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要想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就必须加强学习、勤于实践、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努力掌握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
在将近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学习,模仿,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常常借助美读、音乐、动画、新颖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等为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汲取知识营养的同时,领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美。
一、感染点拨,实现课文的朗读美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艺术,是创造,更是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却讲得太多,读得太少;灌输得太多,感悟得太少。文章是作者情、思、血、泪的凝聚,只有通过读才能体会个中真味。我们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在读中品味语言,感悟思想。
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中午有一个节目——“子午书简”,专门请一些著名的播音员朗诵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美散文,非常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我把这些视频从网上下载下来,组织学生观看品味,学习模仿,慢慢地学生爱上了朗读。每当早读看到学生们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读书情景时,我内心有一种教会学生的满足。教鲁迅的《雪》一文时,更是让学生放声自读、速读、默读、品读、声情并茂地读,又让全班合作表演读,在充分而多样的朗读中,学生不仅深刻地体验了情感,感悟了鲁迅的战斗精神,而且也体会到了先生高妙的布局谋篇技巧和精湛的语言艺术。我的语文课常常变成了朗读指导课。我还为学生总结了一套三步朗读法:把握感情基调,整体感知课文;速读课文,积累语言材料;认真阅读课文,展现品味成果。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语言感知能力逐渐增强。更重要的是,学生一天天地爱上了朗读艺术。
二、音乐进课堂,营造氛围的美
音乐以它独特的形式,营造了一个流淌着美的世界,它的震撼力不分民族,不分时代,其魅力是有目共睹的。它能抚平学生与作者之间因时代和年龄差距而造成的代沟,能够把学生融入到文字营造的意境中去。
我讲《背影》,当讲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父亲的亲力亲为,事必躬亲在此时更显得弥足珍贵,让儿子深受感动。以至于这件事情过去八年以后,当28岁的朱自清读到父亲来信的时候,八年前那个肥胖的、深青布棉袍黑布大马褂的背影,立刻在晶莹的泪光中闪烁。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听一首歌——满文军的《懂你》,用心体会朱自清读到父亲来信时的心情。学生在穿透力很强的歌曲感染下,很容易理解父亲如大山般厚重的爱子之情。再如教古文时,可根据课文内容选用相关古乐。讲完《老王》,同学们听《当世界充满爱》,个个眼中噙着泪花。讲授《陋室铭》可选用《高山流水》,讲授《龟虽寿》可选用《将军令》,讲授《岳阳楼记》可选用《平湖秋月》…… 几乎每一篇古文都可以找到相宜的古乐。不必苛求内容相符,只要旋律相配即可。在播放中,我适时讲解乐曲所表现的意蕴或意境,介绍相关的背景资料,使学生迅速地沉浸在悠悠思古的情怀之中,为学好文言文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氛围。同时,古文与古乐相互映衬,能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深刻的多方位的审美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课文。
三、动画入课堂,化抽象为形象美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生动的图像比单一的文字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激活他们的思维。而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直观性,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显现为生动的直观形象,静止的文本可以像拉窗帘一样呈现出多彩的教学信息;静态的图画可以像流水般呈现出一幅幅变幻的图像。学生如身临其境,充分感受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也提高了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我在讲授《小石潭记》时,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口诵想象法,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出示了三幅画面——石潭全景、潭水游鱼、遥望潭源。学生脑海里的形象立即鲜活起来,那份感悟后的满足真是无以言表,文中的写景佳句学生当堂就背了下来。讲《斑羚飞渡》时,那撼动人心场面,叫所有的学生叹为观止。
四、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享受参与的愉悦美
学生们熟悉的电视栏目是语文课重要的教学资源。讲《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我在第二课时模拟“高端访问”的现场,角色虚拟,前三排的同学来当水均益,后三排的同学来当雨果,用对话的形式询问交流,深入探讨雨果可贵的人格魅力。讲《核舟记》时,我让同学们揣摩苏东坡、佛印、黄庭坚各自的动作及性格,分组表演,同学们情绪高涨。扮演舟子时,那神情、动作叫人至今难忘。讲课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方阵,用竞赛积分的方式展开,积分最高者给以热烈的掌声,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胜利喜悦和自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实践证明,这些新颖独特的形式,大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也潜移默化地提升着课堂的艺术含量。
五、教师课堂用语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不仅能体现教师良好语文素养,还能让学生从中得到一种审美艺术的熏陶。教《湖心亭看雪》我精心构思这样一个导语:雪是冬的精灵,它就像舞动于天地的精灵,使山峦披上素甲,使玉树挂满银花,使万里江山粉妆玉砌,壮美如画。古往今来,撩拨着多少文人墨客的心,谢道韫的雪是片片因风而起的柔美的柳絮,岑参的雪是朵朵春风唤醒的洁白的梨花,柳宗元的雪是蓑笠翁孤舟独钓的那份恬淡,毛泽东的雪是江山多娇,英雄折腰的那份豪迈……这节课我们来领略张岱笔下的西湖雪景。不难想象,这个精彩的导语设计将学生迅速带入到了审美的艺术境界。
总之,语文教师应努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感悟美的天堂,传播文化的殿堂。把教书育人在优美的课堂氛围之中实现,变单调枯燥的学习为丰富多彩的领悟,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知不觉爱上语文,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将近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学习,模仿,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常常借助美读、音乐、动画、新颖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等为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汲取知识营养的同时,领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美。
一、感染点拨,实现课文的朗读美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艺术,是创造,更是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却讲得太多,读得太少;灌输得太多,感悟得太少。文章是作者情、思、血、泪的凝聚,只有通过读才能体会个中真味。我们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在读中品味语言,感悟思想。
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中午有一个节目——“子午书简”,专门请一些著名的播音员朗诵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美散文,非常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我把这些视频从网上下载下来,组织学生观看品味,学习模仿,慢慢地学生爱上了朗读。每当早读看到学生们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读书情景时,我内心有一种教会学生的满足。教鲁迅的《雪》一文时,更是让学生放声自读、速读、默读、品读、声情并茂地读,又让全班合作表演读,在充分而多样的朗读中,学生不仅深刻地体验了情感,感悟了鲁迅的战斗精神,而且也体会到了先生高妙的布局谋篇技巧和精湛的语言艺术。我的语文课常常变成了朗读指导课。我还为学生总结了一套三步朗读法:把握感情基调,整体感知课文;速读课文,积累语言材料;认真阅读课文,展现品味成果。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语言感知能力逐渐增强。更重要的是,学生一天天地爱上了朗读艺术。
二、音乐进课堂,营造氛围的美
音乐以它独特的形式,营造了一个流淌着美的世界,它的震撼力不分民族,不分时代,其魅力是有目共睹的。它能抚平学生与作者之间因时代和年龄差距而造成的代沟,能够把学生融入到文字营造的意境中去。
我讲《背影》,当讲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父亲的亲力亲为,事必躬亲在此时更显得弥足珍贵,让儿子深受感动。以至于这件事情过去八年以后,当28岁的朱自清读到父亲来信的时候,八年前那个肥胖的、深青布棉袍黑布大马褂的背影,立刻在晶莹的泪光中闪烁。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听一首歌——满文军的《懂你》,用心体会朱自清读到父亲来信时的心情。学生在穿透力很强的歌曲感染下,很容易理解父亲如大山般厚重的爱子之情。再如教古文时,可根据课文内容选用相关古乐。讲完《老王》,同学们听《当世界充满爱》,个个眼中噙着泪花。讲授《陋室铭》可选用《高山流水》,讲授《龟虽寿》可选用《将军令》,讲授《岳阳楼记》可选用《平湖秋月》…… 几乎每一篇古文都可以找到相宜的古乐。不必苛求内容相符,只要旋律相配即可。在播放中,我适时讲解乐曲所表现的意蕴或意境,介绍相关的背景资料,使学生迅速地沉浸在悠悠思古的情怀之中,为学好文言文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氛围。同时,古文与古乐相互映衬,能调动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深刻的多方位的审美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课文。
三、动画入课堂,化抽象为形象美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生动的图像比单一的文字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激活他们的思维。而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直观性,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显现为生动的直观形象,静止的文本可以像拉窗帘一样呈现出多彩的教学信息;静态的图画可以像流水般呈现出一幅幅变幻的图像。学生如身临其境,充分感受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也提高了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我在讲授《小石潭记》时,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口诵想象法,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出示了三幅画面——石潭全景、潭水游鱼、遥望潭源。学生脑海里的形象立即鲜活起来,那份感悟后的满足真是无以言表,文中的写景佳句学生当堂就背了下来。讲《斑羚飞渡》时,那撼动人心场面,叫所有的学生叹为观止。
四、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享受参与的愉悦美
学生们熟悉的电视栏目是语文课重要的教学资源。讲《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我在第二课时模拟“高端访问”的现场,角色虚拟,前三排的同学来当水均益,后三排的同学来当雨果,用对话的形式询问交流,深入探讨雨果可贵的人格魅力。讲《核舟记》时,我让同学们揣摩苏东坡、佛印、黄庭坚各自的动作及性格,分组表演,同学们情绪高涨。扮演舟子时,那神情、动作叫人至今难忘。讲课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方阵,用竞赛积分的方式展开,积分最高者给以热烈的掌声,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胜利喜悦和自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实践证明,这些新颖独特的形式,大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也潜移默化地提升着课堂的艺术含量。
五、教师课堂用语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不仅能体现教师良好语文素养,还能让学生从中得到一种审美艺术的熏陶。教《湖心亭看雪》我精心构思这样一个导语:雪是冬的精灵,它就像舞动于天地的精灵,使山峦披上素甲,使玉树挂满银花,使万里江山粉妆玉砌,壮美如画。古往今来,撩拨着多少文人墨客的心,谢道韫的雪是片片因风而起的柔美的柳絮,岑参的雪是朵朵春风唤醒的洁白的梨花,柳宗元的雪是蓑笠翁孤舟独钓的那份恬淡,毛泽东的雪是江山多娇,英雄折腰的那份豪迈……这节课我们来领略张岱笔下的西湖雪景。不难想象,这个精彩的导语设计将学生迅速带入到了审美的艺术境界。
总之,语文教师应努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感悟美的天堂,传播文化的殿堂。把教书育人在优美的课堂氛围之中实现,变单调枯燥的学习为丰富多彩的领悟,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知不觉爱上语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