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48—02
消化性溃疡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消化病中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甚明确。目前大多学者认为是保护因子和损害因子失调所致,此病病程长,复发率高,难以彻底治愈,严重者可发展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和胃癌。笔者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用自拟黄氏消溃汤配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188例,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消化性溃疡迁延2年以上的患者289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188例,男性120例,女性68例,年龄10—78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2—32年,平均28年,胃溃疡40例,十二指肠溃疡120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8例,伴慢性炎症者20例,胃镜下活检粘膜涂片检查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88例。中医辨证,肝胃气滞证68例,脾胃虚寒证74例,胃阴不足22例,瘀血停滞证14例,肝胃郁热证10例,对照组101例,男性58例,女性43例,年龄4—58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3—30年,平均为18年,胃溃疡38例,十二指肠溃疡48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5例,伴慢性炎症者20例,脾胃虚寒证38例,胃阴不足证21例,肝胃郁热证8例,瘀血停滞证1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较性。
1.2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服用自拟黄氏消溃汤,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0g,乌贼骨20g。,白芨20g,丹参20g,元胡12g,蒲公英30g,甘草10g,水煎加蜂蜜冲服,每日3次,1日1帖。肝胃气滞证加柴胡,白术,枳壳,木香。脾胃虚寒证加桂枝,良姜,香附,胃阴不足证加沙参,石斛,黄精,肝胃郁热证加黄连,吴萸,栀子。淤血停滞证加九香虫,当归,山楂。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黄连,槟榔。西药为雷尼替丁0.15g1次。每日2次。对照组:呋喃唑哃片0.1g/次,一日3次,雷尼替丁0.15g/次,每日2次。两组均连服4周为1疗程。按本方案治疗期间,停服其它中药和西药,并记临床症状消失。改善时间,每2疗程后复查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胃镜检查胃粘膜涂片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疼痛消失,无胃酸,暖气停药半年内无发作,大便潜血实验了3次均未阴性,纤维胃镜检查溃疡消失,涂片检查幽门螺杆菌阴性为痊愈。疼痛明显减轻或服药期间疼痛消失。而在停药后1个月疼痛又发作,但较未服药前减轻,胃镜检查溃疡而缩小50%以上或深度变浅,胃镜涂片查HP有所改变为好转,疼痛无减弱,溃疡面无变化或缩小不到50%,大便潜血实验(+),HP(+1)为无效。
1.4统计处理方法 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148例(78.72%),好转36例(19.15%),无效4例(2.13%),总有效率(97.87%)。对照组痊愈68例(67.33%),好转17例(16.83%),无效16例(15.84%),总有效率84.16%,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中中医不同类型疗效,肝胃气滞证痊愈56例(82.35%),好转10例(14.715),无效2例(2.94%)。脾胃虚寒证痊愈66例(89.19%),好转8例(10.81%),胃阴不足证痊愈8例(57.14%),好转5例(35.72%)。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組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主要是阴阳平衡失调,本虚标实,正虚邪盛。邪盛是热毒之邪,正虚以脾胃虚弱为主,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致全身抗病能力低下,局部屏障机能减退,热毒(HIP)乘虚经口直入,蕴结于胃,热盛肉腐而疡,气为血帅,气虚无力运血,血行不畅,脉络瘀阻,肉食所养,腐而成疡。因此,此病应标本兼治,益气治本,理气活血,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
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不甚明确,提出了多种学说,如2重规制学说,消化学说,炎症学说,循环学说,天平学说等。目前大多学说者注重天平学说。公认为是损害因子和保护因子平衡失调。其中胃酸分泌过多,胃蛋白酶活性增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损害因子增强的主要原因。于是近人提出“无酸无溃疡,无幽门螺杆菌无溃疡的新论点”,保护因子主要减弱是微循环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前列腺缺乏等胃粘膜保护屏障的改变。因此,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保护因子,减弱胃蛋白酶活性,杀灭幽门螺杆菌,抑制损害因子,调节保护因子和损害因子达到动态平衡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途径。
黄芪补气升阳,托阳生肌,能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使坏死细胞恢复活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消除溃疡及周围组织炎症。促进粘膜再生加快溃疡愈合及抗菌抗酸等作用。蒲公英入脾胃之经,清热而不甚寒,具有清解湿热淤毒,祛肠胃之热毒消胀止痛,健胃杀菌等作用。清代《外科证治全生集》载本品炙脆有性,火酒送服,疗胃脘痛。这说明前人对蒲公英治疗胃脘痛早有认识,近贤章次公先生治疗胃溃疡,凡具有小健中汤证者恒以此汤加蒲公英30g,疗效甚佳。近年来,众多医学家临床报道蒲公英治疗消化性溃疡,屡见不鲜。此药与黄芪配伍,一温一清相互克制损害因子,又相互促进保护因子,达到增强保护因子而不助损害因子,抑制损害因子而不削保护因子,促进保护因子和损害因子,达到正常的动态平衡故为主药。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制苦寒药伤脾之弊,增加胃粘膜组织中PGE,胃粘液—氨基已酸CAMP含量,抑制H+,Na+及扩散作用,促进胃肠运动功能,与缓和胃肠痉挛,恢复其正常蠕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的白术相配,有协助主药发挥功能的作用。白芨辛甘凉,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庸疽肿毒,溃疡疼痛。主痛肿寒疮败疽,伤阴死血,胃中邪气。内含白芨酸,质极粘腻,易直接作用域溃疡面上,起到保护胃粘膜溃疡面抑制或中和胃酸,减少胃内容物对溃疡面的刺激损伤作用。乌贼骨有收敛止血,制酸止痛,生肌祛湿,动物实验证明,乌贼骨中含碳酸钙,为弱碱性盐,有制酸作用,入胃降低胃酸浓度,增加正常应激大鼠胃组织CAMP的含量,能有效的减轻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形成,与白芨相配,两者可在溃疡面上形成保护膜,保护溃疡面不被继续损伤,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协助黄芪增强保护因子,加快溃疡病的愈合。元胡辛苦、温,入肝胃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内外上下气血不足之痛,通滞散结,主一切肝胃胸腹诸病。有中枢性镇痛,安定,止痛作用,并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降低游离兑酸度,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有利于消化溃疡周围组织的水肿和炎症。甘草缓急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能止痛,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的作用和接触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同时能改善血液循环,能防止H+回渗,促进胃粘膜的作用,与元胡配伍缓和神经紧张,调整大脑皮层机能状态,从而协助蒲公英减弱损害因子,有利于溃疡的愈合。丹参活血化瘀凉血消肿,具有增加胃粘膜保护因子和损害因子的双重作用,它能使胃粘膜血管扩张,增加粘膜血流量,使粘膜养供和营养物质充足,使组织细胞再生,有利于溃疡的愈合。蜂蜜补中润躁,解毒止痛,含多种氨基酸天然花粉,微量元素。与主方配用,使其他药液在胃粘膜上粘附,保护胃粘膜,增强杀菌,具有增强保护因子和削弱损害因子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的,显著提高了疗效和复发率。雷尼替丁是H2受体阻滞剂,比西米替丁强4—10倍,遇有较强的抑制胃酸,促进溃疡面愈合的作用,但停药后胃酸又过度分泌,呈反跳现象,笔者以中药治疗为主,西药治疗为辅,经长期观察治疗表明,中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能起到较好的药物协同作用,可增强胃粘膜屏障,进一步改善溃疡周围的血液循环。中西医结合,把传统的疏肝和胃,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理气止痛,托疮生肌敛疮,制酸止痛与现代医学抑菌,促进粘膜的愈合,抑制胃酸分泌,稳定溶酶体的治疗方法溶为一体刚柔相济,标本兼治,相得益彰,比单用西药治疗的患者疗效较好,克服了单用西药疗效差,复发率高,副作用大,疗程长等不足之处,具有物简价廉,无副作用等特点,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消化性溃疡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消化病中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甚明确。目前大多学者认为是保护因子和损害因子失调所致,此病病程长,复发率高,难以彻底治愈,严重者可发展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和胃癌。笔者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用自拟黄氏消溃汤配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188例,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消化性溃疡迁延2年以上的患者289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188例,男性120例,女性68例,年龄10—78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2—32年,平均28年,胃溃疡40例,十二指肠溃疡120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8例,伴慢性炎症者20例,胃镜下活检粘膜涂片检查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88例。中医辨证,肝胃气滞证68例,脾胃虚寒证74例,胃阴不足22例,瘀血停滞证14例,肝胃郁热证10例,对照组101例,男性58例,女性43例,年龄4—58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3—30年,平均为18年,胃溃疡38例,十二指肠溃疡48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5例,伴慢性炎症者20例,脾胃虚寒证38例,胃阴不足证21例,肝胃郁热证8例,瘀血停滞证1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较性。
1.2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服用自拟黄氏消溃汤,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0g,乌贼骨20g。,白芨20g,丹参20g,元胡12g,蒲公英30g,甘草10g,水煎加蜂蜜冲服,每日3次,1日1帖。肝胃气滞证加柴胡,白术,枳壳,木香。脾胃虚寒证加桂枝,良姜,香附,胃阴不足证加沙参,石斛,黄精,肝胃郁热证加黄连,吴萸,栀子。淤血停滞证加九香虫,当归,山楂。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黄连,槟榔。西药为雷尼替丁0.15g1次。每日2次。对照组:呋喃唑哃片0.1g/次,一日3次,雷尼替丁0.15g/次,每日2次。两组均连服4周为1疗程。按本方案治疗期间,停服其它中药和西药,并记临床症状消失。改善时间,每2疗程后复查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胃镜检查胃粘膜涂片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疼痛消失,无胃酸,暖气停药半年内无发作,大便潜血实验了3次均未阴性,纤维胃镜检查溃疡消失,涂片检查幽门螺杆菌阴性为痊愈。疼痛明显减轻或服药期间疼痛消失。而在停药后1个月疼痛又发作,但较未服药前减轻,胃镜检查溃疡而缩小50%以上或深度变浅,胃镜涂片查HP有所改变为好转,疼痛无减弱,溃疡面无变化或缩小不到50%,大便潜血实验(+),HP(+1)为无效。
1.4统计处理方法 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148例(78.72%),好转36例(19.15%),无效4例(2.13%),总有效率(97.87%)。对照组痊愈68例(67.33%),好转17例(16.83%),无效16例(15.84%),总有效率84.16%,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中中医不同类型疗效,肝胃气滞证痊愈56例(82.35%),好转10例(14.715),无效2例(2.94%)。脾胃虚寒证痊愈66例(89.19%),好转8例(10.81%),胃阴不足证痊愈8例(57.14%),好转5例(35.72%)。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組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主要是阴阳平衡失调,本虚标实,正虚邪盛。邪盛是热毒之邪,正虚以脾胃虚弱为主,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致全身抗病能力低下,局部屏障机能减退,热毒(HIP)乘虚经口直入,蕴结于胃,热盛肉腐而疡,气为血帅,气虚无力运血,血行不畅,脉络瘀阻,肉食所养,腐而成疡。因此,此病应标本兼治,益气治本,理气活血,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
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不甚明确,提出了多种学说,如2重规制学说,消化学说,炎症学说,循环学说,天平学说等。目前大多学说者注重天平学说。公认为是损害因子和保护因子平衡失调。其中胃酸分泌过多,胃蛋白酶活性增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损害因子增强的主要原因。于是近人提出“无酸无溃疡,无幽门螺杆菌无溃疡的新论点”,保护因子主要减弱是微循环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前列腺缺乏等胃粘膜保护屏障的改变。因此,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保护因子,减弱胃蛋白酶活性,杀灭幽门螺杆菌,抑制损害因子,调节保护因子和损害因子达到动态平衡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途径。
黄芪补气升阳,托阳生肌,能改善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使坏死细胞恢复活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消除溃疡及周围组织炎症。促进粘膜再生加快溃疡愈合及抗菌抗酸等作用。蒲公英入脾胃之经,清热而不甚寒,具有清解湿热淤毒,祛肠胃之热毒消胀止痛,健胃杀菌等作用。清代《外科证治全生集》载本品炙脆有性,火酒送服,疗胃脘痛。这说明前人对蒲公英治疗胃脘痛早有认识,近贤章次公先生治疗胃溃疡,凡具有小健中汤证者恒以此汤加蒲公英30g,疗效甚佳。近年来,众多医学家临床报道蒲公英治疗消化性溃疡,屡见不鲜。此药与黄芪配伍,一温一清相互克制损害因子,又相互促进保护因子,达到增强保护因子而不助损害因子,抑制损害因子而不削保护因子,促进保护因子和损害因子,达到正常的动态平衡故为主药。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制苦寒药伤脾之弊,增加胃粘膜组织中PGE,胃粘液—氨基已酸CAMP含量,抑制H+,Na+及扩散作用,促进胃肠运动功能,与缓和胃肠痉挛,恢复其正常蠕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的白术相配,有协助主药发挥功能的作用。白芨辛甘凉,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庸疽肿毒,溃疡疼痛。主痛肿寒疮败疽,伤阴死血,胃中邪气。内含白芨酸,质极粘腻,易直接作用域溃疡面上,起到保护胃粘膜溃疡面抑制或中和胃酸,减少胃内容物对溃疡面的刺激损伤作用。乌贼骨有收敛止血,制酸止痛,生肌祛湿,动物实验证明,乌贼骨中含碳酸钙,为弱碱性盐,有制酸作用,入胃降低胃酸浓度,增加正常应激大鼠胃组织CAMP的含量,能有效的减轻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形成,与白芨相配,两者可在溃疡面上形成保护膜,保护溃疡面不被继续损伤,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协助黄芪增强保护因子,加快溃疡病的愈合。元胡辛苦、温,入肝胃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内外上下气血不足之痛,通滞散结,主一切肝胃胸腹诸病。有中枢性镇痛,安定,止痛作用,并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降低游离兑酸度,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有利于消化溃疡周围组织的水肿和炎症。甘草缓急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能止痛,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的作用和接触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同时能改善血液循环,能防止H+回渗,促进胃粘膜的作用,与元胡配伍缓和神经紧张,调整大脑皮层机能状态,从而协助蒲公英减弱损害因子,有利于溃疡的愈合。丹参活血化瘀凉血消肿,具有增加胃粘膜保护因子和损害因子的双重作用,它能使胃粘膜血管扩张,增加粘膜血流量,使粘膜养供和营养物质充足,使组织细胞再生,有利于溃疡的愈合。蜂蜜补中润躁,解毒止痛,含多种氨基酸天然花粉,微量元素。与主方配用,使其他药液在胃粘膜上粘附,保护胃粘膜,增强杀菌,具有增强保护因子和削弱损害因子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的,显著提高了疗效和复发率。雷尼替丁是H2受体阻滞剂,比西米替丁强4—10倍,遇有较强的抑制胃酸,促进溃疡面愈合的作用,但停药后胃酸又过度分泌,呈反跳现象,笔者以中药治疗为主,西药治疗为辅,经长期观察治疗表明,中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能起到较好的药物协同作用,可增强胃粘膜屏障,进一步改善溃疡周围的血液循环。中西医结合,把传统的疏肝和胃,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理气止痛,托疮生肌敛疮,制酸止痛与现代医学抑菌,促进粘膜的愈合,抑制胃酸分泌,稳定溶酶体的治疗方法溶为一体刚柔相济,标本兼治,相得益彰,比单用西药治疗的患者疗效较好,克服了单用西药疗效差,复发率高,副作用大,疗程长等不足之处,具有物简价廉,无副作用等特点,易于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