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肺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60例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采用的护理方法有严格控制感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结果 呼吸道感染和气道不畅是引起肺性脑病的主要原因,经过我院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有5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减少肺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至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肺性脑病;临床观察;护理
我院对60例肺性脑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肺心病患者280例,其中肺病脑病的患者60例,占21.4%。所有病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临床诊断与分级标准。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13例。年龄51岁~82岁,平均(65.5±11.2)岁。6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兴奋、不安、言语增多、幻觉、妄想、表情淡漠、嗜睡、精神异常或兴奋多语,重型者呈昏迷,脑电图呈不同程度弥漫性慢性波性异常,且有阵发性变化。抽搐及病理反射阳性。
1.2 临床观察
1.2.1 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入院后尽快了解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生活习惯、脾气性格、语言、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以便于观察。
1.2.2 早期症状观察 该组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睡眠节律紊乱、昼夜颠倒、烦躁不安等,详见表1。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尤其是夜间,需加强巡视,当临床上肺心病的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引起注意,考虑为肺性脑病的可能,以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表1 60例肺性脑病患者早期临床表现
1.3 肺性脑病的诱因 60例肺性脑病的患者大多可以找到诱发因素,其中主要以呼吸道感染和气道不畅为主,呼吸道感染48例,占80.0%;气道不畅29例,占48.3%;电解质紊乱12例,占20.0%;其他6例,占10.0%。
1.4 护理措施
1.4.1 严格控制感染 首先要清除气道内的炎性分泌物,收集患者的痰液标本,分析细菌的耐药性,做药敏性试验,结合医院实际选择较为敏感的抗生素[1]。严格按给药时间给药,用药时要现配现用,给患者注射药物时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巡视,加强病房内的人员走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1.4.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对于患者可能引起的感染要加以控制,尤其要积极的对医生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配合,这样才能很好的进行细菌感染的避免等。医护人员应该经常性的对于抗菌药物进行细菌的培养和药敏实验,通过这种实验才能够真正做到经验用药,在实际用药中更好的了解细菌的抗药性。抗菌药物有各自不同的特性,有些抗菌药物是浓度依赖性药物。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意识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的同时,记录24h的液体出入量,特别要注意观察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合理安排输液,补充电解质。4慎用利尿药和禁用镇静药。
1.4.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教会患者排痰的方法,使痰液及时排出,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可适当协助拍背。痰粘稠不易咯出者可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及化痰药物,可行气管内滴入药物湿化痰液。吸痰操作应轻柔,努力减轻吸痰所致的疼痛、恶心感,力求吸痰准确、有效。
2 结果
60例患者经抗感染,纠正缺氧,解痉平喘,改善通气等治疗,根据病情应用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适当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配合以上护理措施,有5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占83.3%。死亡10例,其中5例死于呼吸衰竭,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
3 讨论
肺心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肺性脑病肺心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肺部损害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诱发脑组织损害而引起,其病情较重,治愈率较低,死亡率较高[3]。肺性脑病的产生常由于因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镇静剂应用与给氧不当等而诱发。因此,对肺性脑病早期症状的观察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发现肺性脑病患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睡眠节律紊乱、昼夜颠倒、烦躁不安,讲话不清等,临床上肺心病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该考虑肺性脑病的可能。肺性脑病的诱因以呼吸道感染和气道不畅为主,我们通过积极的治疗和严格控制感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5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占83.3%。综上所述,减少肺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至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伍先翠.56例肺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70-71.
[2]秦玉莲.肺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27):812.
[3]王芬芬.52例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右江医学,2008,36(1):114-115
【关键词】 肺性脑病;临床观察;护理
我院对60例肺性脑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肺心病患者280例,其中肺病脑病的患者60例,占21.4%。所有病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临床诊断与分级标准。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13例。年龄51岁~82岁,平均(65.5±11.2)岁。6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兴奋、不安、言语增多、幻觉、妄想、表情淡漠、嗜睡、精神异常或兴奋多语,重型者呈昏迷,脑电图呈不同程度弥漫性慢性波性异常,且有阵发性变化。抽搐及病理反射阳性。
1.2 临床观察
1.2.1 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入院后尽快了解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生活习惯、脾气性格、语言、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以便于观察。
1.2.2 早期症状观察 该组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睡眠节律紊乱、昼夜颠倒、烦躁不安等,详见表1。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尤其是夜间,需加强巡视,当临床上肺心病的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引起注意,考虑为肺性脑病的可能,以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表1 60例肺性脑病患者早期临床表现
1.3 肺性脑病的诱因 60例肺性脑病的患者大多可以找到诱发因素,其中主要以呼吸道感染和气道不畅为主,呼吸道感染48例,占80.0%;气道不畅29例,占48.3%;电解质紊乱12例,占20.0%;其他6例,占10.0%。
1.4 护理措施
1.4.1 严格控制感染 首先要清除气道内的炎性分泌物,收集患者的痰液标本,分析细菌的耐药性,做药敏性试验,结合医院实际选择较为敏感的抗生素[1]。严格按给药时间给药,用药时要现配现用,给患者注射药物时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巡视,加强病房内的人员走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1.4.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对于患者可能引起的感染要加以控制,尤其要积极的对医生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配合,这样才能很好的进行细菌感染的避免等。医护人员应该经常性的对于抗菌药物进行细菌的培养和药敏实验,通过这种实验才能够真正做到经验用药,在实际用药中更好的了解细菌的抗药性。抗菌药物有各自不同的特性,有些抗菌药物是浓度依赖性药物。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意识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的同时,记录24h的液体出入量,特别要注意观察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合理安排输液,补充电解质。4慎用利尿药和禁用镇静药。
1.4.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教会患者排痰的方法,使痰液及时排出,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可适当协助拍背。痰粘稠不易咯出者可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及化痰药物,可行气管内滴入药物湿化痰液。吸痰操作应轻柔,努力减轻吸痰所致的疼痛、恶心感,力求吸痰准确、有效。
2 结果
60例患者经抗感染,纠正缺氧,解痉平喘,改善通气等治疗,根据病情应用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适当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配合以上护理措施,有5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占83.3%。死亡10例,其中5例死于呼吸衰竭,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
3 讨论
肺心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肺性脑病肺心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肺部损害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诱发脑组织损害而引起,其病情较重,治愈率较低,死亡率较高[3]。肺性脑病的产生常由于因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镇静剂应用与给氧不当等而诱发。因此,对肺性脑病早期症状的观察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发现肺性脑病患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睡眠节律紊乱、昼夜颠倒、烦躁不安,讲话不清等,临床上肺心病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该考虑肺性脑病的可能。肺性脑病的诱因以呼吸道感染和气道不畅为主,我们通过积极的治疗和严格控制感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5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占83.3%。综上所述,减少肺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至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伍先翠.56例肺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70-71.
[2]秦玉莲.肺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27):812.
[3]王芬芬.52例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右江医学,2008,36(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