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核心技术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技术,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期求进一步成长抹不去的痛。
  以成本优势进入制造环节的中国企业,正在面临盈利空间不断缩小的危机:家电企业的3C、6C认证之痛、几近被核心技术窒息的DVD之苦、日益频仍的低端反倾销之累、 WAPI标准最终难产之弱……似乎“以市场换技术”策略并没有给中国企业带来希望……而另一方面,在刚落幕的北京国际科博会映衬下,跨国公司们却仰仗其锋利的“技术刀叉”正在欢快地吞食中国盛宴……
  这一桩桩触目惊心的现状,让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仅坐拥市场,我们更渴望技术!渴望不再被扼住喉咙!
  但核心技术从何而来?
  基础技术?方向,我们押得准吗?资金,我们投得起吗?标准,我们说了算吗?——风险,我们经得住吗?
  应用技术?资源,我们会整合吗?视角,我们够敏锐吗?决策,我们很迅速吗?——三星,我们学得了吗?
  生产技术?代工,我们真甘心吗?管理,我们够完善吗?前景,我们很看好吗?——台湾,我们值得学吗?
  模仿技术?……当今,还允许亦步亦趋吗?未来,我们还拥有球籍吗?
  我们需要技术,但我们更需要正确的技术战略!这是一个或成长或困顿的生死抉择,一步都不能错……
  对核心技术,我们除了要知道“为什么做”,更要知道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而这,在我们的头脑中却可能或者似是而非,或者踌躇不定,并阻碍我们成为技术强国……
  
  核心技术之困……
  
  中国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是个不争的事实。
  但华为却是中国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例外之一。熟悉华为的人都喜欢用“技术华为”来称呼它:华为坚持每年以不低于销售额10%的资金投入研发,公司技术研究及开发人员几乎占到员工总人数的一半,华为的专利申请一直保持100%左右的增长率……
  出人意料的是,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却曾对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如是说:联想要想发展成技术型企业,难。华为一年投入几十亿元的研发费用,才赚几十个亿。联想若在研发上做高额投入,如果短期不受益,股东和投资人不答应,还是难。
  柳传志的另一员爱将郭为,也曾经到华为向任正非“取经”。任正非则劝他根本不要做研发:“你不要做研发,研发没有什么用。你的长项不是做市场吗?你把销售做好了,我的产品研发出来都交给你来卖。”郭为问任正非为什么不让他做研发,任回答说:“研发,你要做就得大做,你要是小打小闹还不如不做,因为这个东西是很费钱的一件事。”
  任正非何出此言?因为华为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已经形成。这种模式小企业根本投入不起;而大企业如果集中力量转向研发,则意味着先要破坏掉原有的优势,重新来过。即便如此,华为的技术也只是“寻找机会,抓住机会,盯紧竞争对手”的技术,而并非任正非眼中的“核心技术”——可以“创造机会,引导消费”的技术。
  如果“技术华为”尚且如此,如果“IT老大”都无缘技术……是否“技术之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真是高不可攀?
  
  基础研发绕得开吗?
  
  如果把核心技术比作山峰,那么倘若企业攀上技术的巅峰,你就可以像英特尔那样笑傲江湖,拥有受到专利保护的核心技术;而自己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就必须花钱买来才能完成产品制造,受制于它。即便占据中国PC老大位置的联想也不能例外。
  可是,为什么戴尔同样不拥有核心技术,却利润颇丰?为什么中国不能有戴尔?
  同样,为什么索尼作为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至今业绩每况愈下?而为什么韩国三星起步较晚,至今尚未登顶,业绩却节节攀升?为什么中国不能有三星?
  再有,为什么台湾的台积电从代工开始,从制造技术起步,同样也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为什么中国不能有台积电?……
  有句老话:“无限风光在险峰”。从基础研发起步,发展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登上技术的顶峰,自然心旷神怡。但其实处处皆风景,企业是否可以不做高投入的基础研发而获取技术?
  接受本刊专访的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总裁刘持金认为:有些人认为一定要狠投入进行基础研发,才能拥有核心技术,然后企业才会有核心竞争能力,这绝对是一个误区!中国企业也不应该走这条路。甚至从大型跨国公司这些年的发展趋势看,它们也都在减少研发投入!
  
  应向跨国公司学什么?
  
  既然我们不必都去发展研发技术,那么我们又能从跨国公司身上学到些什么?根据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近十年来,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技术研发出现了如下的趋势:
  第一,传统的漏斗式研发更加注重效益。以前的企业研发模式,就是从投入研发的很多个项目中选择最有价值的几个来发展应用,被称为漏斗式。这种研发模式现在开始更加追求回报率,研发周期也在缩短。因为资本市场对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迫使企业研发必须更有效率、更有效益。
  第二,开放式的研发渐成趋势。过去企业都把研发作为自己的掌上明珠,内容别人最好不知道,即使外围的支撑也全部自己研究,一旦研发出来就很完整。而现在不同了,可能一个企业只聚集自己最核心的领域,而让其他人参与其它部分。当越来越多的外部单位也参与进来,速度就大大加快,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的相关群体都能消化这一成果,所以推广得也就更快。
  第三,就是购买式研发——当研发技术即将成品时把它买过来。这种做法最典型的就是思科。思科的新产品、新技术几乎全部来自并购。
  在这三种趋势中,漏斗式研发虽然可以产生核心技术,但正如任正非所说:这是中国企业投入不起的。而开放式的研发模式,却值得中国企业借鉴。根据刘持金的研究:其实中国不乏研发人才,也有很多的科研院所,所以中国企业的研发更应该利用这些资源、整合这些资源。
  另外,购买式研发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可以通过跨国并购,部分扭转在专利权竞争中的不利局面。TCL收购美国汤姆逊的电视事业部、UT斯达康收购美国多家中小企业,都成功地通过企业的并购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专利,赢得了一些必要的专利筹码。
  
  技术能跨越式获取吗?
  
  今年春天,著名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第三次访华,他说:中国的信息产业可以跨过3G,而直接做4G研发。因为技术是跳跃式发展的。而跨国公司已经在3G投入很多,不可能轻易放弃,就在他们被困其中的时候,也许正是中国企业的机会,可以开始更高层次的研发,从而一举超越!
  这个观点不禁让人为之一振。不错,当年韩国三星在模拟技术时亦步亦趋追赶日本,处处被动,但却抓住了数码产品的机遇,才一举翻身。现在是不是同样的机会摆在我们面前?
  但易观咨询资深分析师张鹰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却给这份乐观浇了一盆冷水:
  第一,任何一种技术演进都不是一夜可以完成的,旧技术是被逐步放弃的。4G取代3G更是如此。我们现有的企业还没有办法跨越3G。中国企业应该看到:3G是投资的过程,也是回收的过程。第二,整个网络的变迁,是一定会考虑原有网络和投资而逐步实现的。现在技术最大的难题不是技术的标准性,而是未来与过去的兼容性。而要保持技术体系的兼容性,必须考虑向上和向下的延展,否则在未来的三五年内,你的产品卖给谁?企业又靠什么生存?
  由此看来,我们目前尚没有这样的捷径可循,我们必须把握各个行业的“3G”机会。比如汽车业,波士顿咨询公司副总裁麦维德认为:汽车业也有未来要换代的技术,这就是混合燃料汽车。它适应未来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趋势,一定会大行其道。那么中国企业就应该利用与国际汽车巨头合作的机会,来掌握这种技术,从而掌握未来的主动权。
  
  市场能换回技术吗?
  
  许多年前,中国就开始了“以市场换技术”之路,但市场真的能换来技术吗?这是很多人许久以来的困惑。
  很多时候,即使在中方的强烈要求下,最核心的技术仍然保留在外方手中。比如:在中美合资中,美国的国家贸易法规就禁止美国公司出口某些关键技术。“那是一场艰难的谈判。中方想要的是得到全部的技术,而我们所想的则是保住我们投入巨大财力开发出来的这些技术。”刚刚退休不久的通用电气公司全球销售总裁德尔伯特·威廉姆森这样说起了2002年在中国的一次投标谈判。以开放著称的美国尚且如此,其它国家可想而知。
  事实上,合资多年后中方仍未能培育起自己研发能力的事例比比皆是。电信业咨询公司BDA中国的咨询师迪恩对本刊记者说:“包括诺基亚和爱立信在内的著名电信业跨国公司,过去都曾被迫或按照要求与中国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电信设备。但是合作协议到期后,许多中方合作企业却无法独立继续经营,因为手机和电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中方先前得到的技术早已过时。”
  电信设备“以市场换技术”的情形几乎在各个领域重复,特别是中国的汽车企业,已经掉进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和“能力弱—依赖—越依赖,能力越弱”的双重怪圈。
  麦维德认为: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应该只是坐在那里被动地接受国外厂商的技术,而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同时把这个技术联系到更宏观的公司战略发展上来。当越来越多的外资公司把研发中心设在中国时,甚至生产“全球同步技术”产品时,我们应该明白:所有这些都只是学习的条件,而不是学习本身。只有企业在战略层次重视自主开发,重视产品的推出,才有可能从学习中获得组织内生的能力。
  
  标准枷锁能破解吗?
  
  我们常说一流的企业卖标准,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国企业也每每在一个个标准面前止步,DVD厂商的窘境就是一个很好例证。
  本来打算从今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无线局域网WAPI技术标准,却被无限延后了……说明了我们面对标准的无奈。其根源还在于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太慢,而英特尔的迅驰标准已几乎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在诸多的列强标准面前,我们是不是只能无所作为?
  爱尔兰最大的软件公司IONA创始人泓科智(Chris Horn)对本刊指出:“我们的经验,第一是推崇国际通用的标准;第二是参与这个标准的建立和实施;第三就是最好、最大程度地实施这个标准。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要你时刻跟踪国际标准的变化,也就不用担心技术壁垒的问题。”
  近日,深圳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与JAVA技术的创始者——SUN公司签署J2EE应用服务器认证协议,并通过了JCP( Java Community Process,Java标准制定组织)的审核,正式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标志着金蝶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进行J2EE认证的Java中间件厂商,同时也将积极参与Java国际标准的制订。作为标准的制订者,意味着金蝶的中间件产品将遵循国际技术标准,保持与国际的同步。同时,金蝶也将有机会与SUN、IBM、BEA等世界顶级Java技术领导者一起,共同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讨论、修改和制定。这对金蝶无疑是重要的,对中国的软件行业无疑也是重要的!
  
  应用技术是现实选择吗?
  
  核心技术是横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座山。如果市场换不来技术,我们是否只能深陷于“市场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匮乏”的窘境不能自拔?刘持金认为:除了基础研发意义上的技术以外,对企业更重要的是应用技术。应用技术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而基础性的研发,则要根据企业战略而定。
  把基础技术进行应用技术的创新,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优势,这是最关键的“创新”步骤。就像居里夫人虽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她却做不了原子弹一样。我们中国企业在这方面何不好好学习日韩家电、电子企业的发展之路?日韩企业起初也并不掌握研发技术,同样受制于欧美企业。但是日韩企业很善于将研发技术变为应用技术的创新,因此它们的家电、电子企业在全世界都影响巨大。
  当然,不同的行业、企业所选择的技术发展道路,或许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这一切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我们必须每天坚持进行一点一滴的变化,以着眼于长远。
其他文献
主持人:最近在韩国流行着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叫《倒着看地图——韩国的未来一目了然》。这本书的作者亲手打造了一支世界最大的水产企业,他就是韩国贸易协会会长、东远集团会长金在哲先生。    金在哲的“阳光财富”    主持人:如果我们让您来概括一下自己几十年的从商经历,您所遵循的商道究竟是什么?   金在哲:远洋生活九死一生的磨练,让我深知我不一定要追求最大,也不一定要追求最多,但一定要活得光明磊落、堂
期刊
在与张瑞敏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中,你会发现他始终在强调目标。在海尔人的心中,目标为王。凡阻碍达到目标的都不做,凡有利于目标实现的都可尝试,大到形而上的观念,小到形而下的股权。    为何背向韦尔奇?    《中外管理》:您曾说过,有机会很想向韦尔奇当面请教一些问题。但这次中国企业花100万美元请他来了,您却为何没有到会?您对国内企业家趋之若鹜地花上万元听韦尔奇传道如何评价?  张瑞敏:这应是好事,说明
期刊
“ERP不是仙丹,不能包治百病;缺少真实的数据,ERP不可能成功。”作为我国第一个成功上线德国SAP公司 ERP系统的钢铁企业,涟源钢铁公司在“吃螃蟹”的过程中对于ERP真实本质的认识,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宝贵经验,更是其它想要实施ERP企业的共同财富。    ERP不是仙丹    在实施ERP之前,涟钢就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信息化运用基础,在整个湖南省都很有名。他们自行开发的销售、采购、库存、财务以及
期刊
《中外管理》:您认为:做战略就是做取舍。如今,中国企业也面临两个取舍问题:一是继续做目前大陆企业所熟悉的低成本加模仿的代工生产(OEM);二是开发新技术,自己掌握核心技能。前一种做法已经是台湾企业走过的老路,而第二种做法又面临着日美企业大量的专利壁垒,让中国企业很难在关键技术的研发上有所突破。您对此能否给中国企业什么建议?  迈克尔·波特:长期做OEM绝不会令你做得更好。目前中国人均GDP为100
期刊
在一个水草丰盛的牧场,一群羊在青翠美丽的草原上奔跑。好像一切是那么安详、和谐、美好、幸福。  每天夜晚来临,星星月亮的银色光辉照得草原特别光亮美丽,群羊跑了一天,也吃足了鲜嫩的水草,都偎依在草丛中睡着了。  天亮了,太阳光照亮了群羊,一只只羊开始睁开眼睛,原以为这是那么寻常的一个早晨……忽然,它们惊异地发现朝夕相处的同伴中少了几个!  (本刊提示:一切美好表象的背后,往往都蕴含着危机……而且越是在
期刊
“不学习也赚钱”的时代过去了    日前,我受汕头工商联与中山大学EMBA班潘主任之约,赴潮汕二市讲学。期间与当地多位企业主管有所接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人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他们抓住时机,吃透政策,搞好关系,以自己的远见做出了正确决策,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在那个赤膊鏖战的时代,他们闪转腾挪,百经磨难,忙碌得几乎没时间看管理书刊。但近几年他们普遍意识到:那个不用学习也能赚大钱的
期刊
在麦肯特公司邀请下,世界著名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来到中国。站在本刊记者面前的波特,与想像中完全不同:他并不刻板,而充满激情;他并不内敛,而相当犀利。也许正是激情与犀利,使他能直言要害。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原先对于“差异化”的理解,竟都是错的!……    竞争就是“差异”    很多经理人认为竞争就是达到最好,于是总在通过找到某种最佳的方式来赢得竞争。实际上,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是只有唯一的一
期刊
铸造蓝筹 Building blue chip companies  IBM前CEO郭士纳  以其经营切身体验说  “(公司)大很重要  因为规模就是杠杆  在深度和广度上可以容纳更大的投资  更大的风险  以及更长久地对未来进行投入”  巨型的,甚至是超巨型的规模,是蓝筹公司的一个普遍特征。其规模体现在公司市值、资产量、销售收入、利润、税收、雇员人数等各个方面。  用与你所熟悉的中国企业来做
期刊
零售商如何评价他们的供应商?供应商又如何评价零售商?各依据什么进行评价?各希望对方提供什么信息?彼此的需求都是些什么?这在今天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了。  2002~2003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IBM公司业务咨询服务事业部(原普华永道咨询公司)合作,通过对170余份零售商和制造商的问卷调查和部分公司关键管理人员面对面的深度访谈,完成了中国零售行业的专项调查研究和《2003年中国零售商和快速消费品制造商
期刊
面对方正当时复杂的‘企业政治’,绝不能以复杂对复杂,为了化解一个危机再生出另一个危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事纷争,首先要解决企业战略和管理结构问题。  无论方正新班子怎样阐述企业新的发展战略,向公众公布怎样漂亮的业绩,但萦绕在人们心头始终挥之不去的谜团是:方正是在危机状态下被迫变革的。究竟5年前,当魏新临危受命从教授一步跨入深不可测的方正时,他是怎样看待方正集团的人事纠葛,以及如何化解人事危机的?
期刊