广泛,不论是班级公约的拟定过程,班级制度的实施过程,还是责任问责的落实与监督过程,学生都要参与。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班级主体的义务和职责是什么,明确班级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让他们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自愿地进行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4、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组织的监督结果和管理效果,要接纳学生组织所提出的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会保持他们对班级工作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当学生组织的意见被班主任认可或者实施,学生会有一种满足感,他们会认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当然也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愿和工作热情。
四、 把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同时,既要有鼓励和关怀的正确引导,悉心教育,又要借助一定的管理秩序和规章制度使学生的行为有一个规范化的呈现。这个过程就是将人文教育和硬性管理有机的结合,做到教管结合,恩威并施。要想深入落实这一政策,将其优势充分发挥,我们要把每一个层次的事情做好。谈及教育这一层面,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正能量的人物事迹对学生起到引导鼓励的作用,让其在生活和学习上明确目标,鼓足干劲,充分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并在正确的轨迹上走好每一步。其次谈及管理的方面,班主任要给班级干部灌输班级内部规章约束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完善规章制度和班干选举制度,并及时监督班级实时情况。班主任在协助班级干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应该遵循几点要求:
①给学生灌输要有敬畏规章制度的思想,要求任何人都要遵守规章制度,不能亵渎。
②规章制度的内容应该尽量避免消极的管理规定,还是要在严厉中体现集体的温暖,不能简单地将“禁止”等硬性要求与其相提并论。
③规章制度要结合实际,内容要清晰明确,便于记忆,要结合班级情况,控制尺度,便于操作落实。
④要将民主主义和人文主义渗透到规章的拟定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参与其中,并形成师生平行双向管理的态势局面,将教育和管理有序地结合,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五、 全员激励
实行全员激励制度,将鼓励对象面向全部学生,这样有助于调动其管理和学习积极性,挖掘其潜能。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公平公正,要一视同仁,不偏袒不冷落,不能感情用事,要将全体学生在同一标准下进行要求和鼓励。对程度较差的同学,不能带有色眼镜看人,不能彻底否定他们,要多鼓励,多给予安慰,找到他们自身的亮点;对于优等生,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外,要制定明确并实际的班级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目标要多元化,要合理地施行相应措施;班主任应该构建新型教育思路,创建新型教育方法,如“放大缩小化激励”,即对学生的优势进行放大表扬,对学生犯的错误进行缩小化批评。这样的话,即使学生犯了错,也不会因为过于严厉的批评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并能够改过自我,又因放大的表扬更加砥砺前行。
六、多方配合,共同合作
其核心要求就在于班主任将自己的治班理念和各方面协同配合,实现更好的管理效能。学校和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主要阵地。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任课老师要积极配合班主任实行班级管理,一个良好团结的教师班子才会发挥出其效能,进而管理好班级。最后,班主任治理班级不能脱离了家庭和社会作用,要及时主动地跟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并及时反应孩子在学校近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并了解孩子在家里的反应与表现,给家长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更好地成绩。
总之,班主任治理班级离不开科学的思想,一定要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其优势协助管理班级,进而构建和谐班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去不断改善和创新我们对班级的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