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切记戒慌忙,审题工夫兴味长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t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语文试卷,学生最感头疼的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题”。20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得分率较低,一般维持在9-11分。能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能力,是很多高三学生梦寐以求的事。其实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所以得分率低,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学生阅读文学类文本的能力差,而在于答题时,往往不知出题者的意图在哪里,答题角度不明晰。其实就是没有审清题干要求,不知从何答起,导致所写的答案“不知所云”,“下笔千言”而“离题万里”。所以加强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审题能力,是解答好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金钥匙。
  
  一、抓好三个问题
  
  “2011年江苏考试说明”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是作如下解说的: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我们发现,“考试说明”其实是指向了三个问题:一是,文本写了什么?二是,文本是怎样来写的?三是,文本为什么要这样写?阅读文本时固然要思考这三个问题,而在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时,当广大考生觉得焦头烂额、走投无路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细问自己这三个问题,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2011届南通市高三语文三模”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耿立的《稻草人》第11题:文中画线句子描写稻草人和鸟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我校该题的平均得分是2.17分。其实该题难度并不大,广大考生解答题目时如果能问好自己这三个问题,那么要得满分并不困难。
  画线句子为:一个一个的稻草人在风中挥动着僵硬的手臂,像是鞭笞着什么,从远远的地方望去,就见一群一群的鸟儿在麦地上空不停地盘桓、寻找,宛似一帮无家可归的落魄子弟。
  一问:这句话写了什么?
  答:写了稻草人。写了鸟儿。
  二问: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答:稻草人挥动着手臂——拟人。鸟儿宛似落魄子弟——比喻。
  三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稻草人挥手赶鸟,守卫农田,尽心尽职。鸟儿被赶失去觅食的机会盘桓寻找,无奈无助。
  这样思考以后,再行组织答案,很快就可以答出来:①拟人,“挥动手臂”将稻草人人格化,表现了稻草人的尽职尽责(或:形象表现了稻草人保护粮食、守卫农田的情景)。(2分)②比喻,将鸟儿比作落魄子弟,形象地写出了鸟儿的无奈无助。(2分)
  并不是说每道题,我们都需要问这样的三个问题。根据具体的文本有时又有一些变化,有的只要问其中的两个甚至一个问题,答题的角度就很明显了。以《稻草人》的第14题为例:本文写了与稻草人有关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该题的均分为2.1分,较之11题,得分更低。其实这道题我们只要问“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两个问题即可。语文基础较好的同学甚至只要思考清楚第一个问题,答题的角度也就十分明显了。
  一问:文本写了“与稻草人有关的”什么故事?
  答:“与稻草人有关的故事”,要补充对象,是“谁”?文本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父亲、侄子、我。具体是:①父亲扎稻草人,喜爱稻草人;②侄子砸、焚毁稻草人;③我目睹了父亲和侄子的故事。
  二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这是一道探究题。“江苏考试说明”这样解说探究题:(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据此可知作者写父亲,反映了上辈人对土地、对粮食的深厚感情,而这种情感却得不到后辈的理解。写侄子,体现新生代具有众生平等的观念和率真善良、敢想敢做的品格,没有上辈人对土地的依赖。写我的“惶惑”,显示一贯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村人在社会转型时期,一时找不到生活方向的复杂心理。
  只要找准答题角度,该题还是可以拿到十分理想的分数的。
  
  二、抓好关键词
  
  有一些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只要我们能抓好题干中的关键词,理解明白该词在文本中的具体语境义,在此基础上思考上述问题,答题的角度就会很清晰明了,答案也呼之欲出。
  “2011苏锡常镇四市第一次调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余秋雨的《都江堰》第14题:本文写了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请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6 分)
  这里的关键词是“所见所闻所感”。只要问一个问题即可: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是什么?见的是都江堰;闻的是李冰建造都江堰的故事;感的是李冰父子及后代水官们为民的精神。这样答题的思路就十分清晰了,再考虑为什么这样写也就轻而易举了。
  再如:“南京市2011届高三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刘建超的《秋祭》第13题:本文以“秋祭”为题,“祭”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该题的关键词是“祭”。词典上对“祭”是这样解释的:祭祀;祭奠。也就是说“祭”是对逝去的事物的一种追念。“秋祭”,即,对秋天的追念。那么在本文中作者写了哪些逝去的值得自己追忆的东西呢?阅读文本我们发现:古戏楼破败了(逝去了);“小贱妃”们风光不再了(逝去了);戏剧无人会唱,传统文化生活逝去了。这些都是作者在本文中追忆的东西,这样的三个角度,学生还是很快可以把握得住的,答题时自然也就会得心应手。
  磨刀不误砍柴工,广大考生在解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时,如能抓好关键词,仔细思考“写了什么”、“怎样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三个问题,运用好这把金钥匙,再难开的“锁”我们也能打开。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教师适当的评价语言,有助于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与情感的体验,有助于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有助于激发学生个体的能动愿望和创造精神,从而让他们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关键词:低年级 数学课堂 评价语言    一、
期刊
摘 要:数学课改的新理念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差异来设计导学案,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数学课教学中应正视差异,合理设置、使用导学案,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差异,处理好课堂细节,形成精彩的魅力课堂,开发学生潜能,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焕发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关键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广告也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随时随地都会遭遇广告。广告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充分利用广告语言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广告 品味 背诵 大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性。”生活中的语文材料很多,但如果从应用语文的广泛和灵活方面去考虑,没有比广告更典型的了
期刊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有时候,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更重要。”爱迪生的前半句名言曾经让中国的传统教育为之痴迷,多少学子在此理念驱动下,吃尽了苦中苦,成为人们羡慕的“人上人”。但从此以后,他们便视如脱离“苦海”,不再继续学习,后续的创造、创新能力被淹没,最后没有真正成为创新型的人才。其实这些都是所谓“苦学”惹的祸,它让每一个过来人对学习都敬而远之,更谈不上会养成“
期刊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千千万万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定准重难点,找准切入点,抓准读写结合,是笔者多年来探索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一、定准重难点——“咬定青山不放松”    确定好重难点,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首先,要吃透新课标。教师要能准确把握小学语文学科、教
期刊
小学教材中入选的课文,无论是内容、结构还是语言、意境,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都是美的结晶。就课文内容而言,有的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那一张张美的画面就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有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灵美,借助课文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儿童稚嫩的心灵会感到一种震撼,对心灵美的认识就从这里开始;还有那富有哲理的散文、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可以帮助儿童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让他们逐步认识世界,体会人
期刊
随着教育不断深入与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学生思疑、质疑、解疑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必须从反复阅读课文入手    学生要想、要疑、要问必须首先占有一定的材料,必须熟悉文章的内容。如: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段落结构以及文章的写
期刊
一、预设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位慈祥的母亲和一位严厉的父亲对孩子的爱。如何让12岁的学生去读懂那伟大的母爱和深沉的父爱,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我觉得,寻找一些细节,剖析一些字眼,然后去细细品味,真的很耐人寻味。  自己在读文章的时候,注意到了母亲的两次“嚷”:一次是儿子写了第一首诗交给母亲看时。(原文)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
期刊
教师与学生犹如演员与观众,观众的掌声是对演员精湛表演的肯定。作为教师,都不愿看到自己的课堂上有趴桌子睡觉、开小差的情况发生,但这种现象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我们不要一味地责备学生不认真听讲,而要审视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吸引程度。今天的所谓关注学生,也正是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那么,如何才能唤起学生的灵性,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活力呢
期刊
摘 要:教师评价是中小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评价的人性化及幸福发展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教师评价应建立在教师的幸福取向的基础上,以彰显评价的人性化关怀。  关键词:教师评价 评价人性化 幸福 思考    教师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教师工作和思想道德进行判断的过程,教师评价对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学者研究认为:在理论上,教师评价具有帮助教师发展的作用,但在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