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对阅读与思考栏目设置的目的,对比高中数学课本中这一栏目的内容,指出了这一栏目内容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程标准 阅读与思考 内容设置 解决方法
1.引言
自2004年9月开始,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四省市首批实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及其教材实验,至今全国所有省市已进入实验区。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教材有七个版本,纵观这七个版本的教材,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每一节或一章内容中,设置了一个栏目——阅读与思考,这一栏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揭示数学知识的来源与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与发展;方法、重要结果及原理的建立、应用与发展;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理论体系、数学分支的建立等);阐发数学思想方法;介绍国内外著名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及主要数学贡献等几个方面。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对其中涉及到的内容的取舍作者有不同的看法。
2.设置的目的
数学课程改革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数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总所周知,数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数学的特点,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不仅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而且使学生具有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等理性思维的方式,使学生具有求真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
新课标下,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且更要关注通过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性精神的培育。因此,高中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第5条要求: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具体目标第6条要求: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时,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7条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基本理念第8条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也就是说,通过高中数学教育,要达到以下目标:对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的激发和培育;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性精神的培育;达到学生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达到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其做法主要是在选修系列3中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同时在必修1-5中设置阅读与思考栏目,由此可看出设置这一栏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存在的问题
为了要达到上述目的,这一栏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应该尽可能的丰富、详实,而不是花瓶,搞摆设、装门面,也不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譬如说,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么就必须对函数概念的起源、发展历史(尤其是从十七世纪以来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等详细介绍,其中,必须包括历史上一些著名数学家所犯的在现在看来特别稚嫩的错误;再比如,牛顿等人是世界历史上对人类历史中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之一,其成长经历也是很丰富的,很有教育意义:无论他有多少的不足,但人无完人,只要他对人类社会做出重要贡献,人们将会永远记住他们的。
但是,从阅读与思考栏目呈现给我们主要材料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眼里,或是在学生眼中,只会得出以下结论:每一位数学家的成长之路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做出的每一项数学成就都是理所当然的;每一个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及其成熟都是顺理成章的。给我们的感受是: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从没走过弯路,从没犯过错误,他们是神,而不是人。达到的最终效果是:绝对不会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
4.反思
许多大数学家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挫折,不少著名数学家都犯过今天看来相当幼稚可笑的错误,如果在阅读与思考这一栏目中,不要只是介绍这些大数学家的光辉的一面,而是介绍一些大数学家是如何遭遇挫折和犯错误的,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数学方法上从反面获得全新的体会(这往往能够获得比从正面讲解更好的效果),而且知道大多数数学家也同样犯错误、遭遇挫折,对学生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会产生重要的作用。数学思想形成中的曲折与艰辛以及那些伟大的探索者的失败与成功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既不仅仅是思维的体操,也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它有着丰富的多的多的人文内涵。
5.解决方法
在使用数学史料时,首先,要使用第一手原始史料,这样,得到的材料才是真实可信的;其次,把历史形态的史料变为可适合于教学的教育形态的材料,这是毫无疑问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是掐头去尾,只呈现给观众最后的结果,而没有知识发展的过程或是某一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对某些问题的思考过程,那么,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不但没有帮助,而且会起到负影响,更有甚者,会对学生们的数学观的形成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产生误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天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 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5(必修)[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第3版.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程标准 阅读与思考 内容设置 解决方法
1.引言
自2004年9月开始,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四省市首批实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及其教材实验,至今全国所有省市已进入实验区。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教材有七个版本,纵观这七个版本的教材,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每一节或一章内容中,设置了一个栏目——阅读与思考,这一栏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揭示数学知识的来源与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与发展;方法、重要结果及原理的建立、应用与发展;概念的提出与发展;理论体系、数学分支的建立等);阐发数学思想方法;介绍国内外著名数学家的成长历程及主要数学贡献等几个方面。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对其中涉及到的内容的取舍作者有不同的看法。
2.设置的目的
数学课程改革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数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总所周知,数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数学的特点,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不仅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而且使学生具有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等理性思维的方式,使学生具有求真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
新课标下,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且更要关注通过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性精神的培育。因此,高中数学课程的具体目标第5条要求: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具体目标第6条要求: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时,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第7条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基本理念第8条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也就是说,通过高中数学教育,要达到以下目标:对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的激发和培育;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性精神的培育;达到学生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达到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其做法主要是在选修系列3中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同时在必修1-5中设置阅读与思考栏目,由此可看出设置这一栏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存在的问题
为了要达到上述目的,这一栏目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应该尽可能的丰富、详实,而不是花瓶,搞摆设、装门面,也不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譬如说,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么就必须对函数概念的起源、发展历史(尤其是从十七世纪以来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等详细介绍,其中,必须包括历史上一些著名数学家所犯的在现在看来特别稚嫩的错误;再比如,牛顿等人是世界历史上对人类历史中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之一,其成长经历也是很丰富的,很有教育意义:无论他有多少的不足,但人无完人,只要他对人类社会做出重要贡献,人们将会永远记住他们的。
但是,从阅读与思考栏目呈现给我们主要材料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眼里,或是在学生眼中,只会得出以下结论:每一位数学家的成长之路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做出的每一项数学成就都是理所当然的;每一个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及其成熟都是顺理成章的。给我们的感受是: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从没走过弯路,从没犯过错误,他们是神,而不是人。达到的最终效果是:绝对不会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
4.反思
许多大数学家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挫折,不少著名数学家都犯过今天看来相当幼稚可笑的错误,如果在阅读与思考这一栏目中,不要只是介绍这些大数学家的光辉的一面,而是介绍一些大数学家是如何遭遇挫折和犯错误的,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数学方法上从反面获得全新的体会(这往往能够获得比从正面讲解更好的效果),而且知道大多数数学家也同样犯错误、遭遇挫折,对学生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会产生重要的作用。数学思想形成中的曲折与艰辛以及那些伟大的探索者的失败与成功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既不仅仅是思维的体操,也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它有着丰富的多的多的人文内涵。
5.解决方法
在使用数学史料时,首先,要使用第一手原始史料,这样,得到的材料才是真实可信的;其次,把历史形态的史料变为可适合于教学的教育形态的材料,这是毫无疑问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是掐头去尾,只呈现给观众最后的结果,而没有知识发展的过程或是某一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对某些问题的思考过程,那么,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不但没有帮助,而且会起到负影响,更有甚者,会对学生们的数学观的形成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产生误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天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 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5(必修)[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