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數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主要是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模式,认识理解比较基础的数学知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课上对学生知识的讲解,而且课后的巩固作业也发胡子和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不符合当下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目标。为了能够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时代的要求创新作业设计,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331
目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渐渐成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各学科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等能力。教师要根据这些内容制定适当的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结合实践以及相关研究,以下详细叙述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状况。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状况
(一)作业设计比较单一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引者,只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少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足够多的知识,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因此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言非常重要,结合目前实践来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主要是布置试题作业。这就造成学生很难通过完成作业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令作业设计的价值大打折扣。
(二)作业内容为结合实际
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数学的作业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以促进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所留作业大多是单调的试题,认为只要学生做对了就代表掌握了某一知识点。如果学生没有做对,教师就会要求他加强练习,做更多的题。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题海战术以求提高学生的分数,殊不知数学实践是学习知识最好的方法,只有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才能实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趣味性较低
传统的单一乏味的数学作业会让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方便后期批阅,每一章节的作业形式都是一样的。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作业中难以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未能体现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水平都不尽相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师大多采用统一教学,课后作业也不会设置层次。再加上教师都比较喜欢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时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视而不见,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否定他们的一切。久而久之,班级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难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体现层次性,提高学生自信心
由于每个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遗传条件不同,所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理解知识比较快,而一些学生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才能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层次性的课后作业,使所有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在讲授“加减法”之后,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数额比较大的加减法,每个题干中可以包括多个数,以此来增加题目的难度。为成绩较差的学生布置一些数额较小的,算是比较简单的题目,让他们也能够稍加思考完成作业。
(二)体现开放性,培养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丰富作业形式,不仅局限于数学试题一种,可以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自己设计题目。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教师在讲授“数据收集和整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设计题目,设计的题目最好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如统计一下班上的男女同学各喜欢书籍,统计一下一个楼层的班级数等,并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进行统计。教师也要对学生所作题目进行点评,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供大家学习。
(三)体现实践性,加强学生应用能力
学习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自己更好的生活,这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应该考虑到这一问题,作业体现实践性,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章节内容设计教学情境,这些教学情境一定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相似,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在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加法之后,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自己有几支笔,然后与同桌拥有的笔两两相加,计算一下两个人一共有多少铅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体现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比较喜欢有趣的事物,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新颖有趣的作业形式。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有较强的共情能力,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对什么比较感兴趣,以此为切入点来设计作业。比如,讲授“认识图形”之后,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准备几个图形图片分发给小组,然后规定哪个小组最先指出全部图形就能得到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竞赛的方式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势必要发生一些改变,目前作业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效果不佳。为了能够发挥作业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要体现开放性,培养学生思维发展;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作业。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情况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以期最终实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一鸣.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初探[J].读写算,2021(10):153-154.
[2]李业翠.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85-86.
[3]韩晓.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思考[J].读写算,2021(06):155-156.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331
目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渐渐成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各学科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锻炼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等能力。教师要根据这些内容制定适当的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结合实践以及相关研究,以下详细叙述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状况。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状况
(一)作业设计比较单一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引者,只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少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足够多的知识,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因此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言非常重要,结合目前实践来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主要是布置试题作业。这就造成学生很难通过完成作业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令作业设计的价值大打折扣。
(二)作业内容为结合实际
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数学的作业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以促进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所留作业大多是单调的试题,认为只要学生做对了就代表掌握了某一知识点。如果学生没有做对,教师就会要求他加强练习,做更多的题。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题海战术以求提高学生的分数,殊不知数学实践是学习知识最好的方法,只有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才能实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促进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趣味性较低
传统的单一乏味的数学作业会让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方便后期批阅,每一章节的作业形式都是一样的。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作业中难以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未能体现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水平都不尽相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师大多采用统一教学,课后作业也不会设置层次。再加上教师都比较喜欢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时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视而不见,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否定他们的一切。久而久之,班级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难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体现层次性,提高学生自信心
由于每个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遗传条件不同,所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理解知识比较快,而一些学生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才能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层次性的课后作业,使所有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在讲授“加减法”之后,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数额比较大的加减法,每个题干中可以包括多个数,以此来增加题目的难度。为成绩较差的学生布置一些数额较小的,算是比较简单的题目,让他们也能够稍加思考完成作业。
(二)体现开放性,培养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丰富作业形式,不仅局限于数学试题一种,可以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自己设计题目。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教师在讲授“数据收集和整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设计题目,设计的题目最好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如统计一下班上的男女同学各喜欢书籍,统计一下一个楼层的班级数等,并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进行统计。教师也要对学生所作题目进行点评,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供大家学习。
(三)体现实践性,加强学生应用能力
学习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自己更好的生活,这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应该考虑到这一问题,作业体现实践性,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章节内容设计教学情境,这些教学情境一定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相似,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在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加法之后,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自己有几支笔,然后与同桌拥有的笔两两相加,计算一下两个人一共有多少铅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体现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比较喜欢有趣的事物,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新颖有趣的作业形式。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有较强的共情能力,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对什么比较感兴趣,以此为切入点来设计作业。比如,讲授“认识图形”之后,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准备几个图形图片分发给小组,然后规定哪个小组最先指出全部图形就能得到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竞赛的方式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势必要发生一些改变,目前作业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效果不佳。为了能够发挥作业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要体现开放性,培养学生思维发展;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作业。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情况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以期最终实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一鸣.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初探[J].读写算,2021(10):153-154.
[2]李业翠.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85-86.
[3]韩晓.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思考[J].读写算,2021(06):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