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想象力、创造力是否丰富,色彩运用是否大胆,绘画水平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差异等。其实用心聆听,还会发现孩子的画在说话。孩子的每一幅画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故事中酝酿着喜、怒、冲突、挫折等复杂的情绪。老师要听懂潜藏在绘画作品中与孩子心理状态相关的、丰富的信息和语言,并来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解决心理困扰,让孩子身心健康的茁壮成长。
一、绘画作品中的什么在说话
专业的心理老师会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来系统分析幼儿的画,从而帮助幼儿解决各种情绪困扰或心理问题。幼儿园老师虽然缺乏这种专业知识,但接受过幼教专业培训,可以从幼儿绘画的色彩运用、线条特征、画面内容和细节这几个方面来解读幼儿的心理。
1.画中的颜色在说话
颜色是人们情绪生活的核心,对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当幼儿心情愉快活泼时,用色就丰富,且倾向于用明朗的黄色、红色、粉红、黄绿等。而在忧郁、烦闷不安时,用色较少,且倾向于黑色、紫色、暗绿等。但如果一个幼儿在他的作品中过度使用红色,就可能和他愤怒的情绪有关。
例如在图1—3中可以看到红色充满了整个画面。这幅画潜藏了幼儿很多心里话。他画的房子选用了黑色轮廓,涂满了紫色,房子旁边的树上有两个很明显的疤痕,树旁的孩子最醒目的颜色就是头发和脚上的黑色。在孩子的头上有一片蓝色的云朵。其实这张画上所有的颜色都在说着孩子的心里话。红色可能在告诉我们:他的家长在吵架,且吵得很厉害;而紫色、蓝色和黑色告诉我们:他对家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感到烦恼不安;树上的伤痕告诉我们:家长的吵闹已经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孩子脚上浓重的黑色在提醒我们:他此刻非常需要完全感。
2.画中的线条在说话
线条是画图的基本元素,不同的线条传递着不同的信息。画面上又短又直的线条多而曲线少、锐利的角度出现多,则表明幼儿是属于冲动性、攻击性的。长的线条表示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有时会压抑自己;强调曲线可能代表厌恶常规。
图2—4是同一个幼儿的画,所有的画都在说:我有很强大的攻击性哦!每副画都有曲线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喜欢遵守常规的孩子,至少在老师的眼中是属于一个调皮好动的孩子。画面上的线条短而多,且都比较尖锐,包括他画的动物:海里的鲨鱼、天空中的恐龙都属凶猛的动物,它们露出尖尖的牙齿、爪子,长长的喷火舌头,好像要随时攻击别人。画面上所有的一切都在说:我不喜欢按常规做事,我的攻击性很强,随时随地可能攻击别人。目前还好的一点是:他知道攻击和冲动也要有一定的度。因为鲨鱼四周被围着,恐龙的头顶也有一根紫色的类似木头的东西压着恐龙的角。用幼儿的话来说:“那是光子炮。”说明他感受到了来自学校或家庭规则对他的压制和束缚。
3.画面的内容和细节在说话
从绘画作品的内容和细节中老师可以发现很多潜台词。
例如图3—1中,幼儿画的是一家人在大海边的情节,看上去似乎是很休闲轻松的一副画。但仔细看会发现:画面上很多的东西都沉没在大海里。孩子是在用危险莫测的大海告诉我们,他的生活中可能遇到了一件危险的大事情,所以孩子的半个身体在水中没有安全感。相比较而言,这件事情在三个人中对妈妈的影响是最少的,因为海水只到了妈妈的膝盖。幸运的是孩子和妈妈身上都套着救生圈,孩子的左脚还踩着绿色的皮球,妈妈身边也有绿色的皮球。不过孩子的爸爸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完全淹没在大海里,只有两根头发看似露出海面,爸爸甚至深陷在沙滩里面到了腰间。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在这幅图上,幼儿画的云朵特别得多连成了一片,几乎遮盖了整个画面,太阳在一个角落占了很少。画上所有的内容在告诉我们:孩子生活中的这件大事情对他们一家三口带来了怎样深刻的影响。孩子没有告诉我,但我间接在他的邻居那里得知,这个孩子的爷爷突然查出来得了癌症,而且已经是晚期了。这件事情带给孩子一家人的打击和感受,以及带给孩子的可怕感受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画深刻感受到。
再看孩子过两个星期后画的图3—2(备注:画右上角白纸是拍摄时遮住孩子姓名而贴。)画面上有一条小河,相比大海而言危险减少了,说明孩子慢慢接受了这件事情。孩子家人的伤心还是能通过画面清楚体会到;孩子画的家窗户是蓝色的,水淹没了家的一半,孩子身体是蓝色的。孩子的画告诉我们:我深刻感受到了家里的忧伤气氛。但值得庆幸的是爷爷生病这件事对孩子的伤害在慢慢恢复,图上的树被水淹没的痕迹几乎看不到了,而且树上的啄木鸟已经抓住了虫子。
二、为什么要听幼儿画中说的话
幼儿的行为充满着情绪色彩,穆欣娜甚至把幼儿看作“情绪的俘虏”,情绪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孟昭兰和美国坎普斯研究了“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适中的愉快情绪对进行智力活动有明显的优越性,这时起核心作用的是兴趣;相反,痛苦、惧怕等消极情绪对幼儿的智力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痛苦、惧怕程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总之,适度的情绪有利于幼儿的智力操作,消极情绪对幼儿智力操作一般是不利的。”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取得有效性,必须要随时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及时调整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对教学活动保持适中的轻松愉快的情绪时才能确保其认知效果最佳。
三、利用绘画作品解读幼儿心理的优势
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最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绘画幼儿不断把自己的人格和情绪表达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幼儿的画来解读出他们画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潜藏着的喜悦、悲伤、恐惧等各种情绪情感困扰。而且绘画是少有的可以表达幼儿经历和危机的途径之一。当幼儿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或者用语言表达不清楚自己的心理时,他们的画会清楚正确的表达出他们的压抑、愤怒、忧郁等感觉,同时画也是表达幼儿对病痛、对死亡恐惧的最好方式。幼儿的画为幼儿和老师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比较平等、安全、轻松、相互尊重、彼此进一步了解的沟通平台。幼儿的画反映了它们的内心世界,描绘了各种各样的感情。心理学家纽博格认为:绘画不仅有助于儿童无意识成份的释放,而且绘画与其他感官活动相结合有助于这种释放。如果老师能很好的利用图画这个工具及时读懂幼儿的画外音,就能及时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给与幼儿积极的回应和帮助,避免幼儿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困扰,从而达到有效的教育教学,让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四、解读幼儿绘画作品时的注意事项
通过绘画作品来解读幼儿心理的过程很有趣,但一定要记住:从幼儿的画来解读幼儿的心理时,需要老师多了解多参考不同的心理学理论知识,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要尊重幼儿本身的丰富性、独特性、复杂性和自发性。一幅幅的画就像一个个幼儿,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在心理发展中的特点,有自己情感经历的痕迹和文化生活的烙印。而且在幼儿创作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绘画材料的影响,绘画过程中绘画态度和经验的影响,同伴的影响,绘画环境的影响,幼儿认知风格的影响……
幼儿是自己情绪情感的主人,老师在解读幼儿绘画作品时切记一定要多听听幼儿自己的解释。理解幼儿绘画的最好方法是亲身体验幼儿绘画的过程。解读幼儿绘画就好比是下水游泳,只看别人游泳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进入水中才能完全体验到游泳的感觉。绘画作品在任何时候只是一种参考的工具,是老师用来了解幼儿,帮助幼儿的工具,是进行有效教育和教学的工具,而不能伤害幼儿。
一、绘画作品中的什么在说话
专业的心理老师会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来系统分析幼儿的画,从而帮助幼儿解决各种情绪困扰或心理问题。幼儿园老师虽然缺乏这种专业知识,但接受过幼教专业培训,可以从幼儿绘画的色彩运用、线条特征、画面内容和细节这几个方面来解读幼儿的心理。
1.画中的颜色在说话
颜色是人们情绪生活的核心,对幼儿来说更是如此。当幼儿心情愉快活泼时,用色就丰富,且倾向于用明朗的黄色、红色、粉红、黄绿等。而在忧郁、烦闷不安时,用色较少,且倾向于黑色、紫色、暗绿等。但如果一个幼儿在他的作品中过度使用红色,就可能和他愤怒的情绪有关。
例如在图1—3中可以看到红色充满了整个画面。这幅画潜藏了幼儿很多心里话。他画的房子选用了黑色轮廓,涂满了紫色,房子旁边的树上有两个很明显的疤痕,树旁的孩子最醒目的颜色就是头发和脚上的黑色。在孩子的头上有一片蓝色的云朵。其实这张画上所有的颜色都在说着孩子的心里话。红色可能在告诉我们:他的家长在吵架,且吵得很厉害;而紫色、蓝色和黑色告诉我们:他对家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感到烦恼不安;树上的伤痕告诉我们:家长的吵闹已经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孩子脚上浓重的黑色在提醒我们:他此刻非常需要完全感。
2.画中的线条在说话
线条是画图的基本元素,不同的线条传递着不同的信息。画面上又短又直的线条多而曲线少、锐利的角度出现多,则表明幼儿是属于冲动性、攻击性的。长的线条表示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有时会压抑自己;强调曲线可能代表厌恶常规。
图2—4是同一个幼儿的画,所有的画都在说:我有很强大的攻击性哦!每副画都有曲线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喜欢遵守常规的孩子,至少在老师的眼中是属于一个调皮好动的孩子。画面上的线条短而多,且都比较尖锐,包括他画的动物:海里的鲨鱼、天空中的恐龙都属凶猛的动物,它们露出尖尖的牙齿、爪子,长长的喷火舌头,好像要随时攻击别人。画面上所有的一切都在说:我不喜欢按常规做事,我的攻击性很强,随时随地可能攻击别人。目前还好的一点是:他知道攻击和冲动也要有一定的度。因为鲨鱼四周被围着,恐龙的头顶也有一根紫色的类似木头的东西压着恐龙的角。用幼儿的话来说:“那是光子炮。”说明他感受到了来自学校或家庭规则对他的压制和束缚。
3.画面的内容和细节在说话
从绘画作品的内容和细节中老师可以发现很多潜台词。
例如图3—1中,幼儿画的是一家人在大海边的情节,看上去似乎是很休闲轻松的一副画。但仔细看会发现:画面上很多的东西都沉没在大海里。孩子是在用危险莫测的大海告诉我们,他的生活中可能遇到了一件危险的大事情,所以孩子的半个身体在水中没有安全感。相比较而言,这件事情在三个人中对妈妈的影响是最少的,因为海水只到了妈妈的膝盖。幸运的是孩子和妈妈身上都套着救生圈,孩子的左脚还踩着绿色的皮球,妈妈身边也有绿色的皮球。不过孩子的爸爸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完全淹没在大海里,只有两根头发看似露出海面,爸爸甚至深陷在沙滩里面到了腰间。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在这幅图上,幼儿画的云朵特别得多连成了一片,几乎遮盖了整个画面,太阳在一个角落占了很少。画上所有的内容在告诉我们:孩子生活中的这件大事情对他们一家三口带来了怎样深刻的影响。孩子没有告诉我,但我间接在他的邻居那里得知,这个孩子的爷爷突然查出来得了癌症,而且已经是晚期了。这件事情带给孩子一家人的打击和感受,以及带给孩子的可怕感受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画深刻感受到。
再看孩子过两个星期后画的图3—2(备注:画右上角白纸是拍摄时遮住孩子姓名而贴。)画面上有一条小河,相比大海而言危险减少了,说明孩子慢慢接受了这件事情。孩子家人的伤心还是能通过画面清楚体会到;孩子画的家窗户是蓝色的,水淹没了家的一半,孩子身体是蓝色的。孩子的画告诉我们:我深刻感受到了家里的忧伤气氛。但值得庆幸的是爷爷生病这件事对孩子的伤害在慢慢恢复,图上的树被水淹没的痕迹几乎看不到了,而且树上的啄木鸟已经抓住了虫子。
二、为什么要听幼儿画中说的话
幼儿的行为充满着情绪色彩,穆欣娜甚至把幼儿看作“情绪的俘虏”,情绪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孟昭兰和美国坎普斯研究了“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适中的愉快情绪对进行智力活动有明显的优越性,这时起核心作用的是兴趣;相反,痛苦、惧怕等消极情绪对幼儿的智力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痛苦、惧怕程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总之,适度的情绪有利于幼儿的智力操作,消极情绪对幼儿智力操作一般是不利的。”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取得有效性,必须要随时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及时调整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对教学活动保持适中的轻松愉快的情绪时才能确保其认知效果最佳。
三、利用绘画作品解读幼儿心理的优势
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最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绘画幼儿不断把自己的人格和情绪表达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幼儿的画来解读出他们画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潜藏着的喜悦、悲伤、恐惧等各种情绪情感困扰。而且绘画是少有的可以表达幼儿经历和危机的途径之一。当幼儿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或者用语言表达不清楚自己的心理时,他们的画会清楚正确的表达出他们的压抑、愤怒、忧郁等感觉,同时画也是表达幼儿对病痛、对死亡恐惧的最好方式。幼儿的画为幼儿和老师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比较平等、安全、轻松、相互尊重、彼此进一步了解的沟通平台。幼儿的画反映了它们的内心世界,描绘了各种各样的感情。心理学家纽博格认为:绘画不仅有助于儿童无意识成份的释放,而且绘画与其他感官活动相结合有助于这种释放。如果老师能很好的利用图画这个工具及时读懂幼儿的画外音,就能及时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给与幼儿积极的回应和帮助,避免幼儿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困扰,从而达到有效的教育教学,让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四、解读幼儿绘画作品时的注意事项
通过绘画作品来解读幼儿心理的过程很有趣,但一定要记住:从幼儿的画来解读幼儿的心理时,需要老师多了解多参考不同的心理学理论知识,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要尊重幼儿本身的丰富性、独特性、复杂性和自发性。一幅幅的画就像一个个幼儿,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在心理发展中的特点,有自己情感经历的痕迹和文化生活的烙印。而且在幼儿创作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例如:绘画材料的影响,绘画过程中绘画态度和经验的影响,同伴的影响,绘画环境的影响,幼儿认知风格的影响……
幼儿是自己情绪情感的主人,老师在解读幼儿绘画作品时切记一定要多听听幼儿自己的解释。理解幼儿绘画的最好方法是亲身体验幼儿绘画的过程。解读幼儿绘画就好比是下水游泳,只看别人游泳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进入水中才能完全体验到游泳的感觉。绘画作品在任何时候只是一种参考的工具,是老师用来了解幼儿,帮助幼儿的工具,是进行有效教育和教学的工具,而不能伤害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