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芦浦镇道头小学,台州318000)
【摘 要】在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上,有各种“意外”现象。如何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不会出现“意外”,提高课堂的活力,智慧的回答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將结合教学实践,梳理课堂上回答的常见误区,并从延迟答题、捕捉亮点、指点迷津、转换视角四个方面分析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误区;对策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作出的及时评价,是课堂问答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它不仅是一种教学评价,也是一种智慧的回答。像钥匙一样,可以打开学生的心灵。
一、教师不当的理答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即兴互动的回答,很难提前预设,加上许多教师缺乏一个机智的回答技巧,导致课堂上的不当理答屡屡出现,细细梳理,一般有以下情况。
(一)隐约其辞,忽视学生的“顿悟”
如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把用两根蓝色塑料小棒组成的活动角学具张大一些,再让学生谈一谈变化后的体会。很多学生认为“角度变大”,这显然是老师想要的回答。没想到,一个学生突然说:“现在这个角像花儿开了。”这个让老师有些失落的回答出乎意料地出现了。然后老师含糊其辞地评价说:“是的,像花一样很明亮。”事实上,“角像花开放”,并不是“角度更大”,但教师含糊其辞的回答也反映了他没有有效地运用学生的“顿悟”。
(二)马虎轻率,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如一位教师讲解一道一位数减法题目时,学生们质疑:“5减7等于多少?”老师随意应付说:“5怎么能减7呢?不能减。”学生反驳说:“老师,能减,5-7=-2,我从课外书上看到的。”这时,老师不耐烦地说:“这是你们以后才学的知识,现在不要讨论了。”显然,教师对学生的质疑用了马虎轻率的态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包办代替,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有的老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当学生面对困难的问题时,他们往往迫不及待地给出正确的答案。如一位老师让学生判断“5和7都是互质数是否正确”,当有学生无言以对时,老师并未及时引导,而是马上帮学生回答:“不,应该说5和7是互质数或5和7都是质数。”老师的这种回答方式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
(四)单调乏味,削弱表扬的效果
个别老师有时不注重对理答知识的积累,答题时经常是“很好,很聪明,真的很棒”。这一评价空洞的语言会让学生感到既夸张,又缺乏新意,长期使用,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浮躁的态度,表扬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二、教师理答的可行策略
提高教师的回答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呢?
(一)延迟理答,倾听学生的心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聆听学生的心声,根据教学的需要,等待学生思考,延迟回答,为学生提供思维碰撞和摩擦的机会,给他们享受自由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的平台。
比如,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后,笔者让学生计算“A比B多25%,B比A少( )%?”
这是老师经常讲解的一个数学问题,所以笔者决定不再自己讲解,而是“听学生”的意见:
生1:A比B多25%,乙就比A少25%呗。
生2:错的,25%=1/4,也就是A比B多1/4,如果把B看成4份,A就是5份,算出B比A少(5-4)÷5=20%。
生3:我也认为少20%。我把B看成单位“1”,A就是1 25%=125%,列式为(125%-1)÷125%=20%。
生4:我用举例的方法,假如B是100,A就是125,答案也是(125-100)÷125=20%。
生1反驳说:为什么“A绳比B绳长1/4米,B绳比A绳短1/4米”是对的,而“A比B多25%,B比A少25%”就不对了?
生2:1/4米指的是具体的长度,本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对的,而25%表示的是分率,反过来说就不对了。
我一听简直喜出望外,心想:“真是很会动脑筋,生2、生3、生4的想法又对又很有想法,生1的错误很值得反思,让大家清楚了具体量与分率的区别。”
对于学生如此活跃的思考和独到的想法,加上老师的适时等待,延迟理答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二)捕捉亮点,点燃学习的热情
课堂是错误产生和错误改正的舞台,错误一直跟着学生的成长。如何友好地接受学生的错误,抓住亮点,点燃学生满腔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笔者让学生计算“有一张新造小学的规划纸,足球场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比例尺是1/400,这个足球场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生1:实际长为16÷1/400=6400厘米=64米,宽为10÷1/400=4000厘米=40米,面积为64×40=2560平方米。
大家都赞同此种算法,我正想下一题,这时生2马上抢着说:“我有更简单的算法:16×10÷1/400。”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用“图上面积÷比例尺”算的。
生3:不对,得数都变了。
生4:我赞同,求实际距离用用除法来计算。
生5:错,距离表示平面图形的长度,面积表示平面图形的大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而不是图上面积:实际面积。
这时,生2有些手足无措,脸涨得通红。
师:你们分析得很透彻!生2虽然做错了,但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
在笔者的“点拨”下,生2马上恍然大悟。
生2:我明白了,正确答案是(16÷1/400)×(10÷1/400)=(16×10)÷(1/400×1/400)=2560平方米。 师:你真了不起!想出了一种这么简便的好方法。
听了老师的表扬,生2显得很高兴。
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如果老师能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与自己的教学机智,每个学生都将能够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指点迷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障碍,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学生的思维“卡壳”时,用智慧的语言巧妙地帮助他们,使他们恍然大悟。
如在学习“圆的认识”的时候,有些学生认为“球是圆的”时,教师顺水推舟,改正了这个错误认识,没想到又有学生突然问道“球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用到中学立体几何的知识,难以解释清楚,但是老师并没有用“大家读到中学的时候会学的”来打发学生,而是胸有成竹地娓娓而谈:“真爱思考。球是什么东西呢?球是一个物体,球体。它是从哪里来的?比如有一个半圆,以半圆的直径为旋转轴,全部半圆的面绕着轴旋转一圈,就得到立体图形‘球’。从这个‘球’中也可以找到‘圆’。怎么找呢?举个例子,一个西瓜,长得像篮球,一刀把西瓜切了会得到什么平面图形?(圆面)回答很准确,是圆面,圆面四周的那条封闭的曲线就是圆。”聪明的教师积极引导,不仅解答了学生心中的困惑,还让他们感知最初的“球”与“圆”的关系。
(四)转换视角,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聪明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就一定能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比如,有一个《平均数问题》的习题:
师:四(3)班男生平均身高135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37厘米,全班同学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生1:(135 137)÷2=136厘米。
生2:我不赞成,求平均数用到总数÷总份数,本题中没有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应该不能解答。
生3:这道题虽然不容易解析,但我可以明白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在135~137厘米之间,因为“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师:你真爱动脑筋!“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是平均数的主要特征之一。今后大家可以利用这种规律来一眼断定相关的解答是对还是错。大家知道之前的算式(135 137)÷2是不对的,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列出正确算式?
生4:可以增加一个条件:男女生人数一样多。
师:这主意不错!为什么呢?
生4:假如把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坐同一桌算同一组,这两名学生的平均身高就是(135 137)÷2=136厘米,每一小组的平均身高都是136厘米,那么全班的平均身高也是136厘米。
师:你想得真深刻!现在就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假如男女生都是20人,全班平均身高是多少?
生5:(140×20 142×20)÷(20 20)=136厘米。
这道习题被老师引导得那么富有活力,教师的智慧引领使学生个性飞扬、智慧升级,让课堂实实在在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另外,教师不但可以使用言语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理答,还可以运用非言语理答。比如肢体理答,眼神理答等,如拍拍学生的肩,一个笑容,竖一竖大拇指……“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些招数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也许会比较管用。
“臺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理答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学问,是教师综合素养的充分体现。作为一位活跃在课堂中的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究、思索、积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力。
参考文献
[1]黄爱华.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J].小学数学教师,2006(10).
[2]于萍.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J].小学数学教育,2010(05).
【摘 要】在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上,有各种“意外”现象。如何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不会出现“意外”,提高课堂的活力,智慧的回答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將结合教学实践,梳理课堂上回答的常见误区,并从延迟答题、捕捉亮点、指点迷津、转换视角四个方面分析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误区;对策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作出的及时评价,是课堂问答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它不仅是一种教学评价,也是一种智慧的回答。像钥匙一样,可以打开学生的心灵。
一、教师不当的理答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即兴互动的回答,很难提前预设,加上许多教师缺乏一个机智的回答技巧,导致课堂上的不当理答屡屡出现,细细梳理,一般有以下情况。
(一)隐约其辞,忽视学生的“顿悟”
如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把用两根蓝色塑料小棒组成的活动角学具张大一些,再让学生谈一谈变化后的体会。很多学生认为“角度变大”,这显然是老师想要的回答。没想到,一个学生突然说:“现在这个角像花儿开了。”这个让老师有些失落的回答出乎意料地出现了。然后老师含糊其辞地评价说:“是的,像花一样很明亮。”事实上,“角像花开放”,并不是“角度更大”,但教师含糊其辞的回答也反映了他没有有效地运用学生的“顿悟”。
(二)马虎轻率,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如一位教师讲解一道一位数减法题目时,学生们质疑:“5减7等于多少?”老师随意应付说:“5怎么能减7呢?不能减。”学生反驳说:“老师,能减,5-7=-2,我从课外书上看到的。”这时,老师不耐烦地说:“这是你们以后才学的知识,现在不要讨论了。”显然,教师对学生的质疑用了马虎轻率的态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包办代替,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有的老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当学生面对困难的问题时,他们往往迫不及待地给出正确的答案。如一位老师让学生判断“5和7都是互质数是否正确”,当有学生无言以对时,老师并未及时引导,而是马上帮学生回答:“不,应该说5和7是互质数或5和7都是质数。”老师的这种回答方式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
(四)单调乏味,削弱表扬的效果
个别老师有时不注重对理答知识的积累,答题时经常是“很好,很聪明,真的很棒”。这一评价空洞的语言会让学生感到既夸张,又缺乏新意,长期使用,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浮躁的态度,表扬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二、教师理答的可行策略
提高教师的回答水平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呢?
(一)延迟理答,倾听学生的心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聆听学生的心声,根据教学的需要,等待学生思考,延迟回答,为学生提供思维碰撞和摩擦的机会,给他们享受自由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的平台。
比如,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后,笔者让学生计算“A比B多25%,B比A少( )%?”
这是老师经常讲解的一个数学问题,所以笔者决定不再自己讲解,而是“听学生”的意见:
生1:A比B多25%,乙就比A少25%呗。
生2:错的,25%=1/4,也就是A比B多1/4,如果把B看成4份,A就是5份,算出B比A少(5-4)÷5=20%。
生3:我也认为少20%。我把B看成单位“1”,A就是1 25%=125%,列式为(125%-1)÷125%=20%。
生4:我用举例的方法,假如B是100,A就是125,答案也是(125-100)÷125=20%。
生1反驳说:为什么“A绳比B绳长1/4米,B绳比A绳短1/4米”是对的,而“A比B多25%,B比A少25%”就不对了?
生2:1/4米指的是具体的长度,本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对的,而25%表示的是分率,反过来说就不对了。
我一听简直喜出望外,心想:“真是很会动脑筋,生2、生3、生4的想法又对又很有想法,生1的错误很值得反思,让大家清楚了具体量与分率的区别。”
对于学生如此活跃的思考和独到的想法,加上老师的适时等待,延迟理答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二)捕捉亮点,点燃学习的热情
课堂是错误产生和错误改正的舞台,错误一直跟着学生的成长。如何友好地接受学生的错误,抓住亮点,点燃学生满腔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笔者让学生计算“有一张新造小学的规划纸,足球场的长是16厘米,宽是10厘米,比例尺是1/400,这个足球场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生1:实际长为16÷1/400=6400厘米=64米,宽为10÷1/400=4000厘米=40米,面积为64×40=2560平方米。
大家都赞同此种算法,我正想下一题,这时生2马上抢着说:“我有更简单的算法:16×10÷1/400。”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用“图上面积÷比例尺”算的。
生3:不对,得数都变了。
生4:我赞同,求实际距离用用除法来计算。
生5:错,距离表示平面图形的长度,面积表示平面图形的大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而不是图上面积:实际面积。
这时,生2有些手足无措,脸涨得通红。
师:你们分析得很透彻!生2虽然做错了,但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
在笔者的“点拨”下,生2马上恍然大悟。
生2:我明白了,正确答案是(16÷1/400)×(10÷1/400)=(16×10)÷(1/400×1/400)=2560平方米。 师:你真了不起!想出了一种这么简便的好方法。
听了老师的表扬,生2显得很高兴。
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如果老师能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与自己的教学机智,每个学生都将能够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指点迷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障碍,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学生的思维“卡壳”时,用智慧的语言巧妙地帮助他们,使他们恍然大悟。
如在学习“圆的认识”的时候,有些学生认为“球是圆的”时,教师顺水推舟,改正了这个错误认识,没想到又有学生突然问道“球是什么东西”。这个问题用到中学立体几何的知识,难以解释清楚,但是老师并没有用“大家读到中学的时候会学的”来打发学生,而是胸有成竹地娓娓而谈:“真爱思考。球是什么东西呢?球是一个物体,球体。它是从哪里来的?比如有一个半圆,以半圆的直径为旋转轴,全部半圆的面绕着轴旋转一圈,就得到立体图形‘球’。从这个‘球’中也可以找到‘圆’。怎么找呢?举个例子,一个西瓜,长得像篮球,一刀把西瓜切了会得到什么平面图形?(圆面)回答很准确,是圆面,圆面四周的那条封闭的曲线就是圆。”聪明的教师积极引导,不仅解答了学生心中的困惑,还让他们感知最初的“球”与“圆”的关系。
(四)转换视角,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聪明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就一定能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比如,有一个《平均数问题》的习题:
师:四(3)班男生平均身高135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37厘米,全班同学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生1:(135 137)÷2=136厘米。
生2:我不赞成,求平均数用到总数÷总份数,本题中没有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应该不能解答。
生3:这道题虽然不容易解析,但我可以明白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在135~137厘米之间,因为“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师:你真爱动脑筋!“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是平均数的主要特征之一。今后大家可以利用这种规律来一眼断定相关的解答是对还是错。大家知道之前的算式(135 137)÷2是不对的,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列出正确算式?
生4:可以增加一个条件:男女生人数一样多。
师:这主意不错!为什么呢?
生4:假如把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坐同一桌算同一组,这两名学生的平均身高就是(135 137)÷2=136厘米,每一小组的平均身高都是136厘米,那么全班的平均身高也是136厘米。
师:你想得真深刻!现在就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假如男女生都是20人,全班平均身高是多少?
生5:(140×20 142×20)÷(20 20)=136厘米。
这道习题被老师引导得那么富有活力,教师的智慧引领使学生个性飞扬、智慧升级,让课堂实实在在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另外,教师不但可以使用言语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理答,还可以运用非言语理答。比如肢体理答,眼神理答等,如拍拍学生的肩,一个笑容,竖一竖大拇指……“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些招数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也许会比较管用。
“臺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理答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学问,是教师综合素养的充分体现。作为一位活跃在课堂中的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究、思索、积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力。
参考文献
[1]黄爱华.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J].小学数学教师,2006(10).
[2]于萍.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J].小学数学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