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借助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储备建构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对学习者思维品质的深入培养,并获得高阶思维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深度学习理念的提出符合新课改的核心要求,是实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工具。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采取的教学措施都是以浅层化或机械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无法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思维发展,这也是深度学习理念应用的必要性。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敢于创新和改变,不断地寻找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措施,并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增加自身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培养其善于探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深度学习理念的内涵
深度学习需要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并在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活跃自身的思维,借此不断地实现自我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会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从而使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以合理的方法技巧进行阅读知识的学习,最终帮助学生取得全面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其需要针对深度学习理念展开深入的剖析,寻找其中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理念,借助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措施激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激情,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利用导学案,实施深度学习
导学案作为教师实施教学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巧妙地设计有活力的导学案,对语文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入调查学生的学习心理,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和偏好的题目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此外,还需要结合导学案的功能特性展开有特性的、有深度的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当然过程中还需要学生给予及时的反馈,如此才能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时,导学案的设计应该由目标、提纲、探究、链接、沟通交流、自我提升几个部分组成。首先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特色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如“宇宙生命之谜讲了什么?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在自学提纲设计部分,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寻找、设计与自己相关的学习目标。合作探究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努力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主动的分享,并尋找相互之间的合作提升。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学习能力上的提升,并将自己学习中的疑问提出来与学生相互沟通交流。总之这样的过程设计是具有一定程序性的,条理化的形式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系统的学习框架,并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常态。比如开始教师设计“对于宇宙大家是怎样认识的?又对哪些东西有好奇心?”以这样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逐渐了解到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知识,然后对其中的一些事情产生疑问,有同学对外星人、对地球外是否能够生存产生疑问,并将自己的这些疑问提出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在相互补充、提问、分析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与自己之前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让自己对宇宙的了解更加的真实、深入。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关于宇宙的趣闻,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也能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链接课堂内外
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加强课堂内外的沟通,利用一切有效的教育资源推动教学的实施和展开,并合理地开展一系列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除此之外,也需要适当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小学生本就对周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诸多的现象充满了疑惑,其中大多数的问题无法立刻查阅书籍,这时候就需要凭借网络技术,其自身拥有相当广泛、全面的信息资源给课外阅读学习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网络技术独有优势的充分利用,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网上阅读。
(三)设置分层教学,树立学习自信心
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同性格、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对于问题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获取知识,教师可以将深度学习理念灌输其中,设置层次教学目标,让不同的学生在自己擅长的范围内深入挖掘,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并在逐步的提升中为自己设置更高的要求和目标。首先,教师应该熟悉语文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人性格、教材的知识结构分层次地设置教学目标。其次,将目标分为初级目标、高级目标、终极目标三个层次,最后按照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以及个人成果进行判断,并作出正确的目标选择。
(四)尊重学生个性,引导主动学习
小学生所在的年龄本就处于天性开发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才能顺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学者曾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得出“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重点是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时需要迎合学生的个性需求,产生具有独特思维的观点和看法,逐渐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固有认知,进一步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寻找阅读教学的最佳方式,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以达到学生最适宜的知识汲取状态,让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让学生真正地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课堂,并为其后续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洪雪松.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0).
[2] 胡振燕,许金苗.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经历深度学习和体验——“实践型阅读教学课堂构建”专题研讨活动记述[J].小学语文,2018.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深度学习理念的内涵
深度学习需要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并在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活跃自身的思维,借此不断地实现自我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会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从而使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以合理的方法技巧进行阅读知识的学习,最终帮助学生取得全面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其需要针对深度学习理念展开深入的剖析,寻找其中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理念,借助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措施激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激情,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利用导学案,实施深度学习
导学案作为教师实施教学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巧妙地设计有活力的导学案,对语文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入调查学生的学习心理,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和偏好的题目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此外,还需要结合导学案的功能特性展开有特性的、有深度的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当然过程中还需要学生给予及时的反馈,如此才能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时,导学案的设计应该由目标、提纲、探究、链接、沟通交流、自我提升几个部分组成。首先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特色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如“宇宙生命之谜讲了什么?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在自学提纲设计部分,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寻找、设计与自己相关的学习目标。合作探究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努力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主动的分享,并尋找相互之间的合作提升。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学习能力上的提升,并将自己学习中的疑问提出来与学生相互沟通交流。总之这样的过程设计是具有一定程序性的,条理化的形式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系统的学习框架,并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常态。比如开始教师设计“对于宇宙大家是怎样认识的?又对哪些东西有好奇心?”以这样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逐渐了解到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知识,然后对其中的一些事情产生疑问,有同学对外星人、对地球外是否能够生存产生疑问,并将自己的这些疑问提出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在相互补充、提问、分析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与自己之前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让自己对宇宙的了解更加的真实、深入。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关于宇宙的趣闻,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也能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链接课堂内外
新课标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加强课堂内外的沟通,利用一切有效的教育资源推动教学的实施和展开,并合理地开展一系列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除此之外,也需要适当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小学生本就对周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诸多的现象充满了疑惑,其中大多数的问题无法立刻查阅书籍,这时候就需要凭借网络技术,其自身拥有相当广泛、全面的信息资源给课外阅读学习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网络技术独有优势的充分利用,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网上阅读。
(三)设置分层教学,树立学习自信心
对于小学生而言,不同性格、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对于问题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获取知识,教师可以将深度学习理念灌输其中,设置层次教学目标,让不同的学生在自己擅长的范围内深入挖掘,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并在逐步的提升中为自己设置更高的要求和目标。首先,教师应该熟悉语文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人性格、教材的知识结构分层次地设置教学目标。其次,将目标分为初级目标、高级目标、终极目标三个层次,最后按照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以及个人成果进行判断,并作出正确的目标选择。
(四)尊重学生个性,引导主动学习
小学生所在的年龄本就处于天性开发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才能顺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学者曾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得出“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重点是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时需要迎合学生的个性需求,产生具有独特思维的观点和看法,逐渐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学生的固有认知,进一步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寻找阅读教学的最佳方式,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以达到学生最适宜的知识汲取状态,让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让学生真正地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课堂,并为其后续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洪雪松.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0).
[2] 胡振燕,许金苗.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经历深度学习和体验——“实践型阅读教学课堂构建”专题研讨活动记述[J].小学语文,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