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美酒,品而弥香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张王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良好的语文素养都体现在个体的阅读中。尤其是小说单元的语文教学,教师更要想方设法引导和指导学生钻进去,进行“咬文嚼字”式的文本细读,这样才能把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抓准,吃透。文本细读宜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关注细节,于人所不察处察疑
  高中语文教科书第四册撷取了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一幅动人的画卷——《林黛玉进贾府》。里面有一处细节,写黛玉乘轿初到宁国府,但见“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黛玉是贾府宝塔尖史太君的亲外孙女,然而“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的角门”。身为贵戚的黛玉连走正门的资格都没有,不禁令人唏嘘不已。仔细琢磨这处细节,会发现这是正常的:当时是封建社会,黛玉必须尊奉在封建社会里长者为尊的拜见原则,而贾母最长,她又住在西角门内。正门一般是迎接贵宾或庆典活动时才开的,正常情况下都走偏门。另外黛玉年纪小,家世背景不深,亲戚关系亦不用太客气。封建社会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男女有别,林黛玉的轿夫也明白这点,所以抬着她只走西边角门,而且很快便停下来,“另换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对此细节深入探究后,我们认识到,贾府是封建社会的缩影,更是一个恪守封建秩序和封建家礼的贵族大家。
  二、留心逆情悖理处,于不合情理处探疑
  人物行为有时不合常规,这些不合常规之处也是细读的关键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讲述了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塑造了执着追求爱情却不幸被侮辱被损害的杜十娘形象。她眼中的“多情公子”李甲仅为区区千金就把十娘易手于他人,自是可恨。为十娘叹息之余,心中窃想:十娘真傻,为何不把藏有百宝之事实言相告,李甲肯定不会和佳人、财宝过不去,如此岂不称心如意?这看来似是不合常理,细细思之,却大有奥妙。十娘一方面不露富,以便考验李甲;另一方面,明代正是商品经济兴起和繁荣的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以利相交的关系。十娘不愿让爱情沾染上金钱的气息,不愿在爱情天平上增加一颗金钱砝码,她追求的是一段与金钱无关的爱情。杜十娘不愧为文学长廊里一位美丽聪慧又有着高尚人格的奇女子!
  三、比较阅读,于不同文本中设疑
  蒲松龄的《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向我们展现了主人公成名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官吏横征暴敛的现实。蒲松龄为故事安排了一个喜剧性结尾:成名之子竟然魂化促织,勇猛善斗,成名也因此因祸得福,“田百顷,楼阁万椽……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吕毖《明朝小史》中有一则与《促织》相关的野史:“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亦自经焉。”这段文字与《促织》情节大体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二者的结尾——一悲一喜。
  两种设计哪个更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的腐败黑暗?乍看好像以悲写悲更有力度,好像这才是“血泪般的控诉”,其实不然。《促织》虽是喜剧——虫,逐级献上;奖,逐级赏下。从上到下皆大欢喜,但逐级赏赐乃至政绩考核的标准,只是因为献虫有功,而不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绩,朝廷的荒诞可悲可叹。再者,成子化促织,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既然魂化蟋蟀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摆脱厄运,裘马扬扬也就纯属幻想。成名“因祸得福”即使是真,也是偶然的,百姓的“生死祸福”竟系之于区区促织,统治者的腐败已到何种程度!《促织》以喜写悲,这样的喜剧却叫人高兴不起来,更感悲哀。与其称之为“喜剧”,不如说是一出“丑剧”、“闹剧”。小说并没有削弱对统治者的谴责,而是蕴含着更深刻的悲哀。蒲松龄确是一位“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高手。
其他文献
一、预设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慈祥的母亲和一位严厉的父亲对孩子的爱。如何让12岁的学生去读懂那伟大的母爱和深沉的父爱,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我觉得,寻找一些细节,剖析一些字眼,然后去细细品味,真的很耐人寻味。  自己在读文章的时候,注意到了母亲的两次“嚷”:一次是儿子写了第一首诗交给母亲看时。(原文)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
期刊
教师与学生犹如演员与观众,观众的掌声是对演员精湛表演的肯定。作为教师,都不愿看到自己的课堂上有趴桌子睡觉、开小差的情况发生,但这种现象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我们不要一味地责备学生不认真听讲,而要审视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吸引程度。今天的所谓关注学生,也正是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那么,如何才能唤起学生的灵性,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活力呢
期刊
摘 要:教师评价是中小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评价的人性化及幸福发展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教师评价应建立在教师的幸福取向的基础上,以彰显评价的人性化关怀。  关键词:教师评价 评价人性化 幸福 思考    教师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教师工作和思想道德进行判断的过程,教师评价对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学者研究认为:在理论上,教师评价具有帮助教师发展的作用,但在实
期刊
纵观语文试卷,学生最感头疼的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题”。20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得分率较低,一般维持在9-11分。能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能力,是很多高三学生梦寐以求的事。其实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所以得分率低,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学生阅读文学类文本的能力差,而在于答题时,往往不知出题者的意图在哪里,答题角度不明晰。其实就是没有审清题干要求,不知从何答起,导致所写的答案“不知所云”,“下笔千言”而“离题万里
期刊
【活动由头】  在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后,有一个“平凡之中见新意”的小论坛,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同一个事物,有的同学觉得‘有意思’,有的同学觉得‘没意思’,究竟有没有意思呢?”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一个问题。联系学生平时作文时常常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审题立意,所以设计了这个活动,以打开学生思维为目的,以帮助学生体会多角度立意为宗旨。  【活动设计】  一、活动准备  1.班级分为四个
期刊
摘 要: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同为封建时代末期男性作家所创作的具有丰富女性形象的世情小说作品,《红楼梦》中的尤二姐和《金瓶梅》中的李瓶儿是这两部小说中体现女性价值的颇具有代表性的形象,两人的人生轨迹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笔者试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对两人进行一番同中求异的分析并探究其原因。  关键词:尤二姐 李瓶儿 女性 对比分析    《红楼梦》和《金瓶梅》同为明清时期的旷世世情奇书,
期刊
时间不息的姿态,生命厚重的质感,莫名的苦涩与心安。  静悄悄的如同耳语的叙述,干净的不加渲染的白描,素雅的仿若古体的文字。素朴的外表下,埋藏的却是深厚的体味与感悟。《我与地坛》,绝非外现的易懂与平淡。很多事情是需要思考的。很多事情是值得思考的。深夜读来,正是万籁俱寂的时刻,那娓娓笔调,更给这夜添了些神秘,不忍窥测,却又禁不住好奇,暗自揣测起来:这浅薄的生命,这厚实的生命;这可憎的苦难,这可爱的苦难
期刊
题记:  我画画,我写诗,我也写散文,总之,我做着一切我想做和我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上天赋予我的使命。  ——席慕容《我的蒙牛血统》  序语  初识席慕容,是因为她那首《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我遇见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的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这样美丽的诗
期刊
摘要:体态语言其实有很多种的形式,并且在中学教育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体态语言也是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基本技能之一。我们首先要了解体态语言在中学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具体实践等。语文教师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对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起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体态语言 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    体态语言,指人们以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示某种意义的信息系统。体态语言在言语交际中是一种外观形式
期刊
在历代名篇中,《滕王阁序》实在是一篇名句迭出、脍炙人口的美文。怎样让这流传千古的美文激起学生兴趣?怎样理解作者蕴藏在文中的复杂感情?怎样让学生学得愉快,情入文中?教学中,我抓住文章名句丰富多彩这一特点,尝试通过名句梳理文章思路,着力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课堂上高潮迭起,学生们兴致盎然。  首先,找出经典名句梳理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脉络。  作品中有些名句明确显示出行文思路,把握了这些句子,就理清了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