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典诵读对小学生来说不仅能丰富知识储备,其中的经典文化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良好人格的建立,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文化。新时期下的经典诵读也更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然而当前小学生的经典诵读却普遍与日常教学相分离,柱往是要求学生在课下由父母指导进行经典诵读的学习,语文课堂上依舊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如何将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当前语文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从诵读氛围、诵读方式、诵读教学、教学形式四方面来探究小学经典诵读的教学优化措施,期望能作为理论参考促进小学经典诵读深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有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O6-0094-01
1.营造诵读氛围
良好的诵读氛围对小学生经典诵读的学习来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从学校、教师、家庭三方面来营造诵读氛围。
(1)学校方面。学校管理者要意识到国学经典的学习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在校园宣传栏贴上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国学经典的内容;设置经典诵读周,以班级为单位创办经典诵读黑板报,组织经典诵读优秀班级评选;利用广播在大课间播放经典内容的朗读等等。使整个校园充满经典诵读的浓厚氛围,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2)教师方面。作为语文教师,更要重视对学生经典文化的教育,可以将经典诵读作为课前小活动,每节课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对其中的一小段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理解经典的意思,加深理解。
(3)家庭方面。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经典诵读来说也是很有效的,教师要与家长积极沟通,将经典诵读作为家庭作业,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诵读任务,这样一来,不仅营造了经典诵读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联系,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2.丰富诵读方式
2.1 教师范读
国学经典作品的韵律美不仅增加了经典的魅力,更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此,在学生初学经典时,需要教师用有感情范读的方式将经典作品的韵律美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直接地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绪。同时在范读后需要对其中的句子进行相应的解释,以此来保证学生真正的理解经典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将内涵与情感相结合,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想,使学生获得更多对美的享受。
2.2 配乐引读
经典古诗文不仅韵律强,还附有节奏感,尤其是一些词文,在古代普遍是作为歌词来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地应用音乐去烘托诗歌的氛围,也使得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要表现的内容。例如古筝曲《浪淘沙》的播放,能从听觉方面展现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情壮志;又或是琵琶曲《满江红》,作为爱国诗词的配乐,能将爱国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婉转的乐曲能表达凄美的古诗文;激荡的乐曲更能体现壮阔的情怀。配乐与诗文的结合,给经典诵读增加了别样的魅力。
2.3 学生诵读
教师范读及配乐引读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诵读时的情绪,由于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经典中感叹生活的内容无法有感情地诵读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感情诵读的同时,感悟经典所蕴含的情感,避免盲目的让学生模仿情感深厚而失去了学生本身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边诵读边打节奏;一个人读不出的豪情壮志全班一起读;小组比赛看谁诵读得最好最有感情等等。多种诵读方式相结合,不仅增加了诵读的多样化,还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诵读时有所感悟。
3.诵读教学结合
现代的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传统的经典诵读则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为核心,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注重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将经典诵读与日常的教学相结合,让知识与文化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例如:在相关节日来临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节日的经典诗文;在上完课后,若是课程明显与经典有关,例如古诗文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寻找与之相类似的课外经典内容;每天摘抄一两句国学经典并进行理解,期末大家互相分享并交流摘抄内容等等。这些不仅能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习惯,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素养,提高学习效率。
4.优化教学形式
4.1 丰富诵读活动
诵读活动的开展不仅使一些热爱诵读的学生得到了展示的机会,更是能够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可以举办优秀经典诵读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开展经典诵读交流会,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学生诵读欣赏,互相探讨感受。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经典诵读的认识水平,还能激发学生将经典诵读好,诵读出感情的积极性。
4.2 课外拓展诵读
经典诵读不仅仅局限于校园中,还可以在户外进行诵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每日晨读活动,学生可以自主报名,选择离学校近的小公园,在上学前一小时进行户外经典诵读,学生诵读时不理解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及时解答,诵读完毕后由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去学校上学。这样一来,不仅能培养学生早起的习惯,还能营造共同诵读的学习氛围,在教师指导下提高诵读效率。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育领域的冲击,教学方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引进更多经典诵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加深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认识,在吸收经典所蕴含的文化素养的同时,传承文化经典,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诵读氛围的营造、丰富诵读方式、诵读教学结合以及优化教学方式等,综合地促进小学经典诵读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雅茵.小学国学诵读方法的有效性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6(12).
[2]陈吉荣.浅论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10).
[3]李光正.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8(7).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有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O6-0094-01
1.营造诵读氛围
良好的诵读氛围对小学生经典诵读的学习来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从学校、教师、家庭三方面来营造诵读氛围。
(1)学校方面。学校管理者要意识到国学经典的学习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在校园宣传栏贴上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国学经典的内容;设置经典诵读周,以班级为单位创办经典诵读黑板报,组织经典诵读优秀班级评选;利用广播在大课间播放经典内容的朗读等等。使整个校园充满经典诵读的浓厚氛围,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2)教师方面。作为语文教师,更要重视对学生经典文化的教育,可以将经典诵读作为课前小活动,每节课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对其中的一小段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理解经典的意思,加深理解。
(3)家庭方面。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经典诵读来说也是很有效的,教师要与家长积极沟通,将经典诵读作为家庭作业,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诵读任务,这样一来,不仅营造了经典诵读的学习氛围,还有利于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联系,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2.丰富诵读方式
2.1 教师范读
国学经典作品的韵律美不仅增加了经典的魅力,更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此,在学生初学经典时,需要教师用有感情范读的方式将经典作品的韵律美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直接地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绪。同时在范读后需要对其中的句子进行相应的解释,以此来保证学生真正的理解经典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将内涵与情感相结合,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想,使学生获得更多对美的享受。
2.2 配乐引读
经典古诗文不仅韵律强,还附有节奏感,尤其是一些词文,在古代普遍是作为歌词来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地应用音乐去烘托诗歌的氛围,也使得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要表现的内容。例如古筝曲《浪淘沙》的播放,能从听觉方面展现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情壮志;又或是琵琶曲《满江红》,作为爱国诗词的配乐,能将爱国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婉转的乐曲能表达凄美的古诗文;激荡的乐曲更能体现壮阔的情怀。配乐与诗文的结合,给经典诵读增加了别样的魅力。
2.3 学生诵读
教师范读及配乐引读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诵读时的情绪,由于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经典中感叹生活的内容无法有感情地诵读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感情诵读的同时,感悟经典所蕴含的情感,避免盲目的让学生模仿情感深厚而失去了学生本身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边诵读边打节奏;一个人读不出的豪情壮志全班一起读;小组比赛看谁诵读得最好最有感情等等。多种诵读方式相结合,不仅增加了诵读的多样化,还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诵读时有所感悟。
3.诵读教学结合
现代的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传统的经典诵读则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为核心,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注重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将经典诵读与日常的教学相结合,让知识与文化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例如:在相关节日来临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节日的经典诗文;在上完课后,若是课程明显与经典有关,例如古诗文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寻找与之相类似的课外经典内容;每天摘抄一两句国学经典并进行理解,期末大家互相分享并交流摘抄内容等等。这些不仅能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习惯,还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素养,提高学习效率。
4.优化教学形式
4.1 丰富诵读活动
诵读活动的开展不仅使一些热爱诵读的学生得到了展示的机会,更是能够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可以举办优秀经典诵读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开展经典诵读交流会,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学生诵读欣赏,互相探讨感受。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经典诵读的认识水平,还能激发学生将经典诵读好,诵读出感情的积极性。
4.2 课外拓展诵读
经典诵读不仅仅局限于校园中,还可以在户外进行诵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每日晨读活动,学生可以自主报名,选择离学校近的小公园,在上学前一小时进行户外经典诵读,学生诵读时不理解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及时解答,诵读完毕后由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去学校上学。这样一来,不仅能培养学生早起的习惯,还能营造共同诵读的学习氛围,在教师指导下提高诵读效率。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育领域的冲击,教学方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引进更多经典诵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加深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认识,在吸收经典所蕴含的文化素养的同时,传承文化经典,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诵读氛围的营造、丰富诵读方式、诵读教学结合以及优化教学方式等,综合地促进小学经典诵读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雅茵.小学国学诵读方法的有效性探讨[J].文学教育(中),2016(12).
[2]陈吉荣.浅论小学生经典诵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10).
[3]李光正.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